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王云峰 《地下水》2009,31(2):45-47,130
根据对郭庄泉流量衰减原因、水质污染及泉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注重生态环境建设,防止水质进一步恶化,加强基础工作研究,加强采煤排水管理,防止泉域内岩溶水开采条件恶化,加强节约用水,提高泉水资源利用效率四项泉水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运城三县(市)采煤对水资源影响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晓娟 《地下水》2005,27(2):85-87
通过三县(市)采煤排水的调查,分析了采煤排水对水资源的影响,同时阐述了采煤所带来的其他影响.对采煤排水、矿坑水利用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是一个矿业大省、经济大省,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和黄金生产基地,同时也是水质型缺水省份之一。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每年都有大量的井下矿坑水向外部环境排放,不但造成了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污染,而且还引发了岩溶塌陷、海水入侵等次生地质灾害。本文重点对山东省煤矿、铁矿、金矿等主要的矿产资源开发引发的地下水系统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主要开采矿山导致产生地下水疏干漏斗、引起区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降低了地下水的调蓄能力,改变含水层的地球化学环境,地下水水质进一步恶化,致使地下水可利用资源量逐渐减少,该研究为有关政府部门督促矿山企业对矿坑水资源化综合利用及水资源保护、减少矿山开采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前对总水资源的研究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1.计算总水资源量;2.根据计算的总水资源量进行优化规划和最优调度;3.加强实验研究,经过长期资料积累、提高总水资源量计算精度。而在总水资源量的计算中,只算出各年总水资源量的多年平均值,并且普遍地把它作为不变的常量,用来规划利用水资源。很少考虑甚至忽略了在不同开采条件下,总水资源量因开采水平不同是否有所变化的问题。而总水  相似文献   

5.
黄河水资源量及其系列一致性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匡键  张学成 《水文》2006,26(6):6-10,96
本文在总结黄河流域水资源调查评价的主要成果基础上,对1956年以来黄河流域水资源情势变化特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初步分析了黄河水资源情势变化的初步原因。研究结果表明,1990年以来黄河水资源变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降水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水资源量尤其是河川天然径流量呈现逐步减少的趋势,尤其近5年更加突出。河川天然和实际来水量减少,都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最后,文中针对目前黄河流域水资源变化特点,提出了可为今后水资源规划和水量调度服务的近期下垫面条件下的黄河水资源量。  相似文献   

6.
甘肃境内渭河流域水资源变化趋势预报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牛最荣  李德生  黄维东  张正强 《水文》2008,28(1):51-55,24
对渭河流域甘肃境内的水资源量进行了分析计算,水资源总量为20.90亿m3.经分析水资源的变化情况,发现水资源量历年呈衰减趋势,主要原因是降水量的减少,其次其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流域下垫面条件的改善和水利工程建设也是水资源减少的重要因素.在分析水资源演变趋势的基础上,建立了渭河流域甘肃境内水资源预报模型,经分析验证,预报精度较高,可以为渭河流域水资源调度、保护、评价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华蓥山中段某岩溶水系统循环演化条件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苏贵芬  许模 《中国岩溶》2019,38(2):193-201
针对华蓥山岩溶山区岩溶泉水枯竭,水质污染等问题,为查明其原因并做好防范措施。本文根据已有资料和实际调查研究,对比分析华蓥山中段某岩溶水系统天然条件和人工活动下循环演化条件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含水介质特征、岩溶水补给径流排泄特征、水化学特征和水资源量等方面的变化。分析引起岩溶水系统循环条件变化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合理建议,研究结果对区域岩溶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水环境良性循环有较好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沿海地区水资源丰裕,但缺水问题严重.本文以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以可利用水资源量为切入点,提出了沿海缺水区可利用水资源量的定义及计算方法.并时影响可利用水资源的3个主要因子:生态需水量、洪水弃水量及不可以利用水量进行了分析及确定.以湛江市为例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显示,在水功能区达标、扩大调蓄能力及合理开发利用过境水资源的基础上,区域可利用水资源量将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2021,(1)
以往针对单个煤矿采煤对水资源或水环境研究较多。利用煤田区5个井田和6个生产矿井资料,从水循环、水量、水质角度综合分析群矿采煤对区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预测。结果表明,不同标高同时开采,开采面积逐渐扩大、开采深度逐渐加深和开采强度不断增大,不同埋深的含水层逐渐被疏干,形成以矿井为中心的地下水降落漏斗群,最终形成200 km~2的巨大地下水漏斗,十个煤矿排地下水共3.67×10~7m~3/n。天然水循环在群矿采煤活动中被破坏或打乱,补给、径流和排泄均发生变异。群矿采煤活动中地表径流和老窑水通过采煤形成的裂缝与塌陷带渗漏入矿井中,致使地表径流量减少,地下水系统和地表水系统也随之改变,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破坏。尤其是矿井抽排水、老窑积水与渗漏、煤矸石淋漓、酸性水及固体废弃物随着地下水和地表水迁移和扩散,使地下水环境和地表水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与污染,且随着采深加深而逐年恶化,加大治理修复难度。  相似文献   

10.
研究神府东胜矿区煤炭开采对水资源的影响机制,对于保护当地水资源及脆弱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以窟野河为例,分析了煤炭开采对该流域水资源量与水质的影响机制,并计算出吨煤开采的基流损失量约为2.038 m3(1997—2005年)。研究结果表明,煤炭开采时形成的裂隙将萨拉乌苏组含水层中的水导入矿坑中,导致潜水由水平径流、排泄为主转化为以垂向渗漏为主,引发地下水位大幅下降,河流基流量减少以及泉流量衰减甚至干枯;煤炭开采使含水层中的水进入到矿坑,在物理作用和化学作用下形成硬度更大、矿化度更高的矿坑水,矿坑水排入河流后对河流造成污染。   相似文献   

11.
冯洁  侯恩科  王苏健 《地质通报》2018,37(12):2184-2191
宁东煤炭基地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匮乏,煤炭开采过程中的水资源保护备受关注。采用公式法及现有3个工作面实测数据研究,确定了首采煤层开采导水裂缝带发育的最大高度,对比首采煤层至主要含水层之间的距离与导水裂缝带发育的高度差值,预测首采煤层开采对含水层结构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宁东煤炭基地首采煤层开采的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一般为20~80m,其中大于180m的区域面积约5.9km2,集中于西北部灵武矿区;石炭纪—二叠纪煤矿区横城矿区7个钻孔导水裂缝带突破石盒子组达主要含水层(新生界含水层)底部,侏罗纪煤矿区灵武矿区9个钻孔的导水裂缝带已经沟通地表。将首采煤层开采影响含水层的程度划分为影响大、影响较大、影响一般、影响微弱4种类型,各种类型所占比例分别为14.7%、40.31%、18.65%、26.34%。  相似文献   

12.
煤炭开采条件下三姑泉域岩溶含水层保护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三姑泉域是我国典型的北方岩溶区,同时位于国家规划的晋东大型煤炭基地,煤炭开采与水资源保护之间的问题较为突出。多年来区内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采造成了区域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恶化等现象。因此开展北方岩溶区煤炭基地含水层保护评价对水资源保护及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含水层脆弱性、含水层功能和煤炭开采影响力三方面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PH法进行三姑泉域岩溶含水层综合保护评价。针对煤炭基地特征,采用增加了煤炭采空区指标的COP修正模型评价了含水层的脆弱性。含水层功能评价分别从供水能力与生态、大泉维持能力开展;煤炭开采影响力评价从开采活动及煤炭地质结构两方面开展。综合评价结果显示需要重点保护的区段为岩溶大泉、水源地及地表渗漏段,其次为岩溶强径流带及煤炭剧烈开采区,与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13.
大柳塔煤矿采煤塌陷对土地沙漠化进程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陕西神木大柳塔县地区煤炭资源的开发不可避免会产生地面塌陷、地裂缝、地下水位下降等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地面塌陷是否会加剧土地沙漠化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调查表明20年间整个研究区和其中的主要矿区土地沙漠化呈现出重度沙漠化土地逐年减少、轻度及非沙漠化土地面积逐年增大的一致演化趋势,采煤塌陷区土地沙漠化没有出现加剧的现象。通过4处采煤塌陷区及2处煤矿未开采区土壤垂向剖面研究,地表植被类型及覆盖度、植被根系垂向分布、土壤粒度、含水率、地下水位之间等关系表明,采煤塌陷对土地沙漠化进程没有明显的影响。年均415mm的降雨量基本满足采煤塌陷区沙生植被正常生长所需水份,其结论为该地区大规模煤炭资源开发土地沙漠化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Karstic limestone formations in the West Mountain area are important water resources for Taiyuan City in Shanxi Province, northern China, which is also known for its large-scale coal mining production. In this study area, groundwater is not only exploited for water supply purposes but also drained because of coal mining. The process of coal mining changes both the quantity of the karst springs and the quality of karst groundwater system because of overexploitation and overdrainage. In this paper, the influence of coal mining on the groundwater is analyzed from a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perspective. The hydrochemical analysis results reflect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recharge, runoff, and drainage; the features of the medium; and water-rock interactions. Based on a qualitat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geological deposi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roundwater flow system, three-dimensional groundwater flow models are established and applied to several scenarios to explore the quantitative influence and allow better protection of the groundwater environment and better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相似文献   

15.
论保水采煤问题   总被引:65,自引:0,他引:65  
采煤会造成地下水严重渗漏,同时对生态环境影响巨大,保水采煤在陕北地区是非常必要的。本文系统地论述了陕北侏罗纪煤田保水采煤的由来、基本思路、途径及地下水的勘查、开发利用、水源保护区设置等问题,评述了陕北侏罗纪煤田榆神府矿区保水采煤区划,从科学发展观角度,提出了一些保水采煤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玉舍河自北北西向南南东穿过玉舍煤矿,垂直地层走向横切含煤地层,影响了河床下及周围煤层的开采。通过现场踏勘、水文地质条件分析、覆岩岩性分析及导水裂缝带高度预计等,对不同开采上限条件下开采后玉舍河及其周围地下水流场的变化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并计算了不同条件下的矿井涌水量,结合矿井充水因素分析,最终确定,玉舍河两岸100 m范围外、玉舍河下及其两岸100 m范围内当煤层与河流垂直距离>260 m时,可以安全开采;玉舍河下及其两岸100 m范围内,当煤层与河流垂直距离<260 m时,不可以开采。   相似文献   

17.
煤矿开采不当会对水资源与水环境造成破坏,尤其在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地区更是如此。针对目前矿井涌水量预测大多以单一工作面或煤矿为评价单元,对沟域内煤矿群同时长期开采的地下水环境影响重视不够。选择头道河则沟域为研究区,以地下水勘查、井田勘探资料为依据,构建了头道河则完整沟域的地下水三维非稳定流数值模型,根据地下水、地表水监测数据和煤矿群开采涌水量的长观资料进行模型的识别与验证,以9#煤矿为典型矿区,分析综采和条带充填2种不同开采方式下矿井涌水量及其对水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综采状态下,矿井涌水量增加0.70×104 m3/d,导致地下水溢出量减少0.20×104 m3/d,引发矿区及区域地下水水位下降0.21~17.92 m;条带充填开采状态下,矿井涌水量增加0.11×104 m3/d,导致地下水溢出量减少0.04×104 m3/d,引发矿区及区域地下水水位下降0.01~0.44 m。(2)煤矿按综采方式开采,...  相似文献   

18.
陕西神南矿区煤炭开采保水煤柱留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北榆神府区是我国西部重要的原煤产地,与丰富的煤炭资源比较,水资源贫乏,生态环境脆弱,科学开发利用有限的水资源,促进煤炭基地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以神南矿区为例,研究了保水采煤保水煤柱留设的科学性,分析了保水采煤的技术措施,提出了针对神南矿区浅埋煤层保水需要而留设保水煤柱尺寸为20~57.2m。  相似文献   

19.
煤矿开采对地下水的影响及其脆弱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伟 《地下水》2010,32(1):13-14
在我国由于煤矿的大量开采,地下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并且破坏了水的动态平衡和生态环境。一方面分析了采矿对地下水的破坏,另一方面通过对地下水的脆弱性评价警示人们在开发利用煤炭资源的同时对地下水资源采取有效的防治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