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论福建省闽中裂谷带成矿系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闽中裂谷带有一套与裂谷构造演化密切相关的矿床组合。裂谷演化的各阶段都伴随着特定的成矿作用,形成了相庆的矿床类型裂谷张开和大洋形成阶段形成层控型块状硫化物矿床;裂谷事碰撞阶段形成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后裂谷阶段形成岩浆热液矿床。各类(式)矿床的常是构造化各阶段伴随的多种成矿作用叠加和改造的产物,表现为成矿的多阶段和物质的多来源。因此将裂谷构造环境及其化各阶段成矿作用和种类矿床作为一个整体,称之谓闽中裂谷  相似文献   

2.
在辽东南地区工作研究成果基础上,重点解剖了已开采和勘查的金矿床.总结出金矿成矿规律.阐明中生代印支-燕山期为主要金矿成矿期,划分了6个金矿化区,综合辽东古裂谷的演化过程建立了裂谷产生→矿源层及容矿围岩形成→裂谷消亡及某些矿床雏形的形成→裂谷活化进入主成矿期的矿床成矿模式,指出了找矿信息。  相似文献   

3.
西天山查岗诺尔地区矿床成矿系列和找矿方向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西天山查岗诺尔地区是新疆重要的铁铜成矿带,形成于伊犁石炭-二叠纪裂谷。矿床类型有火山喷气沉积型铅锌硫化物矿、火山喷气沉积改造型铁铜、铜锌、铜硫化物矿、火山热液型铜硫化物矿、热液脉型金矿、火山热液型铜银矿。成矿系列划为与伊犁石炭-二叠纪裂谷火山-沉积作用有关的铁、铜、铅、锌、金、银多金属成矿系列,成矿亚系列为与下石炭统海相火山-沉积岩有关的铁、铜、锌、铅、金等层控硫化物矿床成矿亚系列和与下二叠统陆相火山-次火山岩有关的铜银矿成矿亚系列。矿床式有查岗诺尔式、欠哈布代克萨拉式、胜利式、巴勒陶萨拉式、哈尔嘎嘎林恩式、艾肯达坂式等。  相似文献   

4.
阿尔泰南缘典型块状硫化物矿床成矿环境浅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新疆阿尔泰南缘产有较丰富的块状硫化物矿床,主要分为块状硫化物铜(锌)矿、块状硫化物铅锌矿、块状硫化物铜(金)矿等基本类型,其代表分别是阿舍勒铜(锌)矿、可可塔勒铅锌矿、乔夏哈拉铜(金)矿,通过对这些矿床基本成矿特征及其矿环境的分析对比,认为它们形成于相同的成矿大地构造背景及相近的产出环境,但又有各自的富集部位及控矿因素,找矿标志也有差别,属于阿尔泰南缘陆缘裂谷带早-中泥盆世海底火山喷流-沉积环境下形成的同一成矿系列产物。  相似文献   

5.
辽东南金矿床成矿模式及找矿信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辽东南地区工作研究成果基础上,重点解剖了已开采和勘查的金矿床,总结出金矿成矿规律,阐明中生代印支-燕山期为主要金矿成矿期,划分了6个金矿化区,综合辽东古裂谷的演化过程建立了裂谷产生→矿源层及容矿围岩形成→裂谷消亡及某些矿床雏形的形成→裂谷活化进入主成矿期的矿床成矿模式,指出了找矿信息.  相似文献   

6.
运用裂谷深部成矿作用理论,结合东川中元古宙裂谷的构造背景及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建立与裂谷发展不同阶段对应的成矿模式及系列,即裂谷发育早期,以火山作用为主,矿化的高铁适度富铜,硫体系,形成稀矿山式铁铜矿床,裂谷发育中期以喷流作用为主,矿化为高铜适度富硫体系,形成衰衣坡式及东川式铜矿床,裂谷发育晚期以喷气作用为主,矿化为高硫适度富铜体系,形成桃园式铜矿床,裂谷封闭之后以动力改造和富碱基性岩浆隐爆为主  相似文献   

7.
滇中元古宙昆阳裂谷系铜矿成矿系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家申  李天福 《云南地质》1996,15(2):205-219
昆阳裂谷系铜矿成矿系列可归结为两期火山—喷流—沉积成矿和两期改造、再造成矿。原生喷流—沉积成矿作用是矿化富集的主要因素,也是后期改造、再造成矿作用的基础和前提。矿化富集中心(带)受多期活动的同生断裂(带)控制,表现为多期多类型矿化发育、同位多阶成矿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笔者在该文中着重表达了3方面研究成果:在陈述清水沟-白柳沟地区成矿地质背景基础上,描述了已知工业矿床的基本特征,并将其类比为两类矿床,其一为Zn-Pb-Cu型小铁山式矿床,以展布于郭密寺北火山穹隆北东和南西两侧的下柳沟、弯阳河、下沟及郭密寺矿床为代表;其二为Cu(-Zn)型白银厂式矿床,以出露在黑河古火山穹隆北翼近核部的香子沟矿床为实例。成矿前期、成矿时期,以及成矿后期地质条件的分析与概括表明,该地区与白银厂地区在海相火山岩的成岩环境─—裂谷岛弧、火山岩组合──双峰式、古火山机构类型──古火山穹隆,以及成矿机制──海底热液对流循环成矿等诸多方面都具相似性,是寻找铜多金属硫化物矿床的良好地段。提出了该区此类矿床的综合成矿模式,相信它在本地区扩大寻找小铁山式矿床和突破性寻找白银厂式矿床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实际操作意义.  相似文献   

9.
滇中中晚元古代铜铁矿带成矿规律与找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琳 《云南地质》2011,30(3):255-260
滇中元古代铜铁矿带集中分佈东川、武定、易门、元江等多个大、中型矿床。中、晚元古代昆阳古陆间裂谷,在演化过程中发生火山喷流沉积、热水沉积、蒸发成岩、炭泥质吸附、热液改造和碎屑堆积等成矿作用,形成"四楼一梯"的裂谷成矿系列和矿床组合模式。深入分析"裂、火、构、盆、层、相"等成矿条件确定远景区,找矿方法应重视基础、分析差异、综合找矿。  相似文献   

10.
青海锡铁山铅锌矿床类型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锡铁山铅锌矿床是我国大型块状硫化物矿床之一。该矿床类型认识长期存在争议,目前已有越来越多学者将其视为SEDEX型矿床。本文在近年来块状硫化物矿床成矿构造背景研究进展归纳整理的基础上,结合柴达木盆地北缘早古生代区域地质研究进展,提出锡铁山矿床的成矿构造环境不是以往认为的陆内裂谷,而是活动大陆边缘弧后/间盆地裂谷。鉴于成矿构造环境变化,锡铁山矿床类型也应作出相应调整,由原来的SEDEX型矿床改为VSHMS型矿床。这样做可以达到三个方面的目的:其一,有利于解决现存的成矿构造背景认识与区域地质认识不一致的矛盾;其二,有利于保障本区目前和未来大规模展开的区域成矿研究及找矿勘查评价建立在正确的成矿背景认识前提之下;其三,将矿床类型划分与成矿构造背景相结合,进而用矿床类型揭示构造背景,体现了矿床研究为地球系统科学服务的宗旨。  相似文献   

11.
兰坪思茅盆地第三纪矿床有机质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兰坪思茅盆地第三纪矿床富含有机质,有机地球化学研究认为,矿床中的有机质片地未成阶段或低级成熟阶段,其分布受中轴断裂带的控制,有机质为少相、陆相的有机沉积物,生物标志显示盆地第三纪成矿为裂谷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2.
彭省临  刘亮明  王增润 《矿床地质》1998,17(Z4):697-700
位于澜沧裂谷中部的老厂矿床是一个与海相基性火山岩密切相关的Pb- Zn-Cu型块状硫化物矿床,它所表现出来的种种特征决非简单的海底火山喷流沉积成因就可以解释的。研究认为它是随澜沧裂谷的形成演化而经多种成因机制叠加形成的多因复成矿床,其成矿演化经历了3个主要的阶段:石炭世裂谷裂陷期的海底火山喷流沉积阶段;晚二叠世一晚三叠世的裂谷封闭期的构造-热液改造富集成矿阶段;早侏罗世后的构造-岩浆活化期的岩浆热液叠加富集成矿阶段。  相似文献   

13.
中国存在两种类型的VHMS型银矿床.其一为裂谷VHMS型银矿床,产于大陆裂谷构造环境中,受碱性橄榄玄武岩系列火山活动控制.银、铜为主要成矿元素;其二为岛弧VHMS型银矿床,产于岛弧带之上,其成矿作用与岛弧钙碱性系列火山活动关系密切.两种银矿床分别就位于粗安岩和流纹岩之中,它们的主成矿作用均发生于整个火山活动的晚期阶段.  相似文献   

14.
成矿模式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朱裕生  梅燕雄 《地球学报》1995,16(2):182-189
成矿模式是当代矿床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和发展方向,是矿床地质科学在描述性基础上发展到高度理论性的必然产物。成矿模式是在区域成矿学研究和典型矿床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的,它不仅有助于人们深化对矿床特征和矿床成因的认识,而且对矿产预测和勘查工作具有日益重要的指导作用。作者根据成矿模式的概念和研究成果,提出了新的矿床分类设想,并就成矿模式与成矿系列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阿舍勒铜锌矿床的开合构造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陈哲夫 《新疆地质》2002,20(1):34-37
在总结该矿床形成的开合构造环境,火山-沉积建造序列,变形序列,成矿序列,裂谷带发展多旋回,开合构演变特征,矿床成矿规律,找矿方向的基础上,提出了6点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矿床成矿系列的理论和方法对天津市的主要矿产进行初步划分,建立了岩浆与变质和沉积两类矿床成矿系列组合,七个矿床成矿系列类型,十个矿床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17.
任秉琛 《地球学报》1996,17(Z1):57-63
依据深部构造、火山岩建造与基性和钙碱性、中酸性、酸性火山岩的双峰式火山作用,确定白银厂矿田、矿床形成于切割硅铝层的古裂谷构造环境。其中小铁山、铜厂沟等矿床和折腰山、火焰山矿床两次成矿事件与双峰式火山活动同时发生,成矿作用与酸性火山岩具有时空上的一致性。矿石中CO2流体包裹体除H2O含量高外,与上地幔CO2流体包裹体成分一致;矿石富含大离子亲石元素和具富Mg、K的成矿蚀变元素组合,硫和铅来自下地壳或上地幔。喷气硅质岩锶同位素初始值表明,矿质来源于不均一地幔,S/Se、Co/Ni、Se/Te值亦指示矿质来源于深部。 本文提出矿床形成于强烈扩张的裂谷期,断裂的延深生长使地幔深部产生去挥发作用,释放大量CO2和含金属元素的地幔流体与上地幔基性岩浆向地壳侵入,导致下地壳熔融,形成酸性岩浆。与酸性岩浆喷发的同时,富含挥发份和金属元素的高盐度热卤水,沿断裂上升流入海底沉积成矿。  相似文献   

18.
从裂谷成矿背景着手,系统分析了禄武地区的成矿背景,规律及找矿,认为本区进一步的找矿工作应侧重行裂谷斯后偏酸性岩浆活动的成矿,并提出了可能存在的酸性岩浆成矿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19.
辽吉裂谷在拱张、裂陷、下沉、上升和挤压消亡过程中,沉积了巨厚的碎屑沉积物,并发生多次强烈的构造活动、岩浆活动、变质变形作用及深部的壳幔作用.通过对辽吉裂谷的演化和成矿模式、裂谷内铅锌矿床的成因类型和其地球化学行为的分析,认为裂谷作用为铅锌矿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矿源、富集成矿的场所和有效的热能、裂谷演化中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和岩浆活动也使得成矿物质进一步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20.
汤中立  李文渊 《甘肃地质》1996,(1):52-60,62,66
中国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Cu-Ni(Pt)矿床,主要形成于以前寒武系为基底的大陆裂谷,部分形成于增生褶皱带中显生宙地层为基底的裂陷槽环境。根据形成时代、当时所在的构造环境单元及成矿岩浆系列,划分为9个矿床成矿系列和8个矿床成矿亚系列。成矿时代以元古代、晚古生代为主。现今,矿床主要分布于地台边缘,造山带中也有产出,但不代表其当时形成的地质背景。成矿物质来源为上地幔,原始岩浆以上地幔部分熔融的高MgO拉斑玄武岩(拉斑橄榄玄武岩)岩浆系列为特征,也有钙碱性岩浆(喀拉通克)和科马提岩岩浆系列(桂北)。地壳物质混染比较普遍。矿床成因类型主要为岩浆熔离型,且以硅酸盐岩浆上侵前的深部熔离作用为主。还有热液成因类型(煎茶岭)。矿床成矿系列的时空分布与中国大陆的构造演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