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地质学   8篇
综合类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岫岩地区晚侏罗世侵入岩属钙碱性钾质系列过铝的岩石类型,根据岩性和接触关系分为二期。岩石类型由早期的中细粒黑云母(角闪石)二长花岗岩向晚期的细粒角闪石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演化;黑云母成分由早期铁叶云母向晚期铁质黑云母演化。斜长石排号逐渐减小。副矿物组合均为锆石-鳞灰石型。  相似文献   
2.
刘家堡子超单元同位素锆石U- Pb 一致线年龄值为2 046.48±7 .01Ma,侵位时代为古元古代。按照侵入岩岩石谱系单位的划分原则,由早至晚划分为红旗村单元石英闪长岩、头道阳岔单元花岗闪长岩及阳隈子单元二长花岗岩,归并为刘家堡子超单元。成因类型为Ⅰ型花岗岩类,成岩物质来源于下地壳,岩浆演化由中性至酸性,演化明显,构成了完整的演化序列。  相似文献   
3.
辽西中元古界魏家沟岩群是四堡构造运动的构造产物,区域上经历了2期变形.第一期变形机制为中浅部构造层次的水平剪切流变,同时伴生绿片岩相区域变质作用.该期构造变形直接导致魏家沟岩群碎屑岩由层状体转化为片理化、条带状构造的似层状体,主要构造形迹有透入性片理、糜棱叶理、矿物线理.第二期变形以先期片理、糜棱叶理为变形面,形成一系列的褶皱构造和褶劈理构造,发生于浅部构造层次,其地质意义在于为铜多金属矿的富集提供了空间及动力.  相似文献   
4.
八里甸子地区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123.6±2.1)Ma和(126.0±2.8)Ma的早白垩世侵入岩发育.研究表明,岩石为高硅,富钾、钠,低钙、铝、镁的碱钙性—钙碱性系列岩石.微量元素相对高Rb、Sr、Th、Ta、Nb、Pb、Zn、Cu、Ag等碱性元素.以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为特征.岩石经历了较强的分异作用,是地壳发展演化成熟阶段产物.通过早白垩世侵入岩的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与成矿的相关性分析认为:八里甸子地区早白垩世各岩体均为矿化岩体,易形成金矿化,其中钾长花岗岩易形成铅锌矿化、磷钇矿化,是该区寻找金、铅锌和稀土等矿产的重要地区.  相似文献   
5.
主成分分析法是遥感蚀变异常提取的有效方法之一.在开展伊合诺尔等两幅1∶5万矿调过程中采用该方法对遥感数据进行处理,并对其铁染、羟基蚀变异常提取,绘制1∶5万遥感蚀变异常图,圈定了7个成矿靶区.通过地质填图,与已知矿床(点)吻合,说明该方法在地质找矿过程中是行之有效的,同时也为下一步地质填图以及找矿提供依据,故此方法应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6.
辽东地区古元古代条痕状花岗质杂岩呈东西向展布于辽东古裂谷带中,侵入辽河群,最高可达大石桥岩组。曾被认为是幔源岩浆结晶分异,或壳源重熔岩浆侵位的产物。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杂岩属钙碱性,是以S型花岗质岩为主的I型与S型的混合型花岗岩。杂岩物源主要来源于壳源区火山-沉积岩和壳幔过渡区的玄武岩-沉积岩,是壳幔混合层部分熔融体在伸展机制向挤压机制启动期转化阶段形成的复杂岩石,可称壳幔混合杂岩。  相似文献   
7.
岫岩地区位于华北板块北缘,郯庐断裂带东侧,营口-宽甸台拱之凤城凸起上.区内结晶基底由太古宙变质深成岩及古元古代辽河群层状变质岩系组成.进入印支期,本区岩浆活动强烈,侵入岩发育.据其岩石类型、结构、构造、接触关系、岩浆演化等,将三叠纪侵入岩划分为早三叠世、中三叠世和晚三叠世,建立了岩石单位.其岩浆演化为基性→中性→酸性的演化过程.其中早三叠世侵入岩以中基性辉长岩、闪长岩类为主,并呈大小不等的捕虏体残存于晚期花岗岩中,中三叠世和晚三叠世侵入岩主要为酸性花岗岩类,并呈复式岩基产出.  相似文献   
8.
辽东太子河地区中寒武世地层包括碱厂组和馒头组,属于陆表海沉积.根据岩性组合、沉积旋回、岩相等特征,将该套地层划分出3个三级层序,其中Ⅰ型层序1个,Ⅱ型层序2个,识别出30个副层序.本区凝缩段不发育,层序均由海侵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组成.  相似文献   
9.
闾山花岗岩位于辽两台陷的东侧,是同源岩浆演化的多期产物。其物质源于地壳,一期结构演化规律强,是辽宁地区典型的“S”型花岗岩。  相似文献   
10.
辽东本溪地区新元古界青白口系非常发育,出露齐全。文章运用沉积学、地层学、层序地层学等理论,依据辽东本溪地区新元古界青白口系岩相岩石组合特征及空间展布规律的地质调查和研究成果,参考前人层序地层划分意见,将该区青白口系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对层序内部的体系域进行研究,建立了本溪地区岩石地层格架和地层模型,认为该区青白口系在不同阶段的盆地演化过程继承了前期的古地理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