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含金硫化物基岩区红土型金矿的成矿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志群 《矿产与地质》1996,10(6):380-387
实验表明,在含金硫化物基岩区,硫代硫酸金络阴离子团和硫酸金络阴离子团是金在表生条件下的主要迁移形式,它们的沉淀与铁、锰氢氧化物的形成有密切联系。金的表生迁移-沉淀条件除一般的表生地质条件外,还有特殊的物理化学-生物化学条件。络阴离子团的地球化学性质,控制着红土型金矿床的垂向分带与金的次生富集。  相似文献   

2.
魏绍六 《湖南地质》2001,20(3):177-178,210
原生矿床中金的主要性状有自然金与金的碲化物,自然金可分为“明金”和“微细粒金”,“明金”的次生作用,使金的成色得到提高,粒度更大,往往有利于残坡积型砂金矿床的形成,“微细粒金”的次生作用,常形成卡林型氧化金矿或红土型金矿和铁帽型金矿,显然,以“明金”为主的矿床及金的重砂异常区,不存在找红土型金矿的可能,应寻找脉金矿床,而在有低值金的重砂异常叠加的化探Au异常区,有望找到中小型红土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3.
张祖海 《西南矿产地质》1997,11(3):107-111,100
红土型金矿床以其独特的成因和重要的经济意义而引起了地质,矿业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以西澳伊尔岗地块为例,介绍了红土型金矿化气候条件,金的再活化机制及其勘查意义。  相似文献   

4.
一个大型红土型金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及形成机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虞人育 《地质与勘探》1996,32(1):1-6,32
蛇屋山金矿床是我国首先在湖北省发现并探明的大型红土型金矿床。矿床经渗流热卤水成矿作用,形成原生金矿化(体);再经表生同化成矿作用形成风化型金矿床。矿床成因类型属渗流热卤水-表生成因的残积粘土型金矿床,工业类型为红土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5.
金矿床以具有仅限于某一类金矿床的典型矿物组合(金-黄铁矿-毒砂;金-多金属-硫化物;金-碲化物;金-辉锑矿;金-辰砂)之一为特征。特征的矿物组合主要受沉淀环境的PH值和温度变化的控制。具有前3种矿物组合的金矿物的金矿床起源于花岗岩类或岩浆体系有关的流体,具有后2种矿物组合的金矿床起源于壳下非岩浆流体。  相似文献   

6.
中国南方红土型金成矿系列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红土型金矿床是原生金矿化遭受红土化作用改造所形成的一种表生金矿床,包括"红色粘土型"和"铁帽型"金矿床.中国红土型金矿以风化再造型为主,受气候影响而主要分布在南方,并与岩金成矿系列分布基本一致.风化壳常量元素、稀土元素、粘土矿物系统研究表明,成矿作用环境时空变化整体受风化强度控制,其风化作用早期呈中碱性、晚期呈酸性,风化壳下部偏碱性、还原,项部偏酸性、氧化的特点.典型矿床因子分析揭示,红土型金成矿作用可分为氧化和水解两个阶段.氧化阶段风化较弱,基岩释放大量碱性离子,使成矿流体保持中性,金溶解并主要以Au(S2O3)23-形式迁移;水解阶段风化较强,硅酸盐矿物发生脱碱去硅作用,随着大气降水不断参与,成矿流体性质由中碱性缓慢过渡到中-酸性条件,金以胶体或氯化物络合物形式迁移.金一般在风化壳下部富集,表生矿物吸附、氧化还原界面处被Fe2 、Mn2 还原以及不同性质流体混合都能促使金的沉淀.  相似文献   

7.
冀东一些金矿床金矿物特征及金成色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冀东青龙地区三家子、半壁山金矿床均产于古老变质岩系中,主要载金矿物为石英、黄铁矿,金的赋存状态有裂隙金、包裹体金、晶隙金。通过对比,认为Au成色与成矿时代、成矿温度、成矿深度有内在关系:成矿时代越早,Au成色越高;金矿物的形成温度与Au成色呈正相关关系;金矿床形成深度越大,自然金的成色亦越高。三家子金矿床成矿时代较晚,为中-中高温矿床,深部曾发生过多次成矿作用。半壁山金矿床成矿较早,为高中温金矿床。  相似文献   

8.
王中雄 《物探与化探》1993,17(4):311-314
化探找金的指示元素,应该是金成矿场域内或其风化扩散范围内,那些载有金成矿信息,能指示金矿床存在的元素。它应该具备下列条件:(1)与金成矿有某种联系;(2)存在于金成矿场域或其风  相似文献   

9.
农坪金矿带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思路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时俊峰  卢秀全  张志林 《吉林地质》2001,20(2):23-28,46
论述了农坪金矿带成矿地质条件,认为下古生代志留纪下统五道沟群杨金沟组变质岩,中生代三迭纪安山凝灰角砾岩,燕山期岩浆岩(闪长岩,英云闪长(斑)岩,闪长玢岩,花岗斑岩)为金的成矿主要源体;分析了农坪金矿床的成因机制,确定为次火山热液蚀变岩型金矿床;指出应在火山口及周边部的火山-次火山岩中寻找金矿床。  相似文献   

10.
贵州“红土型”金矿成因类型新说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冯学仕 《黄金地质》2000,6(2):31-36
在贵州的西南部地区已探明了几处大、中型赋存于第四系松散堆积层中残坡积型金矿床,它具有分布广,规模大及品位较低和暴露地表易采选的特点。在邻近的云南、广西地区也有发现。在此之前,其成因类型被认为红土型金矿。根据最近的成矿区划,科研,勘查等资料证实,该类型金放是微细浸染型岩金矿床作为矿源地质体经近地表风化堆积形成。矿床具有特殊的风化,堆积、保存条件。矿体形态受下伏茅口组古今岩溶喀斯特形态的制约,金的含量  相似文献   

11.
贵州砂锅厂玄武岩-红土型金矿成矿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履安 《贵州地质》2000,17(4):242-248
通过对砂锅厂红土型金矿床化学组成(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的研究,根据矿床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矿床的物质来源,推断其矿源体为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体)属微细侵染型金矿其矿石系黄铁矿化、毒砂化富金玄武质凝灰岩类风化的产物,初步分析了此类矿床的成矿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2.
乳山金矿煌斑岩及流体和氢、氧、锶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翟建平  胡凯  陆建军 《矿床地质》1996,15(4):358-364
乳山金矿床是胶东近年来探明的一个赋存在花岗岩中的石英脉型金矿床。矿区出露的煌斑岩金含量较低,不可能是金矿化的重要物源者;成矿流体的成分与大气降水热液成分相类似,其氢、氧同位素值也很好地反映了大气降水经不同温度和W/R比值条件下水岩交换后的分布特征;锶同位素研究则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自昆嵛山花岗岩体。  相似文献   

13.
湖南益阳-沅陵一带金矿床的成矿作用地球化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典型金矿床的研究,作者将湖南益阳-沅陵金矿密集区内的金矿床分为单金、金-锑、金-钨和金-锑-钨四种类型,并分别阐述了不同类型金矿床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成矿物质、成矿流体、成矿能量的来源,成矿元素活化转移和沉淀的机制。在对矿床地球化学特性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区内金矿床的成矿作用,实际上是开放体系中低温水/岩反应过程的认识,并建立了相应成矿作用的地球化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义兴寨金矿成矿作用地质地球化学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叶荣  赵伦山 《现代地质》1997,11(1):58-65
通过对山西义兴寨金矿床成矿构造动力学条件的分析和研究,得出了以下认识:矿床的成矿作用可被划分为脆性破裂和脆 韧性张开两个阶段。其中断裂的脆性构造动力学条件在成矿作用早期控制成矿体系内的成矿反应快速进行,沉淀出体系物质;断裂的脆 韧性构造动力学条件在成矿作用的中晚期控制成矿反应缓慢进行,分异沉淀出体系物质。在这两种构造动力学环境中形成元素金的两种赋存状态即包体金(晶隙金)和裂隙金  相似文献   

15.
红土型金矿床综述(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二十年来 ,热带地区普遍存在的红土型风化作用及其对矿床与矿化带的影响引起了普遍的关注。红土型风化壳的主要矿物成分是以铁铝的氧化物及氢氧化物和粘土矿物为主 ,如针铁矿、赤铁矿、铝土矿、高岭石及石英等 ,与其未风化的母岩相比 ,含有相当高的铁和铝。红土型风化过程中 ,易溶元素均不同程度地被淋滤 ,而难溶元素则相对富集。红土型金矿床就是在这样强烈的风化作用中由原生的金矿化带进一步富集而成 ,并可形成极富的矿体。金矿体常常赋存于风化壳的上部 ,易于露天开采。目前 ,在澳大利亚、巴西、巴布亚新几内亚、印度以及非洲的一些国家均发现了红土型金矿床。红土型风化剖面一般可分为 5个特征带 ,由上而下为 :表土带、铁质带、斑点带、浅色带、腐岩带 ,下面即为未风化的母岩 ,金矿体主要赋存于铁质带和斑点带中。红土型风化壳厚度变化很大 ,薄则几米 ,厚可达数百米。金在风化过程中往往向矿化带两侧运移 ,矿体常呈上宽下窄状。次生金常呈自形晶、树枝晶、浑圆状及不规则状产出 ,并常常与铁质结核共生。一般地说 ,次生金的成色很高 ,因为红土型风化作用常常是在氧化并且酸性的地球化学环境中进行 ,金和银主要以氯化物的形式运移 ,局部地球化学环境的变化可导致金的沉淀 ,而银的氯化物则较稳定 ,?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西非、西澳三个不同气候和地貌环境的红土型金矿床为例,阐述了微粒金在红土风化壳中的分布、组成、形态及其在红土化过程中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美国主要的金矿床类型,它们是:碳质陆源建造中的金-石英矿床;陆源-碳酸盐岩石中的金-硫化物细脉浸染型矿床;火山岩型金-银矿床。对著名的霍姆斯塔克、卡林、金坑、帕拉大兹峰等金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描述和评述。  相似文献   

18.
湖南益阳—沅陵一带金矿床的成矿作用地球化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典型金矿床的研究,作者将湖南益阳-沅陵金矿密集区内的金矿床分为单金、金-锑、金-钨和金-锑-钨四种类型,并分别阐述了不同类型金矿床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成矿物质、成矿流体、成矿能量的来源,成矿元素活化转移和沉淀的机制,在对矿床地球化学特性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区内金矿床的成矿作用,实际上是开放体系中低温水/岩反应过程的认识,并建立了相应成矿作用的地球化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湖北蛇屋山金矿区风化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湖北嘉鱼蛇屋山金矿区风化型金矿床,矿体赋在于松散粘土层中,含不等量砾砂的粘土为含矿寄主岩。矿体呈似层状,产状平缓呈平卧状态。矿床规模大,长约1300m,宽约350m,面积达0.5km ̄2,矿体厚1.2~41.2m,Au品位(1.1~7.6)×10 ̄(-6)。矿石氧化程度高,金主要呈游离态次显微金形式存在。成矿控制因素主要受基岩岩性、地质构造环境和松散层性质。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矿化原岩及下伏或附近基岩中的原生金矿体、具金矿化或金异常的含金地质体。矿床形成是表生风(红土)化作用的结果,为风化残积成因红土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20.
根据辽东半岛滨海砂金调查资料,对辽东半岛黄海沿岸砂金的供源条件,成矿环境及成矿远景进行初步探讨。经与国外特大型滨海砂金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对比认为:辽东半岛黄海沿岸具有形成大型特大型滨海砂金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也具有兰德砾岩型金矿床的产出地质背景。根据兰德砂岩的成矿模式划分了陆上与水下滨海砂金成矿远景区。此外,辽东半岛具有从沟谷砂金、河床砂金、滨海砂金、浅海砂金的成矿系列。砂金潜在远景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