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国家科委和原国务院环保领导小组、地质部等八单位早在一九七九年十月就发出《关于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区划和科学考察工作的通知》,要求地质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有特殊保护意义的地质剖面、冰川遗迹、岩溶、温泉、化石产地等自然历史遗迹开展区划和科学考察工作。一九八○年二月地质部又发出《催报关于加强自然保护区区划和科学考察工作规划的通知》,要求制订规划,作出具体安排。为了认真落实“八单位通知”  相似文献   

2.
喜马拉雅地区(我国境内)地层研究的新认识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正> 1966—1968年珠穆朗玛峰地区的科学考察,为喜马拉雅地区(我国境内)的地层研究建立了良好的基础。1973—1976年,在西藏科学考察中,又获得比较丰富的地层、古生物资料。本文在上述工作和所获新资料的基础上,概要地介绍喜马拉雅地区(我国境内)地层研究的一些新认识。  相似文献   

3.
地学e-Science被认为是继理论分析、实验观察和模拟计算之后的地学科研方法,将促进传统地学科研模式的变革,提升地学研究的效率和水平。由于地学e-Science的研究刚刚起步,国内外学者对其本质、内容、技术架构和未来发展,还缺乏一个统一、清晰的认识。认为地学e-Science的实质就是支撑地学研究的信息化环境及其在此基础上开展的各类地学科研活动,其总体架构包括信息化基础设施、地学资源、功能服务和科研应用4个层次。基于地学e-Science的研究可以实现地学科研模式的4个转变。实践表明地学e-Science原型系统:东北亚联合科学考察与合作研究平台通过信息化技术和数字化资源改变了传统科学考察的模式,极大促进了中国、俄罗斯、蒙古3国科学家联合科学考察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西南印度洋49. 5°E热液区是我国"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于2007年在西南印度洋科学考察航段发现的热液活动区,也是在全球超慢速扩张脊中发现的第一个正在活动的热液区(Tao et al.,2007).该区位于西南印度洋脊西端,Indomed(46. 0°E)和Gallieni (52.2°E)断裂带之间的第28脊段的裂谷西南壁上.  相似文献   

5.
由中、法、美、苏、英、日等六国的六名队员组成的国际横穿南极考察队成功地完成了人类首次徒步沿最长路线横穿南极大陆的壮举,在国际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特别是考察队沿途所进行的科学考察工作受到科学界广泛的注意。笔者作为考察队中两名负责科学考察的队员之一,在穿越途中承担了冰川学考察研究工作,除进行现场勘察和观  相似文献   

6.
1987年6月,李鹏、胡启立、宋健等中央领导同志在新疆视察工作期间,提出了利用石油勘探条件,开展塔克拉玛干沙漠综合科学考察的初步设想。7月13日,宋健同志主持召开了有国家科委、石油部、中国科学院、地矿部、国家计委、国土局等部门领导同志参加的会议,商讨组织塔克拉玛干沙漠综合考察的有关问题,会上确定了考察的三项主要任务,组成了科学考察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并委托中国科学院进行考察队的组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考察手段、考察活动、主要考察成果和重大发现等方面扼要介绍了苏联科学院及加盟共和国科学院十年来的海洋科学考察工作。  相似文献   

8.
以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K2,海拔8611m)闻名的喀喇昆仑山,发育着规模巨大的山地冰川.国内、外科学工作者曾对喀喇昆仑山进行过许多次科学考察和探险活动.  相似文献   

9.
广西山岳景观资源特色,功能分类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中平  杨传明 《广西地质》1998,11(2):67-72,78
广西的地质、地理、气候、历史环境等优越条件造就了独具特色的山岳景观。这些景观与岩石关系密切,以碳酸盐岩的岩溶型为主,其次是砂岩型及浆岩浆岩型。按其功能分为观光型、避暑型、渡假娱乐型、探队寻幽型和科学考察型。它们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景物的地域组合,景的资源容量,旅游客源市场,开发投资及施工条件较好。山岳景观资源有较高的艺术观赏和科学考察价值。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它,定会为广西赢得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中国长江科学考察漂流探险队的青年科技人员,中科院成都地理所的实习研究员苏春红最近完成长江上源的水化学性质的研究项目,这是在科考漂流活动中,科技人员取得的一项重要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11.
由中、法、美、苏、英、日等六国的六名队员组成的国际横穿南极考察队成功地完成了人类首次徒步沿最长路线横穿南极大陆的壮举,在国际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特别是考察队沿途所进行的科学考察工作受到科学界广泛的注意。笔者作为考察队中两名负责科学考察的队员之一,在穿越途中承担了冰川学考察研究工作,除进行现场勘察和观测外,还采集了大量雪冰样品。在此想就考察队穿越南极的一些基本情况和沿途所进行的冰川学考察作一概略介绍。  相似文献   

12.
闫永福 《城市地质》2002,14(3):33-35
张北县旅游学资源丰富,古冰缘现象、古冰川遗迹、细石器产地均为坝上地区首次发现。在现有的旅游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寓科学考察于旅游之中,定会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探矿工程》2004,31(12):43-43
2004年11月27日下午,中国“大洋一号”船全面完成我国《国际海底区域研究开发“十五”计划》代号为DY105-16A航次科学考察任务,胜利返回广州黄埔港。  相似文献   

14.
西藏米林6.9级地震是1950年察隅MS8.6级地震以来东构造结地区发生的第一个6级以上地震,由于地震发生在雅鲁藏布江大拐弯附近的无人区,野外应急科学考察没有发现明显的地震地表破裂带。根据林芝流动地震观测台网记录到的余震条带状分布、震后科学考察获得的地震烈度长轴方位、原有台阵观测震中分布以及GPS资料和野外地质调查分析,发现发震断层为NW向排龙—帮辛断裂,逆冲性质,为新生NW向边坝—达木断裂带中段组成部分;米林地震的发生预示东构造结地区地震活动强度加强,未来该地区发生7级以上地震危险性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它对我国及世界气候环境的变迁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故全世界无论是气象学家,还是环境学家都十分重视这方面的研究。但是,由于青藏高原地势高,气候严寒,人烟稀少,难於对气候环境的科学数据进行长期的观测积累,因此,青藏高原上空的天气现象,气候状况以及它对全球大气环流,气候与环境的影响至今还没有认识清楚,还需要更多的科学考察,积累有关科学数据。所以,对青藏高原的科学考察与研究是一项艰巨又具有重要科学意义的地学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6.
金玉璋 《地质科学》1990,(2):201-201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和法国洞穴联盟21名科学家与洞穴学家组成的考察队,于1989年10-12月对贵州、川东、鄂西进行了名为“格必河-89”的科学考察。测量了总长度达55km的50个洞穴。  相似文献   

17.
应思淮 《地质科学》1973,8(2):103-132
前言珠穆朗玛峰地区系指西藏雅鲁藏布江以南,亚东以西,吉隆以东的我国境内广大地区。在解放以后,曾有多次科学考察,尤其在1966年至1968年,由中国科学院组织西藏科学考察队,对这一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多学科考察。  相似文献   

18.
重庆市矿山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特殊的地质构造,重庆市蕴藏有较丰富的矿山旅游资源,如汞矿山旅游资源、煤矿山旅游资源和盐矿山旅游资源。它们具有较高的美学观赏、科学考察、科学普及和历史文化等旅游价值,是开展矿山旅游活动的好地区。  相似文献   

19.
李志军 《冰川冻土》2003,25(Z2):279-280
中国第19次南极科学考察将海冰走航调查列入正式项目, 为海洋调查的一部分.为此, 根据渤海海冰和内陆河冰调查技术现状和未来发展前景, 设计、组合和加工了可视技术\, 冰层厚度变化过程测试技术和温度测试记录系统.  相似文献   

20.
宝兴县具有丰富的地质旅游资源,种类多,品种齐,与宝兴县其他旅游资源相得益彰,是宝兴县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在宝兴县旅游开发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而且还具有重要的地质科学考察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