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断裂构造是地壳发育的基本构造型式之一,不仅反映区域构造格架,而且与自然灾害及资源密切相关。遥感图像具有多光谱、多时相、高分辨率、动态监测、大尺度、宽视域等特点,遥感图像提取断裂信息的方法是传统地学的有益补充,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断裂信息的提取方法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国内外学者利用遥感图像提取断裂信息的方法主要集中在图像的增强处理和自动提取两个方面,能够有效的提取断裂信息。但目前断裂信息的遥感图像提取仍是以图像增强处理结合目视解译为主,受解译者知识水平和经验的影响较大。今后遥感解译断裂信息的发展方向应结合专家系统及3S技术以实现断裂信息的准确提取。  相似文献   

2.
断裂构造的遥感识别、提取方法和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和研究价值。随着遥感及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断裂构造的遥感解译方法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总结了断裂构造遥感解译的必要性及其解译标志,总结了断裂构造遥感的解译方法,尤其是遥感自动提取的方法和技术,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深层断裂构造的遥感研究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介绍了深层断裂构造在遥感图象上的影象特征,遥感解译原理和解译方法,以及地面调查验证方法。通过三个研究实例,进一步闸明了深层断裂构造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尤其是深层断裂构造与金属矿床的密切关系,指出了深层断裂构造研究在指导找矿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西南三江地区是我国地质构造活动比较强烈的地区,其中又以断裂活动为主体,控制地区地质环境变化,致使生态环境或人类生存环境受到重大损失和破坏。以遥感图像提供的地质构造信息为依据,在解译区域断裂构造基础上,确立了活动断裂遥感解译标志,总结了区内活动断裂的基本特征,并结合断裂构造对该区地震、地质灾害以及第四纪地区的影响作用作出分析评述。  相似文献   

5.
以Landsat-7 ETM+卫星影像为信息源,采用ERDAS遥感图像处理软件进行系统处理.利用遥感构造分析技术对可可西里盆地构造特征进行全面解译和识别,以MPAGIS为平台进行断裂、褶皱构造信息提取及专题制图.在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查明可可西里盆地断裂、褶皱构造分布及特征,为国土资源调查及油气资源调查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采用多源遥感数据对断裂构造信息进行提取,具有更高的准确度和可信度。文章对吉林省敦化市塔东铁矿区及周边区域采用ETM+、资源一号02C和高分一号3种遥感数据对断裂构造进行解译。在利用中-低分辨率的ETM+遥感影像进行地质构造的宏观特征信息提取、解译基础上,利用高分辨率的高分一号遥感影像,读取影像反映出来的微观地质特征。通过野外实地踏勘,验证并修正解译的构造信息。研究工作共解译出5组不同方向的断裂或线性构造,提高了地质调查工作的准确率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成永生 《中国地质》2010,37(1):127-133
本文借助于陆地卫星多波段卫星遥感影像,对九万大山区断裂构造进行了综合解译,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基于分形几何学的理论基础,对遥感解译断裂构造进行了定量化研究。结果显示,九万大山区断裂构造的分维值较高,显示断裂带结构复杂、构造活动强烈;元宝山子区断裂构造分维值明显偏低,其中北东向断裂构造的分维值大于北西向断裂构造的分维值,说明区内以北东向断裂构造为主,属主导性断裂构造,这恰好与区域构造特征相吻合。  相似文献   

8.
针对基岩裸露的造山带变形强烈、地层组合复杂、解译难度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有效结合纹理信息和颜色信息的小波帧包变换的多层次图像分割方法,克服了以往图像处理方法将低层特征孤立起来的缺陷,在南天山东段铜花山-硫磺山地区地表地质结构的遥感影像解译中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为强烈变形的复杂结构构造区从遥感图像上提取地质信息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新疆青河县克孜勒他乌地区,分布一系列金的矿点、矿化点。这些矿点、矿化点与构造,尤其是断裂构造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试图用断裂构造频率来研究这种关系,并用遥感解译的方法获取断裂构造频率分布图,从中揭示出断裂构造与成矿的关系。这种方法比野外填图或从地质图中获取断裂构造频率的方法更简便,结果更可靠,是其他方法所不及的。  相似文献   

10.
西藏墨脱地区山高路险,植被覆盖严重。区域地质调查中卫星遥感TM和SPOT光学图像受到植被干扰,地质构造露头不清;而微波侧视雷达图像(SAR)由于受到高山地形影响,信号遮蔽,控制点的精确选取和遥感地质解译也十分困难。研究中采用DEM(数字高程模型)模拟SAR图像的方法,利用模拟SAR图像对原始雷达图像进行控制点选取和影像正射校正,通过TM图像和SAR图像的正射影像处理以及二者的影像数据融合,并利用DEM进行三维构像,最大限度地发挥了TM图像和SAR图像的影响优及二者的影像数据融合,并利用DEM进行三维构像,最大限度地发挥了TM图像和SAR图像的影像优势,用于测区区域地质和构造解译,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发育两组呈小角度相交(40°)的透入性X型走滑断裂,分别沿着NNE走向和NNW延伸。在对塔北哈拉哈塘地区三维地震资料解释的基础上,对走滑断层的几何展布特征以及断层的剖面变形特征进行研究;同时重点解析了RP6断裂和HA13断裂,分析比较NNW向与NNE向断层的变形及发育特征差异;结合盆地重磁资料以及周缘造山带的活动特征,对塔北隆起小角度的X型走滑断层的发育机制以及演化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塔北隆起走滑断层在垂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变形特征,分为三个构造层:震旦系-中寒武统下构造层(TH3界面以下)、上寒武统-中奥陶统中构造层(TH3-TO3t界面)和上奥陶统-石炭系上构造层(TO3t-TP界面)。断层在下构造层和中构造层中整体处于压扭环境,多发育正花状构造;上构造层中断层主要发育负花状构造或正断层,整体处于张扭环境。两组断裂比较,NNW向断裂活动性强,在各构造层中均有显著的断裂特征发育,垂向连通性强,发育先存基底断裂,而NE向断层主要发育在中构造层,在下构造层和上构造层中断层发育不明显。活动性分析表明,断层的形成与演化具有多期性,走滑断层的形成经历了三期主要活动:中寒武世末、中晚奥陶世和志留纪-石炭纪。塔北隆起X型走滑断裂的形成受到了NNW向基底断裂和薄弱带的控制,NNW向先存基底断裂带或薄弱带优先发育走滑断裂,基底断裂与主挤压应力方向的夹角小于45°-Φ/2,NNE断层的发育受NNW向先存断裂限制,最终形成小角度相交的X型断裂。  相似文献   

12.
以大坝煤矿大量的构造统计资料的依据,应用地质力学方法对矿井的构造进行分析,得出矿井主要构造型式有三种:一是NE向构造带,由NE60°压性构造形迹和NNW向张性构造形迹组成;二是“多”字型构造,由NE10°压扭断层、次级褶皱和NEE向张扭性断层组成;三是压扭性帚状构造,由5条NW-SE向压扭性断层组成,呈向北西突出的弧形。根据矿井构造分布规律,采用“见夹思断”、“右手规则”、“入”字型结构指示法对采掘区的构造进行预测,寻找边角残煤、解释断层交切关系等。  相似文献   

13.
地下工程中岩土结构面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已表明岩土体中都存在结构面,工程岩土体的变形破坏一般受结构面控制。本文依据结构面 (断层 )优势指标综合值 (Ri)的量化比较,可得出各结构面 (断层 )对隧道稳定影响程度的大小,从而针对各结构面 (断层 )采取不同的工程措施。本文分析还表明,结构面和地下工程中的水害、瓦斯突出、岩体质量好坏等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塔北哈拉哈塘地区发育多组北东、北西向主干断裂组成的剪切断裂系统, 本文在剪切断裂地球物理识别的基础上, 分析了研究区内剪切断裂系统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分布的控制.研究区内剪切断裂发育9种典型构造样式.平面上, 整体为共轭剪切断裂, 分支断裂延伸较短, 与主干断裂呈小角度相交; 单条剪切断裂带具有一定的分段性, 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构造样式和平面组合.纵向上, 哈拉哈塘地区剪切断裂系统具有分层变形的特征, 可以划分为下、中、上3个构造层.下构造层为寒武系-奥陶系, 为纯剪作用下形成的共轭剪切断裂系统; 中构造层为志留系-二叠系, 为受下构造层控制的张剪作用下形成的断裂; 上构造层为三叠系及其以上地层, 为受中下构造层控制的张剪作用下形成的雁列式分布的正断层.这种分层变形特征主要受控于区域古构造应力场的变化.哈拉哈塘地区剪切断裂系统的构造特征决定了该区油气分布具有"多层系含油、沿断裂富集"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位于华北克拉通南部的中条-豫西地区记录了华北克拉通复杂、多阶段构造演化历史。其中,前寒武纪时期经历了新太古代末期(2550~2350Ma)地壳增生、古元古代(2350~1850Ma)活动带和早中元古代(1800~1600Ma)多期裂解活动,是研究区构造-岩浆活动最为剧烈的阶段。丰富的构造事件形成多层构造层,并发育大量构造形迹。本文依据GIS数据统计分析断裂切穿地层单元年代新老关系的规律,即构造运动的发生时间晚于构造形迹切穿的所有地层单元时代;如果构造形迹的发育被某一地层单元所限制,则表明构造运动的发生早于该地层的结束时间,并结合构造形迹的样式、规模、方位、强度和构造建造特征来解析构造作用性质,探讨构造演化,挖掘前寒武纪不同构造演化阶段形成的主体构造形迹的数字特征。在本项研究中,首先提取研究区内切穿Ar构造单元并限制在Pt地层单元内的构造形迹,代表前寒武纪时期的主体构造形迹特征。其次,运用GIS技术提取Pt1-Pt2期间不整合面,删去切穿不整合面的构造形迹,进一步筛选出Ar-Pt2期间主体构造形迹并统计其走向和长度,进而初步确定了Ar-Pt2期间的主要构造方位特征是NEE/NWW/近SN向。最后,依据构造形态、构造建造特征和地球物理场特征,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史确定不同构造层主体构造方位特征,代表了不同构造演化阶段形成的主体构造形迹。其中,新太古代末期形成的主体构造形迹的方位特征是NE/NW向;古元古代构造层主体构造形迹的方位特征是NEE/NWW向;早中元古代构造层主体构造形迹的方位特征是近EW向。  相似文献   

16.
库车前陆褶皱-冲断带基底断裂对盐构造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8  
地震剖面解释和构造物理模拟实验表明,库车前陆褶皱—冲断带前古近系基底构造对上覆盐构造的形成演化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位于冲断带前缘的秋里塔格构造带西段前古近系基底表现为古隆起形态,并发育有丰富的基底断裂和盐构造。基底断裂大多表现为逆断裂,其走向与地表山系基本一致,倾向主要为NNW和SSE,具有较明显的分段特征。古近系库姆格列木组膏盐层塑性流动变形形成的盐构造主要有盐枕、盐推覆、盐焊接和鱼尾构造等。前古近系基底断裂通过影响古近系库姆格列木组膏盐层的塑性流动方式和平面展布特征,进而控制盐层及上覆层的构造变形过程,最终导致在盐层和上覆层形成了大量形态各异的盐相关构造。  相似文献   

17.
济阳坳陷古生界潜山在经历了残丘山勘探阶段、多样性潜山勘探阶段之后,位于正向构造单元之间的中低位序复杂隐蔽潜山成为勘探主要方向.桩海地区东部紧邻郯庐断裂带,郯庐断裂带的多期构造运动对其产生深刻影响,古生界潜山构造样式非常复杂,并且由于埋藏深,前期地震资料精度低,构造特征认识不清,制约了勘探进展.该研究针对济阳坳陷桩海地区...  相似文献   

18.
四川盆地北部地区以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四段-五段的大套膏岩层为分割层,将其分为上下两个构造层,上构造层断裂以膏岩层作为主滑脱层,上、下构造层断裂均终止于膏岩层。区内东部构造运动最为强烈,断裂非常发育。中部地区上构造层断裂相对发育,下构造层不发育。西部受构造运动影响最小,断裂不发育。断裂样式主要表现为"Y"或反"Y"字型组合、"树枝状"、平行及对冲断裂等。三叠系主要在平昌-达州-宣汉一带发育北东-南西向断裂,通江以东地区以北西-南东走向为主,中部平昌-龙岗一带受力复杂,断裂走向较不规律,元坝地区发育有南北走向断裂,往西断裂逐渐不发育。全区可划分为7大构造带,其中米仓山前缘褶皱构造带包含了西部九龙山背斜和东部通南巴构造; 川北凹陷构造带仅在上构造层有少量断裂发育; 川北平缓构造带上构造层发育大量中小型断裂; 大巴山前陆盆地构造带属于断褶发育的凹陷带; 川东高陡构造带构造变形强烈,上构造层多发育披覆背斜及较陡断背斜,下构造层发育断背斜并伴有断堑、断垒特征。该地区下构造层断裂发育开始于印支早期构造运动,印支中后期断裂活动进一步加强; 上构造层断裂发育始于印支中后期构造运动,盆地北部整体开始抬升使雷口坡组顶部遭受剥蚀; 燕山期上、下构造层断裂进一步发育,山前褶皱构造带挤压变形强烈,构造格局基本定型,喜马拉雅山期运动对研究区构造具有叠加改造作用。  相似文献   

19.
胡林  李才  金秋月  平贵东  赵顺兰 《地球科学》2021,46(5):1749-1757
为了探讨塑性层在伸展型构造反转过程中对构造格局及断裂特征的影响规律,设计了两组具有不同岩石性质的伸展砂箱模型进行物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伸展应力作用下,相对纯石英砂岩区,塑性地层的存在导致断层发育的时间更早,并且断层的断距及延伸长度更大;塑性地层的存在也可以影响断裂的发育格局,更容易形成滑脱型断层.在伸展型构造反转过程中,塑性地层主要起2个方面的作用:(1)塑性层上部形成断层的规模相对较大,而脆性地层上部趋向于形成多条断层,规模相对小;(2)塑性层上部与边界拆离断层倾向相反的断层数量和规模明显大于倾向相同的断层,揭示了塑性层对与边界拆离断层相同倾向断层的抑制作用.将模拟结果与北部湾盆地乌石凹陷东洼的类似构造进行对比,表明塑性地层的存在对伸展型反转构造断裂发育具有很大的影响,这将对该地区构造的深入认识及下一步油气勘探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苏北盆地海安凹陷T40反射层现今构造应力场、次级凹陷边界二级断裂和次级凹陷内三、四级断裂力学性质及其构造活动样式等分析研究认为:海安凹陷现今最大主应力方向为NE 70°左右;现今最大主应力为50 MPa左右,现今最小主应力为30 MPa左右。海安凹陷内次级凹陷边界二级断裂现今主要表现为张性或张扭性活动特征,张扭性活动方式既有顺扭也有反扭,并且同一断裂不同部位活动性质存在差异;海安凹陷内次级凹陷三、四级断裂现今也主要表现为张性或张扭性活动特征,张扭性活动方式既有顺扭也有反扭,个别表现为压性和压扭性活动,并且同一断裂不同部位活动性质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