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国家测绘总局所属各生产单位1961年的劳动保护工作,在各级党委的直接领导下已经进一步加强了。主要是:加强了对劳动保护工作的组织和领导,进行了安全生产教育,初步制订并试行了规章制度,适当地解决了必要的防护用品,初步建立了安全组织,从分局到作业小组一般都指定了专人或兼职负责安全的工作人员;开始注意了对发生伤亡事故原因的分析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重视了对安全生产工作经验的总结;贯彻了劳逸结合和对职工生活的安排。通过这些工作,进一步加强了职工的安全思想,大大地消灭了不安全的因素,减少了伤亡事故,使职工的死亡率由1960年的千分之2.1下降到千分之1.5,降低了29%。总的说来,1961年的劳动保护工作是有成绩的,对完成生产任务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于惠娟 《测绘通报》2015,(9):99-101
利用挂图内图廓联系数据库,建立了挂图现势资料数据库,同时从数据库中提取了现势数据并对挂图进行了更新,保证了挂图的现势性与系统性,更好地发挥了地理信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作用。同时系统地总结了现势资料信息与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方法,解决了目前收集信息的分散性,提高了信息的利用效率,避免了重复测绘,提高了其利用程度。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的创建背景和发展情况,展示了天地图的运行模式,对比了天地图与其他大型地图平台之间的异同,展现了天地图的行业优势及应用,客观分析了天地图的战略价值并讨论了不足,设想了天地图的发展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测绘学会于一九六五年十一月二十六日至十二月三日,在哈尔滨科学宫举行了成立大会。会议传达了中国测绘学会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及第一届综合性学术年会的精神;总结了一年来的筹备工作,讨论了今后任务;通过了学会工作条例;选举了理事,组成了第一届理事会;制订了今后三年的学术活动初步规划和一九六六年的工作计划;通过了致全省测绘工作者的一封信。  相似文献   

5.
本文完整阐述了测绘资料数字档案馆的建设方法及过程。介绍了测绘资料数字档案的内容并分析了其特点,确定了测绘资料数字档案馆建设的主要工作:明确了标准规范建设的主要工作内容,描述了馆藏资料档案扫描和整理的流程和质量控制方法,提出了三库分离的档案数据库物理设计思想和逻辑关系。在北京市进行了典型开发和应用实践,并对该项目进行了总结分析,指出了档案信息化是今后档案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面向对象三维建模思想,对模型的组成、结构和框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面向对象的三维动态模型的概念,并建立了模型的数据构成方式,还在此基础上对此结构进行了简化,对由此数据结构产生的文件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剖析,并给出了实验系统的演示效果.  相似文献   

7.
陈合忠 《东北测绘》2012,(1):93-94,97,100
简述了影响似大地水准面精度的因素,阐述了对新疆似大地水准面精度进行验证的方式与方法,笔者采用了先进的计算方法,选取了大量的实践数据对该水准面的精度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验证,得出了精度较为准确的验证结果,并提出了成果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8.
首先详细阐述了智能化专题地图内容选择的基本理论问题;然后提出了一种“启发式”和“增强型智能化”相结合的问题解决方法并讨论了问题的分解策略和专题内容选择的质量评价方法;接着设计了试验系统的概念框架并建立了问题的知识模型,提出了用关系数据库的理论与方法模拟知识模型,为知识的获取提供了模式,为知识库的构建提供了方法;最后基于WebService开发了试验系统并举例说明了问题。  相似文献   

9.
同志们: 《中国国土资源年鉴》、《国土资源通讯》工作会议今天就要结束了。会上,李元副部长作了重要讲话,刘允洲、吴哗同志分别作了年鉴和机关刊的年度工作报告。江西、山东、陕西、吉林、四川、辽宁、湖北等省的同志介绍了办刊做法和经验。与会同志认真学习了李元副部长的讲话精神,就进一步提高年鉴的质量和时效、增强机关刊的可读性和感染力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大家集中精力、热情参与,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进一步统一了办刊思想,交流了办刊经验,明确了办刊思路,达到了预期目的。这次会议,年鉴工作和机关刊工作两个会议一起开,降低了成本,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取得了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0.
基于插件技术的大地测量数据集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当前大地测量数据采集模式,分析了插件系统的信息流程,建立了大地测量数据采集插件接口和数据接口,实现了各种格式的大地测量外业数据的集成,增强了系统的扩展性.  相似文献   

11.
GPS伪距测量方程的相对论修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广义相对论测量理论,对GPS伪距测量方程进行了严格证明,并得到它的修正公式。这个公式既不违背相对论理论又与实验事实相符,从而认为GPS伪距测量是对相对论理论的验证。  相似文献   

12.
GPS短基线解算中两种后处理软件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获得高精度的GPS检定场成位结果,为以后GPS仪器的检定提供高精度的已知点,应用两种成熟的GPS后处理软件对检定场观测数据进行解算,并对两种软件得出的结果进行了比对。获得的结论对相关研究及应用用户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相对论基本原理,系统地阐述了GPS中必须仔细考虑的几项主要的相对论效应,包括运动时钟的时间膨胀、引力频移以及地球自转引起的Sagnac效应等,并对相对论效应在GPS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定量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4.
工程化广播星历参数拟合算法与接口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导航卫星广播星历参数拟合算法和接口设计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条件数、参数相关性分析,指出小倾角问题是造成GPS开普勒轨道根数广播星历拟合算法不能适用于GEO卫星的最主要原因;通过分析定轨理论和拟合实例证明,GEO卫星星历参数Crc、Crs超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其轨道特性决定的;针对GEO卫星星历参数拟合法方程严重病态的问题,提出了动态加权的带参数约束条件平差算法。该方法能有效稳定星历拟合结果,解决Δn等星历参数超限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实时GPS精密单点定位中,能否快速有效地得到高精度的卫星钟差预报值是影响实时单点定位速度和精度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GPS原子钟的高频率、高敏感和极易受到外界及其本身因素影响的性质使得卫星钟差预报至今都没能得到很好地解决,本文在目前的卫星钟差预报基础上,分别探讨了利用灰色模型理论、线性模型和二次多项式模型等方法,以IGS超快星历中2004年12月7日卫星钟差观测资料预报8日的卫星钟差为例进行卫星钟差预报研究,初步得出如下结论:在利用IGS超快星历的前一天的卫星钟差观测值预报后一天的钟差时,线性模型相对方便有效;而灰色模型只要选取合适的模型指数系数,能得到较高精度;但二次多项式模型预报精度较差。利用线性模型能达到或优于IGS超快星历预报钟差的预报精度。  相似文献   

16.
GPS产业及服务在国内外风起云涌。上海作为国内率先进行GPS研究和应用的地区之一,已经具备扩展GPS综合应用,发展GPS产业的基础与能力。文章分析了上海市GPS资源状况和应用现状,探讨了上海市GPS综合应用的指导思想、应用方案及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GPS技术在各行业已得到了广泛应用,GPS定位技术的发展已日益成熟,GPS定位技术为城市控制网的测量提供了简便可靠的方法。文章阐述了GPS用于城市控制网的测量方法,结合在开封市D级GPS控制网测量实践,研究了D级GPS控制网布设的方案设计、测量实施及数据处理,通过在开封市的实践证明,采用GPS测量方法建立城市控制网可以满足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8.
GPS卫星坐标的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GPS卫星的坐标计算是利用GPS进行定位的关键环节,在利用GPS进行导航和测量时,需要多次计算卫星的坐标,因此快速准确地计算出卫星任意时刻的坐标,对于提高GPS定位精度和速度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实例分析了利用广播星历的轨道参数、拉格朗日多项式插值和切比雪夫多项式拟合这三种方法计算卫星任意时刻的坐标,并进行了精度比较。  相似文献   

19.
利用GPS定位技术建立各种用途控制网已经相当普及.针对GPS控制网建立前观测方案的优化设计进行研究,探讨接收机的适用条件以及GPS观测时间的确定.实验数据证明接收机的选择和观测时间的确定对控制网控制质量是很重要的,实验分析结果既可为GPS科研工作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亦可为从事高精度GPS测量生产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高性能稳健性的GPS卫星接收机仍然是当前研究和发展的热点。在高动态条件下,GNSS接收机设计总是涉及到跟踪动态性能所要求的环路带宽和噪声所要求的环路带宽一对矛盾体。以微惯性测量单元(MIMU)辅助的GPS接收机为实例,设计了MIMU辅助的GPS接收机搜索算法和跟踪算法,同时为减少GPS接收机对惯性器件的性能的依赖,设计了基于MIMU辅助的最优GPS接收机的环路带宽。通过仿真和车载试验对所设计的方法进行验证,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MIMU辅助的GPS接收机动态性能取决于MIMU的性能指标和环路的带宽,而抗干扰性能至少有13 dB的提高;跑车试验中,商用GPS接收机和研制的GPS接收机精度大体相当。同时系统还能够提供姿态角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