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气象学会于1924年10月10日在青岛观象台成立,宗旨是"谋气象学术之进步与测候事业之发展"。随着中国政局的变化,气象学会几经迁址,直到1949年以后形成在海峡两岸平行发展的局面。改革开放前,两岸气象学者几乎没有直接交流,只能通过广播等形式隔空喊话,或者从对方气象刊物、学者在海外期刊上发表的论文等有限方式感知对方的存在。1982年,两岸气象部门负责人在菲律宾马尼拉会议上会面,慢慢拉开了两岸气象交流与合作的序幕。在中国气象事业发展过程中,已经有90年历史的气象学会这一专业团体组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肩负了打通和融合两岸气象的使命,在大陆和台湾学者的气象科学和业务交流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金秋送爽,中国气象学会迎来了90周年华诞。作为中国气象学会创办的中国第一本气象学术期刊,《气象学报》(始用名《中国气象学会会刊》)于1925年7月创刊,迄今也已走过89个年头。据记载(中国气象学会编辑委员会,1925),《气象学报》的发刊缘起为——"记载吾同会诸人气象学术之研究,气象事业之建议"、"公之同好,俾本刊之精神日渐发皇,同志之研究益增兴味,而此学之常识普及于国人"。多年来,秉持和发扬这一宗旨,《气象学报》刊载了一大批极具科学和文献价值的经典论著,在中外气象界和相关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气象学会是气象科技工作者的学术性群众团体,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和联系气象科技工作者的纽带。我省气象学会几十年来,在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气象科普宣传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对促进气象科技事业的繁荣与普及起到了积极作用。第一节武汉分会1954年1月10日,中国气象学会武汉分会在武汉市成立,这是我省气象科技工作者首次成立自己的学术团体。会员30人,由王宪钊任理事长,罗昭彰任秘书。中南行政委员会气象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气象科技工作者自己的组织——山东气象学会,是一九五○年二月五日在济南创建的。在纪念山东气象学会成立四十周年之际,我代表理事会向本会会员及广大气象科技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并感谢他们为气象事业和学会工作做出的贡献。 现对山东气象学会成立四十年来的工作做以回顾和总结,并就气象学会今后的工作谈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5.
H. v. Ficker  吕炯 《气象学报》1935,11(4):185-192
二十世纪开始时,在气象学中向不知有所谓平流层也者。其後自法人Teisserenc de Bort及德人Assmann几在同时发现,在雏地面十公里以上,为一与下层构造不同之气层,名之谓为平流层。此名成立虽已多年,然世人知者绝鲜,终不出气象学界之范围。自前数年各  相似文献   

6.
各位代表、各位来宾: 庆祝中国气象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现在开幕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的喜庆日子里,我们来庆祝中国气象学会成立六十周年,这可以称作是“双喜临门”。 参加这次纪念会的有中国气象学会理事会理事和名誉理事,六十周年纪念筹委会委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学会的理事和会员代表,全国气象学会各专业委员会、工作委员会的代表与参加学术交流的论文作者,科普活动积极参与者的代表,还有各方面的特邀代表以及从事气象工作五十年以上的气象界老前辈。中国科协、国家气象局等  相似文献   

7.
疫病的发生与气象条件有密切关系,特别是对感冒、气管炎的发病有直接影响,近年来引起国内外一些学者的很大重视.一九五六年成立了国际生物气象学会,一九五七年出版了国际生物气象学杂志,许多国家成立了生物气象学会或医学气象学会。我国一九七三年通过研究气象条件与感冒、气管炎这一课题,填补了空白,推动了这一边缘科学的发展。周总理生前对此项工作十分重视,指示:“一个气  相似文献   

8.
以总结学会工作经验,报告学科发展进程,选举理事会领导成员为中心内容的中国气象学会全国会员代表会议,于1986年12月20—23日在北京召开。 会议听取和审议了第二十届理事会的工作报告。代表们一致认为:近四年来气象学会的工作富有成效,进入了兴旺发展的时期。大气物理、大气化学、大气探测、动力气象、天气、气候、卫星气象、农业气象、航空气象、气象电子技术等十个专业委员会做了  相似文献   

9.
广西气象学会是在1960年3月成立的,现在是第七届理事会,有团体会员25个,个人会员768名,分布于全区各级气象部门和空军、院校、民航及有关单位的气象人员。30多年来,在区科协、中国气象学会、区气象局党组的领导下,气象学会利用自己的工作特点,积极团结动员全区气象科技工作者,在学术交流、科技咨询和科普宣传活动中取得了较大成绩,显示出学会工作在气象事业中的重要作用。区气象学会受区科协的领导并为其组成部分,区气象局是它的挂靠单位。作为一个学术性的群众团体,气象学会之所以能生存和发展下去,是与社会的大环境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气象学会统计气象学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统计气象学研讨会于1991年8月26—29日在浙江省建德县举行,出席会议的代表有37人,其中学科委员会委员19人,学组成员7人,特邀代表7人。 会议听取了主任委员周家斌的工作报告,并就学科委员会的任务和今后四年的学术活动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与会代表一致认为统计气象学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统计气象学进入了深入发展的新阶段。代表们对此感到由衷的高兴和鼓舞,大家一致认为学科委员会应通过组织学术活动,团结统计气象学界广大的科研、教学和业务人员,努力促进我国统计气象学的应用,促进气象业务预报和管理工作,促进我国统计气象学科的发展,促进统计气象学队伍的发展和壮大。  相似文献   

11.
一、新疆气象学会的诞生中国气象学会于1924年成立,是中国各学会中成立较早的一个学会。1959年,在全国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高潮中,中国气象学会在北京召开了有各省、市、自治区气象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工作会议上,讨论各省、市、自治区成立气象学会的问题,新疆气象局局长苏占澍同志出席了会议。1959年10月22日自治区气象局向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科协提出《关于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学会的报告》,并开始  相似文献   

12.
袁慧 《气象》1988,14(5):8-8
为促进卫星气象学在气象和非气象领域的发展和应用,1988年1月27—29日中国气象学会卫星气象学委员会第一次年会在卫星气象中心召开。本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研讨卫星气象的发展,明确主攻  相似文献   

13.
《气象学报》1936,12(4):217-220
国内中央气象研究所施放探空气球首次成功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施放探空大气球,携带自记仪器,测候高空气象,已有数年,均以降落俊,无人送回,或竟向东飘落海中,亦未可知,故皆未有结果。本年三月十六日及十九日,该所循国际气象学会高空测候组之请,又曾两度施放,悬赏徵收,业经先後于南通如皋乡间寻获,升空高度,第一次达一万七千七百余公尺,第二次达一万四千九百余公尺。由自记弧线获得高空各层之气压温度湿度等详细纪录。实为东亚  相似文献   

14.
省气象学会召开学术年会陕西省气象学会学术交流年会于1993年12月13—14日在陕西省气象局召开,这次综合学术年会是列入庆祝中国气象学会成立70周年活动年的重要纪念活动之一,共征集到学术论文20多篇,内容有天气、农业气象、大气物理、卫星遥感等学科,参...  相似文献   

15.
图片欣赏     
《黑龙江气象》2012,29(2):F0002-F0002
2012年5月18日。黑龙江省气象学会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哈尔滨召开。会议审议了《黑龙江省气象学会第九届理事会工作报告》。.表彰了先进气象学会、优秀学会工作者和气象科普先进个人,选举产生了第十届理事会常务理事、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杨卫东当选黑龙江省气象学会第十届理事会理事长,高玉中当选常务副理事长,尹福安、刘春林、孙永罡、盛军、邓树民、矫江、刘书岱和胡海清当选副理事长。王志德当选秘书长。  相似文献   

16.
(1)该项奖金为现款一百八十元用以以与徵文当选之一人每两年徵文一次(2)如所定徵文期内无论文应徵或应徵之论文不能当选则此项奖金得移至下届作论文奖金之用(3)本会理事会每二年组织徵文委员会主持徵文及审查文稿事宜其论文题目之范围限于气象学(4)凡现在国内研究气象学或服务气象机关者俱得参与  相似文献   

17.
虽然许多气象学家和农学家,同日益增多的农场主等,正密切注意着农业气象学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性,但是对于农业气象学的范畴、目的以及方法常常没有足够的认识,有鉴于此我将在本文中略述之。一、农业气象学的范畴农业气象学可以认为是科学和技术的结合,即农学和气象资料的相结合,它可为农业经营者提高经营管理能力提供一些有用的手段。从影响深根作物生长发育的土层直到孢子、花粉和昆虫所在的大气中层,都受农业气象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是中国气象局直属科研单位,是中国大气科学综合研究基地,其前身是成立于1956年的中央气象科学研究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成立50年来,始终面向中国气象事业的发展和国际大气科学前沿,在大气探测、中尺度气象学、气候学、极地和高原气象学、数值天气预报、农业气象学、大气化学与大气环境、云雾降水物理与人工影响天气、大气雷电等领域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开展了东亚季风、台风、暴雨、高原气象、极地气象等方面的综合科学试验,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为中国气象科研与业务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二十四年四月七日在第十届气象学会年会演讲。原稿已加修改。今天是气象学会第十届的年会,本应该在去年秋季开的,但因为要和第二届气象会议开在一起,所以迟延到於今。十年的时期并不能算很长久,但气象学在此期间已有了长足的进步。重要的发展是在下列的四方面上:(一)高空的组织(二)极面学说的发扬推广(三)长期预告的发展(四)气团分析方法的应用。 (一)高空的组织在十九世纪的末叶,法国德山郎特包Jeisserenc de Bort发现空中气温并非一直向上递减  相似文献   

20.
《气象科技》1977,(2):6-6
日本东京都中央区日本桥2—3—10“中国气象学史研究刊行会”1976年编印出版、琦玉大学校长和达清夫及前气象厅长官(?)山久尚等进行了推荐介绍。作者是田村专之助。全书共三卷,自序言至结论共分五部分,包括自然观,中国的农、林、水与气象、气候的关系,中国的产业气象及对自然科学的认识,外国气象学的影响与气象灾害的特点研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