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老挝沙耶武里地区广泛出露晚三叠世火山岩。通过对其火山岩主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火山岩全岩Si O2含量为41.54%~64.44%,K2O+Na2O含量为3.59%~9.30%,在化学成分上属于钙碱性岩石。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轻稀土元素分馏程度明显高于重稀土元素,具有壳幔混合的特点。通过其轻稀土元素富集,亏损重稀土元素和高场强元素Nb、Ta,具有岛弧型火山岩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个旧锰结核矿床产在锡石-多金属硫化物矿田顶部的第四系砂锡矿之中。从矿床地质产状、化学组成、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矿物组合等方面进行了讨论,认为个旧锰结核属于异地海相成因,后经搬运沉积在第四系砂锡矿之中;与中太平洋海山CAD19锰结核的物质组成和微量元素进行对比,表明个旧和CAD19锰结核有相类似的稀土模式,相对富集轻稀土,并出现明显的Eu负异常和Ce的正异常。  相似文献   

3.
黎塘岩溶区土壤铁锰结核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对黎塘岩溶区土壤铁锰结核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与土壤相比,铁锰结核的化学组成中仍以SiO2、Al2O3和Fe2O3为主,但Fe2O3的含量明显增加,成为铁锰结核中含量最多的氧化物,MnO含量也有一定程度增加,它们富集系数分别为5.19和3.40;铁锰结核对重金属具有明显的富集效应,其富集顺序为Cr(M)〉Pb〉Co〉Zn〉Ni〉Ba〉Li,它在土壤中的含量受成土母质及浅层地下水活动的影响。元素的相关分析及因子分析表明,铁锰结核在形成过程中还具有成核富集效应、专性吸附效应和成核易淋溶效应。   相似文献   

4.
个旧锰结核矿床产在锡石-多金属硫化物矿田顶部的第四系砂锡矿之中.从矿床地质产状、化学组成、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矿物组合等方面进行了讨论,认为个旧锰结核属于异地海相成因,后经搬运沉积在第四系砂锡矿之中;与中太平洋海山CAD19锰结核的物质组成和微量元素进行对比,表明个旧和CAD19锰结核有相类似的稀土模式,相对富集轻稀土,并出现明显的Eu负异常和Ce的正异常.  相似文献   

5.
对福建中—新生代玄武岩的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该地区的玄武岩化学成分、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含量都有一定的差别。这项研究对揭示源区特征和了解中国东部沿海大陆火山岩带深部地质背景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6.
对采自北京地区中元古界下马岭组的页岩样品,进行了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主量元素Al2O3、Ca O和Na2O含量明显偏低,K2O和Mn O含量稍微偏低,Si O2、Ti O2及Fe2O3T含量同上地壳基本一致。微量元素及其比值特征显示源岩为混合源岩。稀土元素总量较高,轻稀土富集、重稀土平坦,铕明显负异常、铈弱负异常,各样品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与大陆上地壳一致,显示了沉积物具有同源性。源岩为来自于内蒙古隆起的花岗岩类、闪长岩类及基性岩的混合。微量元素比值及铈弱负异常的特征表明中元古界下马岭组页岩为覆水较深的还原环境沉积,源区构造背景为大陆岛弧。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解释南海不同区域内多金属结核(壳)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对东部次海盆黄岩?珍贝海山链上新获取的多金属结核(壳)样品进行了X光衍射、X荧光光谱测试、SEM-EDS分析和X Series2 ICP-MS测试,详细分析了样品的矿物组成、地球化学成分特征. 结果表明,矿物组成为水羟锰矿、石英、斜长石等;主要造岩元素中Si、Al含量较高,与陆缘碎屑物影响较大有关;富含Mn、Fe、Co、Ti、Ni、Pb、Sr等多种金属元素,相比南海其他区域,具有中等的Fe、Mn含量特征,地化元素特征与南海西北陆坡发现的铁锰结核(壳)相似;稀土元素具有总量高(平均2 070.01×10-6)的特点,高于南海北部其他样品,与西太平洋结壳稀土含量接近(接近工业品位),指示了重要的稀土资源前景. 结核Be同位素结果指示该区铁锰结核生长时代为1.17~8.51 Ma,形成于晚中新世大量火山喷发之后,因此水成作用是南海东部次海盆海山链结核(壳)的主要控制作用,而陆源物质的输入、火山作用和高压富氢离子海水的浸取作用都为结核(壳)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8.
上黑龙江盆地中侏罗统绣峰组的沉积环境与大地构造背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上黑龙江盆地中侏罗统绣峰组的岩石学特征、砂岩类主要化学成分、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及C、O同位素的定量分析表明,其主要化学成分具有K2O/Na2O、SiO2较高和SiO2/Al2O3、Fe2O3 MgO较低的特征,显示了活动大陆边缘的性质;微量元素中B、Sr/Ba值较低,Fe/Mn值高,C、O同位素Z值低,显示了内陆淡水沉积的特点;稀土元素具有轻稀土富集、分馏好、Eu弱亏损的特点,与活动大陆边缘及上黑龙江盆地南缘古生代花岗岩的稀土模式相似。综合分析绣峰组岩石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认为绣峰组沉积于淡水河流环境,物质主要来源于蒙克山以南晚石炭世塔林超单元及中元古界—下寒武统大网子岩组;上黑龙江盆地的形成与蒙古-鄂霍次克造山作用有关,属活动大陆边缘盆地。  相似文献   

9.
铜官山火成杂岩体成岩机理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岩石学、成因矿物学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等方法,对铜官山火成杂岩体的成岩机理做了研究。认为(1)该火成杂岩系同一岩浆经分离结晶作用形成的;(2)火成杂岩岩浆起源于古老下部地壳,其源区岩石成分相当于地幔衍生的玄武质岩石;(3)岩浆侵入过程中,虽然在稀土元素、微量元素等方面无明显的同化混染,但主要成分Na_2O、K_2O等明显受到围岩的混染;(4)运用稀土元素地球化学方法确定母岩浆的稀土元素分布模式乃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2021,(5)
宜君地区延长组页岩发育,埋藏较浅,开发前景较好,分析该区页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对沉积环境具有重要指示意义。应用X射线荧光光谱议(XRF)、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对宜君地区长9段页岩样品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进行测试,分析了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参数、空间分布规律及分布模式等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与上地壳相比,宜君地区长9段页岩主量元素富含P_2O_5、K_2O、TFe_2O_3和Al_2O_3;微量元素可大致分为极度富集型、富集型、微富集型和亏损型四类,U、Mo、As元素极度富集;稀土元素特征属于轻重稀土元素分异程度较高的轻稀土中度富集型。  相似文献   

11.
江西新余铁矿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华北BIFs铁矿的对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志红  朱祥坤  孙剑 《岩石学报》2014,30(5):1279-1291
本文报道了新余和华北BIF铁矿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的测试结果:新余和华北地区BIF铁矿的化学成分均主要由Fe2O3T和SiO2组成,它们的页岩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均呈现轻稀土亏损、重稀土富集的分馏模式。与华北BIF相比,新余铁矿具有更高的Al2O3和TiO2含量、微量元素含量、稀土总量,以及更低的Eu异常和Y/Ho比值,这些特征均表明,与华北地区相比,高温热液对新余地区BIF的贡献不明显。铁矿无明显的Ce负异常和Fe同位素组成为正值的特征暗示了铁矿沉淀时的海水为低氧逸度环境。  相似文献   

12.
赣西南地区早寒武世发育巨厚的砂泥质复理石沉积,砂岩杂基含量普遍大于15%,以杂砂岩为主。赣州市、井冈山市和萍乡市3个地区杂砂岩的主量、微量、稀土元素含量和组合特征表明,赣西南下寒武统杂砂岩具有较高的SiO2含量,高的Al2O3/(CaO+Na2O)和K2O/Na2O比值,较低的Al2O3/SiO2、Fe2O3/MgO比值和CaO含量;微量元素含量接近中国东部上地壳值,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稀土元素具有LREE富集、Eu亏损明显的特征。综合分析推测,物源剥蚀区为华夏陆块,其北缘显示为被动大陆边缘的地球化学特征,赣西南地区海水较深,且自南向北略微加深。  相似文献   

13.
南海表层沉积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12°N以北的南海海区(以下简称南海)表层沉积物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我们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南海沉积物样品94个,用Jarrell-Ashl·160等离子体多道直读分光计15个稀土元素同时进行测定。统计结果表明,南海沉积物中稀土平均含量为152ppm,是L.A.Haskin等人所计算的沉积物稀土总量(150—300ppm)的下限。统结计果还表明,随着沉积物中粘土加粉砂含量的增加,稀土含量一般也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14.
洋底铁锰结核和结壳的平均化学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文献资料和原始资料,确定了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铁锰结核中常量和微量元素的平均含量。计算了太平洋海底山的微型铁锰结核,海底结构和含钴铁锰结壳的平均成分。为了对比,援引了洋底结核和结壳热液形成物的成分资料。对上述各形成物类型指出了其化学成分的最典型特点。  相似文献   

15.
采用等离子光谱法对敦煌方山口钒磷铀矿床围岩及矿石的稀土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本区稀土元素多为LREE富集型,各样品间稀土元素的含量、组成和Ce、Eu亏损程度等差异,主要是沉积环境变化的反映。通过相关性分析得知,∑REE与粘土、有机质、V2O5等呈负相关,与CaO、MgO、P2O5和U呈正相关,并认为∑REE与有机质的负相关性为成岩后生改造的结果,与其他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均是沉积条件与沉积过程复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ODP 1144站钻孔沉积物中微玻璃陨石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电子探针和激光探针等离子体质谱方法分析了取自南海北部的ODP1144钻孔沉积物中的微玻璃陨石和取自邻近的广东省湛江和吴川玻璃陨石的主元素和微量元素组成。结果显示,这些微玻璃陨石属于亚洲-澳大利亚散落区的普通微玻璃陨石。从成分上看,这些微玻璃陨石存在两种不同的类型,其中的绝大部分Al2O3含量在19.0%以上,属于高Al类型,相应的难熔微量元素含量也比较高;个别微玻璃陨石Al2O3含量(13.0%)和难熔微量元素含量较低,微量元素含量和特征比值都与邻近的广东省湛江和吴川的玻璃陨石相近。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意味着,这些微玻璃陨石来源于同一靶源区,但靶区的物质组成并不均一。  相似文献   

17.
贵州玄武岩属稳定地块裂陷阶段—二叠纪非造山期产物,以海相喷溢和陆相喷溢为主,通过取样分析,得出贵州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化学成分以SiO2为主,化学成分因取样区域不同含量也不相同,大部分样品进行拉丝实验成功.稀土元素分析数据表明取样玄武岩属轻稀土富集型,微量元素实验显示相容元素Cr、Co、Ni和不相容元素V、Mn、Ti...  相似文献   

18.
云南文山官房钨矿床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亚辉 《地质与勘探》2011,47(6):1002-1008
对云南官房钨矿床花岗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花岗岩的SiO2、Na2O和K2O的平均质量百分数分别为68.49%、2.38%、4.26%,里特曼指数平均为2.33;微量元素表现为Nb、Ta、Y富集,Sr、Ba显著亏损;稀土元素总量平均为256.09×10^-6,稀土元素分配模式为LREE富集型,E...  相似文献   

19.
辽宁弓长岭矿区混合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分析辽宁弓长岭二矿区混合花岗岩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对混合花岗岩的成因研究表明: 主量元素中Fe2O3、FeO、MgO 和CaO 含量较低,K2O 和Na2O 含量较高; 微量元素分配曲线属右倾型,强不相容元素富集; 轻稀土元素分馏明显,呈明显的Eu 负异常,但Ce 的正异常不明显,为典型壳型花岗岩稀土特征。弓长岭二矿区混合花岗岩原岩为富铝的沉积岩,混合花岗岩为部分熔融成因。  相似文献   

20.
南沙海域沉积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南沙海洋综合调查研究中,作者对该海域海底沉积物从稀土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的角度进行了一些探索。目的是:(1)确定南沙海域中沉积物的稀土元素总量及各稀土元素丰度值,为进一步研究开发南海提供最基本的数据资料;(2)研究沉积物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区域分布特点、REE与其他微量元素的关系,以及REE对沉积环境和物质来源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