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鱼的鳞片     
只要仔细观察鱼就可以发现,除了头部之外,绝大多数鱼的身体上布满了闪闪发光的薄片——鱼鳞。鳞片的形状鱼的鳞片,有的很大,如大曹白鱼的鳞片有5厘米宽。在所有硬骨鱼的单层鳞中几乎是最大的。有的鱼本身就不大,其鳞片当然更小了,还不到1毫米宽。鱼的鳞片有许多形状,一般硬骨鱼如石鲶、  相似文献   

2.
为了在头索动物文昌鱼中对zglp-1(Zinc finger, GATA-like protein 1)基因进行鉴定,并检测其在青岛文昌鱼(Branchiostomajaponicum)中的组织定位,本文对文昌鱼zglp-1基因的进化及表达进行了研究。同线性分析表明,文昌鱼zglp-1基因是斑马鱼zglp-1和人ZGLP-1基因的同源基因。文昌鱼Zglp-1蛋白的锌指结构域在进化上保守性较高,其三维结构与脊椎动物Zglp-1蛋白的三维结构也高度相似。系统进化分析显示,文昌鱼Zglp-1处于脊椎动物Zglp-1进化的基部,可能代表了脊椎动物Zglp-1进化的原始形式。利用RACE技术克隆得到青岛文昌鱼zglp-1基因完整的ORF序列,其编码389个氨基酸。实时定量PCR技术显示zglp-1基因在文昌鱼性腺中特异高表达,其中在卵巢表达最高;再利用切片原位杂交技术发现zglp-1基因在卵巢、精巢、肝盲囊和鳃等组织中有阳性信号,其中在卵巢中信号最强,与实时定量PCR检测结果基本一致。综上,本研究表明文昌鱼zglp-1为脊椎动物Zglp-1的同源基因,其在文昌鱼性腺高表达,这与该基因在脊椎动物性...  相似文献   

3.
赵士金 《海洋科学》1983,7(5):24-24
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米里曼博士、北卡罗林纳州立大学德马斯特博士及尼串博士、华盛顿大学斯屯伯格博士、美国海洋大气局坎农博士和日本东京大学永田丰教授等一行,应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邀请,于1983年4月17日—24日在该所参观并作学术报告。德马斯特博士、尼串博士、斯屯伯格博士、坎农博士分别作了题为“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测定中国东海沉积物的聚集速率”、“中国东海及其他大陆架地层的形成作用”、“中国东海大陆架沉积物搬运作用的测定”、“长江与大陆架的相互作用”等学术报告。永田丰教授先后作了题为  相似文献   

4.
RNA干扰(RNA interfering,RNAi)是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等生物中的一种高度保守、序列特异的RNA降解机制。Argonaute蛋白是RNAi途径的关键组成部分,其结构、功能和进化模式在无脊椎动物中已得到广泛研究,但在脊椎动物特别是硬骨鱼中的报道还十分有限。本研究从已测序物种的基因组中鉴定了12种哺乳动物和15种硬骨鱼的Argonaute家族基因。通过拷贝数、系统发生和共线性分析,本文验证了在脊椎动物中存在两个保守的Argonaute亚家族,即miRNA/siRNA介导的AGO亚家族和piRNA介导的PIWI亚家族。硬骨鱼类多样的繁殖发育方式是其生殖能力最大化的适应机制。为比较硬骨鱼中piRNA途径和miRNA/siRNA途径的功能和进化差异,本文对硬骨鱼(包括花鲈)和哺乳动物中的piRNA途径基因进行了全面的分子进化分析,并将这些基因与miRNA/siRNA途径中的Ago基因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硬骨鱼类的piRNA途径具有快速进化的特征,这可能适应了硬骨鱼基因组转座子数量大、种类多的特点。通过转录组分析,我们进一步证实了piRNA途径基因在四种硬骨鱼中的生殖特异性表达,预示其可能在配子发生过程中发挥作用。本研究为进一步解析硬骨鱼中piRNA途径基因的进化模式及其在鱼类生殖发育中的调控作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报载:前不久,德国科学家乘坐微型潜艇,在科摩罗群岛附近的西印度洋深处拍摄到6条极为罕见的原始鱼——“腔棘鱼”。这种鱼曾被认为是水生动物和陆生脊椎动物之间一个重要进化链节,早已绝种。通过对这些“活化石”照片的分析,将可能弄清楚陆地脊椎动物的水生祖先……  相似文献   

6.
硬骨鱼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免疫应答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硬骨鱼是最低等的兼具固有与适应性免疫系统的脊椎动物。文章分别就硬骨鱼免疫系统的组织结构与细胞组成、主要免疫细胞的特性与功能以及抗原诱导的固有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等方面概括了近年来的主要研究进展。在与哺乳类等高等动物免疫系统比较异同的基础上,概括出硬骨鱼免疫系统所具有的基本特征:1)鱼类在免疫基因、细胞与功能上较为保守,在免疫器官形态和结构上差异较大;2)鱼类具有完全的固有与获得性免疫应答体系,但其固有免疫作用可能更为重要,主要表现在胚系基因编码受体的种类与抗原识别范围更广,应答启动条件相对较低而免疫效应则相对强化;3)鱼类获得性免疫组成与结构较为简单,获得性免疫应答的发生相对滞后,应答效能较低。硬骨鱼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特性与其自身所处的环境和变温性质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7.
罗日祥 《海洋科学》1983,7(3):56-58
硬骨鱼与其它脊椎动物一样,体内具有多种激素物质。这种物质是由体内的内分泌腺体分泌的,按其化学本质来说可分成三类:含氮激素、甾体类激素和脂肪酸激素。 在正常的条件下,各种激素的作用是相互平衡的(如图),若动物机体内的分泌腺体出现异常,就会破坏激素的平衡,扰乱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从而影响动物的正常发育与健康。因此,研究鱼类的激素,对鱼的生长发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无脊椎动物到脊椎动物的纽带——头索动物文昌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头索动物文昌鱼是现存的最接近脊椎动物的无脊椎动物,它的形体结构简单却具有脊索动物的基本特征,而且其没有经过大规模复制的基因组结构与脊椎动物的始祖很接近。文昌鱼占据着重要的进化地位,并且长期以来在进化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等研究领城中一直作为模式动物,本文从文昌鱼的发现、形态结构、物种及分布、生活习性和胚胎发育等方面作以阐述。  相似文献   

9.
梭鱼幼鱼腺垂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众所共知,鱼类的繁殖是直接在脑垂体参于下完成的。所以研究梭鱼的脑垂体是深入研究梭鱼人工繁殖的重要基础。腺垂体的细胞类型,已在许多脊椎动物中做了广泛的研究,已有了明确的结论。在硬骨鱼中也作了很多工作,但是,在细胞类型的分类鉴定中还存在一  相似文献   

10.
应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邀请,美国加州大学斯格里普斯海洋研究所所长尼仁伯格教授偕夫人、周载华博士、贝达教授偕夫人于1979年9月17日至10月10日在海洋所讲学。尼仁伯格所长作了“遥感技术在海洋科学中的应用”和“深海钻探”的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11.
鱼(确切的说指硬骨鱼)全身有鳞。不!若仔细观察就会看到餐桌上的大马哈鱼,或者鱼缸中游动着的金鱼的头上果真有鳞吧?这个“鱼头无鳞之谜”与我们的头骨出现的秘密有关。头骨和牙齿实际上是“外骨”。最初的鱼身上披着厉害的骨板,但经过5亿年的进化,骨板变成鳞及头骨和牙齿等。欲知原委请往下看。从所发现的“阿兰达斯皮斯”(澳大利亚4.7亿  相似文献   

12.
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Polymeric immunoglobulin receptor,pIgR)是介导分泌型免疫球蛋白(Ig)多聚体跨过上皮细胞转运的I型跨膜糖蛋白,已在多种高等脊椎动物中得到克隆。2007年以来,陆续在红鳍东方鲀、斑马鱼及鲤鱼等多种硬骨鱼中克隆得到pIgR基因,并对其进行了表达分析。硬骨鱼类pIgR包含2个免疫球蛋白样功能域,含有4个保守的半胱氨酸(Cys)残基,能很好地结合Ig多聚体,进而介导其向皮肤或肠等黏液中的转运。但目前对pIgR基因功能及作用机制仍了解较少。本文拟对硬骨鱼中pIgR基因分子结构、转胞吞作用、功能及表达模式差异做简要概述,以期为今后深入研究pIgR在黏膜免疫中的功能及转运机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古生物学家与国内外同行合作对一个距今5.3亿年前的动物化石“华夏鳗”潜心研究,发现“华夏鳗”是地球上已知的最古老的原始脊索动物。是脊椎动物的早期祖先。这一研究成果将脊索动物的演化历史向前推了一千多万年。  相似文献   

14.
我国首次文昌鱼人工增殖放流在厦门举行厦门文昌鱼属国家二级水生野生保护动物,是脊索动物头索类生活的现存种类,介于无脊椎动物到脊椎动物的过渡类型,被认为是脊椎动物的祖先,享有“5亿年前活化石”的称号,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和较高的经济价值。2005年11月13日,厦门市海洋  相似文献   

15.
张睿 《海洋世界》2006,(5):26-27
一场关于世界上最小的鱼的友好之争,最后变成了一堂为什么鱼能如此微小的生物课。来自西雅图和瑞士的两位鱼类学家,最近分别在学术杂志中宣称,发现了目前已知的最小的脊椎动物。的确,它们真的都很小。其中一种,是由瑞士生物学家毛里斯在印度尼西亚的高酸炭碳沼泽中发现的。它是  相似文献   

16.
脊椎动物的起源是进化生物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目前人们普遍认为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中的脊索动物起源于同一个原始祖先。头索动物文昌鱼和尾索动物海鞘是现存的无脊椎动物中和脊椎动物亲缘关系最近的类群,是研究胚胎发育机制和脊索动物统进化的典型材料。长期以来,文昌鱼一直被认为是脊椎动物的姊妹类群,比尾索动物海鞘更接近于脊椎动物。但最近的研究却有了相反的观点,这导致了脊索动物进化历程之争,引起人们广泛的兴趣和关注。本文介绍这两类原索动物的研究现状,并对它们的进化地位以及作为研究脊椎动物起源的模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Gcm(Glial cells missing)是含Gcm-motif的转录因子。在果蝇中,Gcm决定神经元细胞与胶质细胞的分化命运;而在哺乳动物中,Gcm基因有Gcm1和Gcm2两种形式,主要表达于非神经组织,分别参与尿囊绒膜和甲状旁腺的形成。故Gcm在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中的功能是有差异的,但对其是怎样进化的并不清楚。文昌鱼是在进化中接近脊椎动物的无脊椎动物,是进化研究的良好模式生物。本文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出文昌鱼基因组中存在Gcm2-like基因,并对其进化与表达进行了研究。Gcm2(或Gcm2-like)基因存在于从刺胞动物到哺乳动物的各物种中,而Gcm1基因仅从两栖动物中才开始出现。无脊椎动物的Gcm2-like基因可能代表了脊椎动物Gcm1和Gcm2基因分化前的原始形式,且无脊椎动物的Gcm2-like基因可能与脊椎动物的Gcm2基因直系同源。另外,通过利用RT-PCR和原位杂交技术对文昌鱼Gcm2-like基因的表达进行了检测发现:Gcm2-like基因主要在文昌鱼的鳃、肠和肝盲囊中表达,特别是在鳃中明显高表达,支持哺乳动物甲状旁腺起源于鳃的观点。本研究为进一步揭示Gcm功能的进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喻丹  张培军 《海洋科学集刊》2004,46(46):142-147
脊椎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经卵裂和囊胚期积累了一定数量的细胞后,在原肠期开始出现明显的细胞运动,囊胚表层的细胞通过一个称为组织者(Spemann and Mongald’s organizer)的结构进入胚胎的内部,经过内陷、内卷、汇聚、延伸等一系列细胞运动,按照既定的方向迁移到达目的地,参与构建各个胚层,这一过程称为形态发生运动。形态发生运动是脊椎动物胚胎发育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在这一过程中,特定的单个细胞或成群细胞的定向迁移,对于三个胚层(外胚层、中胚层、内胚层),以及由这些胚层所产生的特定组织器官的发育与分化,具有决定性影响 从发育进化角度讲,作为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过渡类型,一个世纪以来,文昌鱼一直是发育学研究的重要模式生物。其中最重要的发现之一是童第周等做出的关于文昌鱼胚胎调整性的研究(Tung et al.,1958,1960,1965),他们利用卵裂球的分离和配合实验证明了文昌鱼胚胎在发育过程中具有调整能力,各部分有明显的相互作用。但关于文昌鱼形态发生运动的研究仅限于形态描述(Conkjin,1932; Hirakow et al.,1991),对于文昌鱼形态发生过程中细胞运动机制依然缺乏深入了解。  相似文献   

19.
文昌鱼嘌呤代谢酶基因:结构与演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嘌呤代谢是动物含氮废物排出体外的重要途径之一.嘌呤代谢终产物在不同动物各不相同.这是由于进化过程中,参与代谢1种或多种酶基因或者酶活性的丢失所致.本文从JGI网站佛罗里达文昌鱼基因组数据库中搜索文昌鱼参与嘌呤代谢主要5种酶(黄嘌呤脱氢酶、尿酸酶、尿囊素酶、尿囊酸酶、尿素酶)的基因,并且将它们与其他12种具有代表性且基因组序列已知的动物包括人、小鼠、狗、鸡、爪蟾、河豚、斑马鱼、海鞘、海胆、果蝇、线虫、海葵的基因结构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文昌鱼参与嘌呤代谢的酶基因有的和脊椎动物基因相似(黄嘌呤脱氢酶和尿酸酶),有的和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基因都不相似(尿囊酸酶),还有的和无脊椎动物海胆与海葵基因外显子个数与内含子相位都相似但外显子之间缺乏对应关系(尿素酶).所有这些都支持文昌鱼代表脊椎动物始祖代表类型,同时兼具特化特征的观点.尿素酶基因存在于水生无脊椎动物中,而在陆生的果蝇和线虫中均未发现尿素酶基因,因而我们推测随着动物由水生向陆生进化,参与尿素分解的尿素酶基因可能在陆生动物中完全丢失.  相似文献   

20.
朱瑾 《海洋世界》2007,(4):34-36
中华鲟是我国特有的暖温性大型溯河洄游鱼类,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华鲟还是地球上现存最古老的脊椎动物,在距今有一亿四千万年的时候,就可以寻到它们的踪迹,是世界现存鱼类中最原始的种类,和恐龙生活在同一时期。在鱼类进化乃至脊椎动物进化史上,中华鲟都有着特殊的地位,被誉为“水中活化石”。中华鲟的寿命最长可达35年,它们在海中生长发育,当雄鱼长到9~18岁、雌鱼长到14~26岁时可达到初次性成熟,这些性成熟的中华鲟在78月间由海洋进入江河繁殖,10上旬11下旬进入生殖季节。但由于卵的孵化过程要经历重重困难,因此,从卵成长到成熟的中华鲟成活率只有2%3%。因为中华鲟从海洋进入江河的整个洄游和滞留期间,基本上不摄食,因此,中华鲟在淡水中的能量消耗和性腺发育所需的营养都要依靠它在进入淡水前体内积累的大量脂肪等物质,所以在淡水中,愈接近成熟的个体,身体就愈消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