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陆架潮流沉积体系和模式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在1991年中法合作渤海潮流沉积研究的基础上,查阅了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分析了中国陆架的水深地形、沉积地貌与潮流动力的关系,认为潮流对中国陆架的海底地貌和沉积的形成发育起了主导作用。当潮流流速大于3节时,潮流的侵蚀作用是主要的,往复潮流多形成冲刷深槽,大大刷深了海峡或水道。当潮流流速1-3节时,潮流的沉积作用是主要的,多形成浅滩,即潮流沙脊和潮流沙席。以M2分潮椭率绝对值0.4为界,大于0.久者意味着潮流旋转性强,多形成潮流沙席;小于0.4者意味着潮流往复性强,多形成潮流沙脊。提出了我国邻近陆架发育了5个现代潮流沉积地貌体系:(1)黄海东部潮流沉积体系,它由西朝鲜湾潮流沙脊和其南部的沙席两者组成;(2)渤海东部潮流沉积体系,它由老铁山水道冲刷槽,辽东浅滩沙脊和渤中浅滩沙席三者组成;(3)长江口外潮流沉积体系,它由江苏滨外潮流沙脊和长江口浅滩潮流沙席组成;(4)台湾滨外潮流沉积体系,它由台湾海峡冲刷槽、台湾浅滩沙脊、澎湖水道冲刷槽和台中浅滩沙席四者组成;(5)琼州海峡潮流沉积体系,它由琼州海峡冲刷槽、东浅滩沙脊和西浅滩沙脊三者组成。此外,在东海陆架上还有冰后期海侵早期形成的残留潮流沉积体系。全新世陆架浅海潮流沉积模式可分海峡一浅  相似文献   

2.
模拟了全新世 9个特定时期潮流作用下渤、黄、东海陆架上的泥沙输运状况。结果表明 ,东海外陆架梳状古沙脊形成的盛期在 - 80m至 - 52m海面期间 ,主要是潮流将侵蚀的海底晚更新世物质与河流的入海泥沙向东南方向输运而形成 ;- 52m海面之后 ,该古沙脊逐渐停止发育。扬子浅滩形成于 - 52m海面之后 ,至 - 30m海面时已发育比较成熟 ,它主要是旋转流将海底晚更新世物质与全新世河流入海泥沙中的细粒物质呈扇形向外簸选掉 ,粗粒物质留在原地而形成。南黄海中部泥在 - 52m海面时已开始形成 ,该泥是细粒物质的汇 ,泥沙来源具有多源性 ,但泥沙来量不足。西朝鲜湾沙脊与江华湾沙席、辽东浅滩沙脊与渤中浅滩沙席、海州湾中砂质沉积、南黄海辐射状沙脊以及北黄海西部泥、渤海中央泥、浙闽岸外泥主要形成于全新世最大海侵以来。西朝鲜湾沙脊与江华湾沙席分别是强往复流与旋转流主要侵蚀海底的晚更新世物质而形成。辽东浅滩沙脊与渤中浅滩沙席主要是强潮流将老铁山水道中的晚更新世物质带到辽东半岛西侧海域沉积而形成。海州湾中的砂质沉积是潮流将海底晚更新世物质与河流入海泥沙中的细粒物质带往外海、留下粗粒泥沙而形成。南黄海辐射状沙脊是辐射状潮流场改造北来的黄河泥沙与南来的长江泥沙而形成。北黄海西部泥的  相似文献   

3.
渤海东部发育了典型的潮流动力地貌体系,它由老铁山水道冲刷槽、辽东浅滩沙脊和渤中浅滩沙席三者组成。前者为潮流侵蚀区,后两者为潮流沉积区。老铁山水道表层最大流速可达5kn,潮流强烈侵蚀海底;辽东浅滩表层最大流速1.3~2.3kn,M2分潮椭率绝对值小于0.4,潮流往复性强,形成潮流沙脊;渤中浅滩表层最大流速为1.2~1.6kn,M2分期椭率绝对值大于0.4,潮流旋转性强,形成潮流沙席。6号沙脊南端详测区的旁侧声纳镶嵌日显示的微地貌形态有海底沙丘、沙条、彗星尾标志和冲刷沟,表明沙席和沙脊均是现代潮流作用形成的底形。该潮流动力地貌体系中,净沉积物搬运从老铁山水道至两潮流浅滩;在详测区净沉积物搬运从南向北。  相似文献   

4.
渤海东部潮流动力地貌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渤海东部发育了典型的潮流动力地貌体系,它由老铁山水道冲刷槽、辽东浅滩沙脊和渤中浅滩沙席三者组成。前者为潮流侵蚀区,后两者为潮流沉积区。老铁山水道表层最大流速可达5kn,潮流强烈侵蚀海底;辽东浅滩表层最大流速1.3 ̄2.3kn,M2分潮椭率绝对值小于0.4,潮流往复强,形成潮流沙脊;渤中浅滩表层最大流速为1.2 ̄1.6kn,M2分分潮椭率绝对值大于0.4,潮流旋转性强,形成潮流沙席。6号沙脊南端详测  相似文献   

5.
全新世渤、黄、东海陆架泥沙输运演变过程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模拟了全新世9个特定时期潮流作用下渤、黄、东海陆架上的泥沙输运状况,结果表明,东海外陆架梳状古沙脊形成的盛期在-80m至-52m海面期间,主要是潮流将侵蚀的海底晚更新世物质与河流的入海泥沙向东南方向输运而形成;-52m海面之后,该古沙脊逐渐停止发育,扬子浅滩形成于-52m海面之后,至-30m海面时已发育比较成熟,它主要是旋转流将海底晚更新世物质与全新工河流入海泥沙中的细粒物质呈扇形向外毛皮选掉,粗粒物质留在原地而形成,南黄海中部泥在-52m海面时已开始形成,该泥是细粒物质的汇,泥沙来源具有多源性但泥沙来量不足,西朝鲜湾沙脊与江华湾沙席、辽东浅滩沙脊与渤中浅滩沙席、海州湾中砂质沉积、南黄海辐射状沙脊以及北黄海西部泥、渤海中央泥、浙漫漫岸外泥主要形成于全新世最大海侵以来,西朝鲜湾沙脊与江华湾沙席分别是强往复流与旋转流主要侵蚀海底的晚更新世物质而形成,辽东浅滩沙脊与渤澡浅滩沙席主要是强潮流将老铁山水道中的晚更新世物质带到辽东半岛西侧海域沉积而形成,海州湾中的砂质沉积是潮流将海底晚更新世物质与河流入海泥沙中的细粒物质带往外海留下粗粒泥沙而形成,南黄海辐射状沙脊是辐射状潮流场改造北来的黄河泥沙与南来的长江泥沙而形成。北黄海西部泥的物源主要是黄河入海泥沙通过渤海海峡南部向北黄海的扩散分量,该泥非细粒物质的汇,而是处于黄河入海泥沙由渤海向黄海输运的过路地段,渤海中央泥的沉积中心位于其南、北两端,其物源主要为黄河入海泥沙向渤海中部的扩散分量,浙闽岸外泥的物源主为长江南水泥沙与浙闽沿岸来沙,南黄海中部泥、北黄海西部泥、渤海中央泥以及浙闽岸外泥基本与弱潮流区相对应,济州岛西南泥、黄海东部泥的形成最迟始于-30m海面时,长江入海泥沙有为其提供物源的可能,全新世某一特定时期渤、黄、东海陆架不同海区的泥沙输运状况受潮流的强弱、类型以及不对称性等的控制。全新世渤、黄、东海陆架泥沙输运场的演变受控于潮流场的演变。  相似文献   

6.
基于渤海海底地形调查资料,识别了辽东浅滩、辽东湾东岸、六股河河口、曹妃甸等4个沙脊区的21条沙脊,利用收集到的渤海8个站位的实测潮流数据,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潮流与渤海沙脊、沙席发育的动力学关系。在物源充足的前提下,M2分潮潮流椭圆长半轴在50~75cm/s,椭率绝对值小于0.4时,能够发育潮流沙脊,沙脊的方向与潮流椭圆长轴方向基本一致;椭圆长半轴为40~50cm/s,椭率绝对值在0.4~0.6之间时,能够发育潮流沙席。M2分潮潮流椭圆长半轴过大或过小,均不能发育潮流沙脊和沙席。  相似文献   

7.
渤、黄、东海陆架底质的形成分布与末次盛冰期之后的海侵密切相关。末次盛冰期结束、海侵开始以来 ,潮流是渤、黄、东海陆架上的永久性主导作用应力。为从长期沉积动力演变过程的角度 ,探讨渤、黄、东海陆架底质形成分布的有关成因问题 ,利用数值模拟手段 ,再现了末次盛冰期以来 6个时期渤、黄、东海陆架潮流作用下海底的冲淤格局及底质分布。结果表明 ,扬子浅滩南侧东海外陆架的砂质沉积基本上是自 - 80 m海面以来形成的。扬子浅滩形成于 -5 2 m海面之后 ,至 - 3 0 m海面时已有一定规模 ,全新世最大海侵之后 ,逐渐形成现在规模的扬子浅滩。南黄海中部泥自 - 5 2 m海面时就已开始形成 ,- 3 0 m海面时范围很大 ,侵入北黄海 ,全新世最大海侵以来 ,逐渐调整到现在的范围。渤海中央泥、北黄海西部泥、浙闽岸外泥、辽东半岛西侧与北侧的砂质沉积、西朝鲜湾与江华湾中的砂质沉积以及苏北浅滩是自全新世最大海侵以来逐渐形成的。海州湾中砂质沉积形成的盛期在公元 8世纪之后。济洲岛西南泥、南黄海东部泥很可能分别形成于 - 3 0 m海面、- 5 2 m海面以来。全新世渤、黄、东海陆架底质分布的演变过程大致分为 2个阶段 :全新世最大海侵之前为渤、黄、东海陆架底质分布宏观格局的形成阶段 ;全新世最大海侵至今为渤  相似文献   

8.
东海扬子浅滩砂质底形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根据 198 0至 2 0 0 0年间数次专项调查获得的高分辨率地球物理、沉积学等资料 ,并结合水动力环境的分析 ,探讨了东海扬子浅滩砂质底形的成因、形态特征、活动性以及发育的地层年代。研究表明 ,扬子浅滩砂质海底广泛发育沙波地貌 ,按其发育规模可以分为沙波和大型波痕 2类 ,大型波痕按其形态又可分为直线形、弯曲形和格子形 3种。平坦宽阔的地形、丰富的中细砂物源以及较强的潮流和风暴浪流是沙波地貌发育的有利环境条件。柱状岩芯分析和年代测定表明 ,发育沙波地貌的物质的沉积始于冰消期晚期 ,即 10~ 11KaB .P ,全新世中、晚期该区继续接受砂质沉积。扬子浅滩发育的沙波地貌与现今的动力环境相适应 ,仍处于发育和运移状态。  相似文献   

9.
东海陆架中北部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东海陆架表层沉积物粒级组成、粒度参数、14C年龄和微体古生物组合的综合分析,绘制了东海陆架的沉积物类型分布图;运用Folk等(1970)沉积物分类方法将东海表层沉积物分成砂、粉砂、粉砂质砂、砂质粉砂、砂质泥5种类型,其中粉砂质砂分布最广,砂质泥分布最少;沉积物由陆向海粒度变粗,反映沉积过程中的物源和沉积动力控制作用。根据沉积环境及成因分析,可将东海陆架沉积分为3类:分别是长江口外席状砂沉积区、现代泥质沉积区和陆架中部砂质沉积区。长江口外砂质沉积是全新世冰消期晚期潮流作用及风暴潮流共同作用的产物,是高海平面以来太平洋潮波系统作用下的潮流沙沉积,沙波地貌仍在发生变化。现代泥质沉积区包括长江前三角洲沉积、浙闽沿岸流沉积和济州岛西南泥质沉积三个区域,不同沉积区的成因机制不同。陆架中部砂质沉积是末次冰盛期之后海侵作用下发育的砂质沉积物,在海侵的不同阶段中沉积物被冲刷改造,具有不等时性特征,沉积环境与现代陆架海洋环流的动力特征不一致,现代沉积作用较弱,仅接受悬浮体细粒沉积。  相似文献   

10.
通过渤海及邻域海区表层沉积物粒度实测数据,采用Folk三角图解分类方法,对比已有Shepard分类沉积物类型图对近岸的沉积物类型进行相应补充,编制沉积物类型图,并进行沉积分区。沉积物类型主要为砂质粉砂、粉砂质砂、砂质泥、泥质砂、粉砂和砂。根据沉积物类型分布特征、海洋环流、地形地貌及物质来源(入海河流物质影响程度),划分为4个沉积区,分别是辽东湾混合沉积区、渤海湾-莱州湾及周边泥质沉积区、老铁山水道-辽东-渤中浅滩砂质沉积区和北黄海西部泥质沉积区。渤海表层沉积物的分布受控于近源河流物质和海洋环流变化。渤海的潮流场控制泥沙输运,弱潮流区对应细颗粒沉积物沉降,强潮流控制区发育粗粒级潮流沙脊和沙席沉积。  相似文献   

11.
渤、黄、东海陆架底质的形成分布与末次盛冰期之后的海侵密切相关。末次盛冰期结束、海侵开始以来,潮流是渤、黄、东海陆架上的永久性主导作用应力。为从长期沉积动力演变过程的角度,探讨渤、黄、东海陆架底质形成分布的有关成因问题,利用数值模拟手段,再现了末次盛冰期以来6个时期渤、黄、东海陆架潮流作用下海底的冲淤格局及底质分布。结果表明,扬子浅滩南侧东海外陆架的砂质沉积基本上是自-80m海面以来形成的。扬子浅滩形成于-52m海面之后,于-30m海面时已有一定规模,全新世最大海侵之后,逐渐形成现在规模的扬子浅滩。南黄海中部泥自-52m海面时就已开始形成,-30m海面时范围很大,侵入北黄海,全新世最大海侵以来,逐渐调整到现在的范围。渤海中央泥、北黄海西部泥、浙闽岩外泥、辽东半岛西侧与北侧的砂质沉积、西朝鲜湾与江华湾中的砂质沉积以及苏北浅滩是自全新世最大海侵以来逐渐形成的,海州湾中砂质沉积形成的盛期在公元8世纪之后。济洲岛西南泥、南黄海东部泥很可能分别形成于-30m海面、-52m海面以来。全新世渤、黄、东海陆架底质分布的演变过程大致分为2个阶段:全新世最大海侵之前为渤、黄、东海陆架底质分布宏观格局的形成阶段;全新世最大海侵于今为渤、黄、东海陆架底质分布格局的局部调整阶段。某一特定时期渤、黄、东海陆架的底质分布格局主要受控于此时的潮流动力场。末次盛冰期以来渤、黄、东海陆架底质分布格局的演变主要受控于该区潮流动力场的演变。  相似文献   

12.
末次冰期盛期长江入海流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现代长江口外东海内陆架和外陆架三条地震剖面的地层和埋藏地貌分析 ,并经与相关钻孔和现代长江三角洲第四纪研究资料对比 ,在东海陆架研究区内未发现末次盛冰期时古长江沉积和古河谷 ,前人所称之长江古河谷实际上是现代潮流水道 .认为当时长江很可能未曾由研究区流经东海陆架入冲绳海槽  相似文献   

13.
长江口外现代水下地貌与沉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主要讨论了长江口外现代水下地形地貌与沉积结构、构造特征。 地貌形态为一向东南扩展的现代水下三角洲舌状体。其北部在苏北沿岸流及波潮流的作用下正受改造而破坏。 在长江口外60m深处,发现低海面长江入海古河口。从而推论冰后期海侵在该处有过停顿。 调查区由西向东,沉积物可分成四个带。Ⅰ,粉砂—细砂带;Ⅱ,粉砂质泥带;Ⅲ,砂—粉砂—泥带;Ⅳ,残留砂带。  相似文献   

14.
通过系统采集海底表层沉积样品进行粒度测试分析,对现代莱州浅滩地区的沉积类型、粒度特征、泥沙搬运方式、运移趋势及沉积动力、沉积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莱州浅滩是形成于松散碎屑堆积海岸岬角岸外的砂砾质水下沙洲/沙脊,它的形成深刻改变了浅滩地区原有的沉积动力和机制,在浅滩两侧海域各自形成了大致对称的潮余环流,分别与两个主要...  相似文献   

15.
福建沿海强潮河口闽江口和九龙江口外均发育有一定规模的线状沉积沙体,通过多波束调查采集数据和浅剖、沉积物资料的分析,对此类沙体特征进行研究,初步认为其为潮流沙脊。结果表明:在平面分布上,闽江口外潮流沙脊走向近SW-NE向,沙脊局部连片;九龙江口外沙脊走向近ENEWSW向,沙脊末端有分叉现象。分析现代海洋环境作用并结合沙脊规模、水深和河口相对关系的研究显示,沙脊主体规模基本稳定,现代水动力仅对沙脊表面有改造作用。在潮流、波浪和近岸余流的共同作用下沙脊脊顶部略显平滑,两翼坡度较缓,其沉积物组成以粒度较粗的古河口砂质浅滩砂为主,沉积主体为全新世海平面上升时期,近岸河口环境的古水下三角洲遭受潮流侵蚀而成。  相似文献   

16.
长江口北支表层沉积物重矿物分布和磁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长江口北支表层沉积物的重矿物分布,结合磁参数和粒度特征,探讨其在各沉积动力分区的分布特点及控制因素.研究表明:研究区重矿物以角闪石和绿帘石组合为主,其次为云母类和磁铁矿等.其中浅滩和潮流脊处水动力较强,沉积物颗粒较粗,重矿物以片状矿物-稳定矿物组合占优势,磁性参数相对较低;汉道和潮汐通道处水动力相对较弱,沉积物以...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在舟山群岛附近海域钻取的第四纪钻孔进行了粒度测试和分析。结果显示,沉积物平均粒径介于2.18~7.76 Φ,分选较差—差,偏度介于-1.75~2.76之间,表现为平坦、正态分布。这些粒径变化特征揭示了沉积动力环境的变化,粗粒沉积物对应了高水动能环境,细粒沉积物对应了低水动能环境。用粒度参数散点图对沉积环境判别表明粗粒沉积物与现代东海陆架沙脊、扬子浅滩、潮流沙脊间洼地和河道沉积等类型相近,可能指示快速海进过程中的高能沉积环境,如河道等,亦或是陆相侵蚀环境;细粒沉积物与现代泥质区沉积类似。沉积物粒度在垂向上的准旋回性变化可能指示了气候冷暖交替背景下沉积动力发生了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渤海东部CD5孔岩性、生物以及年代学的地层分析,晚第四纪以来划分出2个陆相和2个海相层,两次海侵的时间段分别为39~22和9kaBP至今。CD5钻孔附近渤海潮流三角洲大约在3600~2400aBP以来开始快速沉积,形成了4·8m厚的潮流沙席,结合渤海中东部10多个钻孔资料,总结了潮流沙席的环境演变过程,自全新世海侵以来可以大致分为9~8、8~3·6~2·4、3·6~2·4kaBP以来3个阶段,而目前正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9.
东海西北部陆架表层沉积物重矿物组合及其沉积环境指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东海陆架360个表层沉积物的碎屑矿物和粒度组成,利用R型聚类方法提取稳定重矿物和重矿物分异指数作为矿物分布规律的指示因子;根据快速聚类结果将重矿物组成分为3个区:东海陆架海侵体系域晚期残留砂体区、高位体系域晚期长江水下前三角洲和浙闽沿岸流泥质沉积区、高位体系域扬子浅滩沉积区。结合粒度参数和特征矿物分布、沉积物14C年龄对各区沉积环境进行讨论,确定陆架残留沉积和改造沉积的成因、长江水下三角洲和浙闽沿岸流泥质区的范围,以及对应不同海侵层序的矿物分异特征和物质"源-汇"关系。聚类分析虽能够指示同一物源碎屑矿物分布与沉积动力关系,但物源不同,聚类结果可能误导沉积环境分析。扬子浅滩表层砂体是在距今6~4和3~2 ka 的两个潮流沉积发育期形成的多期改造沙波沉积。  相似文献   

20.
对取自台湾浅滩西北部福建东山岛外的浅钻ZK2孔进行了包括AMS14C测年、粒度、微体古生物、碎屑矿物和黏土矿物等分析。结果表明该孔地层中存在两个明显的海相层和其间的两个陆相层,顶部的海相层为全新世高海平面以来形成的被现代潮流作用改造的现代沉积和残留沉积混合体;底部陆相层为MIS4期低海平面时期形成的河流沉积;中间的细粒沉积层又可划分为下部形成于MIS3期的以潟湖、潮坪和盐沼交替出现的海相沉积层,以及上部形成于MIS3期末到盛冰期出露水面之前的陆上沟谷充填沉积;台湾海峡南部在MIS3期之后发生了明显的构造沉降过程,但是在末次盛冰期海峡南部仍然出露水面之上形成了沉积间断面。本文研究内容为今后在台湾浅滩西北边缘到福建东南近岸区深入开展沉积学、地层学及古环境演化研究提供了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