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青岛港湾海岸区第四纪地下卤水生存环境与富集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岛港湾海岸区发现可利用卤水资源是中国北方沿海第四纪滨海相地下卤水研究的又一次重要进展。青岛港湾海岸区只有全新世海侵期,具备成卤古海水来源。虽然海岸平原狭小,第四系沉积层浅薄,却有封闭环境优良的湾中湾和堰坝式沉积盆地提供聚卤场所。又有滨海第四纪沉积盆地地质基础以及入海径流贫乏的水文条件,为地下卤水形成和富集创造了有利环境。港湾海岸区海岸地貌特点控制了卤水分布区呈斑块状散布,局部岸段可形成小型矿带。青岛胶州湾沿岸含卤岩系结构特征在中国北方沿海具有典型性,故命名为“胶州湾型”  相似文献   

2.
青岛港湾海岸地区第四纪地下卤水生存环境与富集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岛港湾海岸发现可利用卤水资源是中国北方沿海第四纪滨相地下卤水研究的又一次重要进展,青岛港湾海岸区只有全新世海侵期,具备成卤古海水来源,虽然海岸平原狭小,第四系沉积层浅薄,却有封闭环境优良的湾中湾和堰坝式沉积盆地提供聚卤场所,又有滨海第四纪沉积盆地地质基础以及入海径流贫乏的水文条件,为地下卤水形成和富集创造了有利环境。港湾海岸区海岸地貌特点控制了卤水分布区呈斑块状散布,局部岸段可形成小型矿带,青岛  相似文献   

3.
青岛近海海岸区只有全新世海侵期,具备成卤古海水来源,近海海岸平原狭小,第四系沉积层浅薄,既有封闭环境优良的湾中湾和堰坝式沉积盆地提供聚卤场所,又有滨海第四纪沉积盆地地质基础以及入海径流贫乏的有利条件,为地下卤水形成和富集创造了有利环境。海岸地貌特点控制了卤水分布区呈斑块状散布,局部岸段可形成小型矿带。具有地下卤水的开发和利用的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4.
渤海莱州湾滨海平原地下卤水的发现、开发与研究,提出了第四纪滨海型地下卤水成因模式。鉴于宏观上分析渤海湾沿岸,具有与莱州湾相似的自然地理环境与海陆变迁过程及其具备的地下卤水生成条件,故借鉴莱州湾地下卤水资源调研经验,通过卫星遥感信息获取地下卤水解译标志及其多信息的复合,以其达到从宏观上查明地下卤水生存的地质环境和潜层卤水远景分布区范围。  相似文献   

5.
碧蓝的大海,不仅蕴育着宝贵的海洋生物和油气资源,也蕴藏着丰富的盐业资源。滨海相地下卤水资源的贮量也十分丰富。 从70年代末期,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韩有松,率领课题组先后在莱州湾、渤海湾和青岛海岸等沿岸奋战15年,基本查明了中国北方沿海第四纪地下卤水分布规律、富集条  相似文献   

6.
渤海莱州湾南岸,是我国海水入侵灾害最严重的岸段。依据入侵物源可将广义海水入侵划分为两种基本类型:来源于现代海水的狭义海水入侵和物源于浅层第四纪沉积层中古海水(包括一般地下咸水及地下卤水)的地下咸水入侵。它们的成因、机理和危害差异明显;地下卤水入侵是一种特殊类型,造灾程度最高。海岸地貌和第四纪水文地质环境,是控制海水入侵类型区划的主导因素。莱州湾南岸不同岸段海岸环境差异,形成了海水入侵区、地下咸水入侵区和海、咸水混合入侵区3种类型区,可具体区划为:莱州市北部海岸海水入侵区,胶莱河-沙河河口平源海、咸水混合入侵区,昌邑北部潍河河口平原海、咸水混合入侵区,寿光北部平原地下咸水入侵区等4个区。类型区划分将有助于海水入侵灾害防治工程。  相似文献   

7.
渤海莱州湾滨海平原晚第四纪地质事件与古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莱州湾为渤海三大海湾之一,西面及南面均为滨海平原,是华北平原的组成部分。莱州湾滨海平原在山东低山丘陵与莱州湾之间 莱州湾滨海平原第四纪古地理环境的调查研究始于50年代,60年代以来,随着地下水资源和油气的开发,第四纪地层与沉积环境的研究开始深化。作者自70年代以来,在本区开展了第四纪地下卤水资源、海平面変化与地下咸水入侵等问题的研究,以上研究均以第四纪古地理环境为宏观背景。本文系上述研究结果的阶段总结,为今后本领域研究工作与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莱州湾南岸海水入侵类型及其分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渤海莱州湾南岸,是我国海水入侵灾害最严重的岸段。依据入侵物源可将广义海水侵划分为两种基本类型:来源于现代海水的狭义海水入侵和物源于浅层第四沉积层中古海水的地下咸水入侵,它们的成因,机理和危害差异明显;地下卤水入侵是一种特殊类型,造灾程度最高。海岸地貌和第四纪水文地质环境,是控制海水入侵类型区划的主导因素。莱州湾南岸不同岸段海岸环境差异,形成了海水入侵区,地下咸水入侵区和海、咸水混合入侵区3种类型区  相似文献   

9.
我国北方滨海平原区地下卤水资源开发利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北方滨海平原区地下卤水资源丰富,其化学万分 与海水的化学成分相似,并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发展盐业,盐化工业和滩涂养殖业。其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0.
由于气候变化和新构造运动,渤海曾发生多次海陆演化,从而形成了第四纪地下卤水。间冰期的海侵提供了形成地下卤水的水源,气候波动产生了海水浓缩的条件,而冰期海退过程中,陆源物质覆盖于海相沉积上,保存了地下卤水。对环境演化在“潮滩生卤”和“冰冻生卤”过程中重要作用的分析结果表明,在第四纪环境演变的过程中,两种生卤作用在地质时期卤水矿床形成中均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只要存在海水物源,就有可能形成地下卤水。  相似文献   

11.
砂质海滩的形成与发育是联系地壳深部过程和地表过程的综合体现.本文根据中国沿岸砂质海滩分布状况调查结果,通过分析其分布规律与中国东部沿海中新生代构造地质分区不同海洋沉积环境的内在联系,探讨了砂质海滩区域性差异分布和堆积地貌的成因特点,从而为我国海岸资源利用的宏观配置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得出:(1)中国沿岸砂质海滩的形成与发育受中新生代地质构造带控制,尤其受新构造期地壳断块升降活动差异性的影响,呈现出区域性富集的格局.(2)中国砂质海滩基本形成在构造隆起带岬湾沿岸,并且富集在其中新构造期处于上升区的海岸,这主要在于其区域性海岸环境具有形成砂质沉积的物质基础.(3)构造隆起带滨海泥沙的输沙途径及其再分配形式复杂多样,从而产生了各种不同的砂质海滩堆积地貌类型.(4)根据海岸地貌和沉积成因模式,将中国沿岸砂质海滩划分为岬湾海岸叠置沙体沉积形式、滨外坝沙体连续沉积形式和浪控三角洲平原岸改造沉积形式等3种基本模型.(5)沿海晚第四世纪古夷平地貌面与现代海平面相对高程分布的分析表明,山丘岬湾岸型砂质海滩主要形成在新构造运动下沉区段或构造相对稳定区段,而台地岬湾岸型和泻湖一沙坝岸型形成在上升区段,浪控三角洲平原岸型则分布在断块盆地.  相似文献   

12.
沿海与内陆地下卤水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对比我国滨海与内陆地下卤水的分布、成因及其水文地球化学特征,指出不同成因的地下卤水具有不同的水质.  相似文献   

13.
莱州湾南岸滨海平原咸水入侵区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姜爱霞  李道高 《海洋学报》1997,19(4):142-147
莱州湾南岸系指西起小清河口、东至虎头崖的岸段,其海岸地貌类型为粉砂淤泥质海岸。莱州湾南岸滨海平原南邻山前冲洪积平原,自南而北由冲积海积平原和海积平原组成,咸水入侵区呈东西带状分布于冲积海积平原的南缘地带(见图1)。  相似文献   

14.
莱州湾是我国的风暴潮多发区之一.它地处北温带冷暖气团的变汇处.气象扰动频繁;其地理位置、海岸形态和走向;天文大潮的迭加,这三者使该区一年四季都可能受到风暴潮的威胁.莱州湾沿岸的地层中也常见风暴潮沉积.本区滨海平原的几层地下卤水矿,其成因也与风暴潮有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15.
莱州湾南岸滨海平原地下卤水水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合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莱州湾南岸滨海平原地下卤水样品的水化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莱州湾南岸地下卤水水化学总体特征与海水一致,rNa/rCl,rK /rBr和rMg/rCa系数反映出当地地下卤水来源于沉积古海水,并且海水浓缩程度很高,而变质作用较弱;主成分分析中,第一主分量可以用来解释地下卤水形成时的海水浓缩程度...  相似文献   

16.
莱州湾沿岸是中国海(咸)水入侵典型区域之一,受多次海侵海退事件影响,形成了复杂的地下含水系统。为探究其地下水系统水化学特征及演化规律,对比分析白浪河地区内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及主要离子的变化规律,研究了不同分区的水化学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内陆的咸水主要由淡水/卤水混合形成,滨海的咸水主要由淡水/海水混合形成。现存卤水在形成过程中发生了淡水的混入,水岩相互作用和阳离子交换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卤水的水化学组成。矿物饱和指数结果表明,不同分区的地下水体中,方解石和白云石基本处于饱和状态,岩盐均未达到饱和状态,石膏仅在卤水中达到饱和状态。从陆到海,地下水系统中发生的阳离子交换过程不同,淡水区和微咸水区浅层的地下水主要是水中的Ca2+与含水介质吸附的Na+交换,而其他分区的阳离子交换过程与之相反。  相似文献   

17.
莱州湾地区海水入侵与地貌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韩美 《海洋与湖沼》1996,27(4):414-420
于1993-1995年,通过野外实地考察,以及应用卫星影像解译,水文地质及第四纪地质钻孔资料分析等多种方法,综合研究莱州湾沿岸地区海水入侵与地貌关系,研究表明,莱州湾南岸与东岸地貌条件不同,海水入侵类型不同,南岸以古海水即咸(卤)水入侵主。东岸以现代海水入侵为主;海岸地貌以及滨海平原区古河道,古湖沼洼地地影响海水入侵的重要地貌因素,古河道带上;海水以层状入侵和越流入侵为主,平原洼地中,海水以垂向和  相似文献   

18.
晚冰期以来山东沿岸的海面变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区主要位于山东省黄、渤海沿岸地区,北至河北宣惠河口和南达江苏朱嵇河口。区内资料点的地理分布,在山东半岛和鲁南-赣榆-连云港山地海岸向内陆伸入几公里至十几公里,在黄河三角洲等平原  相似文献   

19.
广西滨海地貌特征及砂矿形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滨海地貌,大体以饮州犀牛脚为界,东部以侵蚀一堆积的砂质夷平岸为主;西部则主要是微弱充填的曲折溺谷湾岸。滨海地貌与砂矿有直接关系。不同的地貌类型形成的砂矿床有所区别,一般砂矿床主要产于砂质海岸、沙坝—泻湖海岸、三角洲海岸内。生物海岸、泥质海岸不成矿。砂矿成矿与地貌形态相联的有海积的、冲积的、残积的、浅海的及混合的几种类型。砂矿的形成与富集多受地貌形态的控制。不同的地貌形态,砂矿富集的部位不一样,一般在沙堤的根部、海滩的高潮线附近、沿岸沙堤的上中部、水下沙坝的顶部和向海坡的上部,以及冲积平原的边缘地貌部位,容易形成砂矿和富集。区内滨海砂矿极其丰富,主要有北海白虎头玻璃石英砂矿床、江平澫尾锆石—钛铁砂矿床、巫头金红石—锆石砂矿床等。沿岸不同的砂矿种类与沉积物的粒级有不同的选择。钛铁砂矿产在中细砂—中粗砂中;玻璃石英砂矿产于中细至中粗级沉积物中。  相似文献   

20.
山东半岛三面环水,伸入渤海、黄海之中,海岸线长达三千余公里,占我国岸线总长六分之一,陆架宽广,砂质海岸发育,为我国滨海砂矿远景储量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滨海砂矿形成的区域地质背景半岛区的构造位置处于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区内广泛出露太古一元古代变质岩系,中新生代火山岩及第四纪松散沉积物,发育了以燕山期为主的侵入岩,该区总体长期抬升,基岩裸露、遭受风化剥蚀,为滨海重矿物的富集提供了丰富的物源.半岛面临开阔的渤海、黄海,水动力条件有利于重矿物富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