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安徽官山两种坡缕石粘土的成分与红外吸收谱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蔡元峰  薛纪越 《矿物学报》2001,21(3):323-329
本文采用多种成分分析手段对官山两种不同颜色坡缕石全粘土进行了研究。全粘土湿化学分析扣除SiO2含量计算得到的坡缕石阳离子数与电子探针获得的阳离子数一致。配位八面体阳离子计算表明,粉红色坡缕石为三八面体矿物,灰白色坡缕石是介于三八面体矿物和二八面体矿物间的中间类型。X射线粉末衍射的K值法对全粘土矿物定量分析有着较高的精度,同时用电子探针波谱可准确测定坡缕石粘土的成分。官山两种不同颜色含坡缕石的全粘土红外吸收谱能反映其中坡缕石的吸收谱特征。对X射线光电子能谱研究表明两种不同颜色的坡缕石中的铁主要是Fe^3 ,这与全岩湿化学分析的结果是一致的,同时也还可以作为电子探针成分分析的补充。  相似文献   

2.
红辉沸石的热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红辉沸石是辉沸石族中的一个矿物种 ,属斜方晶系。其化学组成主要为 Si O2 和 Al2 O3,其次为 Ca O。 X射线衍射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研究不同温度下热处理的红辉沸石相变和晶体结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 ,红辉沸石的热稳定性较差 ,其热稳定温度低于 30 0℃ ,结构完全破坏温度为 5 0 0℃。  相似文献   

3.
累托石的结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荣英 《矿物岩石》1993,13(3):62-67
本文用峰形分析法分析累托石的001X射线衍射峰特征;用001峰的半峰宽(W)测定累托石的结晶度(G),并令G=K/W=1为最大结晶度。文中测定了5个矿区10件累托石样品的结晶度,详细描述了不同结晶度累托石的X射线衍射、红外谱及差热曲线特征,讨论了研磨、热处理和改型对结晶度的影响,并阐明累托石的结晶度与造浆率之间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吉林蛇纹石玉特征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产自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沿江乡的蛇纹石玉样品分别从地质背景、激光诱导离解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和红外吸收光谱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与辽宁岫玉样品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吉林蛇纹石玉样品的主要颜色为深浅不一的绿色,主要含Si,Al,Cr,Fe,Mn,Mg,Ca,Sr和Na等元素,其中Ca与Mg的谱线较强,Al,Mn与Sr的质量分数少;X射线粉末衍射结果显示,样品的主要矿物组成为纤蛇纹石,红外光谱结果也显示了其具有纤蛇纹石峰值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钾含量对白云母X射线衍射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白云母X射线衍射峰强度的理论计算,发现其衍射峰的强度随钾含量呈规律性变化;对白云母活化释钾后不同钾含量样品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发现实测的衍射峰强度值与计算值变化趋势一致。计算与实测的白云母特征衍射峰强度比值曲线也有相同的变化趋势。这些结果表明白云母中钾含量是其X射线衍射特征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铜精矿进口国,研究不同产地铜精矿的矿物学特征,能支撑铜精矿原产地分析及相关固体废物属性鉴定.本文研究对象为来自8个国家12个矿区的进口铜精矿样品,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X射线粉晶衍射(XRD)以及偏光显微镜进行综合分析,探寻这些矿区铜精矿的元素组成、矿物组合特征,探讨不同成因类型铜精矿的矿物学...  相似文献   

7.
云南小湾断层泥矿物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显微镜观察、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和化学分析等方法研究云南小湾断层泥中伊利石矿物特征,结果显示:(1)断层泥中的伊利石发育定向排列,其集合体呈扭折褶皱变形,有时呈流状构造充填在碎屑之间;(2)伊利石的X射线衍射特征为△[(002)-(001)]>8°,Ir>1,BB1<4°,属ISII有序混层,膨胀层约占15%,晶胞参数b0=8.993Å,1M多型结构;(3)层间阳离子2Ca+Na+K≈1,MgO含量变化1.05%-2.89%,结晶水(H2O+)含量变化4.43%-5.23%。综合上述特征认为,断层泥伊利石不同于其它成因的伊利石,它是断层活动的直接产物,因此,根据它的特征可以推测断层活动机制。  相似文献   

8.
应用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差热热重等分析手段对高山寿山石进行了主矿物的研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高山石的主要矿物成分是迪开石,其主要衍射峰为0.412 4 nm、0.379 9 nm和0.232 6 nm,测得其结晶度指数介于1.29~1.4,分析认为高山石为结晶度中等的有序迪开石.红外光谱图中,高山石的高频区出现3 696.39 cm-1,3 652 cm-1和3 620.35 cm-1的吸收峰,是典型的迪开石羟基吸收带分裂形成的3个吸收峰.差热热重实验分析也证实了高山寿山石的主矿物种属.另外,扫描电镜观察显示高山寿山石以细鳞片状和假六方板状为主.  相似文献   

9.
介绍用APPLE-II微型机编制X射线粉末衍射定性分析的检索程序特点和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四川新康风化淋滤型海泡石的热相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四川新康风化淋滤型海泡石为研究对象,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海泡石的热相变过程及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四川新康风化淋滤型海泡石的相变过程与沉积型、热液型海泡石相变过程明显不同,其相变过程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800℃以下保持海泡石相;800℃以上海泡石相转化为斜顽辉石相。  相似文献   

11.
北京北部上侏罗统辫状河体系沉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野外露头的沉积构造和沉积层序特征,对北京北部延庆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上侏罗统后城组进行沉积相研究,认为该地区以辫状河沉积为主,构成辫状河体系的4种沉积微相类型包括河道、心滩、河间湖泊和溢岸沉积,其中的溢岸沉积相当于曲流河中发育的决口河道与决口扇沉积。运用基准面旋回变化原理,识别出了2个中期旋回和构成中期旋回的多个短期旋回。总结了基准面旋回特征,阐明了地层叠加样式随A/S(可容纳空间/沉积物供给)比值的变化规律,认为低A/S比值时,河道砂体的连通性较好,而高A/S比值时,河道较孤立,连通性较差;且溢岸沉积的地层厚度随着A/S比值的增加不断增大,溢岸沉积的厚度可以作为判断可容纳空间大小的一个依据。  相似文献   

12.
Trees on the side directly exposed to sunlight generally grow faster than on the opposite side, a phenomenon termed plant phototropism. There are in situ vertical trunks of silicified wood in the Xiadelongwan area of Yanqing County, north Beijing, where the first National Geologic Park of Petrified Wood of China has been built since 2002. A few trunks have well-preserved growth rings. One petrified stump from the formation shows a positive phototropism direction of SW230°. As compared with the modern normal growth stumps in Beijing plain area, which have a positive phototropism direction of SW210 °± 5°, the evidence of wood phototropism supports the conclusion of previous palaeomagnetic studies that the North China Plate has rotated clockwise since the Late Jurassic. The known petrified wood stumps in the Yanshan-Liaoning area are mainly found from the strata of 165-136 Ma, which corresponds to the main stage of the Yanshanian Movement.  相似文献   

13.
长白山泥炭湿地主要植物植硅体形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长白山地区常见的泥炭地25个属31个种植物进行了植硅体形态鉴定统计,共发现植硅体类型15种,它们分别是硅化气孔、棒型、扇型、板型、硅质突起、尖型、导管型、帽型、齿型、哑铃型、鞍型、多边帽型、毛发型等。除禾本科和莎草科、菊科部分植物植硅体含量高外,木贼科、堇菜科、茜草科、蓼科等部分植物植硅体的含量也较高。禾本科植物的短细胞植硅体对植物分类有意义,但可能因采样环境和种类差异等原因,长白山泥炭湿地禾本科植物的植硅体在形态和数量上都与其他区域同类研究结果有所差异,如禾本科早熟禾亚科的菵草中新发现了含量丰富的枕木型植硅体,黍亚科的荩草和水稗中还发现少量帽型植硅体; 另外菊科兴安一枝黄花和齿苞风毛菊含有大量的特殊的尖形植硅体。硅化气孔宽度大小可指示环境湿度状况,对硅化气孔的数量和大小的深入研究将对古环境和古CO2浓度的恢复有一定帮助。长白山泥炭湿地植物的植硅体与植物的分类关系密切,湿地植物植硅体中硅质突起、棒型、哑铃型和尖型植硅体特征组合代表湿冷组合,本研究中的5块泥炭湿地植硅体的组合特征受纬度变化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一种长英黝帘石玉的岩石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X射线粉晶衍射、电子探针、化学分析法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等方法,对近来在北京珠宝市场上出现的一种粉白相间的玉石新品种进行了测试,全面分析了这种玉石的结构和成分,并根据硅酸盐体系的物质平衡原理,利用相混合计算(PMC)方法,估算了玉石中主要矿物的含量。结果表明,这种玉石中黝帘石含量占51.9%,钠长石占33.3%,石英14.4%,并含有少量的褐帘石、单斜辉石等矿物。样品中粉红色矿物的红外光谱最强峰位于1110~900cm-1范围内,为快速、方便地鉴定此种玉石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薄片观察、红外光谱、X射线粉晶衍射、电子探针等测试手段,对山东临朐红丝砚石的矿物学、谱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红丝砚石的主要矿物组成为微晶方解石,次要矿物为石英、白云石,含少量赤铁矿、金红石、白云母.铁矿物以赤铁矿形式存在,是引起红丝砚石颜色差别的主要因素.红丝砚石杂质,民间俗称为石眼、石筋、墨雨,其主要矿物仍为碳酸盐矿物,并含有少量石英,微量矿物的不同造成了杂质的外观差异.根据矿物组成,对红丝砚石进行了岩石学命名和英文命名.  相似文献   

16.
由于现代木本、草本植物正构烷烃主峰分布的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而导致黄土沉积中利用正构烷烃主峰分布进行古植被恢复时存在较大争议,尤其是松科植物主峰分布的不同。因此,采集黄土高原西部地区常见木本和草本植物及其表土,包括研究区常见松科植物,利用GC分析,开展现代植物及其表土正构烷烃主峰分布的研究。结果发现,黄土高原西部地区常见10种木本植物正构烷烃的主峰分布均以C27或C29为主峰,3种草本植物以C31为主峰,与分子有机地球化学研究结果一致,研究区3种常见松科植物均以C29为主峰,并无C31为主峰的分布; 研究区现代表土正构烷烃的结果显示,表土正构烷烃主峰分布与上覆植被输入量有直接关系,对于不同景观的采样点,由于其木本、草本植物输入量的差异而导致正构烷烃分布存在差异,对于有机质来源较为多元化的地区,分析要十分慎重。同一种植物腐叶与新鲜叶片正构烷烃主峰分布是一致的,说明植物叶片的腐烂过程对其正构烷烃主峰分布没有产生影响。对同一种植物不同地区的对比分析发现,木本植物正构烷烃主峰分布特征受生长环境影响较小,主峰分布不变,但是对于草本植物受生长环境影响较大,主峰分布会产生变化。因此,对于黄土沉积中利用正构烷烃主峰分布特征进行的古植被恢复在开展现代过程研究的基础上是较为可靠准确的。  相似文献   

17.
采用显微镜和XRD,EMPA,FTIR,RAMAN,TGA等现代测试方法对内蒙赤峰鱼眼石的晶体形态、矿物组合、化学成分、谱学特征、热力学性质等进行了测试分析,初步探讨了鱼眼石晶体形态的成因以及水的赋存状态。赤峰鱼眼石晶体呈粒状—假立方状,由四方柱{100}、四方双锥{111}和平行双面{001}聚合而成,无色-浅粉红色,玻璃光泽,透明到半透明,与钙铁辉石、雪硅钙石和毒砂等矿物共生。赤峰鱼眼石的主要化学成分为w(SiO_2)50.22%~52.73%,w(CaO)24.16%~25.28%,w(K_2O)3.57%~5.80%和w(F)2.62%~3.48%,含有少量的Na_2O,Al_2O_3和Cr_2O_3,平均成分的晶体化学式为:(K0.964Na0.109)1.073Ca4.036[(Si7.727Al0.091Cr0.073)7.891O20](F0.828OH0.172)1.000·7.775H_2O。硅的含量不足导致硅氧四面体层活性氧与层间阳离子的键强增大,促使鱼眼石晶体沿c轴方向的生长,形成粒状—假立方状晶体形态。红外光谱中3 556 cm-1和1 691 cm-1吸收峰以及96.7℃,255.9℃,418.9℃,437.7℃的主要失水温度均表明赤峰鱼眼石中的水属于结晶水,而600℃以后仍有少量的失重,以及红外光谱中3 418 cm-1和3 242 cm-1吸收峰的出现,又反映出赤峰鱼眼石中部分水具有结构水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武素茹  宋义  谷松海  郭芬  孙鑫 《岩矿测试》2015,34(6):659-664
鉴别锰矿与锰冶炼渣对于锰矿进口贸易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锰冶炼渣与一些锰矿具有相似的元素组成,都含有锰和硅铝镁钙等杂质元素,仅从元素含量的高低无法准确将其鉴别。本文按国别收集我国主要进口锰矿及不同工艺的主要锰冶炼渣作为研究样品,应用X射线荧光光谱、X射线衍射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相结合,建立了锰矿与锰冶炼渣的鉴别方法。在元素组成上,锰冶炼渣的硅含量较高,水淬渣和空气冷却渣的钙含量较高。在物相上,锰矿的特征物相包括软锰矿、氧化锰、方锰矿、菱锰矿等;而锰冶炼渣因为经过冶炼的过程存在硅酸铁、锰橄榄石等特征峰,从而对样品属性进行鉴别。红外光谱显示,锰矿在600~400 cm~(-1)范围内有两个强吸收带,并单独或者同时在1420 cm~(-1)处有特征吸收峰;而锰冶炼渣在960 cm~(-1)左右有宽强吸收峰。本法建立了锰矿的物相谱图库及锰冶炼渣的物相特征,并充分利用红外光谱技术作了有力佐证,确定了锰矿及其冶炼渣的主要区别点。  相似文献   

19.
藏北南羌塘坳陷盆地中侏罗世硅化木的发现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在藏北南羌塘坳陷地区中侏罗世晚期地层中发现硅化木,本文对硅化木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描述,据同一层位中采集的大量孢粉及双壳类化石证明,该硅化木属中晚侏罗世。结合区域地质及含硅化木地层的沉积学特征分析表明,南羌塘坳陷地区中侏罗世晚期属干热-潮温气候,从而深化了对青藏高原中侏罗世晚期气候环境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以台湾花莲地区所产的绿色软玉为研究对象,利用电子探针(EPMA)、X射线粉晶衍射(XRD)、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激光拉曼光谱(RAMAN)等分析测试方法,对绿色软玉的物相、组构及振动光谱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绿色软玉的主要矿物成分为透闪石,含少量的铬铁矿以及含Cr 钙铝榴石。软玉以纤维交织变晶结构为主,部分透闪石纤维体沿其片理方向定向排列,偶见铬铁矿骸晶及交代假像结构。对花莲绿色软玉的红外吸收光谱及拉曼光谱进行了表征,并对其振动光谱的归属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