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在GPS定位中平差模、型法方程组系数矩阵状态的稳定性及对参数估计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了适合于GPS短弧法平差的理论和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本文研究的模型参数选择法和参数加权岭估计法对于解决法方程组的病态问题以及对于提高GPS双次差短弧法定位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利用GPS载波相位观测值进行基线测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讨论了基线测定中卫星星历误差对定位结果的影响,提出了基线上轨道改进的定位方法,编制了基线测定的定位软件,并使用高精度基线上的实际观测资料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在基线上用轨道改进定位方法是可行的,可以提高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3.
目前卫星多普勒定位技术在我国已被广泛用于测绘、天文、石油、地质、海洋和军事部门。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仍只能根据美国子午卫星的广播星历进行单点定位或短弧法定位。因此,在考虑定位精度的时候,就必须考虑子午卫星广播星历本身的精度。我国又恰好位于美国子午卫星跟踪网的背面,那么子午卫星在我国上空这段轨道的精度究竟怎样呢?这是我国许多子午卫星用户十分关心的一个问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乔木林应用场景中的定位性能,指导林业行业科学应用GNSS技术,该文探究了多种立地条件下中高郁闭度林分中BDS与GPS的应用能力,采集了森林环境中单BDS和单GPS这两种定位模式下一定时长的GNSS信号,并定量计算了平面和垂直方向的定位误差,以及GNSS几何精度因子和信噪比等参数.通过3个时长水平定位精度、垂直定位精度、卫星数量、DOP值、信噪比等观测参数的误差平均值、极值、方差等的对比分析表明,目前基于单频伪距定位的原理,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性能指标与GPS基本一致.选用专业设备且单点求平均是满足林下高可靠性(优于5 m)定位要求的重要手段与方法,瞬时数据只适合森林环境中低可靠性(10 m)的导航作业要求,如果要满足亚米级及更高精度的定位需求,现阶段需采用差分技术.  相似文献   

5.
为克服传统卫星紧急无线电示位标(EPIRB)定位精度差、功能单一的不足,满足渔船信息化、智能化的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北斗定位和短报文通信技术的新型多功能示位标. 首先,进行了示位标的硬件设计;其次,进行了示位标在极端恶劣海况下的偏转角仿真实验和不同姿态下的短报文收发测试,提出了基于示位标姿态的短报文发送机制;最后,进行了实验验证. 结果表明:基于示位标姿态的短报文发送机制能够有效提高短报文投递率,设计的多功能北斗示位标在智慧渔船应用中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6.
本文讨论了空基增强GPS系统的原理及其数学模型,为了对定位精度的变化进行比较,编写了增强数据融合定位精度计算软件。利用试验数据对空基增强GPS方法的定位效果进行了大量的定位试验,数据计算结果表明在我国大陆利用空基增强系统提高GPS用户的定位精度方法可行。说明了本次试验存在的问题,展望了空基增强系统在完好性和精密定位中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受实测气象参数的限制,使用标准大气参数的传统对流层模型的精度并不高;使用参数估计法的精密对流层模型增加了观测方程的待估参数,影响收敛速度. 针对实测气象参数缺失的情况,提出一种融合对流层模型,使用两种非实测气象参数模型分别计算出平均海平面处和测站处的气象参数,再利用Saastamoinen模型经验公式求解天顶对流层延迟(ZTD). 利用RTKLIB软件进行精密单点定位(PPP)实验. 提出的融合对流层模型摆脱了实测气象参数的限制,解算结果表明:使用该模型时,在东、北、天方向的定位精度分别比Saastamoinen模型提高16 mm、1 mm、2.2 mm,比MOPS模型提高13.8 mm、0.7 mm、1.6 mm,比GPT/UNB3m+Sa模型提高2.9 mm、0.4 mm、0.7 mm,在天、北方向的定位精度接近参数估计模型,实现了PPP定位精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次提出GPS快速定位所必需的最短观测时间问题,并讨论了为保证与观测时间为1~2h时的定位精度相当而需要的最短观测时间;总结了利用最短观测时间上采集的数据进行GPS快速定位的方法,完善了GPS快速定位理论;最后得出几点结论。  相似文献   

9.
GPS快速定位理论及数值结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首次提出GPS快速定位所必需的最短观测时间问题,并讨论了为保证与观测时间为1~2h时的定位精度相当而需要的最短观测时间;总结了利用最短观测时间上采集的数据进行GPS快速定位的方法,完善了GPS快速定位理论;最后得出几点结论。  相似文献   

10.
声源定位算法的精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国家靶场测量落点坐标测试手段存在局限性的问题,该文提出基于时延估计的声源定位算法,给出影响该算法定位精度的几个因素和传感器阵列的几种布站方式,并对各种布站方式的定位误差进行了仿真计算,通过仿真分析了在不同的布站方式下声波的传播速度误差和时间差测量误差对定位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声波定位技术测量落点坐标精度可满足指标要求;合理布设传感器阵列能够提高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1.
针对精密单点定位常用的无电离层组合模型、非组合模型和Uofc函数模型的静态和仿动态精密单点定位定位性能问题,该文利用2015年10月27日MGEX 94个跟踪站点的静态观测数据,分别从观测残差、收敛时间和定位精度3个方面对其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1)非组合的观测残差最小,内符合精度最高,收敛时间最长;(2)无电离层组合观测残差最大,内符合精度最差,收敛时间最短。3种函数模型无论是静态还是仿动态精密单点定位,都具有相当的定位精度,静态精密单点定位在水平方向的定位精度优于1cm,高程方向的偏差优于3cm;仿动态精密单点定位在水平方向的定位精度优于1.5cm,高程方向优于4cm。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卫星多普勒测量在我国大地测量和各项工程技术上应用的前景,从数据处理方法上发挥多普勒定位的潜在精度,我们利用自己编制的全套软件系统,对武汉地区卫星多普勒网的观测数据进行了短弧平差,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武汉地区卫星多普勒网由十五个点组成,共分六期进行观测。该网用于这次平差计算的原始数据占全部观测值的96.5%(以通过次数计)。在数据预处理的基础上,我们对该网进行了平差计算。它包括三个部分:单点定位、分区平差和整体平差。对该网成果的分析比较是从七个方面进行的。结果表明,采用这套软件所得的平差结果是可靠的。同时,就今后如何进一步改进卫星多普勒测量内外业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利用单个基准站提供的改正信息对流动站的单频观测值数据进行改正,同时引入电离层参数进行实时电离层延迟估计,进行单频精密单点定位(PPP)计算。相比传统的单频PPP方法,本文方法对单频PPP的收敛速度和定位精度都有很大的提高,定位精度优于2cm,且受基准站距离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4.
Android平台下实时BDS+GPS双系统广域差分定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位置服务应用正在飞速扩张。Android智能终端,因其性价比高而占据了大多数用户市场,但定位精度有待提升。因此,利用广域差分增强技术,提升室内外位置服务精度,成为当前研究热点。本文利用Android studio 2.2.2平台、Java语言及JNI技术,开发了BDS+GPS广域差分定位软件,该软件通过串口读取北斗移动终端原始卫星观测数据,进行差分数据流解析、实时轨道和钟差改正并实现增强定位。在移动终端硬件平台上,运行BDS+GPS实时WAAS软件,分析了定位结果,双系统单频广域定位精度为4 m左右,对于GNSS卫星技术在低成本移动终端位置服务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随着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完成全球组网并正式开通,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北斗卫星定位精度和可靠性进一步提升。目前北斗二号卫星可播发三频观测信号,北斗三号卫星可播发五频观测信号,研究多频组合定位对于实现模糊度快速固定、提高定位精度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分别给出北斗二号三频和北斗三号四频观测值的线性组合,并将其视为不同的卫星系统进行融合定位,最后分析短基线条件下的定位精度。结果表明本方法能够实现短基线模糊度单历元固定,定位精度可达cm级。  相似文献   

16.
矿山变形监测是矿山安全开采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基于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技术,利用矿区实地采集的高频GPS观测数据,以静态相对定位结果作为参考,分析在矿山复杂多路径环境下的PPP定位精度。研究结果表明,在卫星数量足够(6)和几何精度因子较好的情况下,基于静态PPP定位技术,观测1h以上的时间就可以获得水平毫米级、垂直约1cm的定位精度;而动态PPP定位目前还只能获得厘米级的定位精度,还不足以用于毫米级的高精度变形监测。因此观测时间2h以上的静态PPP定位可满足毫米级矿山变形监测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7.
针对3DSurs系统在城市空间数据采集与定位过程中利用静态相对定位模式时存在的基准站设置、距离限制等局限性,提出了利用CORS的3DSurs系统高精度定位技术方案。首先,进行流动站(3DSurs)的坐标概略计算;然后,解算流动站的综合误差改正值;最后,进行流动站的精确坐标计算。以青岛CORS为例,分析了3DSurs系统的高精度定位结果。结果表明,基于CORS的3DSurs高精度定位点位精度优于10cm,能够满足城市空间数据采集与定位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摘 要: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现已提供4个频率以上的观测数据,支持多频组合定位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基 于此,文中提出一种短基线下的北斗四频组合定位解算方法,利用北斗B1I,B3I,B1C,B2a4个频率的观测数据两两 组合形成独立不相关的窄巷观测值联立,以位置参数和双差模糊度组成状态向量,结合卡尔曼滤波估计进行定位解 算。基于该方法,文中针对两组不同长度的短基线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在17m 短基线中,该方法平面精度优于 2mm,高程方向精度优于4mm;在3km的短基线中,平面精度优于4.5mm,高程精度优于6mm。测试结果表明, 在短基线情况下,该方法的定位精度相较于北斗单频及三频方法在平面和高程方向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GPS/GLONASS组合点定位模型及其精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GPS与GLONASS系统的联合应用有利于提高单点定位的精度及稳定性。文中简要介绍GPS/GLONASS等导航系统,讨论GPS/GLONASS组合单点定位算法,并采用拉萨IGS站的观测数据计算分析GPS与GLONASS伪距单系统以及组合系统单点定位精度。结果表明组合定位精度优于单系统定位。  相似文献   

20.
张新帅  周召发 《测绘科学》2015,40(5):139-143
针对天顶仪地面天文定位算法需要反复差值,计算繁琐的问题,文章将航天器姿态算法应用到天顶仪定位中来,详细研究了3种姿态算法,并为利用姿态算法实现定位给出了从姿态信息计算天顶仪光轴指向的新方法:建立了姿态算法的定位误差模型,结合过蒙特卡洛仿真,研究了姿态算法的定位精度并与原算法进行了比较;最后通过实际观测实验,实际分析了姿态算法和原算法在实验系统中的实际定位精度。结果表明:各姿态算法均能应用于天顶仪定位中,且精度高于原定位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