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事件概率天气预报(POP)中,求得在一般条件下的最优概率估计函数,本文从Parzen公式出发,针对事件概率天气预报的特点设计了核函数,推导了概率密度估计式,进而提出了一种非参数回归方法——Parzen概率天气预报模型。对天气事件的条件概率与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的具体函数形式并不已知的事件概率天气预报问题,该模型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并有较高的估计精度。数学证明表明,作为一种估计,该模型具有良好的统计学性质。可以认为该模型是直方图估计法(Rectangle method)的一种改进型。  相似文献   

2.
回归诊断在梅雨期大到暴雨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应用回归诊断方法分析发现,梅汛期大到暴雨回归预报模型的残差分布存在着不对称现象,这种不对称现象是由高杠杆点所引起。这些高杠杆试验点的残差存在着统计天气预报意义上的不合理性,导致了回归系数LS估计的误差,从而又引起暴雨预报的误差。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大到暴雨的回归诊断预报模型。实例计算说明,回归诊断预报模型要优于常规回归预报模型。进一步分析指出,梅汛期大到暴雨回归预报模型的不合理性并非个别例子的特殊性所造成,而是由模型的数学特点所决定,因此大到暴雨的回归诊断预报模型具有普遍意义。大量的试验和多年的业务应用表明,回归诊断对提高大到暴雨预报准确率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王国强 《气象科学》1993,13(3):311-319
本文从权函数估计的思想出发,针对天气预报中回归问题的特点设计了不对称的核,推导了权函数的具体数学表达式,进而提出一种非参数估计方法——双曲线回归模型。在处理事先并不知道具体函数形式的各种非线性相关关系的气象变量回归问题上,该模型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并具有较好的回归估计精度。  相似文献   

4.
离散型应变量的回归诊断和离散回归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大量天气预报实例的普查结果,归纳了离散型应变量的回归残差分布模式。回归诊断表明模式的单向性是由一些高杠杆点引起。对这些高杠杆点的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到,它们的残差存在着统计预报意义上的不合理性,不合理性又造成回归系数LS估计的误差。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离散回归法。  相似文献   

5.
近邻估计—线性回归预报模型及其台风暴雨预报试验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讨论了回归分析领域中线性回归和近邻估计的主要特性。在此基础上推导设计了一种能取其优点和避免其缺点的预报模型——近邻估计与线性回归相结合的预报模型,并把该模型试用于台风暴雨预报。试验结果表明,它的预报准确率和预报稳定性均优于它的原型——近邻估计和线性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6.
利用卫星遥感资料估算区域尺度空气温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侯英雨  张佳华  延昊  王建林 《气象》2010,36(4):75-79
空气温度是地球大气系统能量和水分循环的关键参数,气象台站观测的空气温度是单点观测的,空间代表性较差,在区域尺度模型中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作者提出了一个从卫星遥感资料直接反演空气温度的新方法。基于NOAAAVHRR资料反演的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T_(LS))和地面观测的空气温度(Air Temperature,T_a)的相关关系,建立了稀疏植被区域不同高程范围的空气温度遥感估算统计方法;基于NDVI和T_(LS)的梯形空间特征关系,建立了在中、高植被覆盖区域的空气温度遥感估算物理方法。经检验,稀疏植被区域空气温度反演绝对误差在1.5~1.8℃之间,中、高植被覆盖区域空气温度反演平均绝对误差为1.61℃,表明作者提出的空气温度遥感反演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1979-2019年ERA-I再分析资料进行诊断分析,研究了MJO垂直环流(VOC)纬向尺度和湿静力能(MSE)趋势纬向不对称性对MJO传播速度的综合影响.研究结果表明,MJO传播速度与VOC的纬向尺度和MSE趋势纬向梯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基于上述两个参数,本文建立了线性回归模型,该模型可以较好的估计...  相似文献   

8.
小麦赤霉病回归预报模型的残差分布存在着不对称现象,残差分布不对称现象是由高槓杆点所引起。由于这些试验点的残差存在着数理统计意义上的不合理性,从而导致了回归系数Ls估计的误差。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小麦赤霉病预报的修正回归模型。数学证明和实例说明,修正回归模型要优于常规回归模型。对离散型应变量的农气回归问题,修正回归模型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9.
金龙  罗莹 《气象科学》1990,10(4):409-415
本文根据岭回归分析,结合逐步回归方法,以回归系数的估计精度和残差平方和作为两种目标函数,建立了冬小麦拔节——抽穗水期分盈亏量的长期预报模式。以期为预报农业气象干旱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利用2008年1月—2013年12月以及2017年1—11月全球天气预报系统(GFS)预报场资料,采用自适应线性最小二乘回归(LS)和自适应递推卡尔曼(Kalman)滤波两种动态时变参数方法,建立了河套周边地区0~168 h预报时效的总云量精细化预报,并与GFS模式直接输出的总云量、线性预报模型逐步回归预报方法得到的总云量以及非线性预报模型BP神经网络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回归方法(LSSVM)得到的总云量进行了对比,结果如下:(1)相比GFS模式直接输出的总云量,LS、BP神经网络、LSSVM得到的总云量与实况值的平均绝对误差均明显减小。LS方法误差最小,LS方法的年MAE均在20%~25%,且随着预报时效的延长,改进效果越大。LS方法、多元逐步回归方法、BP神经网络、LSSVM四种方法在6—8月的改进效果最大。(2)LS方法预报的总云量与实况云量的相关性最好,即使168 h预报时效的相关系数依然在0.64以上,远高于其他几种模型的预报结果。(3)LS方法能够明显地提高少云和多云天空状况下预报的击中率,且最优(少云击中率平均提高24 %,多云击中率平均提高34 %)。(4)自适应递推Kalman滤波方法存在预报滞后现象,改进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钱培东 《气象》1991,17(12):51-53
一、引言 目前,在农业气象产量预测中,较多地采用线性回归模型Y=Xβ e,e~N(0,σ~2),并应用最小二乘法来建立预测模式。但是,当自变量之间存在近似线性关系时,会使最小二乘估计的性能变坏,主要影响为:当一个自变量引入或剔出回归方程时,其余变量的回归系数有较大变化;当新数据参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计算SURE(SeeminglyUnrelatedRegressionEquations-表面无关回归方程)模型参数的一种方法,利用正交变换,以避免在直接计算方差-协方差逆矩阵(或其估计)时,经常导致的不必要的精度损失的困难,较详细地考虑了特殊的SURE模型的求解过程,在这里,每个方程回归变量集中包含前面方程的回归变量作为当前回归变量集的适当子集。  相似文献   

13.
试用最优子集与岭迹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回归方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俞善贤  汪铎 《大气科学》1988,12(4):382-388
本文针对逐步回归在气象业务应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采用岭回归等方法加以改进。在太湖平原春粮产量的气象预报统计模式试验中,运用最优子集与岭迹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保定市2009年冬季气温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韩艳  杨龙   《气象与环境科学》2009,32(4):20-24
采用保定市1955-2000年的月平均气温资料,利用一元线性回归、线性倾向估计等统计学方法,分析了保定市冬季(12月-次年2月)平均气温的变化特征,并从温室效应和海洋温度变化等方面分析了冬季气温异常的原因.分析发现,保定市冬季气温变化具有明显的波动性、周期性和加速上升趋势.最后对回归模型进行显著性检验,检验结果是显著的,可见一元回归模型在气温统计分析预报应用上有相当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5.
利用福建省古田人工增雨试验基地2014年1月—2023年1月小时自然降水数据,结合线性拟合、多项式回归和样条回归等多种数学统计方法,开展决策树、支持向量机(SVM)和卷积神经网络(CNN)3种机器学习方法在估测目标区自然降水中的应用研究。目标区和对比区自然雨量关系模型对比结果表明:以区域平均面雨量为统计变量时,CNN和四项式回归效果相对较好,其中CNN的确定系数为0.516,均方根误差为1.097 mm;对平均面雨量进行六次方根变换后,各模型的精准度大幅提升,CNN表现最优,确定系数为0.658,其次为SVM;为克服目标区和对比区雨量时间序列效应及空间分布不均等问题,以面雨量空间格点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采用CNN 3种优化器(自适应矩估计、均方根传递和梯度随机下降)算法进行对比,发现基于自适应矩估计优化器建立目标区和对比区雨量关系模型最优,其降水估测值与实测值更接近,均方根误差最小,为0.61 mm。因此,利用CNN方法能够进一步优化目标区和对比区雨量关系模型,可为定量评估人工增雨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1 引言 门限混合回归模型是由门限自回归模型发展而来。门限自回归模型(Threshold Autoregressive Model)是由汤家豪于1978年首先提出的,该模型经过国内十几年的研究已经有了很大进展和完善。本文介绍门限混合回归模型在辽宁省一些地区季降水和温度预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武朝德 《辽宁气象》1996,(4):14-16,29
门限混合回归模型是由门限自回归模型发展而来。门限自回归模型(Threshold Autore-gressive Model)是由汤家豪于1978年首先提出的,该模型经过国内十几年的研究已经有了很大进展和完善。本文介绍门限混合回归模型在辽宁省一些地区季降水和温度预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京津地区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医疗气象预报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研究京津地区儿童呼吸系统3种常见疾病(感冒、气管炎、肺炎)发病与环境气象条件的可能联系,发现气温、气温日较差和风速等气象要素与疾病发病率有一定的相关关系。依此,采用岭回归技术,建立了医疗气象预报模式。并用Visual Basic 6.0语言搭建了每日医疗气象滚动预报软件平台,可用于日常业务预报。  相似文献   

19.
郑选军  王国强 《气象》2004,30(9):9-13
城市空气质量回归预报模型的残差分布存在着不对称现象,它是由高杠杆点引起。这些高杠杆试验点的残差存在着统计天气预报意义上的不合理性,导致回归系数L5估计的误差,从而引起预报的误差。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城市空气质量的回归诊断预报模型。实例计算说明,回归诊断预报模型要优于常规回归预报模型。进一步分析指出,城市空气质量回归预报模型的不合理性并非个别例子的特殊性所造成,而是由模型的数学特点所决定,因此城市空气质量的回归诊断预报模型具有普遍  相似文献   

20.
对于输出误差模型描述的多输入单输出系统,辨识的困难在于辨识模型信息向量中包含系统未知输出量(真实输出或无噪输出),以致标准辨识算法无法应用.提出了利用输出估计代替系统真实输出的辨识思想,即通过估计模型预测(估算)系统输出,利用这个估计输出来递推计算系统参数,进而提出了基于输出估计的随机梯度辨识算法,并研究了算法的收敛性,给出了仿真例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