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福建省酸雨变化趋势及成因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赵卫红 《福建地理》2004,19(4):1-5,10
本文以1996~2003年降水监测数据为基础,对福建省酸雨污染的变化趋势和区域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从环境空气质量、致酸源、气象因素及外围区域的影响等诸方面探讨了酸雨的主要形成原因,认为福建省酸雨形成不仅与局地源的影响有关,还与外来源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2.
中国酸雨状况和自然成因综述及防治对策探究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30  
首先从中国的酸雨研究历史出发,综述了中国近20年来的酸雨区域分布变化,指出中国的酸雨重灾区正由西南向华中地区转移,且酸雨面积正呈继续扩大发展之势。其次,根据国内外的统计数据,分析了中国酸雨的化学特征,指出中国是典型的硫酸型酸雨,其组成与国外有很大不同,国内南北两地的降水化学组成也有很大不同。接着从土壤性质、氨气、大气颗粒物和天气形式等自然因素方面探讨了中国酸雨现状的形成原因,指出南北方这些自然因素的差异是酸雨现状形成的最重要原因。最后,根据中国酸雨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国家的制定控制目标,提出了具体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福州1982~2001年大气和降水监测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福州近20年来酸雨污染的特征,对影响酸雨产生的致酸源、地理气象因素及其他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福州1982—2001年大气和降水监测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福州近20年来酸雨污染的特征:对影响酸雨产生的致酸源、地理气象因素及其他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南极长城站酸雨监测的样品采集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国贵 《极地研究》1999,11(1):64-71
进行南极酸性湿沉降(降水pH值<5.6)的监测研究是为开展全球环境大气化学动态监测、评价区域环境质量、制定环境标准,研究环境中化学元素的迁移、转化、富集规律,以及南极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第一手的科学依据。利用1998年1~9月在中国南极长城站采集监测的酸雨资料综合分析得出,南极确有酸雨存在,在104个水样中,有19个样品的pH值小于5.6,占总样品的18.3%。根据南极环境背景值和出现酸雨时的风向,认为由于大气环流把远离南极的污染源传输到南极上空,遇降水即冲刷降至地面形成酸雨  相似文献   

6.
以福建省67个县级经济体作为研究的单元,通过综合发展指数和两两节点最短通勤时间,利用引力模型计算经济联系强度,依托最大经济联系方向"自下而上"进行组织,明确城镇等级体系,并从产业、交通和政策方面分析城镇等级结构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福建省67个县级单元综合发展实力存在明显地域差异,东西部发展水平差距显著;(2)省域内形成"一带三轴"的经济联系格局,具有明显的极核发展和点轴发展特征,并呈现多核心的发展结构,网络结构的发展相对简单;(3)依据经济联系强度的空间自组织模式在福建省域内形成6个子区域,以福州、泉州、厦门为核心的沿海区域和以南平、三明、龙岩为核心的内陆区域;(4)城镇空间结构受众多因素影响,其中产业布局、交通可达性和政策规划是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交通特征是影响城镇联系的重要条件,产业布局是推动城镇结构转变的内在动力,政策规划则是城镇空间结构的重要引导因素。  相似文献   

7.
百色酸雨状况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百色市1992~2006年共计1 191个降水样品的观测资料,统计分析百色市酸雨的状况及其与气象条件、地形条件等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2、10和11月份百色酸雨的发生频率高达80%以上,15年平均为69.5%。百色酸雨累计量占总降水量的81.4%,各年降水均表现为酸性、平均pH值具有明显的年际差异而总趋势为无明显升降;15年总降水平均pH值为3.66。各级降水的平均pH值没有明显的差异;各月降水的平均pH值均小于4.5,酸雨频率较低的主汛期月平均pH值相对较大。百色酸雨和边界层静风环境的关系最为密切,而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条件是造成百色边界层静风环境的主要原因。百色酸雨基本上属于局源性污染型。  相似文献   

8.
海峡西岸经济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福建省正处于全面发展的工业化阶段,面对外界各种流体的汇集和离散,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构建福建省区域城镇体系的等级、功能和空间结构,协调区域发展,实现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成功崛起乃是福建省在今后区域规划中的重要任务。立足海峡西岸经济区主体福建省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现状,从节点、轴线、网络、域面四个维度分析其结构特征,得到以下结论:①福建省城镇经济发展目前已形成2个主中心(厦门市、福州市辖区)、1个次中心(泉州市辖区)、6个地方中心和一批较大生产规模城镇;②闽东南地区城镇整体水平高于闽西北地区,中部地区城镇沿线发展程度仅次于沿海地区城镇密集带;③福建省城镇体系空间分布较为适中;④福建省城镇经济发展梯度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9.
上海酸雨变化及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上海市的酸雨状况已引起人们的关注,通过对上海市区近几年来的酸雨状况调查发现,上海的酸雨状况尽管已有了很大改观,但从大气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浓度的历年变化看,以及比较大气降水中各离子浓度的历年变化,并通过分析硫酸根和硝酸根在大气中的形成过程,发现一些新的情况:即酸雨的类型正在从硫酸型向硝酸型转变,并在上海市区形成了一种硫酸型与硝酸型并重的形式。对此提出了部分控制对策,来防止酸雨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0.
周侃  樊杰 《地理学报》2016,71(11):1911-1925
基于2012年环境污染物排放和社会经济截面数据,选取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及污染源结构指标,定量研究中国339个地级行政单元环境污染源的空间分异和集聚效应,解析环境污染源及排放空间格局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污染防控措施与综合治理建议。结果表明:① 环境污染源结构区域差异显著,水环境污染源以农业源主导型、城镇生活源主导型、城镇生活和农业源复合型为主,三者比重分别为35.40%、33.92%和25.66%,农业源主导型排放强度最高,主要分布于华北和东北地区;大气环境污染源以工业源绝对主导型为主,其比重为74.63%,分布于除青藏高原区的广大区域。② 农业源主导使水污染物集聚式排放加剧,工业源主导则促进了大气污染物集聚式排放,特别在环渤海及其经济腹地区域,污染源结构强化了污染物排放的空间集聚效应。③ 人口规模、城镇化水平和经济增长速度是污染物排放的主要驱动因素,其中以人口规模影响最为显著;经济发展水平在区域模型中呈现不同的影响效应,对工业源主导型区域的大气污染物排放呈正向影响,而对城镇生活源主导型区域的水体污染物排放具有抑制作用;工业化程度对工业源绝对主导型区域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正向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