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球科学进展》1991,6(2):87-87
第13届国际沉积学大会(IASC)于1990年8月26日至31日在英国诺丁汉大学举行。这是由国际沉积协会组织的四年一度的国际性学术大会。会议代表共1200多人,其中我国代表40余人。 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摘要1200余篇。在大会期间有700余人在12个分会场宣读了自己的论文,另有330人以展板的形式展示了各自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
1.沉积学组在本届会议中的活动在本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中,收入沉积学有关论文共计47篇,占《汇编》论文总数的23%。在本届会议的大会和沉积学组的小会上,共宣读了12篇论文。学术报告涉及岩相古地理与沉积环境分析,沉积作用与能源和固体矿产、现代沉积、有机地化和其它方面。与会者对  相似文献   

3.
第十二届国际沉积学大会于八月二十四日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参加本届会议的有来自五十三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名沉积学家。我国四十八名科学家出席了会议,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派出的以地学部副主任叶连俊为团长,地质所所长孙枢为副团长的十五名科学家代表团。中科院科学家在会议上宣读了十八篇论文。内容涉及岩相古地理、沉积建造、沉积矿床、现代海洋与湖泊沉积,有机地球化学及沉积地  相似文献   

4.
由我会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会主办、青海油田承办的第七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于 2 0 0 2年 8月 2 1日~2 4日在敦煌召开。这是我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领域的又一次盛会。来自中国石油、中石化、中海油、高校、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调查局、煤炭局等单位的 12 2人参加了会议。94岁高龄的杨遵仪院士莅会指导。从与会代表的素质可以看出 ,我国古地理学和沉积学领域的实力雄厚 ,后继有人。会议收到并编入论文摘要集的论文 12 1篇 ,在大会宣讲的论文 5 6篇。议题集中于岩相古地理学及沉积相 ,生物古地理学及古生态 ,构造…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的首届国际矿物学大会于 2 0 0 2年 9月在英国爱丁堡举行。继上届首次增设环境矿物学专题后 ,环境矿物学问题成为本届大会的一个重要论题 ,提交论文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明显提高。会议收录了 2 3个国家 (上届 14个国家 )的环境矿物学方面论文 91篇 (上届 32篇 ) ,提交论文较多的国家有英国 (2 3篇 )、美国、意大利 (各 9篇 )、日本 (7篇 )和中国(5篇 )等。论文主要分为 4个主题 ,分别是矿物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 (6篇 )、生物矿化作用与有机成因矿物 (18篇 )、环境矿物与人类健康 (2 8篇 )及矿物学和污染地球化学 (39篇 )。1 矿物与微生…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10月25~28日,第十三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于在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成功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有323位,分别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和生产单位的75个单位。会议收到论文摘要177篇,论文全文26篇。会议采用大会发言、分组发言和展报等方式进行学术交流,其中大会宣读论文28篇,分会宣读论文112篇,展示成果17份。本  相似文献   

7.
在第28届国际地质大会上,煤矿床资源问题划分成两个专题组,分别在两个会场进行论文宣读和学术讨论.其中泥炭和煤专题组共有论文45篇,煤地质学专题组共有论文10篇.这55篇论文在学术须域上涉及的面比较广泛,可归纳为七个方面的内容.一、泥炭的形成环境和地质学的研究当前将今论古的比较沉积学研究仍是煤地质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因此,本次大会对泥炭沉积方面的研究论文较多.其中有代表性的论文如C.A.Palmer等提交的温带与热带某些泥炭形成环境的地质学研究;A.D.Cohen提交的巴拿马西北部Changuinola泥炭矿床的研究等.Palmer研究了不同气候带的泥炭沉积:①属寒冷温带的美国缅因州和明尼苏达州的一个冰封地带;②美国缅因州海岸外,大西洋中的一个属温带海洋性气侯的岛屿;③沿暖和温带  相似文献   

8.
1982年9月我们应邀参加了英国伦敦地质学会火山岩研究组主办的“边缘盆地火山作用”会议。会议期间进行了学术报告,并对威尔士奥陶纪火山进行了现场考察。我们向会议提交了华南早古生代边缘盆地”与“中国北祁连山早古生代的火山作用”两篇论文。现将我们在会议期间学习和了解到的有关边缘盆地及其沉积与火山作用,英国威尔士奥陶纪海相火山地质现象;英国海相火山岩区地质制图方法等问题作如下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9.
郑秀娟 《地质科学》2006,41(4):585-585,647
由西北大学和长庆油田承办的第九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大会8月在西安召开.与会的249位代表分别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高校、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地调系统、煤炭系统、核工业系统和出版系统等63个单位.大会收到论文共173篇,其中全文95篇,摘要78篇.大会宣讲论文35篇,分会场宣讲论文43篇.论文涉及面宽,内容丰富多彩,包括古地理学、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地层学、古生态学、沉积盆地分析、沉积矿产资源和地球物理技术在沉积学及古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等学术领域.  相似文献   

10.
桂岩 《中国岩溶》1985,4(4):387-388
<正>第一届国际地貌大会于1985年9月15日至9月20在英国曼彻斯特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53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名代表,我国有31名正式代表,及4名在国外学习的留学生参加了会议。 会议收到论文摘要约800篇,我国地貌学者向大会提交的论文有30多篇,其中有28篇被安排在分组会上发言。五天的学术讨论,只有四个大会报告,而且都在晚间举行,他们是波兰韦斯特潘教授的“地貌、资源、环境和发展中国家”;美国贝克尔教授的“新的全球地貌学”;英国柯克教授的“地貌学的应用”,和法国特里卡特教授的“地貌学和开发”。   相似文献   

11.
由四川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组织筹办的“首届青年沉积地质学术讨论会暨青年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于1987年10月24、25日在成都地质学院召开。会议收到了来自全国生产、教学和科研等20多个单位的80余篇论文,论文从多学科、多层次、多角度探讨了沉积地质学的各个领域和发展趋势。其中,涉及能源和固体矿产沉积地质的论文占绝大多数,反映了沉积地质学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论文的作者都是35岁以下的青年  相似文献   

12.
【意义】第21届国际沉积学大会于2022年8月在北京召开。会议热点主要包括深时气候与环境、构造与火山沉积学、环境与灾害沉积学、生物沉积过程、陆相碎屑沉积体系、海相碎屑沉积体系、海相碳酸盐岩沉积、现代沉积过程、资源沉积学、沉积地球化学和地球科学研究新方法技术。【进展】与往届国际沉积学大会相比,深时气候演化以及中新生代温室效应和极热事件、新生代亚洲—青藏高原气候变化机制及沉积响应、特提斯构造与沉积作用、亚洲大陆边缘源—汇系统与沉积机制、碎屑沉积和生物沉积作用、海盆与湖盆混合沉积过程与时空差异、火山沉积学与灾害沉积学、有机—无机相互作用与碳中和、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方面受到广泛关注,深海油气资源及沉积矿床等相关研究得到了快速发展。【结论与展望】国际沉积学大会的前沿动态和热点问题综合分析表明,未来中国沉积学研究应当不断推动沉积地质学由定性描述向定量分析发展,创建具有中国区域地质特色的沉积学理论体系,为确保我国能源资源安全作出地质贡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时间为纲、以重大的深水沉积学进展为基础,简略地概述了深水沉积学的过去(1372年—1950年),从三个方面详细地阐述了深水沉积学的发展现状(1950年—今天):一、深水沉积作用和相模式:介绍了三大类、十二种流体类型或沉积作用类型和十种相模式,即A.再沉积作用,包括岩石垮落,沉积物的蠕动,滑移和滑塌,碎屑流,颗粒流,液化流或流体化流,浊流。B.正常底流,包括内潮流和内波流,峡谷流,底流或等深流,面流。C.面流和远洋沉积作用。十种相模式包括:滑塌沉积、碎屑流沉积、浊流沉积(粗粒、中粒、细粒)相模式和等深流沉积(砂质和粉砂质、泥质)、半远洋沉积、远洋沉积(红色粘土、软泥)相模式。二、深水遗迹化石和遗迹相:着重介绍了两方面的情况,即深水遗迹化石、遗迹相与深水沉积模式的关系和深水道迹化石、遗迹相类型、分布与深水环境类型、参数之间的关系。三、深水沉积学的发展对基础地质理论和地质思维的挑战:主要列举了五个方面的内容:1.垂向加积作用与侧向加积作用。 2.深海沉积间断与深水过程。3.事件沉积与灾变记录。4.深水沉积学与板块构造说。最后指出了深水沉积学在以后的研究中值得重视的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地球科学进展》1991,6(6):91-91
由国际冰川协会(IGS)主办、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协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的“山岳冰川学与人类活动关系国际学术讨论会(Internantional Symposium on Mountain Glaciology to Human Activities)”于1991年8月26日至30日在兰州召开。来自美国、苏联、日本、加拿大、英国、冰岛、挪威、瑞士等国以及中国的50多位冰川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包括录相片)60多篇,所有论文均在大会上交流。学术讨论会上还播放了加拿大学者提交的两部关于雪崩地区安全措施的录像片;同时举办了冰川图书展销。  相似文献   

15.
20 0 1年 1 0月 1 6- 1 9日 ,在湖北省武汉市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 ,召开了 2 0 0 1年中国沉积学大会。会议由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主办 ,中油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油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中石化公司胜利油田、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协办 ,到会专家约 2 60人 ,收到论文 3 0 0多篇 ,宣读论文 1 0 0多篇。这是我国沉积学领域近 2 0年来的一次盛会。会议期间召开了沉积学专业委员会。会后还有三峡地质海相碳酸盐岩沉积、桂林岩溶沉积、滦平扇三角洲考察。2001年中…  相似文献   

16.
四川省沉积学学术交流会于1981年10月14日至18日在成都召开,会议由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省地质学会、省石油学会联合举办。参加会议的有代表80多人,交流的论文37篇:内容主要有;沉积环境及古地理;生物瞧;浊流沉积;成岩环境;沉积岩及有关矿产:测试方法与应用等。会议开得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多采,最后通过民主协商,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成立了由曾允孚、王宓君等17名委员组成的四川省沉积学委员会。四川地区的沉积岩分布广、厚度大,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沉积学研究对于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地层古生物专业委员会等单位主办,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第八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于2004年8月9—12日在大庆油田召开。本次会议是中国古地理学和沉积学学科领域的一次盛会。与会人员分别来自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国土资源系统、石油系统、煤炭系统、核工业系统和出版系统等42个单位,共242人。会议共收到论文摘要133篇,论文全文29篇,大会宣读论文31篇,分会宣读论文52篇。会议开幕式由大庆油田…  相似文献   

18.
《古地理学报》2005,7(1):33-33
第 3届全国沉积学大会将于 2 0 0 5年 9月在成都召开。大会将围绕“沉积学与社会发展”这一主题 ,重点讨论沉积作用与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与沉积体系有关的矿产资源、全球环境变化与沉积作用、超大陆重建与大地构造沉积学、理论沉积学与新技术应用等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理论与实际问题。会议要求 2 0 0 5年 1月 31日前填报一号通知回执 ,2 0 0 5年 3月 30日前提交论文摘要。会后还有龙门山—九寨沟、峨眉山—乐山、拉萨—聂拉木地质考察。会议一号通知可向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索取。联系人及电话 :王 剑  0 2 8- 832 2 75 96王小龙 …  相似文献   

19.
《古地理学报》2005,7(2):156-156
第 3届全国沉积学大会将于 2 0 0 5年 9月在成都召开。大会将围绕“沉积学与社会发展”这一主题 ,重点讨论沉积作用与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与沉积体系有关的矿产资源、全球环境变化与沉积作用、超大陆重建与大地构造沉积学、理论沉积学与新技术应用等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理论与实际问题。会议要求 2 0 0 5年 1月 31日前填报一号通知回执 ,2 0 0 5年 3月 30日前提交论文摘要。会后还有龙门山—九寨沟、峨眉山—乐山、拉萨—聂拉木地质考察。会议一号通知可向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索取。联系人及电话 :王 剑  0 2 8- 832 2 75 96王小龙 …  相似文献   

20.
1985年12月3日到8日在济南召开了第三次全国生物全息律讨论会.与会代表共154名.大会收到论文140余篇.内容涉及生物学、古生物学、医学、药物学、农学、园艺学、物理学、数学、化学、地学和哲学等.我院柯国钧、毕先梅、杨洪参加了会议,并在大会上宣读了两篇有关全息律与地学及古生物学的论文.“生物全息律”是我国年轻的科技人员张颖清于1980年首先提出来的,现已成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全息生物学,这是中国人创建的新学科.全息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体部分与整体或部分与部分之间在生物学特性上全息相关的规律以及这些规律的应用的学科,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其理论在生物学、农学、医学等各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