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杨光华  黄致兴  姜燕  张玉成 《岩土力学》2016,37(Z2):232-242
分析了目前规范确定承载力的方法,认为其不足之处是没有对应明确的安全系数和沉降变形值,实际应用中存在硬土或低压缩性地基的承载力偏保守,而软土或高压缩性地基以及大尺寸基础的承载力会因沉降变形过大而存在风险。建议地基的承载力应由岩土的强度参数和变形参数对具体的基础进行地基的强度和变形计算,按强度和变形双控的原则确定其最大地基承载力,可以获得地基承载力明确的安全系数和沉降值,获得更为科学合理的地基承载力,能更充分地利用地基的承载力进行地基设计,同时安全也更具有保障性,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建议现场压板载荷试验用于反算地基土的强度和变形参数,而不是用于直接确定承载力,现场压板试验没有进行到极限状态时建议用最大试验载荷值确定土的强度参数,土的变形参数则对试验曲线采用双曲线拟合确定。文中还建议了简易的双控确定方法,便于应用,通过案例对方法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2.
桂林岩溶区地基承载力理论确定方法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论计算是确定地基承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中的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是基于弹塑性理论上建立的。桂林岩溶区地基土主要为粘土、粉质粘土、粉土等。本文在工程实例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理论计算方法在桂林岩溶区地基承载力的确定的适用性,并且认为粉土地基不适宜用理论方法确定承载力。另外,结合桂林岩溶区地基的排水条件、施工条件等,对理论计算中C、h值的选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压板载荷试验是目前被普遍采用且认为是最可靠的地基承载力确定方法,但其影响因素多诸如压板尺寸、埋置深度、地基土均匀性、沉降稳定标准等,尤其以压板尺寸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最大。工程实践表明,利用压板试验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设计的基础,实测沉降与计算沉降之间的误差较大,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研究载荷试验尺寸效应及地基承载力确定方法:(1)综述目前地基承载力确定方面存在问题;(2)分析载荷试验的尺寸效应;(3)基于杨光华教授提出的非线性切线模量法,推导并给出了如何利用小压板载荷试验结果得到实际基础的荷载-沉降曲线的方法;(4)给出利用实际基础的p-s曲线确定地基承载力的方法,实现地基安全和沉降双控的目的;(5)由于压板试验只能反映浅层土,文中利用旁压试验确定深层土的地基承载力的方法。具体工程实例结果表明,基于利用小压板获得的参数计算的沉降值更符合实际;研究通过小压板原位测试方法获取沉降计算的岩土体统参数方法,不仅能够提高沉降计算精度,还可促进基础设计理论的发展和设计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土性描述的四个因素(颜色、湿度、状态、密度或压缩性能)与地基土承载力间建立了Fuzzy相关公式。还运用贴近度和Fuzzy择近原则,对地基土承载力数系数确定进行比较。此方法所得出的地基土承载力值,可应用于一般工程中,它与目前《工业与民用建  相似文献   

5.
压板载荷试验是目前被普遍采用且认为是最可靠的地基承载力确定方法,但其影响因素多诸如压板尺寸、埋置深度、地基土均匀性、沉降稳定标准等,尤其以压板尺寸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最大。工程实践表明,利用压板试验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设计的基础,实测沉降与计算沉降之间的误差较大,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研究载荷试验尺寸效应及地基承载力确定方法:(1)综述目前地基承载力确定方面存在问题;(2)分析载荷试验的尺寸效应;(3)基于杨光华教授提出的非线性切线模量法,推导并给出了如何利用小压板载荷试验结果得到实际基础的荷载-沉降曲线的方法;(4)给出利用实际基础的p-s曲线确定地基承载力的方法,实现地基安全和沉降双控的目的;(5)由于压板试验只能反映浅层土,文中利用旁压试验确定深层土的地基承载力的方法。具体工程实例结果表明,基于利用小压板获得的参数计算的沉降值更符合实际;研究通过小压板原位测试方法获取沉降计算的岩土体统参数方法,不仅能够提高沉降计算精度,还可促进基础设计理论的发展和设计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一种新的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的估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复合地基设计中,多层土的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如何准确估算,一直困扰着工程设计人员。论文针对工程中三种经验估算方法的不足,依据国家及行业规范要求,通过力学分析、推导,提出一种新的复合地基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的估算方法,并通过算例进行了验证。关键词: 复合地基;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估算  相似文献   

7.
随着对地基承载力理论研究的深入及大量工程实践的开展,暴露出弹性理论的诸多缺陷。基于弹-塑性理论,对以前学者的地基分类进行改进,推导出地基的临塑承载力、弹-塑性承载力以及极限承载力的公式,并且为了更好地进行地基土处于非线性变形阶段弹-塑性承载力的计算,提出了弹-塑性承载力利用率的概念;针对以前学者提出的危险度的概念,由于其不能在工程实际工程中很好地推广应用的缺点,给出了具有工程意义的弹-塑性承载力安全度Kep这一参数。结合工程实际说明只要Kep满足要求,地基土可用到非线性变形阶段,由此理论设计地基基础,造价将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8.
岩土地基工程能力影响和制约着城市的规划和发展。通过对通州规划新城工程地质特征的分析研究,确定地基土的承载力、压缩性及不良地基土的分布等,为影响研究区岩土地基分类的主要控制因素。进一步将研究区地基条件分为5类,对各类地基条件进行了工程适宜性评价并提出了建议,为新城土地的合理规划、科学使用提供了前期地质支撑。  相似文献   

9.
在工程实践基础上,对邯郸东部地基处理方法的设计,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及施工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在经济技术分析和环保分析基础上,确定了本区地基处理方案的选择原则。提出了当设计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大于或等于200kPa时,应采用CFG桩法进行地基处理;当设计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小于200kPa时,东区应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干法)复合地基,西区应采用夯实水泥土桩法复合地基或水泥土搅拌桩(湿法)复合地基,北区和南区应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  相似文献   

10.
大量工程实践表明,利用现场载荷试验确定地基承载力是一项有效的试验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1.能够模拟地基所受建筑物荷载的作用条件;2.能够保持地基土在自然状态下进行试验;3.能够反映地基上在局部荷载作用下的宏观力学性质及其演  相似文献   

11.
This research proposes the use of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to predict the allowable bearing capacity and elastic settlement of shallow foundation on granular soils in Sharjah, United Arab Emirates. Data obtained from existing soil reports of 600 boreholes were used to train and validate the model. Three parameters (footing width, effective unit weight, and SPT blow count) are considered to have the most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magnitude of allowable bearing capacity and elastic settlement of shallow foundations, and thus were used as the model inputs. Throughout the study, depth of footing was limited to 1.5 m below existing ground level and water table depth taken at the level of the footing. Performance comparison of the developed models (in terms of 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 root mean square error, and mean absolute error) revealed that the develope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models could be effectively used for predicting the allowable bearing capacity and elastic settlement. As such, the developed models can be used at the preliminary stage of estimating the allowable bearing capacity and settlements of shallow foundations on granular soils, instead of the conventional methods.  相似文献   

12.
孙立强  闫澍旺 《岩土力学》2006,27(Z1):860-864
常规复合桩基设计方法通常只考虑桩的承载作用,忽略了桩间土的承载作用,使实际工程过于安全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投入。通过对软土地基的研究,提出了由容许沉降量确定桩数的复合桩基设计,即按沉降量控制的复合桩基的完整设计法,介绍了以沉降量为控制指标的设计原则和步骤,并用一个工程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计算过程,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该工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数值模拟计算的结果验证了该理论的合理性,最后将其与常规方法设计进行了经济比较,显示了前者有一定的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The present study proposes reliability-based approach for assessing the performance of shallow foundation placed in the vicinity of an existing buried flexible pipe or utility tunnel. Performance function for the reliability analysis is defined in terms of % bearing capacity loss in the load carrying capacity of the shallow foundation due to the presence of buried flexible pipe or utility tunnel, and, allowable bearing capacity loss in load carrying capacity that can be tolerated. For the reliability analysis, an explicit functi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input variables, such as geotechnical parameters of in situ soil as well as material properties of pipe, and, output response, i.e. % bearing capacity loss in load carrying capacity of foundation soil is needed. Using concept of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RSM) combined with the results of the numerical analysis; such an explicit functional relationship is easily established. Thereafter, reliability analysis can be performed, conveniently, using standard First Order Second Moment (FOSM) approach and performance of the foundation soil system with buried flexible pipe, present in the vicinity, can be assessed in terms of an index, popularly known as ‘reliability index (β)’.  相似文献   

14.
基于某大面积深厚淤泥软基加固处理工程试验,从淤泥地基承载特征考虑,为定量确定软土之上覆盖层(包括原覆盖层及人工填土层)并反映静动力排水固结法中静力、动力荷载和排水体系的相互适应关系,建立了冲击荷载下淤泥地基上覆土层合理厚度 的定量模型。对该模型参数地基压力扩散角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冲击荷载允许应力比R进行分析讨论。模型中变化的允许应力比R直观和定量地反映了冲击荷载大小与软土层排水体系布置方式、软土覆盖层厚度的相互适应关系,也可作为评判软基加固效果的参数。相关试验结果还表明,对于淤泥地基,实际夯击作用下 大于《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的23°~30°。工程应用表明,建立的模型与实际情况有较好的一致性,其定量的表达式也为工程人员设计应用提供了便利,对类似的软土地基处理工程有借鉴或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信合嘉园小区所建3栋高层住宅楼的工程地质条件、基础方案、软弱下卧层验算、复合地基承载力验算、地震液化检验、沉降量与倾斜验算、基坑开挖和基坑降水方案。该工程中夯扩灌注桩复合地基在箱基下形成似筏板基础,桩身未穿过可液化层,但通过挤密效应消除了地层液化,大大缩短了桩长和降低了地基处理成本。该项岩土工程不仅填补了河北省任丘地区高层建筑勘察设计的空白,而且说明了夯扩灌注桩对挖掘浅层可液化地层的地基的潜力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利用瑞雷波的频散特性、传播速度与岩土物理力学性质的相关特性,检测了格林科尔(南昌)科技园一期工程强夯地基质量,发现的多处低速异常区,其地基土承载力指标未达到设计要求。经钻探取样、轻便触探及土工测试,证实了该方法技术的有效性,其检测结果为地基加固处理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电线塔基为例,针对张性基础的可能破坏模式,在简单介绍基底应力计算方法、基础设计原理的基础上,考虑岩体固有特点和非线性破坏特征,引入Hoek-Brown经验强度准则,系统阐述张性基础容许抗力计算理论和极限承载力验算方法,并以算例说明基础设计的步骤。  相似文献   

18.
土钉支护因其施工简单、造价低、工期短和施工技术成熟等优点,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但目前其设计计算理论缺乏,且现行规范给出的变形允许值存在不足,如现行土钉规范(规程)仅是简单地规定一个变形允许值,没有结合基坑的特点、支护类型、周边环境等因素来规定,更没有将基坑的变形与基坑稳定联系起来综合确定其监测指标预警值等,因此,导致这种性价比很好的支护技术有减少应用的趋势。利用变模量强度折减法对土钉支护变形和稳定关系进行了探讨性研究,经大量的计算分析,给出了土钉支护的变形与稳定统一判定指标--位高比 ,且计算发现,同一种土质、同一稳定系数K对应的不同高度H的位高比几乎相等。给出了一定强度和一定深度土钉支护位移预警值和最大位移允许值,利用给出的表格,可直接确定其位移预警值和最大位移允许值,便于工程师应用,也为实际土钉支护结构确定变形预警值提供了参考。提出的方法不仅能够确定土钉支护结构变形值,且对类似支护结构确定变形值也提供了一种方法和思路,对推进基坑规范完善和改进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第四系土层大直径超长桩的承载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没有良好的持力层 (基岩或砂、卵石层 )和成熟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 ,对第四系土层大直径超长桩 (钻孔灌注桩 )的承载特性进行了分析。并以分析结果为依据 ,预估单桩承载力 ,结果与静力试桩结论相吻合。  相似文献   

20.
软土地区土体工程性质较差,土体所能提供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较小,预制桩桩身材料强度无法充分发挥。在预制桩压入土体过程中灌入砂石能够改善桩周土体性质,提高桩-土接触面摩擦性能,从而提高桩基的抗压极限承载力。为了研究填砂竹节桩的抗压承载性能,进行了一组现场静载试验和ABAQUS三维建模计算,通过对试验和计算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软土地基中填砂竹节桩的抗压承载性能相比常规等截面管桩有了显著提高;填砂竹节桩桩身轴力在竹节节点处减少幅度较大,竹节节点能够提高桩侧承载性能;软土地基中填砂竹节桩桩侧承载性能相比常规等截面管桩有了显著提高,且侧阻增大系数为1.15~1.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