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理国情监测是一项覆盖全国的长期、持续、空间重叠性高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获取大量像控点。通过搭建像控点数据库和管理系统,将像控点入库统一管理,实现不同时间和空间重叠区域像控点资源共享,节约大量时间和人力、物力资源。通过实验区域像控点数据库建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研发,实现像控点资源共享。研究成果可推广应用于全国范围内的像控点建库和像控点数据库管理。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利用VX-3000扫描仪和AST-386微计算机自动判读和量测星像片框标点、星像点的一种方法。恒星像片经扫描得到框标点、星像点的二维灰度分布,根据框标点、星像点灰度级特点,采用特征提取技术自动确认框标点和星像点,能判出一张星像片中的恒星像点达90%以上.对判读出的框标点采用灰度级插值放大、邻近点内插技术,而后求取框标点的坐标。对判出的星像点,利用图像尖锐化技术对星像边缘进行增强处理,而后按质心法求取星像点质心坐标。经统计,星像点坐标的量测精度,其单位权中误差为0.2—0.35像元(像元太小为20μ),满足星像片姿态角计算要求。  相似文献   

3.
像控点是摄影测量解析空三加密、遥感卫星影像几何纠正等测绘工作的基础控制数据,建立像控点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像控点资源共享,有效解决像控点获取周期长、应用效率低的问题。本文对2003年以来15年的重大测绘项目生产的像控成果进行了整理、分析,利用Arc SDE和SQL Server平台进行空间数据存储和管理,以C#为主要开发语言,设计并构建了像控点数据库管理系统,解决了像控点资料介质不同、数据格式不统一、坐标系不统一等多个问题,为像控点资料的查询、检索、统计、管理等提供了便捷的手段和工具,对于提升像控点的利用价值、拓展像控点的应用范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更好地将已有像控点成果用于数字正射影像图(DOM)更新, 设计并建立了像控点影像库。通过对已有纸质刺点片、空三加密成果、DOM等资料的分析, 确定了像控点数据的组成与结构并开发了像控点影像库管理系统。该系统可以通过空三加密成果自动采集像控点的X、Y、Z三维坐标及原始数码航摄影像, 并可以自动采集像控点的DOM小片;通过管理系统, 可以对像控点影像库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与使用。建成的像控点影像库已经应用于省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地理国情普查项目, 影像库的使用节省了大量生产成本, 有效缩短了更新周期。  相似文献   

5.
随着航测无人机各项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像控点测绘效率低下的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影响了无人机航测系统的整体效率。本文总结了传统无人机航测像控采集面临的困难,设计并开发了基于高精度POS的智能像控采集系统,阐述了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本文解决了像控自动布设、任务分发、数据采集与入库、像控转刺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高了像控采集的自动化水平。该系统已在无人机航测项目中得到了推广和应用。实践表明,像控采集效率得到了较大提升,可以取代传统纸质像控采集方法。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基于机器视觉的数字摄影测量智能化新方法:移动激光雷达瞬时三维构像方法。该方法作为移动激光雷达瞬时三维构像理论,解决了无GPS辅助的移动激光雷达自定位与瞬时构像问题,使移动激光雷达灵活应用在室内、室外等多种环境。首先,分析了瞬时构像方法与传统构像方法的不同,以及现有方法的可移植性;接着,给出了视准轴误差自定标方法、基于平整度的有效特征提取算法和快速优化平差算法,构建出移动激光雷达自定位与瞬时构像的核心技术框架;最后,通过3种不同环境构像试验验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和适应性。研究表明,该方法可应用在结构化环境与非结构化环境、室内与室外环境,可水平构像也可垂直构像,且无需后数据处理瞬时构像。  相似文献   

7.
为充分利用像斑的多特征以提高变化检测精度,提出了一种综合光谱、纹理、结构特征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方法。通过影像分割获取像斑,利用灰度直方图、局部二值模式/对比度(LBP/C)直方图、方向梯度直方图(HOG)分别表达像斑的光谱、纹理、结构特征;采用直方图相交距离度量像斑的特征距离,采用大津法获取变化阈值,分别获得光谱、纹理、结构特征下的变化检测结果;综合3种变化检测结果,将像斑划分为变化、不确定、未变化3类;以变化与未变化两类像斑作为训练样本像斑,利用支持向量机(SVM)算法对不确定类像斑进行变化/未变化划分。在QuickBird遥感影像上的试验结果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高光谱遥感图像光谱分辨率高、波谱连续、图谱合一,这为精细地物分类、探测和识别提供了数据基础。然而,由于高光谱遥感图像空间分辨率的局限性及地物场景的复杂分布,混合像元普遍存在于高光谱遥感图像。混合像元是高光谱遥感图像精细信息提取与分析中的难点。解决混合像元问题,实现亚像元级信息的提取与分析是近年来高光谱遥感图像解译的热点和前沿。本文系统梳理了高光谱遥感图像亚像元信息提取的主要研究内容,具体从混合像元分解、亚像元制图及亚像元目标探测3个研究方向综述了经典方法,并对国内外相关方向的研究进展、发展前沿及主要挑战进行了分析与评价,最后分析讨论了高光谱遥感图像亚像元信息提取研究在模型构建、优化求解及与应用结合等方面的研究趋势及方向。  相似文献   

9.
朱琳  孙林  杨磊  徐菲菲  徐青山 《遥感学报》2016,20(4):528-539
结构函数法气溶胶光学厚度反演精度受像元间隔设置影响很大,且并非所有像元都能获得较好的反演结果,因而研究像元间隔的设置能够提高反演精度,研究反演误差小的像元能够提高算法效率。为了获得最佳的像元间隔设置,本文以胶州湾地区为例,利用250 m和500 m两种分辨率数据计算了不同像元间隔时的结构函数值,分别利用单一像元间隔法、均值法、坡高法以及线性区域均值法获得待反演像元最终的结构函数值反演550 nm处的气溶胶光学厚度,并依据CE318观测数据进行精度验证,通过分析点对点反演结果和光学厚度的空间分布,确定反演误差小、受分辨率影响小的像元间隔设置。实验发现线性区域均值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反演精度和稳定性。此外,通过对反演结果可接受像元的地表反射率结构函数值的统计和分析,发现500 m分辨率时可接受像元比例优于250 m,当地表反射率结构函数值大于0.02时反演结果较好,而这些像元往往分布在山麓、山涧、海岸线、河流、城乡结合部等地理要素的突然改变的地区。  相似文献   

10.
以地理国情正射影像生产为例,探讨Geoway CIPS、PCI GXL集群系统协同作业的生产模式。结合两个集群系统优势对地理国情正射影像生产流程进行优化,实现集群生产系统的协同作业,进一步提高正射影像的生产效率。同时辅以整景正射影像和分幅正射影像成果的整体有效性检查和成果目录组织等工具,保证正射影像成果满足地理国情监测项目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基于神经网络的高光谱混合像元分解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遥感图像分类通常假设每一个像元都是由一类地物组成,对混合像元重视不够。但事实上许多像元都是混合像元,光谱是几种地物的混合光谱。高光谱遥感是当前遥感技术发展的前沿技术,特别在混合像元分解方面体现出明显的优越性。分别采用线性混合模型、BP神经网络等进行混合像元分解的试验,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模型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针对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正射影像数据库的技术特点,提出了多源、海量数字正射影像数据库的需求及功能,并基于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动态更新2010-2014年数字正射影像构建了以资源三号和天绘一号为主的国产卫星正射影像数据库实例,实现了对国家级海量多源正射影像数据的高效存储、集成管理、无缝浏览和及时更新等。  相似文献   

13.
刘照欣  赵辽英  厉小润  陈淑涵 《测绘学报》2019,48(11):1464-1474
未考虑地物亚像元级空间结构特征是影响高光谱亚像元定位精度的因素之一。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混合像元线特征探测的亚像元定位算法。首先,通过光谱解混确定含典型线状地物的混合像元。然后,基于完备直线集的最大线性指数方法确定其余含线特征的混合像元,使用模板匹配方法结合像元引力确定含线特征混合像元的亚像元类别。最后,基于线性优化的方法迭代确定剩余混合像元的亚像元类别。通过真实数据及仿真数据的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有效提高亚像元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4.
孔爱红 《东北测绘》2012,(5):125-127
调用DPGrid的匀光匀色、正射影像纠正和自动镶嵌功能,利用已有的数字高程模型制作正射影像,并对最终的正射影像成果进行必要的编辑。  相似文献   

15.
简要介绍了以易拼图(EPT)软件制作数字正射影像的过程,分析利用易拼图(EPT)对影像匀光匀色、正射影像生成、拼接、分幅裁切、图幅接边,以及正射影像编辑等。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好地解决亚像元的定位问题,基于超分辨率影像重建的技术,结合亚像元定位理论,提出了一种应用于亚像元定位的正则MAP估计模型,并且通过真实数据进行了检验。实验表明,该模型是一种简单、有效地解决亚像元定位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无人机航片为例,利用数字正射影像制作理论,探讨了采用Inpho进行正射影像制作的方法。实践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有效地生成高质量的数字正射影像。  相似文献   

18.
在高光谱像元解混应用中,好的端元光谱矩阵初始化方法对于提高盲信号分解精度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空间分辨率较高的高光谱数据,提出了一种新的面向非负矩阵分解(non-nega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NMF)的初始化方法。该方法通过计算像元在谱线形状和信息量差异等方面的参数,利用像元谱线峭度、KL散度和光谱角等参量,从众多混合像元中识别出纯像元;并分辨出不同类型纯像元(或类纯像元)之间的差别,从中选择最适合代表每一类型端元的纯像元(或类纯像元)作为算法的初值像元,完成端元矩阵的初始化。将此方法分别用于模拟数据和真实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明显提高高光谱混合数据的NMF精度,相比其他常用初始化方法具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为了充分利用像斑的光谱特征,提出一种基于像斑直方图G统计量的影像分类方法。通过多尺度影像分割获取像斑,选择合适的训练样本像斑;依据像斑的光谱属性,自适应地设定光谱直方图的灰度级,提取像斑的光谱直方图;采用G统计量度量测试像斑与各训练样本像斑光谱直方图间的距离,用来表达像斑光谱特征的异质性;利用最小距离分类器获得影像分类结果。遥感影像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高影像的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20.
针对遥感影像亚像元定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像元空间引力模型的亚像元定位新算法,算法中像元空间引力的表达在亚像元尺度上建立,能够表达像元间的空间自相关性;亚像元权重参数包括相互吸引的两个相邻像元中地物百分比含量,强化了空间引力模型;用距离函数表达像元间的相互作用在距离上的非线性关系.通过迭代运算优化像元间的引力关系,提高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