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质学   19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流单体在杭州湾入海时的强度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淑琴  黄辉  周丽琴  陈佩佩 《气象》2011,37(7):889-896
为了研究对流单体在杭州湾入海时的强度变化情况,更好地预报对流单体的变化趋势,统计了2007年1月到2010年6月舟山雷达观测到的148个对流单体,以组合反射率因子、顶高、垂直液态含水量、径向速度、冰雹指数等条件来判断对流单体是加强还是维持或减弱。发现对流单体在海岸线附近加强或维持的几率比较大,在北岸入海后加强以及在南岸入海后减弱的几率较大,在傍晚到凌晨加强或维持的几率较大。对三个加强的典型个例,分别分析了海岸线附近的温湿特性、地面风的辐合、大气的层结稳定性等情况。对148个单体所处时刻的气温和相对湿度资料用GRADS进行插值,绘出等值线,然后统计整个杭州湾海域的最大气温差和相对湿度差以及水平风切变情况。统计结果:加强的单体,其环境温度、湿度梯度、风切变明显比减弱的大。最后得出结论,判断一个对流单体在杭州湾入海时是加强还是减弱,应从海岸线附近的温湿特性、地面风的辐合情况、大气的层结稳定性三方面的条件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2.
饶登宇  白冰  陈佩佩 《岩土力学》2018,39(12):4527-4536
在考虑相变的热能平衡方程和非饱和水分迁移质量控制方程的基础上,建立温度场-水分场的耦合模型,并采用一种无网格粒子算法(SPH)进行数值求解。其中,耦合方程中考虑了水流传热以及温度势对水流的直接驱动,在不考虑相变的情况下,该耦合模型可退化为常温下的水-热耦合模型,故可用于模拟冻融循环的相关问题。从求解热能平衡方程中的含冰量出发,实现解耦并对半无限单向冻结条件下介质内非稳态温度场和体积含水率分布场进行模拟,将耦合作用下的温度场与不耦合的解析解进行对比,反映出水分迁移对温度场存在较大影响。最后,求解了路基边坡在季节性周期温度边界下,温度场、水分场分布的演变规律,并评估了边坡阴阳面受热不均对水热两场分布的影响。计算结果基本能反映土冻结相变的实际物理过程,光滑粒子算法可以用于尝试解决冻土领域的其他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3.
徐州市地下水资源信息系统图形信息库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佩佩  江东 《地下水》1998,20(4):159-162
本文结合江苏省徐州市地下水资源信息系统图形信息库的建立,对图形信息网窝的选择,逻辑结构和数据结构的确定,建立和实施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以非线性思想研究了榆次地区地裂缝和构造、地貌、地震的几何形态特征,计算了它们的分维值。发现地裂缝与断层的分维值非常接近,而且地裂缝分维值小于断层分维值,说明地裂缝形态和断层形态相似,同属于剪切走滑性质,但地裂缝的复杂程度和活动性都小于断层。总结榆次地区断层、地裂缝、地震和地貌分维值的关系,可知当地的地裂缝、地貌形态和地震活动都受到断层活动的控制。  相似文献   
5.
地裂缝灾害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27年美国首先发现地裂缝以来,各国学者对地裂缝的发生、发展进行了细致的研究。美国学者首先从地震研究入手,认为地裂缝的形成受构造因素影响。后逐渐加强研究地下水超采对地裂缝的影响,形成了构造与地下水开采复合成因观点。我国学者重点对汾渭地堑地裂缝成因问题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提出几种成因机理模型,并用GIS技术建立简单的预测预报系统。文章在详细介绍国内、外对地裂缝成因机理和水文特性的研究以及预测、预报工作的同时,对今后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目前,地裂缝的研究正从以往的定性静态描述转向以过程为目标的精确定量动力学研究。利用相似材料模拟地裂缝的形成与发展,以非线性理论(如分形)对地裂缝系统进行定量的数学描述,建立准确的预测、预报模型(如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并与GIS相结合,建立完善的预测、预报系统,减少地裂缝灾害对环境的影响,进而对它加以利用,是今后地裂缝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6.
江东  陈佩佩 《江苏地质》1999,23(1):34-37
运用分形理论对汶南煤矿红层的微孔隙发育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岩层的孔隙分布具有自相似性,分维值是真实地反映孔隙特征的一个综合指标,分形统计方法是岩石孔隙定量描述的有效途径。有关方法、结论等可供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八里甸子地区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123.6±2.1)Ma和(126.0±2.8)Ma的早白垩世侵入岩发育.研究表明,岩石为高硅,富钾、钠,低钙、铝、镁的碱钙性—钙碱性系列岩石.微量元素相对高Rb、Sr、Th、Ta、Nb、Pb、Zn、Cu、Ag等碱性元素.以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为特征.岩石经历了较强的分异作用,是地壳发展演化成熟阶段产物.通过早白垩世侵入岩的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与成矿的相关性分析认为:八里甸子地区早白垩世各岩体均为矿化岩体,易形成金矿化,其中钾长花岗岩易形成铅锌矿化、磷钇矿化,是该区寻找金、铅锌和稀土等矿产的重要地区.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分形理论,对新汶煤田红层的微孔隙发育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层的孔隙分布具有自相似性,分维值是起初地反映孔隙特征的一个综合指标。  相似文献   
9.
阜新北部乌兰木头盆地早白垩世义县组火山岩为贫稀土钾质钙碱性系列岩石,具有中性→酸性演化特征.火山岩为处于拉张条件下断陷盆地内的火山喷发产物,岩浆来源于地壳.火山机体构造为破火山,具多口中心式喷发的特点.火山喷发韵律明显,喷发活动由强→弱.古火山活动恢复划分出5个发展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多年冻土表层的水热分布情况,在非饱和冻土的能量守恒方程和水分迁移的质量控制方程的基础上考虑冰水相变和水汽相变过程,并考虑水汽运移传热及温度势对水汽迁移的影响,建立了非饱和冻土的水-热-汽耦合模型。采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简称SPH)方法可方便地计算它们的演化过程。为此,在计算中先求解能量守恒方程的含冰量及气态水含量,再对未冻水含量和温度场进行求解,从而实现了温度场与水汽场的耦合。在此基础上,模拟计算了第1类热边界条件下半无限空间介质内非稳态温度场、体积含水率及水汽通量的分布情况,并将计算结果与未考虑耦合的解析解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水汽耦合的作用不容忽略。最后,针对处于季节性周期温度边界下路基的水热场的分布情况进行计算。研究表明,相比于水-热耦合模型,所建立的水-热-汽耦合模型得到的计算结果更为接近实际监测结果,可很好地揭示非饱和冻土中的水热汽迁移特征及其相变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