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未来15年是城市化和工业化迅速推进的关键时期,,人地矛盾日趋突出,国土规划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将更为重要,但随着经济活动领域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以及规划背景的变化,原有规划的思路、方法、手段已难以满足和指导建设实践。在世纪之交,转变国土规划的思维、方法和手段,制定出可供选择、具有弹性、可实施跟踪管理和调整的国土规划,使之既适应近期的建设需要,又展望远景的发展趋势,既符合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又体现政府的宏观调控手段,是迅猛发展的社会经济建设的需要,更是国土规划工作者急需完成的任务。一、…  相似文献   

2.
黄春长博士的著作《环境变迁》(科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2000年第二次印刷)建立了环境变迁科学的理论体系,明确了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和当前的主要任务,展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它对于丰富和完善现代地理学的时空理论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书中第一部分系统地总结论述了环境变迁学的理论、方法和发展趋势。内容包括环境变迁的驱动因素和反馈问题,陆地、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环境变迁的时间尺度、空间尺度和变化幅度,渐变、突变和灾变问题,环境变迁研究途径及其理论依据等。这些都体现了作者对于环境变迁科学理论的独特见解和哲学思考。第二部分引用世界环境变迁学领域大量的新材料,重点论述了晚第四纪以来的环境变迁,从时间上涉及末次间冰期、末次冰期、晚冰期、全新世和历史时期。内容涵盖了全球气候变化、古冰川与冰期、河湖水文变化、黄土与季风演化、海平面与海岸带演变、植被变化和动物群演变等重要理论问题,比较全面地展示了现代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第三部分重点论述环境变迁的人类因素。系统分析论述了人类对于环境资源的利用和人类干预自然能力的发展演变。深入探索了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人地关系演变问题,内容包括人类活动对于地质地貌环境、土壤土地资源、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的影响及其不良反馈等。其中涉及全球气候和碳循环变化,河湖水文水资源和海平面变化,植被退化和荒漠化,土壤侵蚀和盐碱化,城市地面沉陷等问题。这些对于我们客观地认识和准确地把握环境演变的规律,规范人类行为,协调人地关系,保障今后的人类食物安全、供水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极其深刻的启发性。   该书的主要特点是内容新颖,材料丰富且翔实可靠,文字流畅,系统性强,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书中既可见世界流行的极地冰芯、深海沉积、黄土与东亚季风、热带珊瑚层和ENSO等最新研究成果,也可见有关过去的全球变化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例如末次冰期内千年尺度的气候突变事件,晚冰期和Younger Dryas气候突变,全新世短尺度变化,小冰期气候和环境,热带非洲封闭湖盆水文突变,西北欧的Elm Decline, 北大西洋水温盐环流及其气候反馈等。同时,书中还融汇了作者在欧美和国内的研究成果。   当然,作为地学领域的发展前沿,环境变迁科学正在突飞猛进,知识更新迅速,新的学说层出不穷。本书再版时,可以考虑更进一步地充实有关方面的内容,例如,可以考虑增加有关东部平原河湖演变、黄河的决口和断流问题,人地关系调控理论等。  相似文献   

3.
新书介绍     
由国家科学技术部组织编写的“国情”系列丛书,将于2001年3月由开明出版社出版。其中由中国林科院研究员黄鹤羽、国家科技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主任王志学主编的《中国林情》一书,以林区、林农、林业为主线,系统、完整和全面介绍了中国林业的基本情况,包括现状、成就、经验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发展林业的目标、趋势、任务和重点以及应采取的对策。该书提供了大量的史实资料,内容丰富,结构合理,层次清晰,论述全面,对林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是领导部门决策的参考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所谓电化教学,是指在教学中,将幻灯、投影、录像、计算机等现代化的视听工具,应用于教学的过程,也叫视听教学。(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强调指出:“要积极发展广播电视教育和学校电化教学,推广和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很明显,电化教学是当代教学手段的重大变革,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中学地理教材是一门集天文气象、地质地貌、土壤植被、物产、民族。工业、农业、交通、商业、旅游等知识于一体的综合课程。具有形式的多样性和内容的广泛性,时空的无限性和…  相似文献   

5.
要建设成新兴的旅游城市和现代化生态园林城市,福州必须承接和延续历史文脉,树立时代观念、整体观念、区域观念和自然观念,在保护、改造、拓展、创新上下功夫,在文化、绿化、美化、个性化上做文章,在规划、建设、管理、提高品位上求突破。  相似文献   

6.
河西走廊临泽样区土壤生产潜力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基层分类研究”的要求,以河西走廊临泽样区为例,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应用层次分析法,以土壤资源、地貌条件和土地利用作为评价单元,选取土层厚度、有机质、土壤质地、PH值、地貌类型、坡度、海拔高度、土地利用现状等8项要素作为评价因子,对样区土壤生产潜力适宜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得出结论:宜农一等地,包括兰家堡系、倪家下营系;宜农二等地,包括东三村系、化音系和曹家庄系;宜农三等地,包括五三村系、盘石营系和曹家湖系;不宜地,包括南山坡滩系,王家墩东滩系、上府寺系和梁家湖系。本研究对于绿洲农区合理、有效、可持续的利用土地资源,使其最大程度的发挥土地生产潜力,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香港的土地利用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朝辉 《热带地理》1997,17(2):149-156
香港地区地域狭小,地形崎岖,可利用地少,人口众多,用地紧张,但严谨的用地政策、规划用地和严格管地,使城镇有序,城乡结合协调,基础设施完善,做到合理用地,有效用地和高效用地,从而成为一座名副其实、整洁、美丽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相似文献   

8.
呼伦贝尔盟盐湖众多,主要集中分布于新巴尔虎旗附近、乌尔逊河沿岸和呼伦湖以南三个成盐区.呼盟地区盐湖盐类矿物主要有芒硝、泡碱、石膏和石盐.在矿物组成上,东部和西部有较大差异,东部为芒硝、泡碱和石盐,无石膏沉积,西部则是芒硝、石膏和石盐,无泡碱沉积.盐湖卤水主要由K+、Na+、Ca_(2+)、Mg_(2+)、Cl-、SO_(2-)、CO_3(2-)和HCO_3-组成,并含有一定量的溴、硼、碘等微量元素.呼盟地区盐湖矿物以芒硝为主,天然碱、石膏次之,石盐较少.盐湖矿床以小型为主,埋藏较浅,易于开采,矿层组份简单,易于加工利用.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旅游资源开发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13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旅游资源开发在一定区域存在一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优势和劣势、机遇和挑战之间存在相互转化的互动关系。在区域旅游资源开发中科学分析资源开发中的SWOT因素,制定适宜的开发战略,可以变劣势为优势,以机遇迎接挑战,从而实现资源持续开发。用SWOT分析方法对云南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具体的分析,面对异常激烈的竞争市场,云南省应立足资源和市场,加大力度,以生态旅游为特色,全方位、深层次的开发,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把云南省打造成旅游大省和强省。  相似文献   

10.
热带雨林的碳循环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热带雨林的碳循环及其在全球碳循环中的作用,已经成为当前的热点研究问题,热带雨林的碳循环包括植物的固碳作用、归还作用和再利用、流失及贮存三个过程,并具有周期短、贮存量大、复杂性及封闭性强的特点,而且热带雨林的碳循环对全球碳循环、全球变化、生态系统、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以及人类本身有巨大影响,但是由于热带林地的土地利用每年造成相当大的碳净释放,并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因此深入开展对热带雨林的研究,以及合理利用、开发和保护,实现热带雨林和可持续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11.
在人类赖以生存的地质环境中,如山脉、丘陵、平原、海洋、河流、湖泊、地下水、矿产、地形、地质结构等,当遭受到自然或人类的严重破坏,并造成地质环境恶化、人畜伤亡和物质财富的损毁时,称为地质灾害。我国国土辽阔,且70%是山区和高原区,地质条件相当复杂,加上人类的一些活动违背了自然规律,所以地质灾害的种类多、分布广、  相似文献   

12.
我国西部生态退化的社会经济分析--以川西为例   总被引:9,自引:11,他引:9  
陈国阶 《地理科学》2002,22(4):390-396
导致川西生态退化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口超过环境容量,农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落后,以柴、粪为薪、天然放牧,陡坡垦殖,砍伐森林等导致植被破坏,草场退化,水土流失,据此,对川西的区域资源优势,川西较低密度人口,川西资源开发和支柱产业选择应重新评价和定位。进行川西生态建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营造开放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的耗散结构,构造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协调的有序结构和机制。同时,较彻底地改造农林牧生态系统,开创与生态协调的农业结构,生产模式,种植模式和管理模式,进行农牧区社区建设,根除刀耕火种,陡坡垦殖,游牧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3.
长江三角洲旅游经济一体化浅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旅游资源的互补性、旅游空间的连续性以及区域文化的相似性奠定了长三角旅游合作的基础。推动长三角旅游经济一体化,需要从观念、机制和措施等方面进行创新。观念更新是长三角旅游合作的关键,以互利共赢为目标,以历史文化为线索,以交通为纽带,加强政府间的合作和联动,统一市场建设,整体形象营销,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以上海2010年世博会为契机,完善旅游合作协调机制,加快制定旅游合作规划,加大旅游市场拓展、项目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共同构建长三角旅游经济圈。   在长三角旅游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必需加强政府的合作和联动,打破地区分割,加强统一市场建设;同时,加强地区间发展的协同和协调,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以旅游圈的旅游资源为背景,以历史文化为脉络,以交通为纽带,针对圈内外市场特点,推出系列化、精品化、特色化的旅游产品与线路,实现多样化产品形式,构建若干个主题不同、功能互补的旅游业圈。长三角旅游合作要取得成功,必须有一系列可操作性强的对策和保障措施。通过旅游资源的重组和共享、旅游产品的更新和提升、区域旅游功能分工、客源市场的共同开拓与互换、联合促销、旅游企业之间的优化组合以及区域旅游整体形象的构建等,长三角范围内不同城市的旅游产业将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4.
要建设成新兴的旅游城市和现代化生态园林城市,福州必须承接和延续历史文脉,树立时代观念、整体观念、区域观念和自然观念,在保护、改造、拓展、创新上下功夫,在文化、绿化、美化、个性化上做文章,在规划、建设、管理、提高品位上求突破。  相似文献   

15.
珠江三角洲土地利用变化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耦合关系   总被引:57,自引:2,他引:57  
张文忠  王传胜  吕昕  樊杰 《地理学报》2003,58(5):677-685
在分析珠江三角洲1990~2000年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和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土地利用的综合变动系数将珠江三角洲划分为4种土地变化类型,即剧变型、缓变型、相对稳定型和稳定型,并总结了不同变化类型的特征。进一步研究了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阶段与土地利用变化类型的关系,结果显示,处于不同工业化、城市化阶段的县市,其土地利用变化也明显不同,且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和状态具有一定的内在关系;最后对产业非农化、城市化与土地利用变化的耦合系数进行了研究,发现各市县的产业非农化、城市化和土地利用变化的耦合系数,与土地利用的综合变动系数具有很高的一致性,按照产业非农化、城市化和土地利用变化耦合系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判断土地变化的类型。  相似文献   

16.
赵伟 《中国方域》2004,(4):18-21
行政区划是国家根据行政管理和政治统治需要,遵循有关法律规定,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地理条件、民族分布、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地区差异和人口密度等客观因素,实行行政区域分级划分,将国家的国土划分为若干层次、大小不同的行政区域系统,并在各区域内设置相应的地方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建立政府公共管理和服务网络,为社会生活和社会交往明确空间定位。行政区划是国家权力再分配的一种主要形式,也是国家统治集团意志及政治、经济、军事、民族、习俗等各要素在地域空间上的客观反映,是国家行政管理和政权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交往教学是我国新一轮课改大力倡导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之一。所谓交往教学,就是把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过程视为一种交往过程,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借助各种中介和载体而进行的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念、方法等多方面的人际交往、思想交往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交往教学也可以认为是一种教学理论和策略,目前我国高中阶段学生学习任务十分繁重,每天都在重压之下,死记硬背,题海漫漫,学生厌学,师生关系、学生与学校的关系都比较紧张,既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也不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创造性的发展。为了课改的需要,为了素质教育的需要,为了体现以人为本,我们从2004年秋开始进行交往教学的试验和探索。  相似文献   

18.
新疆准噶尔盆地边缘部分地段生态环境特征   总被引:8,自引:11,他引:8  
新疆准噶尔盆地边缘部分地段降水少,蒸发量大,干旱多风,土壤肥力低和盐碱化较强,自然条件比较恶劣。但不同地貌单元自然条件又不尽相同,特别是土壤质地、盐分和养分的差异,导致植物群落发生相应变化。在水资源严重匮乏的情况下,植被整体呈现出群落组成简单、优势度高、多样性和覆盖度较低等特征。它们所构成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敏感性很高,在水土开发和重大工程建设时必须充分注意这些特点。  相似文献   

19.
文山州特困乡贫困类型划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贫困本身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更客观、更准确、更科学 分贫困类型,是经济发展和消除贫困的重要步骤。云南的贫困和全国的贫困状况基本一致,首先是区域性贫困,其次是结构性和阶层性贫困。文山州位于滇东南岩溶地区,岩溶地貌发育完全,地表径流形成困难,干旱缺水、交通闭塞。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卫生、环境处于全面落后状态。贫困指标的选取涉及贫困乡村的人口资源、自然条件、经济状况、生活水准、社会发展、对外交流等方面。因子生态分析法是较为先进的现代多元统计方法。首先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文山州50个特困乡进行主因子提取和信息归纳,其次,在因子分析基础上进行样本分层聚类,总结几个类型的贫困特征并给出反贫困建议。中国经济重心的西移和各方的共同参与有利于消除贫困。  相似文献   

20.
松嫩平原西部自然灾害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松嫩平原西部由于特有的地质,地理演化过程和气候,水文条件制约,集旱、涝、盐碱、风沙等自然灾害为一体,并伴随该区人口的增加,较长时期只顾开发,忽视治理和保护,从而加剧中种自然灾害发生,该区灾害的防治应以协调人地关系为原则,水利控制与生物工程相结合,开发与治理和保护并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