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千百年来,在浩瀚的大西洋中,佛罗里达一波多黎各一百慕大群岛之间,有一块被人称之为“魔鬼海区”、“死亡禁区”的百慕大三角区。本世纪初以来,在这方圆100平方公里的海域内,一桩桩空难和海难事件莫名其妙地接连发生,给这个凶险怪异的海域增添了一层神秘色彩。1925年4月19日清晨,日本远洋货轮“来福丸”在百慕大三角区神秘失踪。当时“来福丸”满载小麦,从波士顿启航驶向德国的汉堡。船出港不久,便遇到强烈风暴。4月19日,“来福丸”在百慕大群岛北面700海里(北纬44°33′.西经60°39′)处陷入灾难境地,不断发出“SOS”呼救信号。这信号被附近的“霍梅里克”号客轮收到。客轮立即驶向出事地点,当它看  相似文献   

2.
航行在海上的船舶,一旦遇到重大危险,经船长命令和签署后,可发遇险信号和遇险报告。“SOS”的由来1903年,俄国、德国、法国、英国、美国、意大利、匈牙利和西班牙等8个国家在柏林举行的无线电报大会上,有的人提出用“SSSDDD”作为遇险信号,但未能通过。1904年,意大利的马克尼公司采用“CQD”为遇险信号,其中的“CQ”表示普遍呼叫(General call to all stations),“D”是英文危险(danger)或者遇难(distress)的第一个字母,但出于竞争,它仅被允许在本公司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国际上海洋生态系统研究进展甚快。1976年在西德赫尔戈兰(Helgoland)召开的“国际生态系统研究”学术讨论会上,曾着重强调发展受控生态系统实验新技术及其在污染生态研究应用的重要性。 受控海洋生态系统实验是泛指以某一自然  相似文献   

4.
海军执行海难救助任务是人民子弟兵的职责所在,也是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这一新的历史使命的要求。海军执行海难救助任务中涉及诸多法律问题,将直接影响海难救助的顺利实施。文章仅就海军执行海难救助职能的法定化与职能冲突定位、海军参加海难救助行动中的调动指挥权问题、海军参加海难救助行动中武力的使用与限制、海军参加海难救助行动中的权利保障与责任承担等几个法律问题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5.
国际地质大会的诞生国际地质大会(International GeologicalCongress,英文缩写;IGC)是国际科学会议中历史悠久、规模巨大、学科广泛的国际学术组织之一,素有国际地学界的“奥林匹克”之称。19世纪中叶,随着现代地质学的兴起和发展,地质学家们研究不受疆界和行政区划限制的定期聚会与学术交流的形式。1875年,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地质学家曾提出建立一个定期召开国际性地质工作者集会的设想。1876年,根据上述倡议成立了一个  相似文献   

6.
在国外每逢新船下水庆典活动举行之时,必不可少地要由船主(或船主代表)的夫人在船下滑前“打香槟酒”,一般称之为掷瓶礼。为什么“打香槟酒”?据说,此俗起源于古代的西方,那时航海还十分冒险的职业,由于科学技术的落后,船毁人亡的海难事故时有发生。当时,无线电还没有问世,人们没有合适的通讯手段。因此每当船只遇有不测,只好将遇难的船名、失事日期、失事方位以及遇难船员的姓名、籍贯和其他一些  相似文献   

7.
不久前,在山东半岛的最东端的成山头海域,发生了一起重大海难事故:两船相撞,一船沉没,死亡9人。之后,围绕着这起海难事故,又起纠纷,差点酿成人命案,然而,理智还是战胜了感情……(一)1998年9月9日凌晨3时许,山东成山头海域浓雾笼罩,一片混沌。  相似文献   

8.
1912 年4月15日,一艘由英国开往纽约的豪华客轮在纽芬兰附近海域撞上冰山沉没,造成了1500多人遇难,后来根据这一历史背景拍成了电影《泰坦尼克号》。很多人被电影当中表现出来的惨烈海难所震惊,并认为这是历史上最大的海难。其实历史上还有一次海难,其遇难人数是“泰坦尼克”号的6倍,只是这一海难由于受战争因素的影响没有被公开,此后也不了了之。  相似文献   

9.
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Global Marime Distress And safety system)缩写为GMDSS,原称未来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它是由国际海事组织(IMO)于1979年在第十一届全体大会上提出的,并确定该系统将于1991年开始实施。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的基本原则是,当船舶或其他海上设施发生海难时,岸上的搜寻救助当局以及在遇险事件附近航行的船舶能迅速得知遇险报警,以便能协调行动进行救助。一、现行遇险与安全系统改革的必要性现行遇险与安全系统是按照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规定的,  相似文献   

10.
纪明侯 《海洋科学》1981,5(3):48-51
1980年8月在瑞典举行了第10届国际海藻学术讨论会。会议目的是交流海藻学方面特别在海藻的养殖与化学利用方面的研究成果。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曾呈奎所长、吴超元副所长和纪明侯同志代表我国出席了这次会议。这是我国首次参加海藻学方面的国际学术会议。 会议于8月11日至15日在瑞典哥德堡(G(?)teborg)市的“Svenska M(?)ssen会议中心”举  相似文献   

11.
朱瑾 《海洋世界》2006,(3):24-29
“如果有必要,我们愿意一直等下去。”2006年2月5日,海难后的第三天,在埃及港口城市塞法杰,遇难者家属颤抖着坐在地毯上,等待亲人的消息。尽管遇难者获救的希望越来越渺茫,但是他们仍旧不会放弃希望。  相似文献   

12.
1994年3月30日清晨,法国海军“绿宝石”号攻击型核潜艇在法国南部土伦港至科西嘉之间的地中海海域内潜航时,后舱涡轮发电机室突然发生剧烈爆炸,正在舱内作业的艇长和9名官兵当场丧生,造成了近年来法国核潜艇上发生的死亡人数最多的一起重大海难事故。事故发生后,“绿宝石”号潜艇被迫中止了同  相似文献   

13.
80多年来,人们只要谈及世界著名的海难事故——“泰坦尼克”号巨轮葬身海底的惨剧,必然会联想到“加利福尼亚人”号船长斯滕利·洛德。因为洛德一直被指控是一个“见死不救”的卑劣船长。事故发生在1912年4月14日夜晚,“泰坦尼克”号正穿过多冰的水域,驶越北大西洋。不知是船长的麻痹大意,还是在劫难逃,海轮与冰山突然相撞,轰隆一声巨响,“泰坦尼克”号连同船上近1500人慢慢被海水吞噬。据说当时正好有一艘在不远  相似文献   

14.
1999年5月21日凌晨1点21分,马六甲海峡发生了一起与1912年4月14日“泰坦尼克”号沉没相似的海难:新加坡太阳邮轮公司的豪华邮轮“新日景”号沉没了。“新日景”号邮轮,1963年在意大利建造,在巴拿马注册。邮轮全长214米,排水量30440吨,最高航速为每小时24.5海里。1997年,新加坡太阳邮轮公司买下“新日景”号,耗资1.2亿新加坡元对它进行了改装翻修。改装后的“新日景”号的客舱共分8层,可容纳乘员1200人。船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山东省长岛县砣矶镇捕捞业和养殖业的发展呈三大特点:一是速度快,产量和效益每年以40%的幅度递增;二是档次高,从“捞铜”(养海带)和“捞银”(养扇贝)发展到大规模“捞金”(养鲍鱼、海参)和“钻石工程”(从海产品、海洋生物中提炼高级药物);三是外向型,由国内市场发展到国际市场,年  相似文献   

16.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海洋学考察理事会(ICES)、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SCOR)和国际海洋物理学协会(IAPSO)共同组成的“海洋学常用表和标准联合专家小组(JPOTS)”经过16年的努力,终于在1980年的锡德尼(加拿大)会议上,正式提出并通过了1978年实用盐标(PSS78)和1980年新的国际海水状态方程及其用表。上述四组织  相似文献   

17.
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的再分析数据,分析了2015—2021年发生在浙江东部海域9起沉船海难事故的海浪灾害性特征。结果表明:沉船海难事故的发生往往伴随着波高或波陡的增大,使得船舶的纵摇和垂荡加剧。海难发生时波高比12 h前增大0.5 m以上,或是海难发生3 h以内波面坡度达到峰值。沉船海难还伴随着风浪向与航向的夹角、风浪向与涌浪向的夹角约为60°~100°,即船向与某一种浪向接近垂直,使得船舶横摇剧烈。此外,结合一个代表性沉船事故个例进行过程总结,分析了较陡的波面坡度、较大的风浪向和涌浪向夹角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SCOR,简称海科委)是国际科学联合会(简称国际科联)的下属机构,属于非政府间国际机构。海科委的宗旨是“促进海洋研究所有分支学科的国际科学活动”。海科委成立于1957年,在国际海洋科技界颇具影响,参与了几乎所有海洋科技的  相似文献   

19.
1999年11月24日夜,一场特大海难在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近海海域发生,船上312名乘客,只有22人生还。24日16时30分,从烟台开往大连的“大舜”号起火后,立即发出求救信号,烟台救捞局、港务局相继派船救助,可是由于风大浪高,救援船只无法靠近。20时15分,“大舜”号主舵失灵;22时30分,救援船只多次带缆均未成功,“大舜”号随风浪漂流。火借风威,越来越大,“大舜”号失去控制,火势蔓延  相似文献   

20.
气旋波浪的个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 强烈发展的入海气旋,是产生大风生成大浪的一种重要海上天气系统。特别是春秋季节移入我国北部海区的气旋与南下的冷空气相配合,常造成大风和降水天气,海面常出现大浪与巨浪。1979年11月25日“渤海二号”石油平台翻沉和1983年4月26日“107浮吊船”在渤海翻沉等海难事件,均为这种天气系统所致。 1983年 4月 25日 08时至28日 08时发生的一次强气旋天气过程,使渤海海区出现阵风达 11级和6.7米的巨浪(H_(1/10)=6.7米)。渔船受损,死伤渔民数人,经济损失严重。气旋带来的强风、暴雨、巨浪严重地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因此,摸清气旋浪的分布规律有着十分重要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