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西康系”的时代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30年譚錫畴和李春昱在四川西部(原西康省)进行地貭調查吋,曾将康定以西的一套黑灰色板岩、頁岩和砂岩,以及綠灰色板岩和砂岩的地层命名为“西康系”,并在雅江以西地区采得植物化石。化石多为Podozamites,故将“西康系”与香溪煤系对比,并将它划归侏罗紀(見譚錫畴、李春昱,1959:四川西康地貭志)。黄汲清在1945年所著的“中国主要地貭构造单位”一书中,曾列举了五点証据,否定“西康系”为侏罗紀地层,并认为主要属古生代。在1955年所出的“康藏路线地貭图”中,将“西康系”地层另命名为“札科系”,将其时代定为二迭紀。1958年甘孜地貭队将它划为石炭二迭紀,另外亦有人将它定为石炭紀。总之,这套地层的时代,长期以來是爭論不休的。  相似文献   

2.
王占敏  石均 《地质科学》1974,9(4):312-314
我国历史上儒法两家在认识论上的斗争,表现为朴素唯物论的反映论同唯心论的先验论这两条根本对立的哲学思想路线的斗争。孔孟为了维护反动的奴隶主贵族的利益,狂热地鼓吹“生而知之者,上也”,“天生德于予”,“万物皆备于我”等唯心主义观点。  相似文献   

3.
“泥河湾层”的古地磁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本世纪二十年代以来,中外的地质和古生物学者曾对桑干河谷两岸出露的所谓“泥河湾层”进行过不少工作。1954年我国地质界正式提出把“泥河湾层”划归早更新世,从此“泥河湾层”就成为我国华北地区这一时期的标准地层。  相似文献   

4.
岩冰 《地质科学》1977,12(1):1-5
一九七二年以来,自然科学领域刮起了一股反“理论风”的妖风,其矛头直接对准伟大领袖毛主席和敬爱的周总理。这股妖风的风源,盖出于王张江姚“四人帮”反党集团。一九七二年,毛主席对一位科学家关于加强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和教学的意见,表示了称赞。周总理根据毛主席的革命科技路线,做了重要的指示和部署。“四人帮”心怀叵测,借以发端。  相似文献   

5.
海南岛雷公墨(玻璃陨石)起源问题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袁宝印 《地质科学》1981,(4):329-336
玻璃陨石(tektite)或称熔融石是一种天然玻璃,它的成因是目前陨石学研究中激烈争论的问题。雷公墨是玻璃陨石的一种,发现于海南岛及雷州半岛等地。  相似文献   

6.
论江西“鸣山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文恒 《地质科学》1975,10(1):49-55
“鸣山层”一名为刘季辰(1925)所命名,标准地点在江西乐平西南七公里之鸣山,当时定其时代为石炭纪。此后黄汲清、高平等采到Lyttonia而将其时代改为晚二迭世。自此“鸣山层”一名在江西被广泛采用,甚至邻省亦有采用者。  相似文献   

7.
王曙 《地质科学》1979,14(1):63-71
用矿相显微镜观察时,在单偏光镜下矿物反射光强与入射光强之比为“反射率”,用R表示。对于处于任意位的非均质矿物,则用Rψ示。在正交偏光镜下,相应光强之比为“正交反射率”,用R+表示。分析镜已推入,但它的方向与起偏镜(前偏光镜)严格平行时,相应的光强之比为“平行反射率”,用符号R表示。早在卅年代,贝瑞克(M.Berek)就已提出平行反射率的概念,并推导出了它与物台旋转角ψ及矿物折射率N、吸收系数K关系的公式。  相似文献   

8.
“四川运动”之否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玉文 《地质科学》1979,14(4):374-377
“四川运动"的由来“四川运动”一名,为谭锡畴、李春昱1929-1931年在四川及原西康进行地质调查时所拟,其调查报告《四川西康地质志》文字部分于1959年出版,在这之前,李春昱等(1943,1948)”、侯德封等(1945)已引用了这一名称,但正式命名和论述是在1950年。  相似文献   

9.
板块构造说的发生与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尹赞勋 《地质科学》1978,13(2):99-112
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已有了将近四千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上古和中古时代我国常常出现光辉的地质思想的萌芽。近古以来,宋明理学盛行,儒家定于一尊,早期出现的可贵苗头,得不到应有的发展。不但地球知识毫无进展,整个自然科学也一蹶不振,长期以来,处于混沌状态。相反,西方在古代漫长黑夜之后,到了十六世纪,所谓“宗教改革”特别是影响深远的“文艺复兴”,为学术的大步前进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10.
甘肃龙首山区及马衔山区前震旦纪地层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甘肃省前震旦系主要分布于祁连山及阿拉善区,可分南北两带。北带分布于龙首山及北大山一带,前人称“阿拉善群”,1967年,我队在区域地质调查时将其改为龙首山群,向西出露在三危山至东巴兔山一带的前震旦系称“敦煌群”;南带分布于阿尔金山及中祁连山一带,向东出露在兰州马衔山一带的前震旦系称“马衔山群”。此外,在北山区的洪格尔吉山及雅布赖西山等地尚有零星出露。  相似文献   

11.
《地质科学》1959,2(1):33-33
比例尺为四百万分之一的中国及其邻境大地构造图和作为它的说明书的“中国大地构造纲要”,本年第一季即将出版。它是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构造室全室同志的集体工作的成果。本图及说明书是根据中国地质构造发育的特点并吸取国内外已有的编图经验特别是苏联先进经验编制而成的。在编制大地构造图时,我们是以地史学原则为根据,结合沉积岩相古地理的分析,也就是采用了构造层的方法,同时结合了地质力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赵一阳 《地质科学》1960,3(4):189-192
前言在六十年代的今天,工业和科学技术部門对稀有元素的需要量比过去大大地增加了。如果說过去我們把煤炭誉之为“工业的粮食,”把石油誉之为“工业的血液”,那末在今天,稀有元素就該誉之为“工业的生命”了。从世界上无数的研究結果可以知道,花崗伟晶岩及硷性岩是稀有元素两大主要的来源。然而过去的工作均偏重于花崗伟晶岩并且在这方面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理論和經驗。至于后者,則工作只不过是近数年才开始的。其中除苏联已具有一定的理論和经驗外,其他的国家都还仅仅是开始。  相似文献   

13.
通过实测压力、泥岩声波时差、流体包裹体古压力恢复,对东营凹陷民丰地区沙四下亚段地层压力的演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民丰地区地层压力纵向上存在“常压-超压-常压”三段式结构;时间上,沙四下亚段地层压力具有“二旋回波动模式”,即存在“常压-弱超压-常压”和“常压-超高压-常压(弱超压)”的演化过程,其中两次地层超压的形成时间与中深层天然气藏的两期成藏时间相对应,为油气藏的形成提供了动力条件。研究区地层压力的动态演化过程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第一次高压的形成是地层快速沉积产生欠压实的结果,生烃贡献相对较小;第二次超压的形成是烃源岩大量生烃和原油裂解成天然气造成的,沉积作用为辅。由于地温梯度降低、断裂-砂体泄压、饱和气藏深埋等作用的影响,现今民丰地区沙四下储层表现为以常压为主,伴生部分超压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4.
西藏南部拉孜-江孜一带的白垩系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白垩纪,在西藏南部地质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阶段,发生了剧烈的火山喷发、岩浆侵入以及褶皱运动。沿雅鲁藏布江一线,以大规模的超基性岩带为标志,又是一条重要的地质界线,被称为“断块缝合线”或“板块缝合线”,近年来受到广泛的重视。在超基性岩带两侧,拉孜-江孜一带,最广泛发育的是白垩纪地层,厚度巨大,岩相极其复杂,而且含有可采煤层。因此,对这一带白垩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关于土壤中“化学定时炸弹”及其触爆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5  
运用目前环境科学研究中较为流行的“化学定时炸弹”的概念,详细分析了我国土壤中可能的“化学定时炸弹”。认为土壤中存在着地带性和泛地带性的“化学定时炸弹”,地带性的包括土壤盐渍化、土壤酸化等;泛地带性的包括施肥造成的、工业污染造成的及特殊成土作用形成的“化学定时炸弹”。同时,探讨了导致土壤中这些“化学定时炸弹”内在和外在的可能触爆因素。提出了今后开展该领域宏观和微观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白云石(岩)问题”与湖相白云岩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红  柳益群 《沉积学报》2013,31(2):302-314
 近30年来,微生物白云石模式推动“白云石(岩)问题”前进了一大步,大量的实验和实例证明微生物(硫酸盐还原菌、产甲烷古菌、中度嗜盐有氧细菌等)的代谢活动对于促进白云石低温沉淀起了关键作用。微生物白云石特殊的微结构、微形貌和稳定同位素特征是其主要识别标志。然而,该模式在微生物成岩规模、诱导机制、是否存在纳米细菌化石以及现代微生物白云石成因模式能否用来解释古代白云石的成因等方面仍存在较大争议。我国古代湖相白云岩因其时空分布广、成因机制多样等特点可为“白云石问题”的研究提供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江苏宁镇山脉仑山灰岩的新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汉奎 《地质科学》1976,11(3):235-245
“仑山灰岩”标准地点在江苏南部句容县的仑山。1933年,俞建章在研究“仑山灰岩”中的头足类动物群时,曾指出:“仑山灰岩”的时代应属于早、中奥陶世。1935年,李捷等在系统研究宁镇山脉地质时,对“仑山灰岩”重新进行划分,把上部含鞘角石(Vaginoceras)动物群的灰岩归入中奥陶统,称汤山灰岩。  相似文献   

18.
论震旦系划分与对比问题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22年葛利普根据我国早期地质工作者的资料和要求,把“震旦系”作为一个时间地层单位古生界的第一个系提出来,而其含义过于笼统而广泛,可以装进大量的、时间范围很长的地层。1924年李四光在长江峡东区确定了一个厚不过800米,时间范围较小的“震旦系”。1934年高振西等在河北蓟县又确定了一个厚达10000米,时间长达10多亿年的大“震旦系”。  相似文献   

19.
在鄂尔多斯盆地南缘铜川地区野外露头三叠系延长组长7段油页岩中发现了一些“钙质结核”,野外露头中呈层状发育于长7段油页岩中,形态为“透镜状”、“椭球状”、“飞碟状”,直径大小约为10~70 cm。为探明其岩石类型和主要岩石组分,运用显微镜薄片鉴定、电子探针实验、能谱分析等方法,对结核体进行岩石学特征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其成因进行初步探讨。岩石学特征显示,霸王庄和宜君套滩剖面的“钙质结核”主要成分为重结晶方解石和晶粒方解石,具“球粒状”结构,岩石类型为灰岩;瑶曲聂家河剖面结核体主要岩石类型为泥-粉晶白云岩。分析认为这些“钙质结核”其野外产状和岩石成分,符合热水沉积碳酸盐岩和受热液活动影响的特征,并且铜川地区在长7期具备热液活动的条件。初步认为这些“钙质结核”为湖底热液活动成因的湖相碳酸盐岩。  相似文献   

20.
郝晓光 《地学前缘》2018,25(6):338-338
传统世界地图于明朝万历十二年(1584年)由西方传教士在广东肇庆绘制,并从此传入我国,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我国地处东、北半球,但是,我国现行的世界地图适用于表达中国与东半球的地理关系,却不适用于表达中国与北半球的地理关系;而国际上通行的传统世界地图适用于表达东、西半球的地理关系,其投影方法采用经线分割地球仪,是一种“经向世界地图”。与“经向世界地图”对应的是“纬向世界地图”,其投影方法采用纬线分割地球仪,适用于表达南、北半球的地理关系。为了准确和完整地表达中国与东、西、南、北半球的地理关系,项目组于2000-2002年提出并成功实施了“双经双纬”的设计方案:新编世界地图一套四种,“东半球版”和“西半球版”为“经向世界地图”,“北半球版”和“南半球版”为“纬向世界地图”。 在“新编世界地图”之前,国际上通行的“传统世界地图”有两种:一种是以东经150°为中央经线的太平洋格局的世界地图,我国现行的世界地图就是这种模式,另一种是以0°经线为中央经线的大西洋格局的世界地图。这两种传统世界地图以不同经线为中央经线,沿着经线方向切割地球仪,就如同将苹果纵向切开,故可称为“经向世界地图”。“经向世界地图”适用于表达东、西半球的地理关系,但却不适用于表达南、北半球的地理关系。例如,南极大陆的实际面积为澳大利亚面积的1.8倍,但在“经向世界地图”上,南极大陆的图形面积却为澳大利亚图形面积的3.8倍;再如,2002年9月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开通北京经北极直飞纽约的航线,这条北极航线在“经向世界地图”上无法直观标注。 新编世界地图包含了以上两种“经向世界地图”,同时创编了两种“纬向世界地图”。“纬向世界地图”以不同纬线为中央纬线,沿纬线方向切割地球仪,如同将苹果横向切开,适用于表达南、北半球的地理关系。 新编世界地图的“东半球版”是以东经150°为中央经线的太平洋格局的世界地图,“西半球版”是以0°经线为中央经线的大西洋格局的世界地图,“北半球版”是以北纬60°为中央纬线的北冰洋格局的世界地图,“南半球版”是以南纬15°为中央纬线的印度洋格局的世界地图。 新编世界地图的“经向世界地图”与“纬向世界地图”互为补充,扬长避短,克服了数学投影所带来的不可抗拒的局限性。在“纬向世界地图”上,南极大陆恢复了原有的面积和形状,北京经北极直飞纽约的航线可直观标注。所以,“新编世界地图”具有不同视角的“全球化功能”和不同内容的“专题化功能”两大基本功能:以东、西、南、北四种视角,从经度、纬度两个方向,准确地将世界地理和中国与世界的地理关系完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能直观地表达航海、时区、航空和南北极科考等专题内容。 新编世界地图已被国家科考采用并由国家图书馆收藏,所提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北扩方案”被国家采纳,为国防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新编世界地图中的“南半球版”(大全开,1∶3 100万竖版《世界(知识)地图》)已于2014年由湖南地图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