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姜玉池 《中国岩溶》2009,28(2):I0003-I0006
中国是一个岩溶大国,全国岩溶区面积344万km^2,其中碳酸盐岩出露面积90.7万km^2,占国土面积的9.5%。中国岩溶发育具有四大显著的特点:首先碳酸盐岩古老、坚硬、质纯,出露的碳酸盐岩地层主要为三叠系至前寒武系,使岩溶形态挺拔、陡峭;其次中国岩溶发育主要受到太平洋季风气候的影响,水热配套,有利于碳酸盐岩的溶蚀、沉积,有利于岩溶的发育;再次新生代地壳强烈抬升,[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阳谷县农村饮水安全现状和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德岩  王磊  宋存刚 《地下水》2010,32(1):127-128
阳谷县地处鲁西南部、黄河冲积平原,总面积1048km^2,地质结构复杂,咸淡水分布不均,各乡(镇、办事处)所辖村庄不同程度地存在饮水困难。根据浅层地下水评价,矿化度小于2g/L的浅层淡水面积894.17km^2,占全县总面积的85.3%;矿化度2~52g/L的浅层微咸水面积138.26km^2,占全县总面积的13.2%。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花岗岩地质地貌概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卢欣祥  冯进城 《地质论评》2007,53(B08):239-240
河南省地处秦岭造山带的东段,有着长达3.0Ga以上的构造演化历史,由于板块的俯冲碰撞作用,构造运动非常复杂,岩浆活动十分强烈。河南省不同类型、不同成因的花岗岩分布非常广泛。河南省花岗岩总面积超过1.45万km^2,占全省面积的8.7%、基岩区面积的32.2%,占整个秦岭——大别山造山带花岗岩(面积为4万km^2)的36.2%多,是中国著名的花岗岩密集区之一。河南省花岗岩及其不同的岩石类型很好地揭示和反演了东秦岭板块构造的每一个特定的构造演化阶段和岩浆动力学过程。河南省花岗岩的地质地貌也很具特色。以花岗岩为主形成的世界级、国家级及省级地质公园有6处之多,以花岗岩为主形成旅游的风景区多达二十多处,遍布河南全区。河南花岗岩地貌景观丰富多彩,具有雄、险、奇、幻的特征,各种景观形象逼真、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河南省花岗岩地貌景观有九大类型,主要由内、外营力地质作用所造成。构造运动、花岗岩节理系统、岩石结构、水流冲刷、风化剥蚀等地质作用是造成河南花岗岩地貌景观的基本因素。河南省花岗岩地质地貌景观已成为一种新的重要自然资源,为人类文明和经济社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重庆市地勘局川东南地质大队完成的重庆市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报告,日前通过中国地调局组织的专家组评审。至此,该队在重庆开展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面积3.84万km^2,覆盖重庆国土面积的46.6%,其中已完成2万km^2。此次调查发现,重庆都市圈有“绿色”土壤1004km^2,大于0.6mg/kg的富硒土壤80km^2。  相似文献   

5.
临邑县辖6镇、3乡、3个街道办事处、1个省级开发区,共858个村庄,土地总面积1016.32km^2,总人口52.8万。城区规划控制面积29.87km^2,有“城中村”28个,占地8.69km^2,占城区规划面积的29.18%。为进一步缓解城市建设用地紧张的局面,提高“城中村”土地利用率,2007年,临邑县委、县政府决定用3~5年时间,完成28个“城中村”改造任务。  相似文献   

6.
1经济发展和工业用地价格状况 我国经济政策上的中部地区就主要包括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6省。中部6省土地面积为102.7万km^2,人口3.63亿,分别占全国的10.7%和28.1%。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自身努力下,中部地区城市经济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经济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土地价格的上涨,但工业用地的价格并没有相应上涨。  相似文献   

7.
苏北盆地油气资源潜力与勘探方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花志兰 《江苏地质》2005,29(3):139-142
苏北盆地油气资源以油为主,石油资源总量近7亿t,其中未成熟油占了30%左右,资源丰度相对较低,平均为2.75万t/km^2,而高邮、溱潼等凹陷资源相对富集,达到7.02万t/km^2~3.48万t/km^2。勘探证实盆地石油资源大部分分布在上述凹陷内,主要赋存在三垛组、戴南组、阜宁组、泰州组,且主要分布在1000m~3000m深度带内。作为勘探成熟凹陷,高邮、溱潼、金湖凹陷勘探开发逐渐步人中后期,资源探明率均在30%以上,迫切需要有新发现、新增储量以实现油田生产的平稳接替。从勘探潜力分析看,一些有利油气聚集区带尚具较大潜力。  相似文献   

8.
嘉陵江流域北碚段基于GIS平台的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GIS平台.选取坡度、岩性、河流距离、曲率共4个地质灾害致灾因子,采用多因子综合分析方法,对嘉陵江流域北碚段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按照地质灾害的易发性分级,将2343.6km^2范围的研究区划为4类,其中低易发区面积为141.82km^2,中易发区面积为1162.47km^2,高易发区面积为914.95km^2,极高易发区面积为124.38km^2。最后应用野外地质灾害调查结果对分区结果进行验证,位于极高易发区与高易发区的灾害点分别占全部灾点的59.7%与28.2%,共为87.9%,且几处大型的滑坡、堆积体、危险库岸都位于极高易发区.表明研究成果比较客观。  相似文献   

9.
平原县土地总面积1047.32km^2,辖7镇,3乡,2个办事处,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874个行政村,总人口44万,其中农业人口38万,非农业人口6万。平原县耕地总量大,基本农田保护率高,全县共有6.07万hm^2耕地,基本农田5.52万hm^2,保护率达90%,高出法律规定的10个百分点;未利用土地较多,后备资源丰富,全县未利用土地6100hm^2,占土地面积的5.9%,  相似文献   

10.
《西北地质》2005,38(1):118-118
1,遥感解译:利用38景LandsatETM(TM)卫星遥感图像数据,制作了全盆地1:100万、1:50万和1:25万遥感影像图;对地貌类型、地表水体、地质构造、岩石类型、植被覆盖度进行了专题解译。解译各类水体总数达446个,水域总面积为1907km^2。其中,面积大于3.5km^2的湖泊为94个。圈定了区内积水洼地的范围,面积为4691km^2。  相似文献   

11.
德州市位于黄河下游北岸,山东省西北部。2005年末全市总人口552.63万,其中农业人口407.21万,占总人口的74%;土地总面积10356km^2,其中农村居民点面积1437km^2,占总土地面积的13.88%。当前,农村人均居民点用地面积达237.07m^2,是国家规定标准(人均用地150m^2)的1.58倍,总超标面积达83300hm^2,粗放利用现象严重,超标部分占用较多的土地资源,若对超标部分每年拆旧复耕1%,即可增加耕地面积833hm^2。  相似文献   

12.
利用遥感技术,对兖济滕矿区2000-2010年的采煤沉陷区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10年,兖济滕矿区累计沉陷面积为88.43km^2,占整个矿区面积的3.53%。10年来,沉陷区面积呈直线上升趋势,由2000年的57.37km^2,增加到2010年的88.43km^2,平均年增沉陷地面积约为3.45km^2。采用遥感手段,在大范围内,可以较直观、准确地确定采煤沉陷区的范围、面积、形态、动态变化等特征,可为沉陷区的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满足城镇规划建设尺度(1:10000~1:50000)需要的工程地质评价方法,本文以三峡库区巴东县新城区所在的扇形斜坡区为例,系统建立了山地区域大比例尺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的工作程序,包括地质环境要素调查、地质环境信息系统(GEGIS)建立、因子体系选定与图层编制、因子赋值与权重确定、数学模型选择、图层迭加计算、结果分析与检验、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与区划,初步探索了地质环境功能区划的基本内容。基于MapGIS技术,采用1:16000的航摄地形图,通过系统的野外调查和分析计算,编制了巴东复杂斜坡区的高程、地形坡度、冲沟密度、山洪危险、工程地质岩组、斜坡类型、基岩埋深、三峡水库175m水位浸润区埋深、三峡水库175~145m水位变动带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斜坡变形或岩土应力集中区埋深、地震动参数异常和人类活动方式等12个因子图层。通过巴东复杂斜坡区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计算、抽样检验和分区评价,提出了地质环境功能区划:A级区是1、2级工程地质环境质量区,面积约6.6km^2,占全区面积的36.8%,地质环境容量大或较大,这类区域可规划为城镇集中建设区;B级区是3级工程地质环境质量区,面积约5.6368km^2,占全区面积的31.52%,地质环境容量中等,这类区域可以作为林、草或休闲地和农村社区,沿江地段规划码头、港口等;C级区是4、5级工程地质环境质量区,面积约5.64km^2,占全区面积的31.5%,是历史滑坡多发区,地质环境容量较小或小,这类区域可开发为果园和城镇蔬菜基地,不宜规划为永久建筑区。  相似文献   

14.
《探矿工程》2005,32(4):19-19
近日召开的中国地下水资源与环境调查成果通报会上透露,我国有50多个城市不同程度出现了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灾害,沉降面积扩展到9.4万km^2,出现地下水降落漏斗180多个,总面积约19万km^2。发生岩溶塌陷1400多起,海水入侵面积逐年扩大,北方土地荒漠化面积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5.
序言     
包括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等五省(区)以及港、澳地区在内的中南地区,陆地面积约86.4万km^2。自1999年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以来,完成1:25万区域地质调查32个图幅,占全区总面积的56%;完成1:5万区域地质调查59个图幅,面积28078平方千米,占全区总面积的3.3%。加上大调查之前已完成的图幅,中南地...  相似文献   

16.
长山列岛国家地质公园,位于胶东、辽东半岛之间的山东省长岛县,横跨黄、渤两海,由32座岛屿组成,岛陆面积56km^2,海域面积8700km^2,海岸线146km,辖8处乡镇,40个行政村,5.2万人口。地质地貌丰富,自然景观奇特,是全国唯一的国家级海岛地质公园。长山列岛国家地质公园于2005年9月被国土资源部批准建设。  相似文献   

17.
近30年来北方农牧交错带沙质荒漠化动态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琦刚  高会军 《世界地质》2005,24(4):373-377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是沙质荒漠化发展最迅速的地区,随着自然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加强,沙质荒漠化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为搞清沙质荒漠化的地质成因,采用以遥感为主要技术手段,结合地面,对其沙质荒漠化现状进行调查;并利用不同时期遥感数据对比,研究变化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全区共有沙质荒漠化土地290512.53km^2,占全区总面积的23.67%;近30多年来,中国北方沙质荒漠化土地面积增加了7369.71km^2,平均每年增加294.79km^2。就沙质荒漠化发生、发展而言,地质背景是内因,干旱大风气候是条件因素,人类活动是“催化剂”。  相似文献   

18.
西南岩溶石山地区岩溶地下水系统划分及其主要特征值统计   总被引:16,自引:14,他引:2  
岩溶地下水系统是西南岩溶石山地区最基本的水系统,而岩溶地下水系统划分则是正确评价、合理开发利用西南石山地区岩溶地下水资源的重要基础。本文首先按西南岩溶水出露条件划分出3620个岩溶地下水系统,其中地下河系统1179个、岩溶泉系统1152个、集中排泄带岩溶地下水系统562个、分散排泄岩溶地下水系统727个,然后按岩溶含水岩组的出露条件将岩溶地下水系统划分为裸露型(2324个)、裸露覆盖型(108个)、覆盖型(275个)、裸露-埋藏型(98个)、埋藏型(88个)五种类型。除分散排泄岩溶地下水系统外,汇水面积大于1000km^2的其它岩溶地下水系统有26个。在地下河系统中,汇水面积大于10km^2而小于500km^2的有1049个,占88.97%,汇水面积小于100km^2的有711个,占总数的60.3%;在岩溶泉系统中,汇水面积小于50km^2的有814个,占总数的70.66%;在集中排泄带岩溶地下水系统中,汇水面积大于100km^2而小于500km^2的有303个,占总数的53.91%。流量统计结果显示,流量大于1000L/s的岩溶地下水系统有286个,占总数的11.2%,流量大于50L/s至小于500L/s之间的有630个,点总数的63.73%。[   相似文献   

19.
山东西南部南四湖流域环境地质综合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论述了水体污染、矿山环境地质灾害、地下水环境异常、南四湖淤积、地球化学环境与地方病等环境地质问题,探讨了煤炭开采对南四湖湖容演变的积极影响。湖体及主要人湖河流污染严重;流域内煤炭资源开发引起的矿山环境地质灾害比较严重,地面塌陷面积达112.395km^2;各种固体废弃物积存总量6412.68万t;矿井排水对矿区地下水资源造成严重破坏。地方病以地氟病和克山病为主。在对流域内环境地质问题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流域环境地质问题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湿地资源丰富,可分为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2类,自然湿地包括湖泊、海岸、沼泽、河口湾湿地,人工湿地主要为水稻田、水库、池塘湿地等,湿地面积约为1.71万km^2。该文分析研究了山东省的湿地环境地质问题,并提出了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2种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