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前言大红山矿区的铁矿,主要产于大红山群红山组变钠质火山岩及绿色片岩中;而铜矿,主要产于曼岗河组绿色片岩夹不纯大理岩中。由于矿床历经多次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及变质蚀变作用,加之含矿(铁)岩系出露不全,因此对其成因,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认识。随着工作程度的深入,原来持浅成、超浅成侵  相似文献   

2.
雅满苏铁矿床含矿岩系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雅满苏铁矿是东疆地区一个重要的铁矿床类型,对矿床地质特征、控矿条件、矿床成因有过专门论述.关于该矿床含矿岩系的成因类型,目前尚有争论.作者认为该岩系是细碧—角斑岩系的海相火山岩,这与前人的钠质正长斑岩或钠长花岗岩为其成矿岩系的看法不同,本文着重阐明这套含矿岩系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3.
大红山铁铜矿床产于下元古界大红山群变质火山-沉积岩建造中,目前对于含矿变质岩系的成因和原岩构造环境还存在较大争议,制约了对区内成矿过程和规律的认识。为查明赋矿围岩的原岩类型及其成岩环境,本文系统研究了主要含矿变质岩系(变钠质火山岩、云母片岩及大理岩等)和辉长辉绿岩体(脉)的主量、微量及稀土元素组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其成岩构造环境。分析结果显示,含矿岩系具有贫钾、低钛、富钠的特征;变钠质火山岩明显亏损Ba、Sr、Ti,轻微亏损Zr、Hf、Nb,相对富集Th、Nd、Sm、La等,稀土元素含量总体较低,相对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HREE=1.84~9.43),具较显著的Eu正异常(δEu=0.91~3.59,平均值为1.62)和不明显的Ce异常,与现代洋中脊、陆内裂谷等构造背景下的喷流沉积或高温海底火山作用产物的特征相似。综合研究认为,云母片岩原岩为钙质泥岩,变钠质熔岩和变钠质凝灰岩原岩为半深海环境喷发的富钠火山岩,且受到了后期热液叠加作用的影响。变钠质火山岩、辉长辉绿岩等具有非造山的大陆裂谷玄武岩特征,可与区域上同期岩浆岩对比,表明它们均为同一大陆裂谷环境下岩浆活动的产物,可能代表了Columbia超大陆的裂解过程在扬子板块西缘的响应,大陆裂解为幔源岩浆的运移提供了通道,进而为康滇铁铜多金属成矿带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4.
河南方城柏树岗金红石矿床含矿岩系主要由角闪(片)岩、变粒岩、斜长片岩、石英(片)岩及云母片岩组成、前者是主要含矿岩石。分为石英(片)岩、角闪(片)岩-云母斜长片岩、云母片岩-石英(片)岩三个岩性段,二段是主要含矿岩段。原岩为一套火山岩、正常沉积岩岩性组合。经历了两次变质作用,变质温压400~485℃、200~700MPa,变质时间416.1±0.5Ma,变质热液产生了少量细脉及脉岩。含矿岩系的形成变化是板块运动的结果。基性岩及基性岩质凝灰岩是钛的主要来源,变质作用是主要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5.
多种同位素方法定年结果证实了云南金平龙脖河铜矿区变钠质火山岩系形成于元古古。(1596±140)Ma的Pb-Pb等时年龄表明其形成时代应与大红山群变钠质火山岩相当,属中元古代。(1330±150)Ma的Sm-Nd等时年龄应代表了这套火山岩发生钠交代细碧岩化作用的时间,与哀牢山岩群和瑶山岩群的大理岩沉积时间相近。火山岩的Rb-Sr年龄和铜矿石的Pb-Pb年龄记录了晋宁期强烈的动力变质和铜的强力改造成矿事件。该区变钠质火山岩系与大红山群变钠质火山岩系在形成时代、岩石组合、同位素体系特征以及改造成矿时代上的相似性,使该区成为寻找大红山式钢铁矿床的极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6.
大红山矿区位于康滇地轴南端西缘,介于渌汁江深断裂与红河深断裂夹持的三角地区(图1).该区为滇中中生代拗陷褶皱带,盖层为中、下三迭统、侏罗系、白垩系、第三系和第四系,基底为元古界大红山群.后者为-套浅-中变质的火山-沉积岩系,属优地槽型细碧角斑岩、绿色片岩及混杂大理岩建造.这套岩系,自下而上可分为老厂河组(PtdL)、曼岗河组(Ptdm)、红山组(Ptdh)及肥味河组(Ptdf).  相似文献   

7.
孙克祥  袁富 《云南地质》1993,12(1):21-30
近年来在绿汁江断裂以东元江县岔河一带发现一块面积较大的中-深变质岩系。其岩性主要是变粒岩、混合岩、石英岩、片岩、大理岩和变钠质火山岩,变质程度已达高绿片岩相到角闪岩相。原岩应是海相钠质火山岩。它可以和下元古界大红山群对比,相当于大红山群底巴都组二段到曼岗河组一段。在底巴都组混合岩中测得(Rb—Sr全岩等时线)同位素年龄为1777Ma。区内已找到中型铜矿床并伴有金、铀矿产。  相似文献   

8.
在哈密沁城青石峡一带原划为上石炭统居里得能组中解体出一套浅变质火山-沉积岩系,岩石组合为变玄武岩、阳起石片岩、变凝灰岩,变酸性凝灰岩、变火山灰凝灰岩、霏细岩、流纹岩、变岩屑砂岩、千枚岩等,为玄武岩-流纹岩组合,安山岩较少,具双峰式火山岩特征,为裂谷型火山岩组合.火山岩岩石化学特征为碱性玄武岩系列,钠质类型,成熟度低,与裂谷火山岩吻合,稀土元素分布型式为轻稀土富集型,δEu=0.88~0.98,为Eu平坦型,具幔源岩浆特性.微量元素比值蛛网图具大陆板内裂谷玄武岩特征.构造环境判别显示为大陆裂谷环境,具高原火山岩向裂谷演化特点.同位素Sm-Nd测量年龄为707~757 Ma,为早南华世.该套火山岩特征为裂解型的裂谷火山岩,并可与库鲁克塔格地区贝义西组对比,所以这套火山岩时代定为南华纪,新建下南华统青石峡组是古亚洲洋南华纪裂解时产物,为吐哈地块演化提供了新证据.  相似文献   

9.
大红山铁铜矿区位于扬子准地台西缘的红河深断裂北东侧,其中大红山铁矿Ⅱ1号矿组主要产于元古界大红山群红山组一段变钠质熔岩中,矿组严格受地层控制,为火山喷发—沉积变质形成的铁矿床。  相似文献   

10.
金平龙脖河铜矿位于哀牢山-金沙江构造带的东南端。赋矿围岩为变钠质火山岩,成矿主要类型为构造破碎蚀变岩型铜矿;围岩蚀变以绿泥石化、碳酸盐化、硅化、磁铁矿化等为主。通过对产于变钠质火山岩中不同蚀变程度和矿化程度岩、矿石的地球化学组分进行对比,计算不同岩、矿石体积的变化和组分的迁移。计算结果表明:从弱矿化变钠质火山岩到强矿化变钠质火山岩,随蚀变和矿化的增强,岩石体积分别扩容了14%、12%;组分SiO2、HREE及成矿物质Cu和S等的含量具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微量元素中亲铁元素Cr、Ni也有不同程度的迁入富集;而组分CaO、MnO和LREE等的含量则逐渐降低,说明成矿过程中SiO2、HREE及成矿物质Cu和S等是由流体带入的,而CaO、MnO和LREE等则是由流体从围岩中带出的,以及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深部流体。  相似文献   

11.
龙脖河铜矿区东矿带火山岩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俊 《矿产与地质》2003,17(4):526-529
龙脖河铜矿区东矿带铜矿资源量已达大型规模,其含矿母岩为一套深海相变钠质(含铜)基性火山岩,岩石学、岩石化学特征与大红山铜矿区火山岩相似,成矿地质环境相同,推测其深邯可能还赋存有大型块状硫化物型铜铁矿床,是较具找矿潜力的地区。  相似文献   

12.
黔北务正道地区铝土矿床(点)广布,许多矿床含矿岩系伴生多种关键金属元素,具有较高的综合利用潜力,旦坪铝土矿床是近年在该区新模向斜内新发现的大型矿床.本文在对该矿床典型含矿岩系剖面地质特征和矿物组合研究基础上,通过不同位置铝土岩和不同类型矿石的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含量分析,初步查明了该矿床中伴生元素的分布特征和富集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矿区含矿岩系中多种关键金属元素不同程度富集,不同位置铝土岩和不同类型矿石中富集元素的种类及富集程度存在较明显差异,其与铝土矿化过程出现的矿物组合及含量密切相关.总体而言,本区铝土矿床中Li、Sc、Ga具有较大潜在综合利用价值,其中Li主要富集于含矿岩系中上部,而Sc和Ga富集于含矿岩系中下部.此外,含矿岩系下伏下志留统韩家店组砂页岩经历了相对较弱的脱硅、富铝和富铁作用,其中许多微量元素也有不同程度富集,如REE元素,但其机理尚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华北克拉通在新太古代末期发生克拉通化,形成了现今规模的古陆,大量的太古宙岩石均经历了~2500Ma左右的区域高级变质作用(高角闪岩相-麻粒岩相)。而华北克拉通北部冀北地区出露一套中低级变质(绿片岩相-角闪岩相)的火山-沉积岩系,主要包括胡麻营地区红旗营子表壳岩和大阴山地区单塔子表壳岩中变质程度较低的部分。胡麻营地区红旗营子表壳岩系主要岩石组合为变基性火山岩、绿帘角闪岩、斜长角闪岩、含石榴石斜长角闪岩、角闪斜长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黑云二长片麻岩、石英片岩、磁铁石英岩等,SI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斜长角闪岩形成于2486±18Ma(MSWD=1.4),而黑云斜长片麻岩形成于2507±37Ma(MSWD=2.0)。大阴山地区单塔子中低级变质表壳岩系主要由浅变质火山岩、云母石英片岩、斜长角闪岩、磁铁石英岩和大理岩等组成,SHRIMP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浅变质火山岩中的变玄武岩形成于2490±19Ma(MSWD=2.0),而变英安岩形成于2502±8Ma(MSWD=0.83)。因此,冀北中低级变质的表壳岩系主要形成于新太古代末期,形成年龄为2507~2486Ma;结合冀东青龙地区新太古代末期(2511~2503Ma)的浅变质火山-沉积岩系(青龙表壳岩),我们认为新太古代末期,中低级变质表壳岩系广泛分布于华北克拉通的核部和边缘地区,此套岩系覆盖在太古宙高级变质杂岩之上,代表华北克拉通化之后的稳定盖层,是克拉通化的主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4.
云南省龙脖河铜矿区火山岩地质及岩石化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脖河铜矿床的成矿与该区火山岩关系密切,加强对其进行岩石化学的研究,对在本区和区域上同类矿床的勘查找矿和成因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大量野外调查和室内综合分析基础上,研究了龙脖河铜矿区典型火山岩及其组构特征、副矿物特征、蚀变特点和岩石化学特征,认为龙脖河铜矿区火山岩是一套富钠质的碱性玄武岩系列岩石,与大红山群变钠质火山岩岩石组合十分相似。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与陆相火山岩有关的浅成低温金矿、斑岩铜矿和玢岩铁矿产出的大地构造背景、火成岩性质和矿化蚀变特征、成矿流体以及成矿物质来源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三类矿床在成矿地质条件上各具特色,表现在:成矿构造背景上,斑岩铜矿和浅成低温金矿均以岛弧和活动大陆边缘为主,其次是陆内环境;而长江中下游玢岩铁矿的形成环境可能为陆内似裂谷环境.浅成低温金矿、斑岩铜矿及玢岩铁矿的主要围岩分别为中、酸性火山岩系、中酸性次火山岩及中基性次火山岩;围岩蚀变分别以硅化、钾化、钠化为特征.浅成低温金矿床成矿流体以低盐度、低温(200~300℃)为主;而斑岩铜矿中则主要是高温(400~800℃)高盐度的流体;玢岩铁矿成矿温度介于两者之间.从低硫亚类浅成热液矿床、高硫亚类浅成热液矿床到斑岩型矿床,流体中大气水含量逐渐减少,岩浆水含量逐渐增多.成矿物质来源上,Fe主要来源于赋矿的火山-次火山岩或原始岩浆,Cu,Au,S和Na等成矿物质的来源更为复杂,还可能来源于与岩浆无关的围岩,其他的可能还包括Cu,S的岩浆混合来源以及Na的高盐卤水来源.一些特殊的岩石类型,如埃达克岩、橄榄玄粗岩及碱性岩与陆相火山岩矿床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6.
康滇地轴不同成因铁矿床矿石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步高 《云南地质》1993,12(1):74-81
康滇地轴是我国重要的铁矿带之一,从下元古代哀牢山群至中-上元古代大红山群(河口群)、苴林群、昆阳群(会理群、登相营群),具多层位含矿及成矿的继承性。其中以大红山群红山组(相当于河口群四段)、昆阳群黑山头组、大龙口组、因民组、大营盘组(相当于会理群双水井组)最为重要。岩控表现在大红山群(河口群)钠质火山岩及晚加里东-海西期古裂谷层状基性-超基性暗色杂岩体最为明显。康滇地轴的主要铁矿床成因类型,笔者认为可分岩浆型、火山岩型、次火山岩型、火山  相似文献   

17.
红山铜金矿床位于东天山大南湖—头苏泉岛弧带北部的卡拉塔格地区,以硫酸盐类铜金矿为主,硅化脉状铜金矿为次,赋存于大柳沟组火山岩-次火山岩中,受区域NWW向构造控制。红山铜金矿床是一种浅成火山热液型铜矿床,蚀变以火山岩的酸性淋滤带和绢云母-硅化为显著特征,远矿蚀变为青磐岩化,具明显的分带性。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总结分析,结合他人研究成果,认为红山铜金矿床于中生代中低温热液体系下形成,后期由于地壳隆起遭到剥蚀,硫化物在地表氧化迁移汇集,沿围岩构造裂隙渗透、淋滤,最终形成现在的红山铜金矿。  相似文献   

18.
杨晓松  赵远由  石再平  周国臣  蔡小勤 《贵州地质》2021,38(2):161-168, 160
通过对含矿岩系的岩性、岩(矿)石结构构造、化学组成、矿物组成等的研究,认为:含矿岩系的岩性组合规律性强。底部为深色含绿泥石铝质泥岩,之上为浅色铝质泥岩。中部为以一水硬铝石为主的豆鲕-碎屑-蜂窝状-半土状铝土矿,中上部为以勃姆石为主的致密块状铝土矿,顶部为以勃姆石为主的豆状、碎屑状铝土岩(矿)。铝土矿石的形成,是成矿母质经历了风化氧化、剥蚀、搬运、沉积、暴露淋滤,最终形成现在的铝土矿。含矿岩系底部含绿泥石铝质泥岩形成于过渡相的半咸水环境,中部及上部铝土矿(岩)形成于陆相湖泊环境。含矿岩系中的硫铁矿是沉积后的实成岩过程中,流体带入的硫,与岩(矿)石中的氧化铁反应,在孔隙处沉淀而成。  相似文献   

19.
在马塔加米(Matagami)地区分布有18个以上的块状硫化物矿床,成群产在太古宙一个大火山中心内和其周围。火山岩是由拉斑玄武岩组合中海底喷发双模式的玄武岩—流纹岩岩套构成的,并被同期的辉长岩岩脉和岩床所切割,贝尔河火成杂岩产在火山岩层之下,它是一种高层位次火山的层状辉长岩一斜长岩深成岩体。这种喷出岩岩套中的玄武岩成员,具有一种前进的和完整的拉斑玄武岩富铁趋向,是代表下伏辉长岩深成  相似文献   

20.
位于冈底斯造山带中西段的雄村特大型铜金矿床产于日喀则弧前盆地北缘的旦狮庭组火山岩中。文章通过对雄村矿床矿体外围英安斑岩、矿带内花岗闪长斑岩脉和矿体深部花岗闪长斑岩3个样品的锆石U-Pb SHRIMP年龄测定,获得成岩年龄分别为(195±4.6)Ma(MSWD=1.48)、(179±5)Ma(MSWD=2.6)和(175±5)Ma(MSWD=3.2),表明这套火山岩是形成于早侏罗世而不是此前一致公认的晚白垩世。在已知成矿时代为始新世(38.11Ma)的情况下,这些早侏罗世容矿火山岩时代的确定自然就排除了该矿床属斑岩型或海底喷流沉积型成因的可能性。另外,矿床受NWW向断裂破碎带控制,缺少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的蚀变矿化组合,成矿流体具有岩浆水与大气水混合特征,矿石硫化物与容矿火山岩具有一致的S、Pb同位素组成。这些成矿特征与胶东焦家式金矿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推测该矿床很可能属于破碎带蚀变岩型铜金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