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渗流与抗滑桩的抗滑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滑坡体水力条件的基础上,指出由于抗滑桩的施工,滑坡体的自然排水通道受阻,导致边坡地下水位的抬高,因而可能会对滑坡体构成新的威胁;讨论了抗滑桩对滑坡体的渗透性影响与滑坡体在抗滑桩作用下的稳定性分析,同时给出了简化条件下抗滑桩桩体部位的渗透系数计算方法。某水利枢纽工程利用抗滑桩和混凝土挡墙加固滑坡体,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抗滑桩的阻渗作用对于滑坡体的稳定性具有较大影响,有必要对坡面坡体进行合理的疏排水处理。  相似文献   

2.
龟山古滑坡体体积约2100万立方米,其稳定性直接影响电站的运行安全。首先分析了古滑坡体的边界条件和滑裂带力学参数取值,并指出岩质古滑坡稳定性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然后分别使用极限平衡法和三维Flac方法分析了龟山古滑坡体的稳定性。最后根据稳定性分析结果提出了对龟山古滑坡体的处理建议。  相似文献   

3.
宝泉滑坡体方量巨大 ,且处于宝泉抽水蓄能电站工程的关键部位。通过极限平衡法和三维有限元模拟计算 ,模拟了宝泉滑坡体的稳定性和工程处理方案。削坡减载是工程处理的最有效措施。将滑坡体开挖至 770m高程后 ,滑坡体稳定性将大大提高 ,即使在Ⅶ度地震条件下仍将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4.
三峡库区秭归县头道河Ⅱ号滑坡特征及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三峡库区秭归县头道河Ⅱ号滑坡现状条件下的明显变形迹象,对该滑坡进行了综合的分析和研究,并详细介绍了该滑坡的地质背景及滑坡特征。采用剩余推力法,对滑坡体在各种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作了分析,并对滑坡体在三峡水库蓄水以后的稳定性作了合理评价。结果表明,滑坡体在目前状态下基本稳定,三峡水库蓄水以后.将对滑坡体稳定性产生较大影响,极有可能导致滑坡体失稳,据此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了治理高程175m以上滑体和土体为主,同时布置抗滑桩等的防治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5.
库水位升降作用下不同材料滑坡体稳定性变化规律不同。选择代表三峡库区不同土体材料滑坡4个数量级的饱和渗透系数,采用Geostudio软件Seep/W和Slope/W模块,分析了三峡水库库水位升降作用下不同渗透系数滑坡体浸润线的分布规律及由此引起的滑坡稳定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库区涉水滑坡体稳定性的变化与滑坡体的渗透系数密切相关,在库水位上升阶段,随着滑坡体渗透系数逐渐变小,浮托力增大的速率变缓,指向坡内的渗压逐渐增强,滑坡稳定性系数有相对增大趋势。在库水位下降阶段,随着滑坡体渗透系数逐渐变小,浮托力减小的速率变缓,指向坡外的渗压逐渐增强,滑坡稳定性系数有相对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6.
青海哈那里滑坡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胡莹 《工程地质学报》2006,14(3):295-300
通过对哈那里滑坡工程地质勘察,查明了该滑坡由9个滑坡体共同组成,研究了各滑坡体的性质、特征和分类。在此基础上,按稳定性系数对哈那里滑坡稳定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7.
雅砻江周家坪滑坡成因及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周家坪滑坡体位于拟建的官地水电站库尾,系盐源县梅子坪乡政府集镇所在地,水库蓄水后,滑体前缘将被部分淹没,由于其结构松散,可能会影响滑坡体的稳定性,进而影响梅子坪集镇196余人的生命及财产的安全。本文在现场地质调查、勘探及试验成果的基础上,对周家坪滑坡体进行坡体结构和成因分析,并对滑坡体在天然和水库正常蓄水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了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8.
罗玉龙  彭华 《岩土力学》2008,29(12):3443-3450
软弱夹层的渗流、应力耦合作用是影响滑坡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为正确评价含软弱夹层的大野坪滑坡体的整体稳定性,基于Biot固结微分方程,采用虚位移原理,按照Goodman单元的形成格式,引入Desai单元控制嵌入的思想,构造了二维4节点耦合薄层单元,给出了能够模拟滑坡体蠕变特性的弹黏塑性本构模型,编制了相应的有限元程序,并用孔压实测数据检验了程序的正确性。同时,对大野坪滑坡体处于正常蓄水位和水位骤降两种工况的渗流场、应力场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耦合分析。结果表明:正常蓄水位,滑坡体处于稳定状态;而水位骤降工况,使滑坡体中前部孔隙水压力、位移、剪应力水平等均有大幅度地提高,塑性区沿着软弱夹层向上也有较大发展,致使滑坡体有可能沿着软弱夹层在中前部发生局部折线滑动,对滑坡体的稳定性极为不利。最后,采用刚体极限平衡法,对耦合分析的结果进行校核,两者结论一致。该研究成果为全面评价淋溪河水电站建设的可行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建立耦合单元研究软弱夹层耦合特性的方法,为其他含软弱夹层的滑坡体的稳定性评价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库水位下降条件下和平广场滑坡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娜 《地下水》2007,29(4):145-147
首先介绍了和平广场滑坡体的地质条件,然后用FLAC3D建立了三维计算模型,对现状条件下及三峡水库库水位下降时的地下水进行了计算,并对滑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不同工况滑坡体应力场分布规律及塑性区分布范围.结果表明:在现状条件下,滑坡体总体上处于稳定状态,但在滑坡体后部及中前部基岩面较陡区域附近出现一定程度的塑性区;三峡水库的运营不会危及滑坡整体的稳定性,但在库水位下降的过程中,由于滑坡体前部基岩面较陡,地下水的渗透压力增大,导致下滑力增大,从而可能使其前缘局部地段产生破坏.  相似文献   

10.
离散单元法在水库库岸滑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现场勘察和室内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离散单元法的物理力学模型,并且考虑到水库蓄水对地下水渗流场的影响,定量地研究了地下水动水压力对滑坡体稳定性的影响。把该模型应用于三峡库区秭归县下土地岭滑坡的稳定性评价中,计算结果表明,滑坡的失稳主要是由于水库蓄水的影响,滑坡体内的地下水渗流场发生了变化,在自重力、地下水动水压力的共同作用下,滑坡体的后缘和中部滑体首先出现剪切滑移,进而扩展到整个滑坡体,使滑坡产生整体失稳。  相似文献   

11.
国际滑坡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本文根据2000年6月26~30日在英国如开的第八届国际滑坡学术讨论会的主题报告,分组报千和会议文集所报导的近几年来国际滑坡的最新研究成果,对滑坡与全球气候变化、滑坡灾害风险评价、滑坡机制、海岸带滑坡和海底滑坡五个方面作了简要介绍与分析,这些方面的成果代表了当前国际滑坡研究的进展和动态,对促进我国今后的滑坡理论和灾害防治研究将会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2.
滑坡危险性评价是滑坡灾害防治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简单高效的评价方式是其中的一个研究重点。本文以四川安县作为研究区域,基于ArcGIS中的分析功能,引入可视化的建模工具Modelbuilder,以模型的方式演示和运行整个滑坡危险性评价过程,得到了滑坡危险性的分级图,并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可视化建模方式完成复杂地区的滑坡危险性评价,能够简化操作流程,节约时间和精力。  相似文献   

13.
湖北省巴东县木竹坪滑坡失稳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竹坪滑坡发生于2007年5月10日,总方量约800×104m^3,是水布垭库岸的重大滑坡灾害之一。根据实地调查资料,阐述了滑坡区基本地质条件及滑坡基本地质地貌特征。结合滑坡稳定性计算分析了滑坡的成因机制,认为木竹坪滑坡的发生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初步推断认为属于牵引型滑坡。  相似文献   

14.
重庆涪陵五中滑坡(130104m3)发生于2008年1月3日,该滑坡位于涪陵五中西南的迎宾大道内侧,属单斜顺层岩质滑坡。通过详细的现场调查和室内资料分析后认为:中倾坡外的顺层结构、碎裂结构的岩体为滑坡的孕育和发生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结构条件,是滑坡发生的结构性因素;泥质砂岩和泥岩属中等膨胀性岩石,遇水极易软化,加之历史上构造应力的作用,形成层间泥化夹层,泥化夹层含膨胀性粘土矿物蒙脱石和伊利石,是造成滑坡发生的控制性因素。诱发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由于水的作用,坡体岩层间泥化夹层发生软化,降低了力学强度;二是修建公路开挖坡脚进行人工切坡形成有效临空面,坡体具备了临空剪出的条件。随着坡体的蠕动变形,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层间剪切带逐渐贯通,最终导致滑坡发生。  相似文献   

15.
滑坡监测工作已经开展了多年,本文提出滑坡监测的内容包括基础因子、诱发因子和过程因子三部分,认为诱发因子和过程因子是滑坡监测的重点.针对降雨型滑坡监测,提出降雨-入渗-位移变形三者相结合的滑坡监测技术方法,并在河口糖厂滑坡监测工程中应用,实现了监测数据的实时自动采集、自动传输、自动入库的全自动监测系统.通过监测可知,河口...  相似文献   

16.
金沙江新桥滑坡群工程地质特征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对外交通专用二级公路所经新桥古崩塌体(岩堆)规模巨大,形成历史久远,当地人民称其为“垮山地势”。新桥滑坡群是在新桥古崩塌体基础上形成的。由3块小滑体(E、F、G)构成的一个大型的岩堆滑坡群。每个滑坡规模不等,发育阶段不同,成因各异。新建二级公路推荐方案路线垂直于E、F、G3个滑坡主轴线,从滑坡体中上部通过。文章通过分析滑坡所处的工程地质环境,详细描述了各滑坡的工程地质特征,在定性及定量两个层次上综合评价了该滑坡群的稳定性,分析预测了工程对其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根据该滑坡群的工程地质特征,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直接威胁路线安全的E、F、G3块滑体的综合治理措施。从工程角度出发,总结了滑坡区的公路选线及治理原则。  相似文献   

17.
在研究了三峡水库区兴山县电厂滑坡Ⅰ的工程地质及滑坡体基本特征的基础上,介绍了该滑坡的结构及变形特征。从滑坡形成条件、诱发变形因素两方面分析了滑坡形成的原因及诱发坡体失稳的主要因素;在诱发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应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发的LaSa软件程序,对电厂滑坡Ⅰ进行稳定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天然情况下,滑坡整体均处于稳定状态;在特定条件情况下,滑坡处于临界蠕滑或失稳状态。结合工程实际对滑坡治理进行初步研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防治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参数反演的保扎滑坡变形破坏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型复杂滑坡的复活变形机理研究,是目前滑坡地质灾害研究热点之一.针对恩施地区典型大型复杂滑坡-保扎滑坡,在系统研究其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分析了该滑坡的形成机制.建立二维计算模型,利用Flac软件,依据钻孔位移监测数据,通过位移反分析反演岩土体参数.对滑坡天然状态、河流不同下切深度进行了三种工况的模拟分析,结果表明:①...  相似文献   

19.
在概述工程滑坡灾害防治研究主要进展的基础上,从工程边坡扰动过程与机理、潜在工程滑坡危险性识别评估和监测预警3个方面,集成探索工程滑坡灾害有效预防的主要途径,强调潜在工程滑坡危险性识别评估是有效预防工程滑坡灾害的关键;从快速钻探勘察技术、快速评估和快速锚固技术,特别是深层滑坡自适应锚固技术研究方面,概述工程滑坡快速防治技术研究新进展;从主动减灾防灾理念和意识、工程滑坡风险评估与控制、综合减灾3个方面,集成研究主动减轻工程滑坡灾害的有效途径,强调构建“防、治、管”为一体的国家级综合减灾信息共享平台,是综合减灾防灾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吴树仁  王涛  石菊松  石玲  辛鹏 《地质通报》2013,32(11):1871-1880
在概述工程滑坡灾害防治研究主要进展的基础上,从工程边坡扰动过程与机理、潜在工程滑坡危险性识别评估和监测预警3个方面,集成探索工程滑坡灾害有效预防的主要途径,强调潜在工程滑坡危险性识别评估是有效预防工程滑坡灾害的关键;从快速钻探勘察技术、快速评估和快速锚固技术,特别是深层滑坡自适应锚固技术研究方面,概述工程滑坡快速防治技术研究新进展;从主动减灾防灾理念和意识、工程滑坡风险评估与控制、综合减灾3个方面,集成研究主动减轻工程滑坡灾害的有效途径,强调构建“防、治、管”为一体的国家级综合减灾信息共享平台,是综合减灾防灾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