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针对国内电力设计行业尚未建立起统一的辅助设计平台和电力勘测设计工作的共享性、可视化、自动化程度较低的现状,根据特高压工程的特点,结合用户设计需求,基于ArcGIS Engine设计实现特高压工程输电线路路径优化系统。该系统可实现数据管理、路径选择、杆塔排位、统计分析、大场景立体显示、制图输出等主要功能。将该系统应用于哈密-郑州±800kV直流输电工程中。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可为特高压输电线路路径优化提供有效支持。  相似文献   

2.
智能巡检技术的飞速发展可有效提高直升机、无人机、机器人及各类智能终端巡检高压输电线路的运维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减小劳动强度.本文利用智能终端平台搭载的激光雷达扫描系统获取特高压输电线路上的激光雷达点云和光学影像数据,在激光扫描技术、三维可视化术及大数据分析等技术融合的基础上,在三维全景平台上融合航检数据,建立输电线路通道管控系统,全面提升输电通道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电力工业输电线路状态监测工作中对GIS的需求,结合输电线路状态监测的特点,提出了基于SOA架构的二三维一体化输电线路状态监测GIS平台建设思路,开发了原型系统,实现了输电线路及其状态在三维环境下的展示、分析、模拟和实时信息查询,对实现输电线路状态空间监测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由于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输送距离长、建设规模大、地形复杂、施工管理难度大,利用无人机航摄技术和可视化管控系统[1-2]能够实现施工建设现场安全、质量、环保水保、通道清理等方面管控目标。但由于无人机沿线路进行航摄会产生海量的遥感影像数据,从影像中获取施工现场信息工作量极大。本文结合AE和GIS技术[3-5]研究无人机影像快速提取,实现从海量的无人机影像中快速准确地挑选塔基范围的影像成果数据,使管理人员在航摄完成当天即可获取施工现场的真实状况,实现了成果时效性的突破。  相似文献   

5.
机载激光雷达技术是一种利用激光对地表三维坐标精确信息进行采集的新型遥感技术,在我国地形测绘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综述了机载激光雷达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优势,介绍了机载激光雷达数据在山区特高压线路工程中的应用,包括DEM提取、工程线路路径走向优化调整以及塔基断面生成等。结合实际山区特高压工程,激光雷达数据为设计专业优化选线、终勘定位路径规划提供了高精度的地理信息数据,所提出的利用激光雷达数据与实测数据相结合生成塔基断面的方法在山区特高压线路中能够有效缩短工期,提高工作效率,节省开支,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酒泉-湖南±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是世界上已建成的电压等级最高、送电距离最长、输送容量最大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由于工程施工会扰动地表,产生弃土石渣,造成严重水土流失,直接危害到项目建设区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故亟待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本文利用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获取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MODIS)系列卫星遥感产品数据,采用GIS缓冲区分析和趋势分析定量研究了6年来酒泉-湖南±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湖北段工程周边10 km范围内的生态环境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并与野外调研获得水土保持监测实测数据互为验证.  相似文献   

7.
以特高压输电线路电磁散射高效模型及对无线电台(站)干扰仿真和防护设计平台建设为目标,采用组件GIS开发技术,以VS 2010(C#语言)为平台,ArcEngine10.0组件为工具,设计并实现了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输电走廊三维可视化仿真平台系统.  相似文献   

8.
位于三峡库区的特高压输电线路是我国电力供应的重要一环,由于三峡库区以滑坡为主的地质灾害频发,严重威胁了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安全,因此滑坡的监测和识别对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尤为重要。针对三峡库区复杂的地形和气候条件,本文提出自适应优化构网的方法,并应用于时序InSAR处理流程,对三峡库区万州—巴东的84景Sentinel-1数据进行处理,实现特高压输电通道的地表形变监测。使用同步观测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观测数据和金鸡岭滑坡的实地考察数据,验证了时序InSAR监测结果的可靠性。根据时序InSAR的监测结果,在输电通道内识别出8处明显的滑坡隐患,进一步对监测的金鸡岭滑坡时间序列形变进行分析,发现该滑坡的形变特征与降雨、库水位和工程扰动有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9.
特高压架空线路的选线一般都是选在远离居民区的地方,测量工作困难。结合"准东-华东±11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详细介绍了准东-华东±1100kV特高压线路测量技术及其特点,为从事特高压线路测量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定位定向系统(Position and Orientation System,POS)软硬件的迅速发展,其定位定姿精度正在不断提高。目前,POS辅助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在测绘领域已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但其在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中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中基于POS技术的像控点布设方案仍存在较大的优化空间。本文针对以上应用现状,在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中,提出了一种经济性较好、满足特高压工程勘测作业要求的控制点布设方案。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输电网地理接线图无杆塔实际坐标、无线路走向、无实际地形、无属性数据等问题,本文采用Arc Engine组件式开发技术及空间分析技术,构建一个输电网地理接线图管理平台。该平台利用数据库存储和管理杆塔坐标数据及其他属性数据,整合现有地形数据和影像数据作为地理底图,从而使得该平台不但具备属性查询和空间分析功能,而且能将杆塔位置标记于真实的地理位置中,显示出整个输电网络分布及走向。将该平台运用于雅安市输电网结果表明,与传统输电网地理接线图相比,基于Arc Engine的输电网地理接线图管理平台具有良好的直观性和较好的空间分析能力,提高了电网的运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力部门采用机载激光雷达及倾斜摄影测量技术代替传统的人工方法,进行电力巡检、电力部件检修等工作。门型电塔为目前电力走廊中比较常见的一种高压电塔。在无数据标签的电网点云数据中,对门型电塔进行精确点云提取是门型电塔日常维护的重要工作。本文从包含有地面、植被、电力线、门型电塔的电网点云数据入手,首先对点云进行体素化分割,对体素网格进行高程连续与高程阈值的筛选,并对电塔顶部进行扩展搜索,达到去除地面点及植被点的目的。然后根据门型电塔水平投影成条状的特点,利用门型电塔的圆柱杆塔部分得到门型电塔的水平投影直线,再通过距离阈值判断去除点云中多余的电力线点。本文介绍的方法实现了从无标签的电网点云数据中对门型电塔的精确提取,为进一步进行门型电塔的三维建模、维护检修等工作提供了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3.
利用GIS技术进行电网管理和规划是实现电力信息化、建设"数字电力"的必由之路。论文在分析电网规划的特点基础上,将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思想引入电网规划设计中,以ArcSDE GeoDatabase的版本操作和基于权限控制的数据表技术,作为空间数据协同操作和业务属性数据协同操作的技术基础,建立了协同式电网规划系统,系统的实践应用证明了系统的高效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对输配送电网的服务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电力行业的需要。输配送电网GIS主要针对输变电主干网及子干网输配电网设备设施空间分布数据、电网运行状态等信息进行集中管理。系统的建设目标是对电网的网络关系进行分析,开发出基于地理信息技术的电网管理系统,形成以地理位置为查询主线索的多层次多方式的信息管理系统。本文结合长沙电业局的输配送管网建设现状,结合实际工作需求,全面提高电缆管理所的综合服务和管理水平,对电力配网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和框架结构等进行全面描述和开发。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时期智能电网建设不断发展,电力资源管理呈现一体化、资源互享特点,电力部门不断加强与其他行业数据共享与交换,同时需形成一套从数据采集、编辑、成图、检查、入库、更新、共享与交换等一体化长期有效更新机制保证电力数据现势性。基于面向服务的软件架构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移动网络、数据库等技术研发电力资源地理信息平台,实现不同终端用户对电力资源数据(输电、配电等)管理与应用,保证电力资源数据快速生产与建库,高效与国土、规划等部门数据共享,辅助相关部门的管理与决策,提升电网设施保护和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电网GIS数据采集的工作效率,保证电网GIS平台空间数据及属性数据的整体性、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综合运用现代的Ntrip网络RTK技术、移动GIS技术、数据库技术和RFID识别技术,成功研发了电力GIS数据采集系统。实际工程应用表明,该系统提高了采集的工作效率,可有效满足电网GIS采集的工作需要。  相似文献   

17.
机载激光点云中高压电塔自动识别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提出了一种基于格网特征的机载激光点云高压电塔自动识别方法。首先对机载激光点云数据进行滤波去噪处理;然后对点云数据进行规则格网化特征分析获得高压电塔粗识别区域;最后对粗识别区域进行外接邻域网格线性特征悬空点集检测以确定电塔识别结果,并以分层切片法分析获取电塔平面中心坐标。采用大型无人机实际线路巡检获取的机载点云数据对本文算法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本算法可实现高压电塔的快速自动识别,对无人机电力巡检智能诊断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王韦  颜炯  刘秀坤 《地理空间信息》2012,10(5):93-95,98
针对电网规划的特点和需求,实现了一个面向电网规划的GIS集成应用平台。分析了基于GIS技术的电网规划平台系统结构,介绍了平台实现中的功能,并讨论了面向服务架构的电网规划服务集成技术,最后详细介绍了平台对电网规划过程的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电力事业的发展,架空送电线路电力勘测塔基断面显得十分重要,同时也是结构专业塔基基础设计的参考依据.文中分析目前电力勘测塔基断面获取的方法和DXF文件的编码格式,利用实测的大比例尺数字塔基地形图,基于AutoLISP编程实现数字塔基、地形图塔基断面自动提取存储的方法.提取的塔基断面数据与实测数据对比,证明方法具有可靠性、准确性、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满足设计要求,弥补传统塔基断面数据获取的不足,提高数据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20.
静止卫星标称投影解析方法及其在FY2-C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钱辉  师春香  施进明 《遥感学报》2009,13(2):300-306
通过对静止卫星在三轴椭球参数条件下地心坐标的标称投影公式推导过程,建立了经纬度到单位平面位置的可逆映射方程,其正反算公式精度可达10<'-20>;并对大地坐标的经纬度进行了类似的推导,但标识线垂直地表而不过地心的坐标定义导致正算公式中存在角度正切的四次方项,因此反算需要采用数值解法.两组解析表达式为查照表的建立提供了直接的数学依据,相对于迭代数值计算方法而言,解析方法更便于分析投影过程的误差和畸变.围绕FY2-C卫星地面系统工程中查照表的重建,兼顾卫星图像陆地位置与主要大陆轮廓数据的投影吻合,需要对单位平面的投影进行放大和平移,并提供多组可选择的放大因子,使得经纬度到图像点映射与查照表对应值整体误差较小.建议根据实际应用的坐标系统、卫星位置参数、地球参数选择不同的匹配参数.这种方法可以应用于图像点地理位置精度要求很高但计算不是特别频繁的数据处理算法中,如相对定标和定位,但在其他算法中除了精度以外查照表还是有作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