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地质思维是地学研究特有的思维方式,地学的研究方法、理论学说的建立,地球史观的变革都包含着推测、猜想的成分。猜测是一种类比思维,它与逻辑推理交织在一起,也有一个验证和修正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地质思维是地学研究特有的思维方式。地学的研究方法、理论学说的建立,地球史观的变革都包含着推测、猜想的成分。猜测是一种类比思维,它与逻辑推理交织在一起,也有一个验证和修正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论矿产勘查工作中的哲学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博 《吉林地质》1998,17(1):55-57
本文从找矿哲学的理论基础出发,论述了矿产勘查的成功不仅仅取决于先进的地学理论和勘查技术方法,更应重视人在矿产勘查工作中的哲学思维,辩证地研究解决地质工作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敢于突破专家定论,从而使地质科学不断的向前发展,提高矿产勘查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在充分研究燕山地区含金岩体、地质、矿产、化探、遥感等综合地学信息的基础上,利用特征分析法,建立了该区区域综合信息找矿预测模型,并进行区域金矿成矿预测,对指导该区金矿找矿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赵希刚 《铀矿地质》1997,13(4):209-217
多元地学数据信息处理及其在综合找矿中的应用,以其信息量大、多方位、立体化、快速高效等特点,近年来受到普遍重视。作者在秦岭成矿带甘肃段(西秦岭地区)约5万km2范围内,利用最新的地质、矿产、物化探、遥感等方面资料,开展金矿多元地学数据信息处理和综合分析解译,研究多元地学信息特征及其与金矿的关系和成矿地质环境,查明了深部构造和岩浆活动规律,建立三维空间的金矿找矿模型,寻找金成矿有利区。实践表明,该研究方法在金矿资源调查和分析研究区域地质构造方面有着显著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6.
辽西地区区域金矿成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充分研究辽西地区含金岩体,地质,矿产,化探,遥感等综合地学信息的基础上,利用特征分析法,建立了区域综合信息找矿预测模型,并进行区域金矿成矿预测,对指导该区金矿找矿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总结地质找矿实际事例基础上,论证了在地质找矿中思维导向的意义和作用,并就如何运用已知推测未知、从个性抽象出共性再依据共性去认识个性、由表象深入到本质的辨证思维方法等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其目的在于提高人在地质找矿实践中的自觉能动性,避免找矿思维的误导,更有效地开发矿产资源。  相似文献   

8.
基于Arc/INFO的地学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主要研究了基于GIS技术和数据融合技术的地学信息系统的开发问题。采用国际先进的硬件、软件作为开发平台,建立了一个比较完善的湖南省国土资源地学信息系统。系统功能除常规空间信息查询外,还包括缓冲区分析、叠置分析、地质成图等各种复杂的分析功能。它为湖南省国土资源地学信息管理提供了一个重要手段,为区域地质找矿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9.
在充分研究冀北张家口地区遥感、地质、矿产、物探、化探等综合地学信息的基础上,建立了该区金矿综合信息找矿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并进行金矿成矿预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收集大量资料及作者本人的工作经历,论述了核技术方法在地学领域的应用现状及今后的发展趋势。目前核技术方法除在地质找矿中继续发挥作用外,在地学其它领域也广泛应用,进一步显示了核技术在地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造山带与造山作用及其研究的新起点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当代地理科学正处于重要的发展时期。人类社会发展向地学发生了新的严峻挑战,地球科学理论自身也处在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面对社会与地学的发展及需求。作为地质科学研究最基本主要领域的造山带研究,应如何思考?本文据此在新世纪开始之际,根据社会与科学的发展,回顾和讨论了造山带、造山作用及其研究内容、发展变化和新的研究起点和任务。  相似文献   

12.
基于GIS的金矿多源地学信息复合处理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GIS建立起与金矿有关的多源地学信息库,通过图象技术,将数据库中有关的遥感,物探,化探,地质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更深入地了解金矿与这些地学信息的关系,以利金矿找矿,而且借助GIS还可对金矿预测结果进行有效的显示。  相似文献   

13.
为应用GIS技术建立成矿区带矿产资源评价的多源地学信息系统 ,本文对物化探信息按GIS技术上的要求 ,建立了科学、规范、实用的数据分层标准及数据记录格式。将物化探信息分成重力、航磁、化探、物探异常、化探异常等 5个大类 ,及 11个主题图层。制定了分层和命名规则。在此基础上系统地编制了数据纪录格式  相似文献   

14.
关于中国大陆动力学与造山带研究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3,自引:3,他引:3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人类社会和我国发展的新需求和当代地学的新发展,就我国大陆动力学造山带研究的学术思路、起点、科学目标和关键科学问题与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进行了分析讨论,提出了几点思考建议。面对地学 发展的挑战与机遇,制定地学前沿领域研究战略,面向全球,从我国大陆地质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地域优势与特色,突出中国大陆动力学关键科学问题,建立持续研究基地,重点解剖,重点突破。以大陆动力学研究为突破口、源头创新,参与国际地学发展与竞争,进入世界地学先进行列,为我国从地学大国走向地学强国而努力,作为中国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大数据是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是未来找矿靶区预测的不可或缺的技术。大数据-三维成矿预测研究面临机遇与挑战,其涉及的地学大数据除了数据来源众多、比例尺不同、数据量大、非结构化管理、时效性强、空间数据与非空间数据协同管理等复杂特点外,还必须具有适应进行三维建模及空间分析的数据结构。本文分析了地学空间大数据的特点,对多源地学综合信息的管理需求进行研究,参考国家及行业标准,建立了可满足三维成矿预测需求的多源地学空间数据库模型,并依据实际划分为勘查控制钻孔地质数据库、空间属性数据库和地球物理数据库,各数据库可在多源地学空间索引库的支持下协同工作。本文以大数据应用的典型实例--钟姑矿田作为研究对象,系统收集了矿田内勘查成果资料,建立了钟姑矿田多源地学空间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控矿要素的有效提取,可进一步支持三维成矿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多源地学空间数据库可有效管理地学空间大数据,是大数据-三维成矿预测的重要解决方案,是进行三维成矿预测的重要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6.
成矿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由于地质自身的不确定性、原始数据采集和处理的不当、预测方法中经验参数的不确定性等多重因素的叠加,造成矿产资源定量预测结果中潜在大量不确定性。在科学认识这些不确定性的基础上,如何降低不确定性是预测评价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以地质异常理论和成矿动力学为指导,双向预测评价方法是降低地质异常分析中不确定性的有效途径,该方法具体包括基于矿床成因模型的成矿模拟和基于找矿模型与勘查数据相结合的模型驱动预测。前者作为研究成矿地质演化过程、探讨成矿动力学机制的定量化方法之一,可以直观展示成矿过程内部物理化学变化。作为对致矿地质异常分析的有效手段,通过将成矿过程抽象为不受时空间限制的可迭代计算的偏微分方程组,可实现定量化描述复杂成矿动态过程并预测成矿有利部位。通过挖掘成矿有利信息,分析地质变量并赋值,为预测模型提供大量的定量化预测变量和特征值,是矿产资源定量预测评价的一个最具潜力的发展方向。后者以勘查学为指导的矿化异常分析,从矿致地质异常的角度开展定量预测,减少了单一成矿有利信息的多解性并降低了预测结果的不确定性。该技术手段是依托空间数据库、地质统计学和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技术支撑,以三维地质体模型的建立为基础,以分析成矿规律并建立找矿模型为核心工作内容,以证据权、找矿信息量等数学方法为工具,统计分析研究区内各地质要素单元的分布情况来探讨各地质要素对矿产预测的影响,最终实现基于“立方体预测模型”的定位、定量和定概率的隐伏矿体三维预测目标。以上方法从两种不同的地质角度和定量化理念创新性地实现了双向联合预测评价,两种技术手段的融合作为综合圈定“5P”找矿地段的数学地质方法,其作用和价值是相互补充并有机结合的。通过文中方法介绍和应用实例的研究成果,可以明确该方法确实提高了矿产资源定量预测评价的预测精度,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预测的不确定性,整体上推动了地球科学研究由定性描述向定量化自然科学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数据预处理技术在地学大数据中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大数据时代随着数据的爆发式增长,在带来可供研究的海量数据的同时,也带来巨量的噪声和冗余数据。在地学领域,由于研究方向和技术方法手段的多样化,产生了数据量巨大和类型众多的地学数据集合。在地学信息的研究过程中,经常碰到地学信息孤岛,分图幅地学数据边界系统误差和地学文档的非结构化问题。在对地学数据进行信息的提取和挖掘之前,必须根据研究目的对地学大数据进行预处理,使冗余、复杂的大数据转为结构化、准确、可用的数据。本文以地学大数据的预处理技术为切入点,从地学数据交互标准与语义、数据调平、地质图接边和文本结构化等四个研究方面,分析阐述目前地学大数据挖掘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主要的解决手段,同时也对多元数据融合在大数据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希望通过本文对地学大数据预处理技术的探讨,能对地学大数据的挖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基于GIS的北祁连铜钨金资源评价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北祁连铜钨金成矿区,已积累了大量的地质、物化探、遥感、矿产资料,利用GIS不仅可以管理以文字、数字为主的属性信息,而且可以管理以图形图像为主的空间信息,且能方便快速进行数据采集、存储、更新、查询检索、分析建模、显示输出等功能.建立北祁连铜钨金资源评价系统,对北祁连地学信息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建立北祁连铜钨金矿的空间分析模型并进行成矿预测,圈定铜钨金矿矿集区,将有助于进一步查明该区铜钨金等矿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