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宏宇  陈波 《海洋科学》1991,15(4):16-18
笔者从1986年起开始进行网箱养殖中国对虾的实验,4年来年年获得高产。其中,1986年在一只3m×3m×1m型网箱中养成对虾45.2kg,网箱单位面积产虾达5.02kg。1987~1989年继续在一只4m×7m×2m型网箱中试验,摸索出一套网箱养虾的技术。本文主要报告1987~1989年4m×7m×2m型网箱养虾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温度、盐度、pH和光刺激对卤虫卵孵化的影响,提出了本品系卤卵大量孵化的最适孵化温度、盐度和pH控制范围,并就孵化时对卤虫卵进 行室内自然光刺激持续的时间和阶段进行了试验,发现光刺激也可在孵化前进行。本试验首次应用23cm×23cm×40cm的网箱进行卤虫卵的孵化,其效果比相同水体的水泥池约提高一倍。本文还从无节幼体的活力、孵化水质的变化和孵化高蜂期等方面,探讨了卤虫卵大量孵化时无节幼体的收集最有利时机。  相似文献   

3.
养殖密度对九孔鲍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就放养密度对九孔鲍 (Haliotisdiversicolorsupertexta)的生长及存活率的影响进行了4个月的养殖实验。实验结果显示 :九孔鲍的生长明显地受到放养密度的制约。在5个实验密度组中 (分别为每养殖笼中放养35 ,40,45 ,50和55个鲍 )以低密度组的生长率为最高 ,达118.57μm/d。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大 ,其生长率逐渐下降。但各密度组的存活率之间差异不显著。研究同时发现 :九孔鲍的壳长与湿体质量的关系为 :W=0.000093605×L3.0395;每月一次对鲍壳长的测量会对该鲍的生长有明显影响 ,在同等养殖密度和养殖条件下 ,不进行测量的对照组生长率比实验组的要高出15.4%(16.25μm/d) ;另外 ,九孔鲍的生长与水温也有明显关系 ,其生长的临界温度为14.8℃。  相似文献   

4.
海南九孔鲍养成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3年我国皱纹盘鲍苗种及成体发生大规模死亡以来 ,北方鲍鱼产量一直处于低谷阶段 ,鲍鱼人工育苗及养殖严重受阻 ;1996年开始增产 ,但速度缓慢 ,生产极不稳定。南方福建东山一带 ,目前发生鲍鱼大规模死亡现象 ,并有向南方拓展之势 ,如广东湛江、汕头、汕尾也发生鲍鱼大规模死亡现象。海南省政府决定 ,今后几年内全省计划大力发展鲍类养殖 ,全省计划几年内发展网箱养鲍10×105箱 ,许多企业大力开展工厂化养鲍。本文针对海南养殖九孔鲍的独特特点 ,从养殖模式及养成技术的操作和管理 ,以及养殖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作一简要的…  相似文献   

5.
徐君义 《海洋科学》1994,18(4):66-67
1材料和方法1.1试验海区环境因子 本试验在乐清湾漩门水域进行。网箱泊置海区为泥沙底质,水深15m,5~10月份水温17~31℃,比重1.008~1.017,海水透明度300~500cm。试验期间海区曾遭受热带风暴潮袭击。1.2网箱结构和规格试验在规格为3m×3m×4m的板框式浮动网箱内进行。箱体为单层聚乙烯网衣结构,用铁锚和沉石固定。网衣网目大小分别是20目,0.6cm和1.0cm网径。1.3养殖措施1.3.1苗种及放苗数第一茬养殖于5月4日将体长0.8~1.2cm的中国对虾苗20000尾直放…  相似文献   

6.
HDPE圆形升降式网箱下沉时最大倾角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1种HDPE双浮管圆形升降式网箱的沉降过程,并利用几何分析方法找出该升降式网箱沉降的最大倾角与网箱系统参数之间的关系,制作1个圆形升降式网箱模型,在静水池中进行沉降实验。试验过程中,通过水下摄像及图像处理软件找出网箱沉降时的最大倾角。模型网箱最大沉降倾角的理论计算值为22.77(°),实验观测值20.80(°),二者误差为9.4%,最大倾角的理论计算值和试验测量值基本吻合,说明理论计算方法是可行的。据此,计算出国内常用的周长40 m的HDPE双浮管圆形升降式网箱的最大沉降倾角为31.29(°)。并以周长40 m的双浮管HDPE圆形升降式网箱的尺度参数作为参考,分析该网箱浮绳框边长、沉降水深和网箱直径与网箱最大沉降倾角的关系,得出这三者与沉降倾角呈线性关系的结果,为HDPE双浮管圆形升降式网箱的设计及安全操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HDPE深水网箱抗风浪流性能的海区验证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常文  朱爱意  沈建林 《海洋工程》2007,25(2):84-90,97
对HDPE深水网箱2000~2004年间的抗风浪流性能进行了海区验证试验.通过对HDPE深水网箱扶栏、框架、网具以及固泊系统受损率的统计,根据扶栏、框架、网具以及固泊系统在整个深水网系统中的重要程度,分别给予一定的权重统计出深水网箱的整体受损率,能比较客观地反映深水网箱的抗风浪流性能.海区验证试验结果表明,HDPE深水网箱抗风力达35 m/s、抗浪高6 m、抗流速1.0 m/s,与其设计参数基本相同.同时,为了增加HDPE深水网箱的抗风浪流性能,建议扶手管从110 mm改为125 mm、主浮管从250 mm改为300 mm、扶栏高度从1 m降低为0.8 m或0.6 m.风力主要影响扶栏系统,流速主要影响网具系统,而波浪对HDPE圆形浮式深水网箱的框架、网具、固泊系统以及网箱整体结构均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针对单点系泊(SPM)网箱系泊力大于传统网箱,离岸环境承受风浪时风险更高的问题,研究设计了一种相较传统圆形网箱拥有更小系泊力的船型网箱,运用正交原理制定了三因素三水平的试验方案,对网箱浮架进行了计算机数值模拟,分析网箱在波流共同作用下的水动力特性变化。研究表明,在兼顾经济成本与网箱安全性的条件下,长24 m,宽9 m,头部角度为60°的网箱浮架具有较优良的水动力性能和相对较低的养殖成本。该网箱系统能随着潮流改变方向而在锚点周围移动,从而极大减小网箱底部的养殖残渣堆积并降低锚固安装成本,可为我国深水网箱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鲍的养殖形式,目前主要有浅海筏式养殖、陆上工厂化养殖以及海底养鲍等。1海底养鲍及其优点所谓海底养鲍,就是人们通过科学的手段、合理的方法、将人工鲍苗投放于事先选择好的海区底部,让其自然或半自然生长。其优点是:1.1投资少它不用像工厂化养鲍那样需建设水、气、暖配套的大型生产车间;也不用像筏式养鲍那样需要购置大批的根橛、筏架、网笼和浮漂等养殖器材。其生产投资较其他养鲍形式少。1.2成本低海底养鲍靠自然潮汐进行水交换,不需用提水设施;所用器材、饵料和人工也都寥寥无几。1.3安全可靠养殖对象处于海域的底部…  相似文献   

10.
潮间带网箱养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从1993年5月~1994年10月开展潮间带网箱鲍的试验,在选好的岩礁区筑坝建池,防止落潮后网箱干露,利于鲍鱼度夏和越冬,利用网箱养鲍,便于管理,并可防止鲍鱼外逃及敌害生物侵入,苗种壳高2厘米以上,以提高其成活率;放养密度;壳高4厘米以前,每平方米200~300只,壳高4厘米以后,每平方米50~100只,可利于鲍鱼生长;饵料以海带,裙带菜为主,水温低于8℃时,很少投铒,水温8~15℃,每  相似文献   

11.
杂色鲍与皱纹盘鲍!盘鲍杂交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于1998~1999年在福建厦门和东山两地养殖场,对我国主要养殖鲍即杂色鲍与皱纹盘鲍、盘鲍进行杂交试验。结果表明,皱♂×杂♀的受精率为3.5%~15.0%,平均7.6%。皱♀×杂♂的受精率为1.5%~4.0%,平均2.8%。杂交成功的受精卵的胚胎和幼体发育均正常。杂色鲍×盘鲍杂交组合的受精率明显高于杂色鲍×皱纹盘鲍,无论哪个组合杂色鲍作为雌性亲本的杂交受精率均比反交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2.
方形网箱水平波浪力的迭加计算和实验验证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采用小直径圆柱体绕流理论和网渔具理论为基础的经验水动力计算法,分别考虑网箱框架是刚性体、网衣和绳索是柔性体的特征,结合正弦波理论对方形网箱及其构件受到的水平波浪力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理论给出了波浪力迭加计算法,并把计算结果与小尺度的网箱水槽实验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计算数值与试验数据较接近,平均误差率在15%以内。网箱水平波浪力呈周期性、不对称变化,在波浪周期小于0.72s时,主要以框架的波浪力为主,反之以网衣的为主。在波长为0.8m、周期为0.72s、水深为0.7m、波高为68.3mm情形下,计算结果显示网箱的框架尺寸和形状及其系泊、布局的选择应根据实际海况而定,网箱高度可适当增加,当设置水层下降深度相对于网箱高度比率为20%-40%,时,波浪力峰值下降相对率达68.03%-88.20%,表明可以较大程度地降低其波浪力。  相似文献   

13.
台湾东港大鹏湾、琉球乡北侧海域成功地以网箱养成黑鲷、黄蜡■、银纹笛鲷、红■等高经济价值的鱼。目前影响箱网养殖或沿海养殖之污染有两大来源,一为由陆上人为排放废弃物流入了海洋,另外一种是由养殖生物的排遗物或残饵所造成的污染,即浅海养殖上所谓的“自家污染”。海洋养殖是未来水产养殖的可行方向,对业者来说公益及权利的交集点目前仍有一段距离。琉球渔会的箱网养殖可以说相当成功,但仍有空间上及财力上的限制。如何有效规划出现实可以发展的区域或途径,需适时做出规划,以避免未来出现混乱局面。箱网养殖正在创新商机  相似文献   

14.
水温 2 0℃条件下 ,选用 6种方式进行稚鲍剥离对比实验。电剥离方式在剥离效率、稚鲍存活率 (长、短期 )及生长速度方面均具有明显的优势 ;混合气体处理与升温刺激的剥离效果最差 ,其余 3种方式 (酒精、氨基甲酸乙酯、乙基氨基香酸麻醉 )没有显著差异。对不同规格稚鲍剥离实验结果表明 ,8mm以下稚鲍选用高强度电剥离 ( 0 .5~ 0 .7V/ cm)方式为最佳 ;8~ 10 mm稚鲍选用中强度 ( 0 .3~ 0 .4 V/ cm) ;12 mm以上稚鲍可使用低强度电剥离 ( 0 .1~ 0 .2 V/ cm)方式。  相似文献   

15.
利用秋末至次年夏初福建省海区自然水温一般处于大菱鲆(Scophthalmusmaximus)生长最适水温范围这一条件,采用陆上工厂化养殖和海上网箱养殖二种方式,试验其养殖效果。利用海上网箱养殖方式,可以在秋末夏初自然水温处于大菱鲆最适生长范围期间,将大菱鲆鱼苗饲养至平均体质量500g/尾的商品规格。从2003年11月26日至2004年4月2日,鱼苗从平均全长11.3cm、平均体质量113.6g生长至平均全长27.1cm、平均体质量500.4g,成活率86.7%。而同一阶段,陆上水泥池的水温一般要比自然海区低1~2℃,生长速度也较慢。另外,大菱鲆对高水温有相当的耐受能力,在平均水温达27.0℃、最低25.2℃、最高达29.2℃的6月份,成活率仍可达85.9%。结果表明,在南方开展大菱鲆阶段性养殖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柔性网衣在水流作用下容易产生较大变形,不利于网箱内鱼类生长的问题,本文利用Orcaflex软件对网衣结构变形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并将计算结果与Kristiansen等[10]的水槽试验和Cristian数值模拟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数值计算的准确性,再利用“九点空间坐标法”计算了不同流速和配重情况下网箱体积剩余系数,定量分析了流速和配重对网衣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流速情况下,体积剩余系数可达0.997;在高流速情况下,体积剩余系数可达0.652;同时,在流速为0.3 m/s的情况下,增加40 g配重可以将网箱体积剩余系数从0.612提高到0.684,对网衣变形程度的影响高达10%。由此得出,流速是影响网衣变形的主要因素,流速越大,网衣变形情况越严重,在高速情况下,配重是改善网衣变形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网箱框架、网衣在风、浪、流作用下的受力分析 ,建立网箱锚泊系统缆绳受力计算的数学模型。以国家十五“86 3”计划课题—“深海抗风浪网箱的研制”所设计的网箱为例 ,选定山东荣成市寻山海域 1 0年一遇的灾害海况为设计计算条件 ,根据 Morison公式 ,采用 Goodman- L ance方法求得单个网箱的锚泊力为 6 5 .6 7k N。在此基础上对网箱的锚泊系统进行设计 ,确定了锚泊系统每只锚重 2 5 0 kg,锚链重为 1 5 0 kg,缆绳长度为 33m。  相似文献   

18.
日本水产厅水产工学研究所与民间合作的研究小组,开发了浮在海表层消波的新型消波堤,并进行了小型试验。它是将内侧分成2个房间的箱型结构,与过去的类型比较,可以对长周期的波能消波1~4成,从而形成定置网和养殖网箱所需的平稳海域。  相似文献   

19.
大鹏澳网箱养鱼水体自身污染及富营养化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根据1998年8-10月每月1次对大亚湾大鹏澳网箱养鱼水体26h定点连续观测,采用国内常用的营养状态质量指数(INQ)法,并选用COD、TIN、PO4-P和Chla为评价指标,分析了各网箱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讨论了A网箱INQ值的周日变化;用质量平衡法估算了网箱养鱼水体的氮、磷负荷量。分析结果表明,8-10月份各网箱水体营养况状属中营养水平;INQ值的周日变化中,高峰出现在12:00-18:00,各网箱水体富营养化程度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加而增大,8、9月份最为明显。网箱养鱼的水体的氮、磷负荷从7月至9月逐渐增大,10月开始下降。  相似文献   

20.
皱纹盘鲍对河流弧菌-Ⅱ苗免疫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于1993-1995年,用免疫法防治皱纹盘鲍脓疱病。河流弧菌-Ⅱ分离自大连水产养殖公司、太平洋海珍品养殖公司的患脓疱病的皱纹盘鲍;健康皱纹盘鲍,由大连水产养殖公司石庙苗种厂提供。鲍血淋巴细胞的体外吞噬实验:取健康皱纹盘鲍的血淋巴与肝素和菌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置湿盒内37℃培养30min,取一滴涂片,吕氏液染色后观察。用该病原菌制做菌苗,大量扩增病原菌,用0.1%-1.0%的甲醛洗下菌苔,处理24-120h,用生理盐水反复清洗,除掉甲醛;再用生理盐水稀释到所需浓度。通过反复传代降低毒性,制成活菌苗。用两种菌苗在稚鲍、一龄鲍(2-3cm)和成鲍(6-8cm)上实验。结果表明,鲍的血淋巴细胞约有三种,三种细胞都有吞噬细菌的能力,有的细胞象变形虫样变形,在细胞膜上吸附着很多细菌,有的细菌已被吞到细胞内;该病原菌可同鲍的血清发生凝集反应;菌苗的效果明显,可提高成活率约50%以上。由上述结果可见,皱纹盘鲍的血淋巴细胞具有吞噬细菌的能力,在菌苗的作用下,血淋巴细胞增殖并活跃地吞噬异源致病菌,同时鲍血液中的免疫因子也被激活,参与免疫的过程,使皱纹盘鲍成活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