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地质现象分形统计学研究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摘 要 要发展分形理论在地质科学中的应用‚就必须加强对地质现象分形统计学的研究。 文中对地质现象分形统计学的概念、意义、内容、方法和一般步骤作一概略论述。同时‚对 分形概念的拓广、分维求法及意义、幂律问题、分数布朗运动、方位 分维估值法等问题也作 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吉林东部重力异常的分形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桐林  林君  刘绍华 《铀矿地质》1999,15(4):225-228
分形是研究复杂地质地球物理问题的手段之一。本文利用分数布朗噪声模型,采用能谱法,计算了吉林东部重力异常的分维数,分维数等值图为地质体的划分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分形理论和方法近年来在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中的应用情况。通过研究分形模型及其曲率,提出了一种求分维数的新方法.该方法求出的分维数比用传统方法求出的分维数更精确(即估计误差更小),并且具有许多优点。最后通过例子说明分形理论在实际问题中应用的方法及步骤,并解释了分维数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断裂构造的分形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中国大陆壳体中深大断裂的分布具有分形结构特征。大陆全境的分维值为1.493,各构造区的分维值为0.827~1.624。活动区特别是地洼区中断裂构造分维值(1.236~1.624)显著大于稳定区即地台区的分维值(0.827~1.074),并且壳体结合部位的分维值大于壳内部位。断裂构造的分维值反映了区域大地构造演化、运动历史的复杂性和构造活动的强弱性,因而可作为大地构造研究的一个定量参数。  相似文献   

5.
固体颗粒破碎强度的尺寸效应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冰块、岩石颗粒、陶瓷和混凝土块等的破碎强度都表现出随颗粒直径增加而减小的现象,分形模型为解释固体颗粒破碎强度的尺寸效应提供了可行的方法。本文采用Steacy和Sammis分形模型模拟了岩石颗粒压碎特征,分析岩石颗粒破碎后的颗粒分布规律,给出颗粒破碎分维的确定方法,建立颗粒压碎强度与粒径的理论关系,颗粒破碎强度与颗粒粒径的关系用分维D表示为fdD-3。已有的颗粒破碎分布的数据表明,岩石颗粒破碎的分维大约为2.50~2.60,颗粒破碎强度符合用分维表示的尺寸效应。  相似文献   

6.
鄂西清江上游NE向活动断层束分段分形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初步厘定了清江上游NE向断层束7条区域性活动断层的轨迹结构,并依据断层几何轨迹的间断、连接和重叠特性,划分断层带的相对独立断裂段;进而利用分形分维分析,分别估算活动断层和相对独立断层段的轨迹结构分维值。计算结果表明:每条断层的轨迹结构具有其特征性的分维值,轨迹结构越复杂,分维值越高,咸丰断层分维值最高(D=1.268),齐岳山断层带分维值最低(D=0.980);每个相对独立的断层段也具有特征性的分维值,其中,郁江断层带的Ⅱ段的分维值最高(D=1.318),齐岳山断层带的Ⅰ段的分维值最低(D=0.962);断层轨迹结构越复杂、分段阶区分支断裂越多、分维值越高,其现今活动性越强;活动断层分段分形分析是进行断层活动性评价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地学中的分数维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分数维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分数维学,又名分数维几何学,是本世纪70年代由曼德布罗特(B.B.Mandelbrot)首次提出来的,后来又有惊人的发展。虽然它是数学的一个新分支,但它研究的是自然界中常见的、变幻莫测的、不稳定的、非常不规则的现象。用数学语言来说,它是研究自然界没有特征长度的图形、构造和现象的自相似性,其图形或状态的复杂程度可以用幂函数的指数D,即用分维数表示。  相似文献   

8.
分维Df与RQD的关系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分形模型描述节理间距分布忧于传统的负指数模型,据此导出了分维Df与RQD的定量关系模型.  相似文献   

9.
滇黔桂地区金矿空间分布的分形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分形理论对滇黔桂“金三角”地区金矿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金矿的空间分布具有自相似的分形特征,分维可用以定量描述金矿的分布规律;对不同区块用数盒子法(counting-box)计算了金矿空间分布的分维值,结果显示,盒子数与尺度有很好的相关性,其相关系数均达0.99以上;初步探讨了分维值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10.
针对实际中所观测到的探地雷达信号时常会被噪声污染的问题,根据小波分析和分形理论在多尺度分析和自相似本质上的一致性,从研究分数布朗运动小波系数的统计特性,分析信号和噪声对小波系数统计特性的影响,在探地雷达信号处理中引入小波分析和随机分形理论,提出了在小波域中,使用平滑因子恢复加性白噪背景下探地雷达信号。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恢复白噪背景下探地雷达信号,显著地提高了信噪比(由0 db提高到13.9 db)。  相似文献   

11.
地球化学分区标准化方法在区域化探信息提取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区域化探数据中提取找矿地球化学信息是目前化探工作的重要研究课题,地球化学背景与异常划分是提取找矿地球化学信息的关键。水系沉积物是岩石风化的产物,是上游汇水盆地物质的天然组合,在化学成分上与上游汇水盆地岩石组成具有明显的继承性。水系沉积物中成矿成晕元素含量与常量元素含量之间亦有着密切关系。笔者基于水系沉积物样品特点,采用地球化学分区标准化方法圈定地球化学异常。研究发现,利用常量元素进行地球化学分区是可行的;分区标准化数据处理可以有效地压抑高背景区非矿异常,并强化低背景区矿致异常,突出了找矿信息。以成矿成晕元素标准化数据的因子得分圈定矿化类型综合异常,集中体现了矿致异常信息。  相似文献   

12.
分形技术在攀西地区铂族元素异常查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地球化学异常的形成往往是复杂的地质历史演化的综合结果,它表现出确定性的一面,又同时具有随机性的一面.分形理论作为非线性科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自然界空间结构复杂性的一门学科,在本研究区域中,应用分形技术中的元素含量等值线面积模型来确定研究区铂族元素是否存在分形结构,并圈定出异常区域.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较传统方法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3.
土屋、延东铜矿田综合信息预测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开发区域物探、化探资料进行找矿靶区优选,选择土屋、延东铜矿作为建模矿田.在分析成矿地质背景、区域重力航磁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利用重力、航磁数据处理资料提取了深部线性构造和环型构造,结合铜元素等地球化学异常分布,指出土屋、延东斑岩铜矿田位于EW向区域性线性构造、近NS向、NW向、NE向隐伏线性构造和环型构造的交汇部位和铜高背景及局部异常区中,提出了斑岩型铜矿田预测模型和“三位一体”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4.
利用大比例尺区域化探资料中成矿元素铜、砷地球化学场的变化规律所反映的信息,在大兴安岭查巴奇浅覆盖区推断19条断裂构造带.将推断出的断裂构造带结合地球物理、遥感信息、地质填图等得到的断裂构造对比研究,结果显示:推断的断裂构造带多数与地球物理、遥感信息、地质填图等得到的断裂构造一致,多数地球化学场的分界线准确地反映了地层与侵入体的接触带,明显的地球化学高、低背景场分别对应着地层与侵入体.说明应用成矿元素地球化学信息进行地质单元推测、断裂构造推断等是有效的,可在浅覆盖区推广应用.同时,成矿元素地球化学图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从推断结果看地球化学方法只能概略地推断地质体,实际工作中应注意与地质、地球物理、遥感等方法紧密结合,对地质填图单元进一步区分,以使提取的信息可靠性更强.  相似文献   

15.
陕西大茅坪铜矿床赋存于中元古代碧口群火山岩中,是陕西勉略宁三角区西部较典型的铜矿之一,对该矿床的研究有助于有效地指导在本区寻找同类型矿床。文中对原生晕分析数据,物探测量数据进行了不同方法的处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综合找矿模型。其中对原生晕,通过不同方法建立了地球化学背景与异常的概率筛分模型,因子分析及元素组合模型、标准化丰度法及轴向分带模型;对物探数据进行线性加权组合建立了综合物探异常并运用该模型进行了初步预测。  相似文献   

16.
化探背景与异常识别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化探背景与异常划分涉及系统误差和不同地质体的背景差异,是地球化学找矿中至关重要的内容,直接影响能否正确提取找矿信息和化探找矿效果。背景与异常划分方法可分成估值和模式识别两大类,无论使用何种方法,都需要对原始数据作符合地质规律的转换。  相似文献   

17.
老和尚帽预查区位于桐柏地区围山城金银成矿带以南,老湾金矿带以北,圈有大量1∶ 1万土壤地球化学衬值异常.在大调查桐柏地区银多金属调查评价项目中,以桐柏地区已探明银资源储量的8个矿床、矿点形成的银(衬值)异常为模型单元,采用矿床模型法,建立预测模型;然后对老和尚帽预查区40个预测单元(衬值综合异常)进行资源定量预测与靶区定位预测,确定了8个找矿靶区.经对确定的靶区进行初步查证,发现了矿体和矿化体,取得了一定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18.
区域地球化学数据的归一化处理及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刘大文 《物探与化探》2004,28(3):273-275,279
介绍了一种简单的勘查地球化学数据调整方法———归一化,该方法采用各批或各区块差异数据的平均值或中位数的衬值乘以参照值以获得元素的视含量,用于调整不同分析批次之间的系统误差,或不同背景区数据的差异;用2个实例详细介绍了该方法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新疆阿舍勒铜多金属矿床原生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地表及钻孔岩石测量资料为基础,研究阿舍勒铜多金属矿床的原生地球化学特征,查明主要指示元素及其三度空间分布规律,建立有效的地球化学找矿评价指标.研究表明,阿舍勒矿区地层、岩石的微量元素含量显着高于成矿带和区域背景,其含量从区域→成矿带→矿区呈递增趋势;该矿床的地表原生异常沿矿化带呈“面型”展示;指示元素原生分带具有火山块状硫化物矿床上Zn下Cu的双层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20.
康滇地轴北段是层控铅锌矿及有色金属矿产的主要区段.已探明大型铅锌矿床2个,中型矿床7个.其储量已达×××万吨.且有大量小型矿床(点),有待进一步评价.为扩大该区的找矿前景,我队在A、B两测区进行了化探分散流扫面六千余平方公里.获得了Pb、Zn异常带8个.20个异常群,213个单体异常.近年来,虽对所获50余个主要异常进行了检查和评价.但在异常评价过程中却存在不少技术问题,如:指示元素的选择及其指示意义.异常评价指标的确定;区内各已知矿床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