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程序是根据刘谦善同志介绍的加权游动平均原理设计而成的。其方法原理请参阅《论加权游动平均原理及其在化探数据处理中的应用》一文。加权游动平均是一种化探数据处理的新方法,其特点是,无论面游动区间的大小如何,所求得的加权游动平均值均有明显的“滤波”作用。  相似文献   

2.
一、二项系数加权游动平均值的计算方法及原则本文将提出,在化探数据处理中运用二项系数加权游动平均法确定特高值及其处理的新方法,仅供讨论。 1.对于等间距分布的一维数列,每取相邻的三个点值为基本游动区间,以1,2,1的系数把下式作为基本公式。计算对应于中间点X_i值的加权游动平均值:  相似文献   

3.
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元素的具体情况,用异常下限作为一条基本等量线,选择合理的间距,快速而准确地计算出其他相应的等量线数据,就可以使地球化学图更为精确.下面介绍一种快速确定地球化学图等量线的方法. 化探所选用的指示元素多为微量元素,在自然界中一般呈对数正态分布.地球化学图的等量线常采用等比间距,其等量线应为一等比数列,据等比数列公式便可计算等量线值.通项公式为:  相似文献   

4.
EGMA系统及其应用效果——找矿靶区的定位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佩轩 《物探与化探》1998,22(5):371-378
利用区域地球化学勘查数据,经过窗口滑动平均,计算出滑动窗口的衬值,通过衬值圈定单元素和多元素累加(累乘)异常;在窗口滑动平均值基础上勾绘单元素和多元素背景曲线图、累加(累乘)多元素衬值异常和背景曲线图,制作找矿靶区定位预测图。列述在新疆和秦巴某矿带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根据《区域化探全国扫面工作方法若干规定》中规定“为使所有地球化学图上等量线值有个统一的尺度,使用0.1log ppm含量间隔勾绘等量线,作表2的规定”。按此规定10~100之间应绘12、15、20、25、30、40、50、60、80九条等量线,目前所见到的地球化学图,在10至100之间用线性内插这九个量,10至100的中数是55,那么在靠近10的一半有七条等量线通过,而靠近100的一半只通过两条,图面上很不均匀,明显地表现出严重的畸变(见图1)。  相似文献   

6.
为了形象地表达地球化学测量所取得的成果,需要编制各种类型的地球化学图。目前用于编图的方法很多,移动平均分析、趋势面分析及常被采用的勾绘等含量线的方法等,多用于单元素地球化学图的编制。而各种形象地用符号、图式表示含量变化的编图方法,虽然也用于多元素  相似文献   

7.
应用电子计算机计算暴雨时面深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手工计算单次暴雨时面深关系时,由于工作量很大而无法计算逐时段滑动的各种历时面平均雨深的外包值;目估勾绘等值线时,因人而异,成果一般也较为粗糙。为此,我们应用电子计算机,分别在 CJ-719和TQ-16电子计算机上编制了通用程序,以此来计算暴雨的时面深。现就程序的三个主要部分,即插补分段雨量资料,绘制等值线和计算暴雨时面深关系等分别介绍如下,不妥之处,欢迎批评指正。一、插补分段雨量资料计算一个流域或地区的暴雨时面深关系,其精度取决于雨量站网的密度和雨量观测时段  相似文献   

8.
地球化学元素的异常下限值确定是地球化学中重要的问题之一,目前还没有一个完善的具有科学依据的计算方法。传统的化探异常下限值计算是以元素含量或元素含量的对数值呈正态分布这一假设为基础的,而事实上地球化学元素含量的空间分布是极其复杂的。研究表明,地球化学景观可能是一个具有低维吸引子的混沌系统,元素的地球化学背景值和异常具有各自独立的幂指数关系,由此导致了一种多重分形分布,可以利用元素的分形分布求出其异常下限。对湖南省阳明山地区的化探水系采样分析数据采用分区的处理方法,根据每个区内数据的分布特征采用分形和传统方法混合应用来确定异常下限,勾绘出Sn元素异常图,与单独采用传统方法相对比收到了良好的异常圈定效果。根据新方法确定的元素异常下限所圈定的异常区与已知矿点高度拟合。  相似文献   

9.
区域化探图示方法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化探图示方法较多,究竟采用什么方式成图较好呢?尚有不同意见。我们在整理云南省1:20万兰坪幅土壤样品重新分析的资料时,由于以往采样点分布不均匀,线距一般为2km,部分为3~5km,点距200~300m(平均每平方公里1.7个点),给资料整理、等量线的勾绘带来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10.
常婵  郭艳涛  花卫华 《江苏地质》2018,42(3):452-458
地球化学元素异常的空间分布受限于地质背景、矿产空间分布和景观特征等因素,单元素异常图的绘制不应仅依据采样数据由计算机追踪等值线图的方法自动勾绘。传统的手工圈定方法效率低、受人为因素影响大。基于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支持向量机)提出了一种可以考虑地质约束的单元素异常圈定方法,并加入地质单元分区、地质构造等约束条件。该方法可以高效绘制出单元素异常图,并成功应用于2个实例中。  相似文献   

11.
刘玉龙  黄燕高 《岩矿测试》2018,37(2):175-182
在地球化学样品多元素分析过程中,为了实现地球化学异常点抽查和整批测试质量监控的双重目的,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地球化学异常统计的多区间分元素组异常点抽样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1)按照正态分布或对数正态分布假设,对各元素,将该元素的测量值集,划分为离群低值区间、累积频率分布区间(有多个区间)和离群高值区间,统计每个样品中各元素测量值所属区间;(2)将测量元素分为几个元素组,统计各元素组中每个样品的总异常元素数、高异常元素数和低异常元素数;(3)对Au元素组,设置各个区间的抽检比例,随机抽取异常点抽检样品;对其他元素组,按照"总异常元素数"为第一顺序、"高异常元素数"为第二顺序和"低异常元素数"为第三顺序,按降序排序所有样品,顺序抽取异常点抽检样品;(4)必要时进行分析批补充抽检样品。该方法兼顾了地球化学异常和实验室测试"异常"的抽查;同时考虑非异常点抽查和分析批平衡抽检,有效解决了有限抽样数量和抽样代表性不足两者之间的矛盾;并开发了EXCEL应用程序,应用于实验室地球化学样品分析异常点抽检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2.
数字地质调查信息综合平台(DGSS)在我国地质调查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以1∶5万水系沉积物化探测量后期成图的实际应用为例,通过迭代法计算背景值和标准偏差,求得异常下限,进而绘制出地球化学元素等值线图及异常图;通过软件集成的数据分析功能分析各元素相关系数,确定元素组合,绘制组合异常图、综合异常图。展示数字地质调查信息综合平台在处理数据及数据成图两方面所具有的功能强大、方便快捷、高效精准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引言电阻率法野外测定结果可用视电阻率空间表示,即用视电阻率等值线断面图表示.工作时,在地面的一条测线上布置一系列测深点.测深点在线上的水平位置由x座标确定.将每个测深点测得不同极距(a)的观测值ρ(x,a)分别标在相应测深点下方"深度"为a处的点上.勾绘等值线即构制成所观测的视电阻率空间断面图,图中等值线的形态能反映实际空间的真电阻率分布情况,甚至可用来进行定量解释.本文只讨论二度体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地球化学勘查项目的资料整理中,应用C#2.0语言编制应用程序,实现批量统计圈定地球化学异常的特征参数及综合异常参数和评序,方法简便,省时、准确。首先建立包含样点坐标和元素分析数据的文本格式文件,将MapGIS软件制作的地球化学异常图及综合异常图的异常边界线转换成"SDTF格式",利用程序读取各元素异常区内的数据,统计其异常面积、平均值、衬度、规模等异常特征参数。再根据程序计算后的综合异常面积、平均衬度、规格化面金属量三个指标对其进行评序,输出统计结果值表,该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地球化学异常特征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5.
龚鹏  马振东 《地球科学》2013,(Z1):113-125
找矿模型建立、异常识别和异常评价是矿产预测中的3个主要环节,仅从地球化学异常识别和评价的视角进行探讨.首先,讨论了衬值异常、比值异常识别的方法和应用效果;其次,阐述了规格化面金属量、相似系数、剥蚀系数等3个评价参数的定义、内涵和计算方法,并用实例论述了其应用价值.实践表明,衬值能够有效识别弱缓异常,优选的元素对(组合)比值可以识别不同矿化类型和同一矿化类型成矿元素的主次;而重新厘定的规格化面金属量是示踪典型矿床主成矿元素和伴生元素的重要参数之一,相似系数和剥蚀系数分别是评价"观测样本"(预测区)与"标淮样本"(典型矿床)相似程度和剥蚀程度的重要指标.总之,无论是异常识别还是异常评价,其关键在于元素组合选取的合理性和遵循成岩-成矿-成晕同系统性以及多参数联合示踪的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第二代区域化探扫面Au、Ag、Cu、Pb、Zn、w、Sn等元素的图幅几何平均值的衬值及有关比值的资料,分析了秦巴、三江和攀西地区的元素背景值及其成矿特征,从而论证了各片区的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趋势分析是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和电子计算机研究化探分析数据在空间上的变化规律,即把样品中元素含量看成空间坐标的函数,用一定的数学公式计算出的数学面,来逼近观测数据所反映的面,这个数学面称为趋势面。对于一组化探分析数据所计算出的趋势值,可分解为趋势部分(反映区域性变化规律)和残差部分(反映局部范围的异常)以及随机因素所造成的偏倚,去掉随机因素的影响,更好地总  相似文献   

18.
孟月玥  陈岳龙  林宇 《地质通报》2010,29(6):880-890
运用区域大规模采样方法,对内蒙古中南部地区所采样品进行元素丰度值加权计算,这是建立区域地壳模型的基础工作之一,同时也为化探异常的检出提供较为准确的背景值。研究区涉及内蒙古地轴和内蒙古中部造山系2个构造单元。采用加权求平均值的方法,得到内蒙古中南部出露地壳10种常量元素氧化物和40种微量元素的丰度值。经地表热流值、地震平均波速和元素比值方法检验后证明所得结果合理。计算所得内蒙古中南部出露地壳平均成分为花岗闪长质,与目前一般认为的结论相同。将结果与其他地区进行比较分析后可知,内蒙古中南部出露的地壳与全球上地壳的组成基本一致。由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的图解和内蒙古中南部出露地壳的元素丰度与中国东部出露地壳元素丰度的对比可以看出,整体上,内蒙古中南部具有较强的壳内分异作用和地壳增生作用(地幔物质加入)。  相似文献   

19.
孟月玥  陈岳龙  林宇 《地质通报》2010,29(5):880-890
运用区域大规模采样方法,对内蒙古中南部地区所采样品进行元素丰度值加权计算,这是建立区域地壳模型的基础工作之一,同时也为化探异常的检出提供较为准确的背景值。研究区涉及内蒙古地轴和内蒙古中部造山系2个构造单元。采用加权求平均值的方法,得到内蒙古中南部出露地壳10种常量元素氧化物和40种微量元素的丰度值。经地表热流值、地震平均波速和元素比值方法检验后证明所得结果合理。计算所得内蒙古中南部出露地壳平均成分为花岗闪长质,与目前一般认为的结论相同。将结果与其他地区进行比较分析后可知,内蒙古中南部出露的地壳与全球上地壳的组成基本一致。由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的图解和内蒙古中南部出露地壳的元素丰度与中国东部出露地壳元素丰度的对比可以看出,整体上,内蒙古中南部具有较强的壳内分异作用和地壳增生作用(地幔物质加入)。  相似文献   

20.
地球化学元素的背景值一般服从正态分布或对数正态分布,假定服从正态分布,用图方法可以求出它的数学期望值(μ)和标准差(σ),进而可以求出每个观测数据的背景值。观测数据由背景值和剩余异常值组成,剩余异常值等于观测数据减去背景值。定义异常为剩余异常值在背景值上发生的小概率事件,即剩余异常值≥μ+3σ,称为剩余异常法。以西藏班戈-嘉黎地区铀矿远景调查项目的化探数据为例,通过与传统方法圈出的异常进行对比显示,剩余异常法可以有效地降低异常数量和剔除假异常,减少不必要的异常查证,节约经费,提高找矿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