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虚拟日变台进行地磁矢量数据日变通化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流动地震地磁矢量观测是一种获取地震前兆异常的方法,试验研究和观测实例表明,地震孕育引起的地磁场异常变化量级较小,因此在观测、数据处理过程中都要尽可能消除误差提高精度.本文主要从地磁矢量数据日变通化精度方面开展讨论,首先使用反距离加权插值法由泰安、武汉、崇明、杭州4个地磁台观测资料计算出蒙城地磁台相应的虚拟地磁数据,其磁偏角、水平分量、垂直分量三个要素与真实观测值的相关系数分别高达0.9987、0.9946和0.9806,验证了反距离加权插值方法对地磁观测数据空间插值的有效性.其次,选择东部和西部测区分别使用反距离加权插值方法建立各地磁矢量测点位置的虚拟日变台并用其进行通化,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提高日变通化精度,对于地磁台站稀疏地区更具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地磁场时空差异对磁测精度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辽南、辽西综合测网范围内,依赖于世界时变化的变化磁场比依赖于地方时变化的变化磁场对通化精度的影响更大一些。通化距离、经度方向距离、纬度方向距离对通化精度的影响不显著。磁情指数K在通化距离较大时对通化精度影响显著,但如果按世界时进行日变改正则可以消除磁情指数K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通过不同K指数的磁暴对辽宁省磁测点总强度通化值的影响,发现在8个地磁测点,不但干扰幅度不一洋,而且以沈阳台为基准点做的通化值不能完全消除外空场的干扰。磁静日通化值一般不超过1.6nT,而磁暴日通化值可达4.0nT左右。不论磁静日或磁暴日,标准偏差随通化台距离增加而增加,通过加权和五天磁静日方法可提高通化值的精度。  相似文献   

4.
山西测区流动地磁测点共35个,分晋北、晋中、晋南3个测区。在以往的观测中,一直采用自架通化台的模式,使野外观测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导致观测效率低,造成人员和资源的浪费。定襄、太原、临汾地磁台FHD数据是否可取代自架日变,以流动地磁的晋北、晋中、晋南地区通化数据为重点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1982——1984年辽宁流动磁测 F、Z 同时与三个台、站的通化资料,对其测点通化精度进行了统计分析和对比,结果发现 F、Z 的测点通化精度与通化距离、季节等因素之间的重要关系。在试图予以理论解释之后,提出几点择优选定通化台站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6.
北京地磁测网调整与地震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首都圈防震减灾示范区工程地震前兆流动观测系统的实施方案,2000-2001年开展了北京地磁测网的测点改造建设和优化;2001~2002年应用G-856磁力仪取得了准确可靠的资料.应用磁测资料分析了北京地区地磁变化,研究了震磁前兆信息,对开展地震监测预报工作有一定的实际效果与积极作用.对今后工作重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地磁台担负着监视全国地磁场变化,为地磁学、震磁关系和相关学科的研究提供地磁数据,为区域磁测提供通化数据,部分台站参加国际资料交换等任务。我国地磁台的地磁观测系统由绝对观测和相对记录仪器所组成,这是一个相当长时期内的基本状况。地磁台提供长期、连续、可靠的观测数据,主要体现在:①产出连续可靠的地磁信息磁照图。②精确测定地磁场绝对值。③编制地磁观测报告、磁暴报告等供资料交换使用。近年来,由于地震监测、地磁学科研究工作的需要,对地磁观测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一步推进野外磁测工作,于1988年9月份对京津与河北地区的地磁测网进行了野外考察与实验观测。结果表明,磁测布局与测点选设基本合理;所用的磁力仪性能稳定,但MP-2磁力仪的观测值应进行仪器差改正;磁测资料的通化台应选在100—200km之内。此外,提出了供今后磁测工作参考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我国目前常用的磁测数据通化问题进行研究,并利用广东地区历年磁测数据通化结果,分析影响通化精度的各种因素,认为选择合适距离的通化台是保证达到一定通化精度的关健.文中给出了通化距离与通化精度的定量关系.同时对如何提高通化精度提出一点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10.
用近零同步观测法进行DI磁力仪的比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地磁仪器比测是保障地磁测量准确可靠的有效手段。本文介绍了用近零同步观测法进行DI磁力仪的比测原理、方法和实例。该方法不需对磁测数据进行通化处理。因而不会引入其他测量系统的误差,可以有效地确定小于0.2′的仪器差。  相似文献   

11.
依据GB/T19531.2—2004地震台站观测环境技术要求第二部分电磁观测,及DB/T9—2004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地磁台站)相关要求,应用G856质子旋进磁力仪,对拟建设的黑龙江省同江地磁台观测场地,采用30km十字剖面跨度测量和场地200m×200m、100m×100m密跨度方法进行勘选测量,通过对测量结果的分析,给出勘选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地磁观测中,当绝对观测磁力仪,相对记录磁变仪,辅助设备等发生故障以及观测所得不准或其它问题时,将如何快速判别及排除,作了较详细的叙述。  相似文献   

13.
我国地磁观测研究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文耀 《地球物理学报》1997,40(Z1):217-230
简述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地磁观测研究的发展概况,内容包括我国地磁台站建设、地球主磁场测量与研究、变化磁场的时空特征及形成机制、地磁变化与地震、气候变化等自然现象的关系以及宇宙磁学.  相似文献   

14.
对喀什地磁新台址地质条件、磁场梯度分布和背景噪声等技术条件,以及观测数据精度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喀什地磁台的台址背景环境、场地环境以及局部观测环境,符合国家地磁台建设规范的要求,同时也满足现代数字化地磁观测技术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大连九龙地磁台观测环境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大连九龙地磁台台址勘选、建筑材料磁性检测、台站建设以及观测数据精度等方面着手对大连九龙地磁台的观测环境进行了初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大连九龙地磁台的观测环境符合地震及前兆数字观测技术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通过激光准直机构、无磁二维旋转机构、二维旋转控制与角度测定等装置的设计,并通过磁通门传感器配置、数据采集与总控装置设计和地磁场偏角与倾角自动算法的研究与实现,构建自动化地磁倾角与偏角自动测量系统原理样机。通过原理样机的实验验证和误差分析,取得地磁绝对观测系统关键技术,为地磁自动化绝对观测系统研制提供技术支撑,突破目前人工观测的限制,为地磁无人值守台站观测模式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7.
利用改进后的差值法对鲁西流动地磁网十年的复测资料进行了数据处理,绘制了平均地磁场强度差值曲线。结合本区和震源区的地质构造,对流动地磁3次异常变化和周围中强地震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根据北京地磁台1987~2012年已正式出版的《地磁观测报告》资料,对北京地磁台地磁场的长期变化进行初步分析研究。系统地总结了北京地磁台地磁场长期变化的基本规律,这对进一步认识了解北京地磁台地磁场各要素的变化规律与特征,以及应用北京地磁台的资料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地磁方位标志的稳定性与磁偏角观测精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磁台是产出连续完整、准确可靠的地球磁场变化数据的场所。而对某测点地球磁场的描述是以磁偏角D、磁倾角I、总强度F、水平强度H、北向强度X、西向强度Y、垂直强度Z等七要素为依据。其中只需直接测定3个独立量,如D、H、Z或DI、、F等组合,则其它量可通过数学关系求得。特别是,磁偏角D在观测中非常重要。本文对静海地磁台改造后连续7年(2002~2008年)的观测记录资料,进行了认真整理和细致研究,研究了标志的漂移对观测值D的影响,说明了观测标志稳定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大连九龙地磁台的材料磁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大连九龙地磁台建设工作中,对建筑材料进行选定,磁性检测,以及施工过程中用G856质子旋进式磁力仪进行磁性跟踪监测。实践证明,这样做能很好地满足地磁台站建设规范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