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引言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拥有引进的各种型号浅层数字地震仪约300台,地矿部系统占48台。为充分发挥这些设备的作用,数据处理是重要的环节。由于各种型号仪器有不同的磁记录和记录格式,给处理工作造成麻烦。表1为国内常见浅层数字地震仪磁记录器及记录格式。本文论述国内常见的浅层数字地震仪磁带记录格式及数据解编。  相似文献   

2.
地震仪的发展,经历了三代。第一代:光点地震仪。地震资料记录在照相纸上,不能进行回放和资料处理。第二代:模拟磁带地震仪。地震信息以波形方式记录在磁带上,可以在室内进行回放和资料处理。现在,发展到了第三代:数字地震仪。数字地震仪是数字化地震勘探装备的地震信息野外采集部件,它是数字化地震勘探的核心部分。   相似文献   

3.
美国ES—1210S增强型地震仪是我国较为普遍引进的一种仪器。长期以来,记录的信息均需通过与之配套使用的DM—911数字磁带机才能久永保存,给使用带来很多不便,特别是没有配备DM—911磁带机的单位,对记录信息的处理分析研究只能停留在手工操作上。我所研制的微型计算机同美国ES—1210s增强型地震仪的联机系统成功地解决了这一技术难题。联机系统由Z-80芯片组成的电子计算机构成。主频3.54M,ROM16K,RAM18K,  相似文献   

4.
有效提高探地雷达(简称GPR)数据的色谱显示速度是GPR软件开发的一个重要项目。由文件头、位图信息头加住图数据组的BMP住图记录格式与由文件头加道数据组成GPR数据记录格式有很强的相似性。本文利用这种相似性,提出了一种有效提高GPR数据显示速度的方法。该方法利用文件头和必要的文件信息生成住图信息,然后完成GPR数据到住图数据的变换,最后通过住图的显示来完成GPR数据的显示。这种方法减少了对磁盘的访问次数,数据变换在内存中完成,数据显示一次完成所以有效提高了数据的显示速度。  相似文献   

5.
我国煤田地震勘探使用TYDC—24型磁带地震仪,采用深井激发方式。我省由于地震地质条件复杂,长期以来存在记录信噪比不高、深孔钻进困难等问题。为此,我们于1980年和中南地质局二三○研究所协作,采用日本进口的MCSEIS—1200型信息增强地震仪(以下简称M仪)和TYDC—24型磁带地震仪(以下简称T仪)联机进行试验。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地震数据采集器位数,推算数字地震记录系统的动态范围,计算数字地震仪记录近震震级范围,分析如何提高数字地震仪记录最大近震震级范围。  相似文献   

7.
随着地震勘探技术化的发展,对地震勘探仪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总是想尽各种办法去实现较为理想的技术指标,即不失掉任何信息(如由于不适宜的幅频特性响应引起某些有用频谱的遗失),也不增加任何东西(如由仪器的非线性畸变造成的多次谐波)。虽然要达到这些要求困难是很多的,但由于数字地震仪的出现,为实现近于比较理想化的地震勘探仪开拓了良好的前景,有些技术特性已达到比较高的指标。象一般数字地震仪动态范围在120分贝以上;通频带在3—256赫芝范围内;增益精度达0.05%;畸变小于0.05%……等。尽管这些技术指标已经比模拟磁带地震仪提高许多倍,但今后还  相似文献   

8.
一、航空物探的数据收录从1961年至1966年,国外少数航空物探测量公司开始在航空物探测量中采用了数据的数字收录。到1975年,西方在航空物探测量中使用数字收录方式的比例已占80%以上。在航空物探数据收录的初期,一般采用穿孔纸带方法,后来使用每时记录200或556个字符密度的磁带。到目前,都使用与计算机相兼容的磁带。应用数字记录的好处是十分明显的,它可以把空中记录直接送到通用数字计算机上,通过软件进行自动整理和绘图,代替了即花费时间又麻烦的手工计算和编绘图工作,并能提高资料处理、编绘图件的速度和质量。此外,使用场的各种数学变换程序,很容易为地质解释工作编绘出各种图件。  相似文献   

9.
1988年经部评审鉴定的微机应用成果有3项,现分别介绍如下: 一、Mcseis-1500型地震仪数据磁盘与九轨磁带机转录系统近几年来,许多单位从日本OYO公司引进Mcseis-1500型浅层地震仪。这些仪器型号虽然相同,但是用于数据记录的5 1/4英吋软盘,由于OYO公司设置的密码格式不同,造成各浅震仪所记录的数据软盘彼此  相似文献   

10.
一、测井为什么要数字化数字测井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用数字测井仪在井场取得数字磁带记录;二是用电子计算机处理这些资料,把解释成果自动显示出来。数字磁带记录比过去的模拟曲线记录好在什么地方呢?(1)动态范围大。很小的信息或很强的信号均能如实录下;模拟曲线则受到纪录纸宽度的限制,记录范围不可能很大,否则就要超格。(2)精度高。在传输过程中很少失真。(3)可以同时录下组合测井仪自井下送上来的所有信息,信息的道数不受限制;模拟曲线则受照相记录仪的检流计  相似文献   

11.
数字AGC(自动增益控制)是数字地震仪中的关键部件之一。本文对DFS-V型数字地震仪中的数字AGC的基本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建立了严格的工作流程图和工作方框图,对第一乘法器、第二乘法器、数字电平检测器、扩展和压缩发生器进行了深入的电路分析。最后结合主要的时序图,对DFS-V型数字AGC的整体工作过程进行了全面地评述。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我台短周期DD-1地震仪所记录1993年5月25日南美6.6级极远震记录图进行震相的比较与识别。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分辨力,适应浅层地震勘探的需要,我们对TYDC-24型74—07号模拟磁带地震仪记录放大器的高通滤波器进行了改造。原滤波器的通频带为30—280赫,改装后为63.7—280赫。考虑到仪器整机最高频率是200赫,故对放大器的低通滤波器暂未作改动。   相似文献   

14.
我国目前所使用的煤田测井仪大体分为两类,即补偿式和非补偿式,其中多数是照相式和部分推笔式记录仪。由于煤田测井,在同一个钻孔中同一种参数有几种不同深度比例尺;再加之,目前测井参数不断增加。因此,测井工作量不断增加,占用井场的时间也不断增加,随之增加了发生测井事故的可能性。再者由于幅度的不合适,深度记号的漏记都可能发生,这都直接影响了测井曲线的记录质量。基于以上原因,我们试制了JMC-4-4型数率式磁带测井仪。将测井参数记录在磁带上,在磁带上以单位时间记录脉冲信号的多少表示所测参数数值的大小。为了使磁带记录减少干扰、必须将所测各种参数的幅度大小转变成脉冲信号,因此输给记录磁头的是电脉冲而在运动着的磁带上留下磁脉冲。因此,此仪器的记录原理不同于目前国外使用的二进制数字磁带测井仪,也不同于目前所使用的其他模拟磁带仪。故称之为数率式磁带测井仪。   相似文献   

15.
利用宽频带数字地震仪在川西高原、云贵高原西部开展了为期一年的地震观测,记录了许多地震波形数据,并对川青地块、川滇地块和华南地块上的5个台站的不同地震纪录进行了频谱试分析。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在微计算机上建立图象处理工作站,进行陆地卫星多光谱数据数字图象处理的原理、方法和技术。开发了磁带格式转换、图象显示、图象组合、边缘增强、图象变换等应用软件。  相似文献   

17.
一、原始数据中尖峰信号的判断在航空磁测中,由于某些偶然因素的影响,磁带记录数据出现突变值。这些突变值称为“尖峰信号”(如图1),它反映的不是磁场的真实值,在计算机处理的最初阶段应该消除它。为了去掉这些尖峰信号,需要规定某种标准,对所有输入数据进行判断,检查出尖峰信号。  相似文献   

18.
陈宗明 《物探与化探》1990,14(6):477-479
(一)前放滤波(PF)板电路简介ES-2420数字地震仪的前放滤波(PF)板有三块,每块板有八道组成,其详细电路原理请参考说明书,电路图书号为~#23731。图1给出了前放滤波板的单道原理框图。  相似文献   

19.
磁带记录中使用的循环冗余校验编码李文印周斌王树明(长春地质学院计算机科学系,长春130026)在数据处理系统中,磁带机是最主要的数据存储设备之一。例如在数字测井仪中,测井的数据从产生,经过传输、计算、再传输,直到最后记录到磁带上,中间要经过很多环节,...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第二煤田地质勘探队最近试验成功磁带测井记录,即将各种测井参数直接录制在磁带上,一次成线。曲线的回放工作可在野外、也可在室内进行,回放时能任意选择合适的技术条件(如横向、纵向比例,时间常数等),从而提高了资料的记录质量和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