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谢齐强 《气象》1989,15(3):44-46
通过模式计算结果和实况的对比分析,说明使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有限区域细网格数值模式的降水预报结果,有助亍制作湖北省的暴雨短时预报。同时给出了几个使用其它模式数值预报产品制作区域暴雨预报的例子。  相似文献   

2.
利用中尺度大气模式AREM与国际上比较成熟的海浪模式WAVEWATCH-Ⅲ进行双向耦合,应用管道通信技术建立区域中尺度大气-海浪耦合模式预报系统,充分考虑中尺度海-气间的相互作用,即大气低层风场驱动海浪并影响海浪状态变化,海浪通过与波龄密切相关的海表粗糙度和海洋飞沫来改变海气间动量、感热和潜热交换从而实现对大气的反馈.文中利用该耦合预报系统对发生在东南沿海的"威马逊"台风过程进行数值试验,重点分析海表粗糙度和海洋飞沫两个耦合因子对台风数值预报的影响.主要结论是:在台风高海况下,海浪引起的海表粗糙度和海洋飞沫的增加对台风数值预报影响均较为显著.海表粗糙度加大了海气间动量通量(摩擦作用),其阻碍台风的发展,但对台风路径预报影响不大;海洋飞沫贡献的感热和潜热为台风发展提供能量,从而使台风强度增强,降水显著增加,并使台风路径预报更加接近实况;两者共同的作用,使台风强度增强,台风路径预报也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3.
模式大气月尺度可预报性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首先采用方差分析方法,研究了实际大气500 hPa高度场的月尺度可预报性,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空间尺度大气运动的可预报性及其对大气整体运动可预报性的影响;对ECMWF和国家气候中心T63谱模式分别模拟和预报的500 hPa高度场,也用同样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欧洲中心和我国T63模式大气的可预报性均比实际大气可预报性小,特别是在对整体运动可预报性影响最大的0~3波部分,差异较大,说明改进模式对0~3波部分的预报能力,必将提高模式性能。  相似文献   

4.
美国国家天气局宣布,其制作15天天气预报的天气与气候模式有重大改进。2005年9月,美国国家天气局环境模拟中心开始提供更精细的大气信息,这些信息能帮助预报员提高预报准确度。随后,美国国家天气局对其全球预报系统(GFS:Global Forecast System)进行了升级,该系统是其用来预报全球天气形势的主要模式。美国国家天气局的各种天气预报均使用该模式,例如飓风预报、暴雨预报、干旱预报、雪暴预报、冰况预报以及航空预报。  相似文献   

5.
由于大气初值与数值模式中物理过程存在不确定性等客观事实,集合预报无疑代表着数值天气预报未来前进与发展的方向,它标志着天气预报的预报范式转变,即用户不仅可以得到未来大气状态的单一现实,还可得到未来大气可能出现的一系列场景。文中扼要地梳理了欧洲全球业务集合预报与有限区域模式高分辨业务集合预报的研究动态与技术发展、基本问题及其未来最新发展方向,包括:1)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业务集合预报系统发展沿革及概况;2)欧洲国家主要业务高分辨率集合预报系统概况;3)当前业务集合预报存在的问题、挑战及未来前进的方向。文中除了关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集合预报应用,还梳理了目前欧洲高分辨业务集合预报取得的成就,以引起有关研究人员的注意。总之,借鉴欧洲业务集合预报的发展思路,不仅有助于集合预报理论创新,还对发展集合预报业务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章使用一个与大气环流模式串联耦合的预报热带太平洋海温(SST)的模式来制作全球长期气候预测。首先超前预报海温,然后将海洋预报用于强迫大气模式,从而超前于海温预报制作气候预测。在全球大部分地区该方法对70年代至90年代的7次重大气候事件的预测与观测结果很好吻合。  相似文献   

7.
对2020年广东省中期时效的主客观降水和气温预报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省级网格和融合法MIX的降水预报评分总体上优于客观模式ECMWF和NCEP;总体上省级网格的降水预报偏差较客观产品更趋近1,即空漏报相对持平;省级网格对大雨和暴雨以上量级降水的192 h预报从提高预报稳定性的角度出发,预报趋于保守,漏报明显多于空报。气温预报方面,省级网格对模式订正有正技巧,最高气温的订正能力强于最低气温,其中盛夏季节(6—9月)对模式最高气温的订正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利用齐齐哈尔市十个自动站降水和温度资料对2013年欧洲中心确定性模式高分辨率预报产品、东北半球T639数值产品、日本高分辨率大气模式产品和中央气象台的全国城市预报产品进行系统误差订正基础上,进行基于超级集合思想的多模式动态变权集成预报。结果表明:三种细网格和中央气象台的全国城市预报产品对齐齐哈尔地区的降水预报都存在着较多的空报现象;对四种模式预报进行集成平均,在齐齐哈尔地区预报效果极其有限;动态权重集成预报能够较好地利用各种数值预报的优势,从而得到质量好的定性预报产品。定性降水、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的集成预报比任何单一的数值预报成员TS预报评分都要高,尤其是最低温度预报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给预报员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工具。  相似文献   

9.
国家气象中心数值预报业务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裘国庆 《气象》1994,20(12):27-34
在最近的15年中,国家气象中心的数值预报业务高速度发展,预报模式从北半球模式发展为全球谱模式,并配套建立了资料同化系统和用于降水预报的有限区预报模式,暴雨和台风预报模式正在研制中。目前数值预报时效已延至7天,T6393丙上时的预报水平已优于的数值预报产品的应用技术在不断改进,最高(低)气温下两天MOS预报精度已接近预报员制作的综合预报结果。  相似文献   

10.
赵建平  郭雪梅 《山西气象》1999,(1):15-15,27
通过分析30年来我区出现的寒潮气候特点及其演变特征,在总结各型寒潮爆发前和爆发时的环流形势动态演变的基础上,建立了中期寒潮预报的动态模式,并利用欧洲EC格点资料制作未来我区1 ̄6天的寒潮过程预报,经过一年的业务使用验证,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支持向量机在大气污染预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常涛 《气象》2006,32(12):61-65
支持向量机是基于统计学习理论的新一代机器学习技术,其非线性回归预测性能优越于传统统计方法。利用前一天该污染物的日均浓度、前一天地面平均风速等7个预报因子建立了基于RBF核函数支持向量回归法的大气污染预报模型,并利用十重交叉验证和网格搜索法寻找模型最优参数。乌鲁木齐大气预报实例表明:支持向量机显示出小样本时预报精度较高和训练速度快的独特优势,为空气质量预报提供一种全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12.
对2014—2016年中国国家气象中心T639数值预报、日本细网格数值预报、欧洲中心细网格(EC thin)数值预报以及天津市乡镇指导预报产品中在天津地区降水预报分别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所有模式降水的晴雨预报准确率均随预报时效的延长而下降。降水预报准确率在秋冬春季的预报效果明显好于夏季。EC thin产品在冬季降水的预报中优势更为明显,而指导预报及T639对5月、6月及9月天津地区局地降水多发期的降水更有指示意义。针对2014—2016年天津地区的23个暴雨日按影响系统分型并统计检验结果,暴雨日降水预报晴雨成绩较好有参考价值,而降水分级检验偏差较大。相对于局地性暴雨过程,区域性的暴雨过程数值预报有更为可靠的参考性。  相似文献   

13.
检验梅雨期降水的预报效果,对于提升梅雨期降水预报能力、减少梅雨期降水带来的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对安徽省2021年梅雨期(6月10日—7月10日)六个客观模式和一个主观订正预报产品进行了检验分析,其中包含了三个区域模式数值预报(中国气象局中尺度天气数值预报系统(简称CMA-MESO)、中国气象局上海数值预报模式系统(简称CMA-SH9)、安徽WRF)、三个全球模式数值预报(中国气象局全球同化预报系统(简称CMA-GFS)、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确定性预报模式(简称ECMWF)、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全球预报系统(简称NCEP-GFS))和安徽智能网格主观订正预报的降水产品,进行了检验分析,结果表明:传统检验中安徽智能网格和区域模式对晴雨准确率的预报效果优于全球模式,又以CMA-MESO最优;在暴雨及以上量级的强降水预报中,传统检验表明安徽智能网格预报的得分最高(23.83),ECMWF模式则是客观模式预报中效果最好的(20.12),CMA-SH9次之(19.34);通过对除安徽智能网格以外的各个客观数值模式进行的MODE空间检验可知,不同数值模式间暴雨预报误差原因不尽相同,ECMWF与各区域数值模式主要是由雨区位置的预报偏差,尤其是纬度偏差导致的,NCEP-GFS全球模式对降水强度和雨区面积的预报偏弱偏小比较明显,CMA-GFS在强降水方面的预报可参考性较差;各个主客观预报暴雨及以上量级预报,整体表现出较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在午夜前后、上午时段TS评分较高,而午后到傍晚评分较低,这个现象或许是梅雨期的午后降水多以地表太阳加热引起的短历时热对流降水为主造成的。  相似文献   

14.
检验梅雨期降水的预报效果,对于提升梅雨期降水预报能力、减少梅雨期降水带来的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对安徽省2021年梅雨期(6月10日—7月10日)六个客观模式和一个主观订正预报产品进行了检验分析,其中包含了三个区域模式数值预报(中国气象局中尺度天气数值预报系统(简称CMA-MESO)、中国气象局上海数值预报模式系统(简称CMA-SH9)、安徽WRF)、三个全球模式数值预报(中国气象局全球同化预报系统(简称CMA-GFS)、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确定性预报模式(简称ECMWF)、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全球预报系统(简称NCEP-GFS))和安徽智能网格主观订正预报的降水产品,进行了检验分析,结果表明:传统检验中安徽智能网格和区域模式对晴雨准确率的预报效果优于全球模式,又以CMA-MESO最优;在暴雨及以上量级的强降水预报中,传统检验表明安徽智能网格预报的得分最高(23.83),ECMWF模式则是客观模式预报中效果最好的(20.12),CMA-SH9次之(19.34);通过对除安徽智能网格以外的各个客观数值模式进行的MODE空间检验可知,不同数值模式间暴雨预报误差原因不尽相同,ECMWF与各区域数值模式主要是由雨区位置的预报偏差,尤其是纬度偏差导致的,NCEP-GFS全球模式对降水强度和雨区面积的预报偏弱偏小比较明显,CMA-GFS在强降水方面的预报可参考性较差;各个主客观预报暴雨及以上量级预报,整体表现出较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在午夜前后、上午时段TS评分较高,而午后到傍晚评分较低,这个现象或许是梅雨期的午后降水多以地表太阳加热引起的短历时热对流降水为主造成的。  相似文献   

15.
T63数值模式的预报性能和预报时效如何,这是广大预报员急需了解和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取1995年全年T63格点资料(2.5×2.5网格距),着重分析检验见数值模式对主要影响广西天气的环流形势与天气系统预报能力等。  相似文献   

16.
给出了一个嵌套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全球谱模式中的套网格模式,用于预报热带气旋路径趋势,提出了一种以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提供的时距为24小时的预报场为基础的“接力预报”方法;设计了五种不同的“接力预报”方案;并对8507号和8509号两个热带气旋就各种不同预报方案进行了数值预报试验。结果表明,本模式对热带气旋路径趋势具有较强的预报能力,对疑难路径也具有一定的预报能力,为开展热带气旋的路径趋势预报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文中还对影响热带气旋路径趋势的一些主要因子结合各预报结果进行了分析,为模式尽早投入业务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针对宜昌市初夏短期降水预报的需要,在分析结降水前日本细网格模式物理量预报场分布特征的基础上,选取关键区及相关指标,配其它预报工具,建立地初夏降水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18.
数值预报产品在2002年汛期暴雨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周雨华  毛亮  何正阳  姚蓉  居晶琳 《气象》2003,29(11):41-44
为了解数值预报产品在暴雨预报中的作用,总结了欧洲中心、华盛顿、日本及中央气象台天气在线网站德国数值预报模式的高空、地面形势预报产品和降水预报产品在湖南省2002年几次典型暴雨预报中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数值预报产品在2002年湖南省中短期暴雨预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熊伟  汪超  周明飞  李刚 《贵州气象》2013,37(4):15-18
通过对2011—2012年期间欧洲中心、日本、T639、WRF各家数值预报24 h降水预报产品插值到贵州省85个县观测站,对比每日累计实况降水量,划分为≥0.1 mm(晴雨)、≥10.0 mm(中雨以上)、≥25.0 mm(大雨以上)共3个等级进行了评估。结果发现:欧洲中心细网格和T639在贵州省各个量级降水预报均有偏大的趋势;日本模式在大雨以上量级的降水预报中对我省有偏少的趋势;WRF模式在晴雨预报中表现最好,而在明显降水的预报中表现略差。预报结果空间分布显示:欧洲中心细网格对贵州中部一线地区的明显降水预报较好;T639模式在一般性降水预报中与其他模式效果相当,但在大雨以上量级的预报中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日本模式在贵州东北部地区效果明显;WRF模式大雨以上量级的预报效果总体差异并不大,主要有3个大值中心,分别位于省的北部边缘、西部边缘和南部边缘,说明在以上地区WRF对大雨以上降水的预报效果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连云港市城市空气质量预报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姜有山  陈飞  班欣  李军 《气象科学》2007,27(2):220-225
本文利用高空大气探测资料和有限区细网格模式的数值预报产品,分别建立统计预报和数值预报等适合连云港市城市空气质量预报业务发展所需要的客观预报方法,最终利用动态分权法,综合决策集成连云港市城市空气质量预报。结果表明:动态分权法能够有效地提高空气质量的预报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