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已成为我国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目前该病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而中医药在此类疾病的防治方面发挥了明显的优势。根据NAFLD发生发展的特点,“治未病”理论非常适用于该病的防治。本文通过分析NAFLD的病理特点,总结“治未病”理论在该病防治中的应用,阐述了该病在“治未病”中各阶段的治疗措施、实施手段、效果目标和注意事项等,以期有益于拓宽中医药防治NAFLD的思路和提高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2.
慢性肾脏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给患者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对其早期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治未病”思想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即未病之前,防止疾病发生;既病阶段,防止疾病传变;病愈之后,防止疾病复发。本文从“治未病”思想中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3个方面探讨中医药在防治慢性肾脏病中的作用,为中医药预防医学提供一定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3.
通过问卷和访谈的方式,以在天津的国际学生及外教为调查对象,调查了新形式下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现状,发现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中存在传播路径狭窄、文化层面传播较少、中医药合法地位没有彻底解决等问题,提出获得政府支持、创新传播方式、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和重视海外中医人等对策。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CiteSpace软件对近20年中医药治疗湿疹的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了解中医药治疗湿疹的研究现状和热点前沿,为后续的湿疹治疗提供研究方向。方法:在中国知网中检索200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发表的关于中医药治疗湿疹的文献,获取所有文献的Refworks格式,统计发文量趋势及期刊分布情况,并利用CiteSpace软件对作者贡献、研究机构分布、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和关键词突现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1662篇中文文献,年发文量呈单峰趋势,2014年后发文量逐年下降。刘毅、杨志波、刁庆春等为高产作者,作者间合作网络、机构合作群较少。关键词分析显示目前国内关于中医药治疗湿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急性湿疹、慢性湿疹、肛周湿疹、婴儿湿疹,且重点关注临床疗效。所有关键词共形成 8个聚类,累计13个突现词。用药规律研究成为近3年的研究热点。结论:中医药治疗湿疹的研究需在加大作者和机构间合作力度、开展高质量研究、从现代医学视角阐释机制、深化用药规律研究等方面进行重点发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半夏白术天麻汤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200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收录的半夏白术天麻汤相关文献,利用NoteExpress软件合并去重后,借助CiteSpace 6.1.R6软件进行图谱绘制并分析。结果:共纳入2581篇文献,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内蒙古中医药》发文量位居首位(93篇);作者王淑玲发文量最多(10篇);天津中医药大学是发文量最多的机构(15篇);作者和机构之间合作较少;关键词分析显示,半夏白术天麻汤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高血压病、眩晕及梅尼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中医药联合治疗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观察等领域。结论: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其用药规律、中医药联合应用、临床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是半夏白术天麻汤未来的研究趋势。半夏白术天麻汤研究仍处于上升期,本研究为更好地掌握半夏白术天麻汤的研究热点及发展方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鲍类微生物性疾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鲍类微生物性病害包括病毒性疾病、原核生物样疾病、细菌性疾病及真菌性疾病。本文就鲍类微生物病害的病原学、致病机制、组织病理学和流行病学等方面的进展,以及相关的诊断防治研究情况进行概述,以期为今后鲍类的病害防治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中医药是我国特有的医药学体系,在中医药科学研究与临床实践中产生了大量科技成果,具有不同程度的使用价值。有效管理这些科技成果,需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给予合理保护。首先要通过知识产权制度保护著作权、专利权、植物新品种权、技术秘密权,再通过行政途径保护相关内容。还要保障享受一定的权利,如著作类、授权类、批件与备案类成果的权利。然而权利的享受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有效管理:鼓励基础研究成果;积极开展数据挖掘及二次开发;推动成果转移转化。中医药科技成果只有通过合理的应用和转化,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各类成果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8.
藻蓝蛋白对氧化应激相关疾病防治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琪  李文军  唐志红  秦松  杜振宁 《海洋科学》2017,41(10):132-138
过去的40年,氧化应激在多种疾病的发生及恶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受到广泛关注。机体受到有害刺激后产生的氧化应激与动脉粥样硬化、肝炎、肺炎、阿尔兹海默病、白内障等多种疾病的发生有关,减轻氧化应激来防治以上疾病成为一种新思路。藻蓝蛋白作为从藻类中提取的天然产物,常被用作保健品及食品添加物,研究发现藻蓝蛋白可通过消除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防治多种疾病。本文将藻蓝蛋白对氧化应激相关疾病的治疗或预防作用进行了综述,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为该活性蛋白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系统分析中医药治疗卵巢早衰文献的发表现状,为科研工作者在该领域有针对性地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计算机检索和筛选中国知网(CNKI)关于中医药治疗卵巢早衰的相关文献,从文献的年代分布、期刊分布、作者分布、文献地区、文献单位机构、文献类型及高频关键词等方面进行统计和定量描述,初步分析和把握中医药治疗卵巢早衰领域的研究现状。结果:共纳入文献575篇,以2015年发文量最多(66篇);《实用中医药杂志》刊文量最多(15篇);以第一作者发文最多的作者是滕秀香(17篇);第一作者发文最多的省份为广东省(70篇);发文单位主要集中在医院和高校,以医院最多(342篇);文献发表类型主要以期刊为主(448篇),研究类型主要以临床研究为主(341篇),其次为综述及理论类(175篇);除常规关键词外,使用频次最多的关键词为“人工周期”(40次)。结论:中医药治疗卵巢早衰已形成一定规模,但文献研究主要停留在临床和理论研究方面,名医经验总结类文献较少,处于发展阶段,其中中医药、病因病机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广东沿海养殖的海鱼品种有由过去的重点养石斑鱼转移到笛鲷科、鲷科鱼类的趋势,网箱养殖的方式虽继续发展,简单的海水泥塘和半咸淡水塘的养殖则发展更快。笛鲷科、鲷科类尽管没有石斑鱼名贵,但其肉质鲜嫩,病害较少,对饵料和环境要求较低,特别是对盐度要求不严,其市价亦较易为国内一般家庭接受,故养殖量不断增加。然而由于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所带来的多种负因子影响,笛鲷和鲷类的疾病也变得严重起来,其中细菌性疾病更是以其死亡率高、从发现到死亡的时间短而使生产蒙受重大的损失。我们于1987年起便对这些疾病开展了鱼病调查、病因病理研究和防治研究。本文着重介绍所发现的各种细菌性病的一般情况。  相似文献   

11.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由病毒、细菌、真菌、原虫、营养缺乏、环境因素及中毒引起的,比较常见的对虾疾病病因、病理、流行特点、诊断方法以及防治措施。书中对产生虾病的机理、患病时的病理改变,虾病的研究和诊断技术等做了详细说明。介绍了综合防治措施、常用药物特性、作用机制等,并就每种疾病分别具体介绍了防治方法。还以附录形式列出了虾病诊断和研究中常用试剂的配制方法、多种名称对照索引和病状用药防治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近15年中医药干预化疗后周围神经毒性(CIPN)的现状,揭示研究热点与前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四大数据库自2006年1月1日至2022年11月15日发表的与化疗后周围神经毒性主题相关的文献,运用CiteSpace5.8.R3 软件绘制图谱并解读。结果:共纳入388篇文献,发文整体呈上升趋势;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娄彦妮;发文量最多的期刊是《新中医》;分别形成以娄彦妮、孙一予、姚丽秋为核心的3个研究团队;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且形成以广州中医药大学及其第一附属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与上海中医药大学为代表的一系列机构较为显著的合作群;该领域主要研究热点为中医药干预CIPN临床疗效观察、中医理论研究与改善免疫功能方面的研究。结论:作者及机构间研究合作较少;建议加强地区间机构间合作;目前研究主要集中于CIPN的中医药防治策略、中医干预方法对机体免疫功能指标等影响的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中医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STC)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有关中医药治疗STC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2003年1月1日至2023年4月18日,利用VOSviewer 1.6.19软件及CiteSpace 6.2.R2软件对作者、机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604篇文献,文献发文量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该领域形成了以于永铎、钱海华、夏旭婷等为代表的核心研究团队,以辽宁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等为主要的研究机构,但跨团队、机构及地域的合作较少;关键词“肠道菌群”“胃肠激素”“自噬”等是近年中医药治疗STC的研究热点,亦是未来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结论:STC的中医药治疗逐渐受到领域学者的重视。肠道菌群、胃肠激素、自噬等是未来研究的热点及发展趋势,但跨团队、跨机构、跨地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仍需加强,以共同开展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明确STC的发病机制,从而推动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中医药领域中风早期康复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了解其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自建库至2023年3月31日收录的中医药领域中风早期康复研究的文献。采用CiteSpace软件对研究作者、研究机构和关键词绘制可视化图谱。结果:共纳入1677篇文献,发文量呈波浪式上升,2018年发文量最多;发文期刊有《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中医临床研究》等;主要涉及650位主要研究作者和550所研究机构,形成了以谢雁鸣和齐锡友为代表的2个主要研究团队,主要研究机构有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等;关键词可归纳为疾病类型、研究内容和结局指标3类,高频关键词有脑卒中、偏瘫、中风等。结论:中医药治疗中风早期康复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通过中医药早期康复方法促进中风患者神经功能和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是目前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5.
动物实验是中医疗效及安全性评价的重要方法,也是沟通基础与临床的桥梁。但是由于当前中医药动物实验研究存在诸多问题,使得动物实验对临床研究的指导价值受到质疑。而当前阶段,借助循证的方法对动物实验进行系统评价,可能是提升动物实验指导价值、促进成果转化相对较好的选择。本文即围绕动物实验系统评价在中医药疗效与安全性评价中的重要性及价值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介绍国医大师卢芳诊治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则、观点、临床经验,及中医药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中的研究。卢老治疗此类疾病,遵循辨病与辨证“双辨相结合”的总原则,认为这一类疾病的癥结为“热、毒、血瘀”,并自拟验方抑免汤治疗。本文将从辨病到辨证,审症到诊断,立法到组方,方义到个药,宏观到微观,介绍并阐释中医药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作用及部分机制。  相似文献   

17.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为严重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爆发于湖北省武汉市再蔓延到全国各地,具有传染性强、传遍迅速、变证复杂等特点,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对于该病的治疗仍处于探索的阶段。从以往对SARS、H1N1、MERS等传染病的防治来看,中医药治疗有着独特的优势。充分利用中医独特诊疗方法、发挥中医药毒副作用小、取材方便等特色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着广阔的治疗前景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孙庆军 《海洋科学》1994,18(1):15-15
随着人工养殖对虾企业化的发展,对虾病害亦日益严重,尤其1993年暴发性的流行疾病,给我国对虾养殖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损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承担的“中国对虾病害免疫防治研究”是中国科学院“八·五”重大应用研究项目“海湾、湖泊水产农牧化及生态调控技术研究”的内容之一。着重提高养殖对虾的品质,增强对虾自身的抗病能力而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以李光友研究员为主的课题组进行了中国对虾免疫系统的特点及作用方式研究、天然药物的抑菌实验、中国对虾血淋巴免疫因子和酚氧化酶活力研究及血淋巴中抗菌、溶菌活力的研究等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CiteSpace软件分析近10年来国内足细胞研究的热点与发展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关于“足细胞”的相关文献,限定发表时间为2011年1月1日至2021年4月30日。运用CiteSpace 软件分析发文量,并绘制作者、关键词图谱。结果:共纳入文献3204篇,国内发文量均呈波动上升趋势;发文较多的作者为刘志红、丁国华;文献中涉及最多的疾病为糖尿病肾病、膜性肾病,而中医药在改善足细胞病变和延缓肾脏疾病的进展方面,具有较大潜力。结论:足细胞相关研究呈逐年上升趋势,中医药干预在足细胞病变的研究领域中具有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基于CiteSpace软件探究五苓散的研究现状、热点和趋势。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自建库至2023年4月5日收录的五苓散相关研究文献。采用CiteSpace 6.1.R2软件分析作者、机构、关键词知识图谱。结果:共纳入1977篇文献,来源期刊发文较多的是《河南中医》(84篇),文献类型以临床应用为主(81.2%),治疗疾病以肾病等泌尿系统疾病为主,发文量较多的作者为王东生(12篇),发文最多的机构是广州中医药大学(46篇)。结论:五苓散治疗肝肾疾病的关注度较高,前景较好;中医药综合疗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应用、动物实验、中医药信息化等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发文量逐年上升,研究者及研究机构应密切合作,注重循证医学证据,加强多中心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