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今年,顾功叙院士诞辰110周年(图1)。顾先生是我最敬重的科学前辈,中国地震学会首任理事长、《地震学报》首任主编,德高望重的地球物理所所长。从我年轻时到所里,受惠于他的教导30年,可谓恩重如山,情深似海。他教导我们成长,是老师;他团结全所力量,是核心;他指导科学研究,是旗帜。1踏上科研征途1.1小兵卒子的奇遇你那个"月儿圆,有点悬"搞得怎么样了?"1966年邢台地震后,顾功叙先生在图  相似文献   

2.
今年1月14日,著名地球物理学家、我国矿产资源地球物理勘探事业的主要奠基人顾功叙教授与世长辞。我们深感悲痛,谨誌悼念。 顾功叙教授1908年6月25日生于浙江省嘉善县洪溪村。1929年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理学系,并任教于浙江大学。1933年考取清华大学公费留学生,1934年赴美国留学,在科罗拉多州矿业学院学习地球物理勘探,1936年获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加利福尼亚州理工学院地球科学系从事科研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不久,顾功叙教授胸怀救国之心,中断  相似文献   

3.
2008年6月25日是顾功叙先生百年诞辰, 在纪念这个日子的时候, 顾先生已离我们而去16年有余. 然而顾先生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 顾先生的敦敦教导缭绕脑际, 顾先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地球科学事业坚贞不移、不为名利得失奋斗终身的奉献精神, 永远激励着我们大步前进.  相似文献   

4.
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至第七届代表顾功叙先生1月14日因病医治无效、于北京病逝,终年84岁。顾功叙先生1908年7月生,浙江省嘉善县人。1929年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理科。1933年秋被录取入清华大学特别研究生。1934年夏,赴美学习地球物理勘探,1936年获科罗拉多州矿业学院硕士学位。1938年回国,任当时已迁昆明的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其间,曾在云南、贵州等省从事金属矿及煤矿的地球物理勘探工作,先后发表  相似文献   

5.
2008年6月25日, 由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学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联合举办的"纪念顾功叙先生百年诞辰座谈会" 在北京国家地球观象台(原白家疃地震台)召开.  相似文献   

6.
李善邦先生(1902—1980)是我国地震事业的开创者,1990年4月29日是他逝世十周年纪念日,我们地震工作者深深怀念这位把毕生精力献给中国地震事业的先行者。现将秦馨菱先生的怀念文章和李善邦先生六十岁生辰写给子女的信一并发表,以表我们对李善邦先生的无限怀念。  相似文献   

7.
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顾功叙是我国地球物理勘探工作的开创者。早在30年代他就在云贵山区开展野外物理探矿。新中国成立后,他在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煤田和油气田的勘探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培养造就了大批科技人才。他在耄耋之年仍不遗余力探索地球物理勘探和地震学的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8.
著名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一至七届人大代表、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顾功叙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1992年1月14日5时5分不幸逝世,享年84岁。顾功叙教授1908年6月25日生于浙江省嘉善县。生前历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地质部地矿司副司长、地球物理勘探局副局长、总工程师、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长等职。他还是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  相似文献   

9.
《地震地质》1990,12(2):97
徐煜坚先生是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的老前辈。他五十年如一日为中国的地质、地震事业的发展兢兢业业,尽心尽力,对社会主义祖国的兴旺发达贡献出一颗赤诚的心。他在三十年代就是一名追求革命的进步青年,建国初期是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为数不多的几名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团员之一。他对党的事业执着的追求,几十年如一日 终于在1983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煤田物探专业技术讨论会于1990年9月11日—14日在山东泰安召开. 这次专业技术讨论会是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勘探地球物理委员会,中国煤田地质局,山东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联合举办的,并得到了有关领导和老一辈物探专家们的热情支持,顾功叙先生、翁文波理事长、夏国治常务副理事长为大会发来了贺信,赵文津、刘光鼎先生以  相似文献   

11.
20年前,赵九章所长匆匆的离开了我们。1988年12月7日,我们会聚一堂,在中关村原地球物理研究所三楼礼堂,举行“缅怀卓越科学家赵九章教授报告会”,缅怀他的丰功伟绩,研究他的学术思想,学习他的优良学风,这对进一步推动我们科研工作的进展,是有重要现实意义的。 会上,叶笃正、顾功叙、傅承义、章其嘉、文圣常、章震越、刘振兴、王秀山、曾庆存、赵理曾等作了报告。回顾过去,思绪万千,深深怀念赵九章教授对我国大气科学、地球物理科学和空间物理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1979年我国面临地震和地磁资料要进行国际交换的任务,需要全面地提高我国地震和地磁台站的观测资料的质量.由于"文革"的影响,台站观测质量全面下降,于是当时的地球所九室主任曲克信同志,创办了这个刊物,他任主编.成立了编辑部.成员有詹贤軻等人.特聘秦馨菱院士为名誉主编.顾功叙先生写了发刊词,李善邦先生题写了刊名.该刊的宗旨是面向基层,面向台站.企图通过此刊全面提高台站工作人员和基层工作同志的业务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地震预测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前主任郭增建先生,他的音容笑貌、丰功伟绩一直在我脑海里浮现。在中国攀登地震预报高峰的艰难道路上,他始终是我们队伍中的一员主将,是中国地震预报事业的一面旗帜。他是我国地震预报事业的一位重要奠基人!  相似文献   

14.
勘探地球物理(89)国际讨论会(BISEG—89)于1989年8月22日至26日在北京举行,此次大会是在三年前由中国地球物理学界的三位元老顾功叙、傅承义、翁文波先生发起,立即得到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协会(SEG)前主席R、J. Greaen、技术委员会主席Stanley B. Jones等的热情支持,经由中国勘探地球物理联合会(UCEG)和美国勘  相似文献   

15.
重温顾功叙院士对我国地震预报工作的精辟见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功叙院士, 我们都尊敬地称之为顾老, 从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建立起, 他就担任地球物理所研究员和副所长, 负责勘探地球物理学科的发展. 毫无疑问, 顾老是我国勘探地球物理发展的学科带头人, 为勘探地球物理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收稿日期: 2008-06-11.  相似文献   

16.
金咏深先生是我国现代地震学事业开拓者之一,他的早期学术活动不为今人所知。今年七月欣逢南京地震台建台五十周年,在编写南京地震台志时,才略知一二。一九三二年七月正是由金咏深先生完成大型维歇尔仪器的安装,使南京北极阁地震台正式投入观测的。现根据史料记载,将有关金先生的事迹介绍如下: 金咏深(Yin—Sen King)江苏武进人,一九二九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获理学士  相似文献   

17.
《地震工程学报》1979,1(2):95-95
周光先生是我国西北地区地震战线上的前辈。他为国地震事业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于1971年12月9日病逝。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于1980年7月3~9日在苏州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263人,列席15人。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顾功叙、翁文波、付承义、方俊等出席了大会。会上选举了理事69名,常务理事18名,顾功叙继续当选为理事长。大会收到学术论文341篇,汇编了论文摘要,其中在会上报告并讨论的论文共141篇。这  相似文献   

19.
正当全国人民满怀信心地向四个现代化奋勇迈进的时候,中国地震科学创始人之一的李善邦先生于1980年4月29日不幸与世长辞了。噩耗传来,我们万分悲痛。李善邦先生是从事中国地震工作的奠基者之一,是中国现代地球物理勘探和地磁测量等工作的先驱。他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发展中国的地震科学事业贡献了一生。早在青年时代,李先生就参加了外国人在上海徐家汇设立的观象台工作,目睹了外  相似文献   

20.
《地球物理学报》2000,43(4):433-434
2000年1月8日,国际著名地球物 理学家、我国地球物理事业的主要奠基 人和先驱者傅承义院士永远离开了我 们,他为地球物理科学和教育事业做出 的卓越贡献,我们永远怀念. 傅承义先生原籍福建闽侯, 1909年 10月7日生于北京.他自幼天资聪颖、 勤奋好学. 1929年以理化、数学两项银 杯奖的优异成绩从北京汇文高级中学 毕业.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 系,留校做研究生,从事核物理实验和 研究工作的同时,还从事教学工作.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清华大学、北 京大学和南开大学在昆明成立西南联 大.1938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