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由福建省地方志编篡委员会编制、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福建省自然地图集》已于1998年出版发行。本图集是以专题地图的形式,把有关福建省的自然条件、资源分布、环境状况等资料综合地表示于其中,以反映福建省的自然地理面貌和各种自然要素的基本特征和分布规律,以及人类认识、改造自然的成果。该图集的特点:1-它是福建省首次编制的综合性自然地图集,又是作为省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增加省志的科学性、整体性和可读性,这是一大特色,在全国也是创新。2-以地图为主体,综合彩照、文字、统计图表、卫星遥感和机助制图等…  相似文献   

2.
土地利用图是土地调查的一项重要成果,它是以地图形式,全面地、系统地反映本行政辖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利用现状,以及与自然、社会经济等要素的相互关系的专题地图。目前,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工作已基本结束,而编制各种级别的小比例尺土地利用现状图是这次土地更新调查的成果之一。  相似文献   

3.
P28 2003043676视觉比例尺对建立心像地图的影响=The effect of visualscale on founding mental map/侯玻,刘芳…//地球信息科学一2003,5(2)一12一15 地图并不是地面实际情况的简单缩小的拷贝,它是人类依据不同需要对地面事物认识后进行抽象和概括的地面模型.比例尺不仅确立了图面与实地之间的几何比例关系,而且反映了人类对空间认识后进行抽象的程度.地图作为人类进行空间认知的有力工具,其地位从来就没有被其它的事物所动摇过,究其原因是地图的空间表达方式比其它表达方式更适合人类的思维,心像地图是人类在综合了或智能处理了各种感觉…  相似文献   

4.
地图种类甚多,大部分为表示地理现象之图,惟地形冈表示地之本身,即地形是也。德文称为Laudkarte Land地也,Karte图也,合而言之,日地图或地之图。最严格义意下之「地图」,实指地形图,其他各种图称之为地理图则可,称之为地图则嫌含混不清矣。地形图亦称自然图,以别於人文地图。  相似文献   

5.
地图种类甚多,大部分为表示地理现象之图,惟地形冈表示地之本身,即地形是也。德文称为Laudkarte Land地也,Karte图也,合而言之,日地图或地之图。最严格义意下之「地图」,实指地形图,其他各种图称之为地理图则可,称之为地图则嫌含混不清矣。地形图亦称自然图,以别於人文地图。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行政区划图>首次由政府部门以发布形式问世,充分体现了该图的法定性和权威性,同时其编制也是有关档案编研的重要范例.本文通过总结该图发布的意义和回顾编制中所解决的若干问题,论证地图编制专业技术的严肃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7.
2008年以来地图学眼动与视觉认知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地图是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地图认知作为研究人对地图的感知、学习、记忆、推理和决策的科学,一直以来是地图学基础理论的重要内容。作为地图认知研究的核心,近年来地图视觉认知在相关学科(如心理学、认知科学和计算机视觉)和新的研究手段(如眼动跟踪、脑电和核磁)的促进下取得了一系列新的研究成果。尤其是眼动跟踪方法作为地图视觉认知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为地图视觉认知研究的定量化、实用化提供了有力支撑。本文系统地梳理了2008年以来眼动跟踪方法在地图视觉认知研究中取得的新进展,并将其归纳为6个发展趋势,分别包括:① 刺激材料:从静态地图到动态交互地图;② 研究范围:从地图认知到地图空间认知;③ 实验环境:从实验室环境到真实环境;④ 地图维度:从二维地图到三维地图;⑤ 个体差异:从单一维度到多维度;⑥ 研究目的:从规律探究到实践应用。本文最后总结了未来研究面临的挑战、难点和可能的解决方法,期望能在地图视觉认知研究中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规则的植被地图综合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植被地图综合是专题地图综合的一个特例,需要遵循地理数据综合规则,以解决因表达空问缩小而造成的地物要素间的冲突问题,确保图面上图形表达的合理、清晰和美观;同时植被地图综合也要遵循植被分布自身的规律。该文主要研究和分析影响植被地图综合的主要规则,首先描述植被地图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讨论影响植被地图综合的主要综合规则,并简要介绍了用于表达综合规则的产生式规则方法,用实例描述了这些规则在植被地图综合各个阶段的应用和结果,以此来反映综合规则在植被地图综合过程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相晓东 《地理教学》2014,(19):62-62
1."话"说图——用语言表述从地图中获取地理信息,体验"图文转换"的过程在地理课堂中教师可以创设适宜的"说地图"时空,充分利用学生骨子里喜欢被承认是发现者的天性。运用"慧眼识图",让学生静心观察地图,与地图对话,调动原有的阅读地图经验,并从图中提取地理信息;运用"话说地图",培养学生将思维的成果用语言表述出来的能力,体验图文转换的思维过程。在班级中交流、展示思维成果,相互碰撞、质疑、互动生成、集体共享,感受对地图的再认识、再理解。  相似文献   

10.
基于认知地图的岳麓山景区旅游意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地意象研究对于目的地管理者认识当地的优势和劣势,进而更好地管理目的地具有重要意义,而目前比较新颖且切实可行的认知地图法在旅游意象研究领域的应用还少见,特别是针对特定景区的研究相对匮乏。以岳麓山风景区为研究对象,通过认知地图法来研究其旅游意象。首先,在对国内关于旅游意象与认知地图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概括和总结了认知地图与旅游意象研究的现状。其次,综合运用认知地图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收集到的87份有效认知地图进行分类与分析。再次,借助凯文·林奇提出的城市意象构成五要素对岳麓山景区的旅游意象状况进行探讨,以此通过旅游意象点→旅游意象线→旅游意象面→旅游意象图4个基本步骤构建岳麓山旅游意象图。最后,将分析结果与实际地图、景区规划发展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