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崇根山岩块是贺根山蛇绿岩带内超基性岩出露面积最大的岩块,岩性主要以二辉橄榄岩为主,方辉橄榄岩次之以及少量纯橄岩透镜体或团块。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这套超基性岩属于位于蛇绿岩套中下部的地幔橄榄岩序列,其二辉橄榄岩和方辉橄榄岩具有富Al的特征,分异指数很低(DI=0.1~2.79),而固结指数很高(SI=79.9~89.62),代表了原始地幔的残余。稀土元素表现为LREE弱亏损的特征,与阿尔卑斯型辉橄岩相似;纯橄岩稀土含量仅为球粒陨石的1/10,具有"U"型稀土元素分布模式,与阿尔卑斯橄榄岩和SSZ型蛇绿岩地幔橄榄岩相似。崇根山大面积出露的二辉橄榄岩可能代表了洋盆扩张早期的地幔橄榄岩的残余。整体上富Sr贫Ti的现象暗示了后期消减作用对地幔橄榄岩地球化学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佘宇伟  朱祥坤  何源  万洪清 《中国地质》2019,46(6):1372-1383
日喀则蛇绿岩位于雅鲁藏布构造带中段,其成因和构造环境仍存在较大争议。日喀则蛇绿岩下部为蛇纹石化地幔橄榄岩,壳幔过渡带缺失超镁铁质堆晶岩。少量辉长岩脉呈块状或韵律结构并侵入到地幔橄榄岩和辉绿岩中。辉绿岩呈席状岩床侵入到地幔橄榄岩之上,且少量辉绿岩脉侵入到下覆的地幔橄榄岩中。通过野外关系和地球化学研究,日喀则辉长岩可能并不是洋壳中岩浆房原位结晶堆积而成,而是深部位置岩浆囊经过不同程度分异演化形成富晶粥岩浆并向上侵入的结果。而席状辉绿岩床则是基性岩浆沿着构造薄弱面顺层侵入的结果。拆离断层可能导致了岩石圈地幔抬升和剥露,进而引起下覆软流圈地幔减压熔融和岩浆上侵。日喀则辉长-辉绿岩形成于慢速扩张脊较小规模的岩浆供应和不连续的岩浆侵入。  相似文献   

3.
幔源基性岩浆在花岗岩形成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热"和"物质"两方面.虽然大多数学者认为幔源岩浆活动(基性岩浆的底侵和侵入)提供的热是导致地壳物质重熔形成花岗岩的重要因素,但是对幔源岩浆是否直接参与了花岗岩的形成却颇有争议.根据花岗岩的物质来源分类原则,I型和S型花岗岩都是由地壳(壳内和表壳)物质重熔形成的,没有地幔物质的加入.  相似文献   

4.
榆树沟变质基性-超基性岩带出露于塔里木板块与哈萨克斯坦板块之间的南天山北缘,主要由变质橄榄岩和变质基性岩组成。变质橄榄岩富相容元素Cr、Co和Ni,贫不相容元素,太离子亲石元素Ba、Rb和Sr含量较低,与世界典型蛇绿岩相似,代表了地幔残留物特征。REE分布模式为LREE亏损型,REE含量小于或等于2.5倍球粒陨石,类似于阿尔卑斯型变质橄榄岩,显示榆树沟的变质橄榄岩是原始地幔岩部分熔融萃取出玄武岩后的残留物。变质基性岩绝大部分为LREE亏损型,类似于N-MORB。所有样品均以富集Nb和Ta、高场强元素不分异,以及微量元素含量低为特征,批示岩浆源区总体上类似于MORB,Nb、Ta富集可能与OIB型源区有关,Nd、Sr同位素特征也显示其具有OIB型源区特征。综合分析认为,榆对沟变质基性岩石的岩浆可能经历了两个阶段的演化过程,即上地幔底部或下地幔顶部的OIB型原始岩浆形成阶段和软流圈地幔亏损阶段。  相似文献   

5.
正成矿区带:阿拉善成矿带(Ⅲ-18)。建造构造:龙首山一带,中元古代侵入前长城系变质岩地层中的复式铁质超基性岩体。第一次侵入含硫化物的岩浆,形成含矿中细粒超基性岩;第二次侵入含硫化物的岩浆,形成含矿中粗粒超基性岩;第三次贯入富含橄榄石的硫化物矿浆,形成硫化物纯橄岩;第四次贯入硫化物矿浆,形成硫化物矿脉。主要岩石类型有纯橄榄岩、含辉橄榄岩、二辉橄榄岩、斜长二辉橄榄岩、橄榄二辉岩、二辉岩。岩石m/f值为3.43~5.07。含  相似文献   

6.
包在铂矿物颗粒内的橄榄石(200个全分析样)和铬尖晶石(900个全分析样)以及含铂金属矿化纯橄榄岩的化学成分(显微探针结果)已被查明。所研究的矿物分别采自三个超镁铁质建造的各个岩体。这三个建造是:纯橄榄岩-橄榄岩建造(苏联远东蛇绿岩带)、纯橄榄岩-辉石岩-辉长岩建造(乌拉尔的Nyzshny Tagil岩体)和碱性超基性岩建造(阿尔丹地盾的岩体)。研究表明,矿物成分对不同超镁铁质建造的岩石来说具标型意义。它们的矿物成分不但与铂族元素矿化的成分特征有关,而且也取决于在地幔和地壳中超基性岩建造的状况。有  相似文献   

7.
金伯利岩的发展阶段和金刚石形成的演化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金伯利岩发育地区,存在一种特有的主要地质事件的次序:当地幔岩浆在深10~20km处沿可渗透带渗入地壳时,在古地台中形成脊状上隆;在岩浆房内出现亚碱性基性岩在上,超基性岩在下的岩浆分异作用和堆积作用.穹隆的构造破坏,伴之在其轴部和翼部形成地垒和地堑:亚碱性玄武质岩浆的贯入和喷发,伴之在深处深成岩盆的上部形成爆发凝灰岩岩管;断层活动,伴之金伯利岩岩浆由残余岩浆房侵入地壳和在开始阶段以爆发作用为主及结束阶段的注入作用,形成金伯利岩岩管.在金伯利岩形成阶段,因为这时的岩浆活动仅限制在位于上部地壳渗透性带中的岩浆房底部的残余岩浆处,所以与亚碱性基性岩阶段相比较,岩浆作用地区具明显的横向收缩.金伯利岩的捕虏体从岩浆房的底部进入岩浆,在成分上它们相当于各种分异产物和变质围岩.  相似文献   

8.
矿体赋存于石炭系/泥盆系侵入辉长辉绿岩互层带中。铜镍成矿物质大部分源于地幔,由基性、超基性岩浆带至地壳上部,岩体既是铜镍硫化物的母岩,又是矿体的直接围岩,属熔离—结晶分异、矿浆依次贯入叠加型矿床。  相似文献   

9.
笔架山东基性—超基性岩体位于塔里木板块东北部的新疆北山地区,是笔架山岩带中最东边的一个岩体,岩体形态为椭圆状,出露面积约5 km2.由含长单辉橄榄岩、橄榄辉长岩、含橄辉长岩、辉长岩以及辉绿岩组成.含橄榄石较多的岩石属拉斑玄武岩系列,而辉长岩属钙碱性系列.岩相学、岩石化学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岩浆演化过程中经历了橄榄石、辉石、斜长石的分离结晶作用.Nd、Sr、Pb同位素组成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反映出岩浆与围岩之间存在物质交换.笔架山东岩体的岩浆源区为OIB型地幔源区,原生岩浆为高镁拉斑玄武岩浆[w(MgO)=11.2%],这些性质与塔里木板块东北部其他基性-超基性岩体的特征相似,表明塔里木板块东北部二叠纪基性—超基性岩体的源区主要为OIB型地幔,可能与地幔柱有关.  相似文献   

10.
滇西小桥头岩体深源包体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岩浆或构造活动运移至地壳上部的超铁镁质岩、麻粒岩和碱性岩等可视为来自地幔或下地壳的岩石样品,似乎已达成共识。其中,被岩浆侵入并携带上来的这些岩石块体(岩石包体),可为人们认识下部地壳、上地幔的物质组成、生成过程、演化机制以及深部地质作用(岩浆的起源、演变...  相似文献   

11.
李天福  杨经绥 《岩石学报》2007,23(12):3116-3136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主孔石榴石橄榄岩产出于603.20~683.53m之间,主要为石榴石单辉橄榄岩,内部还见有巨晶状角闪石岩(曾经是岩脉)和榴辉岩与橄榄岩之间厘米级的方辉辉石岩.石榴石橄榄岩多数含有钛斜硅镁石.从其内部所夹的榴辉岩条带可知,橄榄岩发生过褶皱等构造变形作用.其围岩和内部夹层榴辉岩中的锆石中舍柯石英的事实可能表明岩体经历过超高压变质作用.石榴石橄榄岩的主要造岩矿物橄榄石的Fo端员低(0.82~0.86)、全岩岩石化学的低Mg#值(77.26~85.07)和高易熔元素以及低于典型阿尔卑斯型橄榄岩的(Mg Ni)/(Fe Mn)比值,意味着该石榴石橄榄岩体的原岩为岩浆固结成因.石榴石橄榄岩的稀土元素总量低,配分型式有LREE富集型((La/Lu)N比值为9~16.6)、LREE适度富集型((La/Lu)N比值为1.47~8.22)和LREE亏损型或平坦型((La/Lu)N比值为0.62、1.19~1.92)三种,并构成从亏损或平坦型到富集型的韵律,反映了结晶分异的特点.微量元素蛛网图上,石榴单辉橄榄岩微量元素的丰度总体上低于N-MOBB的丰度.Cu、Ni和MgO的判别图表明,石榴石橄榄岩的原岩岩浆的固结成岩时期主要为镁铁质矿物的分离结晶作用而硫化物不是重要的矿物相.Ti和P的剧烈变化表明了有磁铁矿和磷灰石的堆积作用.微量元素判别图表明岩体受到了明显的地壳物质混染作用.铂族元素丰度总量低,其丰度分布型式图表明原岩岩浆的部分熔融程度高,而且元素的判别图表明岩浆具有S不饱和特点.硫化物残留在地幔中而使得岩浆中PGE相对Cu、Ni亏损,在Ni-PGE-Cu图上呈总体上的凹形分布.同属PPGE的Pt比Pd所显示的更高的相容性也表明了岩浆中S的不饱和特点.而Ir的负异常可能说明原始岩浆在侵入前的分离结晶作用其间发生了Ir的结晶析出,或者是在地幔部分熔融时Ir残留在地幔残留体中.因此,主孔石榴石橄榄岩的原始岩浆是上地幔适当部分熔融程度的产物((Pd/Ir)N≥1),可能在源区有硫化物的残余而造成了PGE相对Cu、Ni亏损而在Ni-PGE-Cu图上呈总体上的凹形分布.后S不饱和的岩浆经历分离结晶作用而造成了Pt相时于Pd亏损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西藏班公湖地区含镍碳酸岩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华  曲晓明  辛洪波  江军华 《矿床地质》2010,29(6):1029-1042
野外调查发现西藏班公湖地区分布着众多的碳酸岩体,它们呈长几十米至几百米的岩株或岩墙产出,与蛇绿岩带中的超基性岩密切共生。这些碳酸岩体在成分上可分为2种:一种以方解石为主,w(CaO) 在42.74%~45.78%之间,为钙质碳酸岩;另一种以菱镁矿和菱铁矿为主,w(MgO)和w(Fe2O3) (全铁)分别为23.83%~29.85%和7.75%~16.85%,为镁质碳酸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显示钙质碳酸岩的原始地幔标准化曲线(蛛网图)与华北地块北缘内蒙古大青山地区壳源岩浆碳酸岩的原始地幔标准化曲线高度吻合;Nd、Sr、Pb同位素表明这些钙质碳酸岩最终仍然来源于地幔,接近EMⅡ地幔端员,TDM集中在697.4~881.9 Ma之间,说明它们最初是在晚元古代从地幔中分离出来,经喷发、沉积、变质,于中生代经镁铁质岩浆侵入、受热重熔形成。镁质碳酸岩在地球化学上既不同于幔源岩浆碳酸岩,也不同于壳源岩浆碳酸岩,而是与共生的含镍超基性岩具有完全一致的稀土元素特征,Pb同位素也显示出它们有一致的物质来源,εNd-ISr图则显示下地壳组分在岩体中有重要作用,这些特征说明它们是富CO2的深部流体在中下地壳对超基性岩交代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于滇西地区广泛发育有一系列的镁铁-超镁铁质岩体,但对于其中地幔包体的报道还相对较少。本次研究在云南中甸地区峨眉山玄武岩中发现了岩性表现为由纯橄岩→辉橄岩→橄辉岩→苦橄岩→辉长岩→辉绿辉长岩→辉绿岩变化系列的超基性-基性岩包体。通过对包体岩石开展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形成包体的原始超基性岩浆属于峨眉山地幔柱活动产物,且与主岩形成背景相似,其岩浆源区位于难熔的方辉橄榄岩区与石榴二辉橄榄岩区的过渡部位,受岩石圈地壳混染程度较低。结合丽江苦橄岩性质,认为滇西地区上地幔存在早阶段峨眉山地幔柱活动。  相似文献   

14.
罗改 《地质与勘探》2017,53(4):643-656
滇西北石鼓岩群位于羌塘-三江造山系中咱-中甸地块南缘丽江地区石鼓-巨甸一带,石鼓岩群变质岩系中发育的新元古代变质基性岩是Rodinia超大陆裂解的重要构造-岩浆记录。通过对石鼓岩群中的变质基性岩岩石学、地球化学的研究表明,其主要为大洋拉斑玄武岩,具有介于EMORB与OIB之间的地球化学特征,岩浆起源于富集地幔区,是尖晶石地幔橄榄岩部分熔融的产物,并经历了地壳的混染作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表明石鼓岩群变质基性岩形成于新元古代中期(833.9±3.5Ma),时代与扬子陆块西缘大量分布的新元古代岩浆岩一致,其形成可能与该时期的地幔柱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5.
新疆西准噶尔地区阿尔卑斯型超基性岩的热变质作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准噶尔地区阿尔卑斯型超基性岩受花岗岩浆侵入接触影响,在一些地带形成石榴石橄榄辉石角岩、变石榴石辉橄岩-橄榄岩和变辉橄岩-橄榄岩等接触热变质带;同时还形成石棉矿化。接触热变质作用是在温度850-900℃,压力约3.5千巴和有化学元素带入带出的条件下发生的。  相似文献   

16.
西准噶尔地区阿尔卑斯型超基性岩受花岗岩浆侵入接触影响,在一些地带形成石榴石橄榄辉石角岩、变石榴石辉橄岩—橄榄岩和变辉橄岩—橄榄岩等接触热变质带;同时还形成石棉矿化。接触热变质作用是在温度850—900℃、压力约3.5千巴和有化学元素带入带出的条件下发生的。  相似文献   

17.
辽宁营口后仙峪硼矿区的超镁橄榄岩是该区硼镁石型硼矿的主要赋存岩石,其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是①超镁橄榄岩呈带状、透镜体状分布,它整合于古元古代的火山-沉积岩系中的含硼岩系富镁硼酸盐岩组中.岩石几乎由镁橄榄石组成,具有变余的火山沉积的组构.②主量元素说明岩石化学成分具富镁、富铁的特点.③非活动性微量元素较高,如Zr、Hf、Ta等,与一般超基性岩相似;Cr、Ni含量低,显示岩浆为非原始岩浆;Nb*大于1以及(La/Yb)N-(Yb)N图解均说明岩石的幔源性.④稀土元素总量为7.41×10-6~46.82×10-6,与上地幔相当,轻、重稀土分馏不太明显,负Eu异常明显,具有与纯橄榄岩一致的"V"型稀土元素分布模式.⑤ε Nd为-7.51961~9.0654,亦反映出壳幔混染的特点.由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可以推测岩石为经过地壳混染的地幔橄榄岩较大程度部分熔融后而残留的富镁岩石.  相似文献   

18.
对位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北亚带错不扎地幔橄榄岩铂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旨在对其岩石成因和构造环境进行限定。错不扎地幔橄榄岩以方辉橄榄岩和含单辉方辉橄榄岩为主。含单辉方辉橄榄岩具有较高的铂族元素(PGEs)含量,w(PGEs)=22.31×10~(-9)~36.12×10~(-9),平均值为29.60×10~(-9),高于原始地幔含量;而方辉橄榄岩的w(PGEs)处于17.34×10~(-9)~25.18×10~(-9)之间,平均值为21.08×10~(-9),略低于原始地幔值。相对岩浆成因超基性岩,两岩类皆强烈富Os和Ir,为部分熔融后残余的地幔体。含单辉-方辉橄榄岩及部分方辉橄榄岩含较高的Pd,(Pd/Ir)m比值远大于1,具左倾型PGE组成模式,而且两者都具有低于原始地幔的Cu/Pd比值。综合研究表明错不扎方辉橄榄岩是熔融程度较低的含单辉-方辉橄榄岩继续部分熔融后的残余;两者在部分熔融过程中可能存在部分赋存Pd的硫化物未完全溶解进入硅酸盐熔体,此后又受到俯冲带岩浆渗滤形成的富硫化物熔体的改造。  相似文献   

19.
一、超基性岩浆侵入方式及岩体产状萨尔超基性岩体,是达拉布特超基性岩带中一个最大的超基性岩体。达拉布特超基性岩带中的超基性侵入岩镁铁比值甚高(一般均大于7)。岩体多呈窄长条状,长透镜状产出,断续相连,作北东50°线形延伸。它们与围岩侵入接触处,常使围岩发生高温热接触变质。超基性岩体主要由斜辉辉橄岩及少量纯橄榄岩和橄榄岩组成,蛇纹石化强烈,岩体所含铬铁  相似文献   

20.
吐哈盆地南缘土屋铜矿以西侵入泥盆纪火山沉积岩系的海豹滩环状杂岩体,由纯橄榄岩、含长橄榄岩、橄长岩、斜长岩、辉石橄榄岩、橄榄辉长岩、辉长岩和闪长岩等组成,其中蚀变辉长岩中的锆石SHRIMPU_Pb年龄为269.2±3.2Ma,斜长岩中的锆石SHRIMPU_Pb表面年龄为282~287Ma;侵入康古尔塔格碰撞带变形石炭系地层的恰特卡尔塔格杂岩体由蛇纹岩、含橄榄斜长岩、蚀变辉长岩和闪长岩等组成,蚀变辉长岩中的锆石SHRIMPU_Pb年龄为277.0±1.6Ma;侵入大南湖泥盆纪活动陆缘型花岗岩的基性岩墙中的锆石SHRIMPU_Pb表面年龄为271~280Ma,类似的基性岩墙还见于克孜尔卡拉萨依早石炭世花岗闪长岩和土屋铜矿北花岗闪长岩体。上述两个镁铁质—超镁铁质杂岩体不同岩石类型及侵入三个花岗质岩体的基性岩墙的岩石学和岩石化学特征,表明它们都是来自亏损地幔并受到地壳物质混染的岩浆活动的影响,属于东天山吐哈盆地南缘幔源岩浆杂岩带的一部分。结合已有区域地质资料的综合分析,提出了吐哈盆地南缘及天山—准噶尔—南蒙古地区、斋桑碰撞带及其两侧地区、环蒙古—鄂霍茨克造山带地区和中朝陆块北缘—北山南部地区二叠纪岩浆岩带的构造背景与成因机制都存在差异、但都是中亚地区地壳垂向生长的地质记录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