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4—2013年新疆县域经济空间差异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婷  陈闻君 《中国沙漠》2015,35(4):1089-1095
选取2004—2013年人均GDP数据,采用ArcGIS9.3软件,运用空间自相关和标准差椭圆相结合的方法剖析了新疆县域经济空间差异动态演化特征。结果表明:新疆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热点区域虽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但主要分布在奎屯、克拉玛依、乌鲁木齐等北疆地区;2004—2013年,新疆县域经济呈现出东北—西南的空间分布格局;标准差椭圆呈现出逐渐向东疆、南疆地区移动的趋势,总体上以和硕县为核心,范围包括了新疆经济发展的主体地区;经济重心呈现东南—东北—西南方向的变动趋势。最后,对新疆县域经济空间演化机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缺乏有效的城市交通设施空间分布特征提取方法的现实问题,集成运用标准差椭圆、核密度估计和局域Getis-Ord G_i~*指数等空间分析方法,基于从高德地图自主获取的城市交通设施POI数据,从方向分布、空间集聚和热点估计3个维度建立系统的城市交通设施空间分布特征提取方法。以昆明市为例,对2016年和2018年的城市交通设施空间分布特征及演化趋势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结果表明:①昆明市交通设施呈现西北—东南格局分布。与2016年相比,2018年椭圆长轴、短轴轴长分别增长11. 53%,1. 71%,表明交通设施向东南和东北方向均有扩散,且"西北—东南"方向为最大扩散方向。②空间上,交通设施总体呈"核心-圈层"格局分布及"一核向多核"演化趋势,核密度集聚街道数量由2016年的78. 85%增至2018年的86. 54%,且各类交通设施空间聚集特征差异显著。③交通设施热点区域集聚于市中心,冷点区域集中于城区外围,整体呈"核心-外围"分布格局。随着时间的推移,热点地区增多,冷点地区减少,反映了昆明市交通设施整体建设趋好,且分布更趋于均衡。  相似文献   

3.
刘华军  邵明吉  吉元梦 《地理科学》2021,41(11):1917-1924
基于中国1997—2017年2725个县域单元的碳排放数据,采用标准差椭圆、Theil指数三阶段嵌套分解和Kernel密度估计等方法,全面考察中国碳排放的空间格局及分布动态演进。研究发现:① 中国碳排放由1997年的30.97亿t增长到2012年的93.08亿t,年均增长达到7.86%,而后围绕93亿t上下波动,未出现下降的拐点。② 在空间分布上,中国碳排放呈现东高西低的分布格局,表现出东北-西南方向向心集聚、西北-东南方向空间发散的趋势。③ 在空间差异上,Theil指数三阶段嵌套分解结果表明,中国碳排放的总体差异呈下降趋势,地级行政单元内部差异的贡献率由1997年的43%增加到2017年49%,成为中国碳排放总体区域差异的主要来源。④ 在分布动态演进上,中国县域单元的碳排放存在空间收敛模式,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地区间的相互作用影响中国碳排放的未来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4.
我国西北地区经济发展、居民生活水平和碳排放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随着国家政策倾斜,居民生活条件逐步改善,居民生活碳排放量提升空间较大,排放格局将受影响,这对西北地区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不利。目前有关居民碳排放的研究多集中在人类活动频繁、碳排放量大的我国东、南部地区,较少关注西北地区,但碳排放增加、环境成本加重对于欠发达地区的影响更加深远。其次,研究者关注居民碳排放预测时,通常着眼于数量预测,忽视了空间格局预测,不利于区域间协同发展。基于1997—2016年西北五省居民能源消耗和消费支出数据,首先利用直接系数法和投入产出法测算了1997—2016年西北地区居民生活碳排放,对其现状进行分析;第二,基于标准差椭圆和ARIMA模型从数量和空间格局上对2017—2021年西北居民生活碳排放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997—2016年,西北居民生活碳排放呈先缓慢后快速的上升趋势。直接碳排放稳定在0.3~0.4×108 t;间接碳排放达到2.38×108 t;空间分布总体稳定,呈西北—东南分布,移动趋势为西北—东南—西北,标准差椭圆中心在(99.07°E,38.19°N)附近移动。2017—2021年,直接碳排放达到0.543×108 t;间接碳排放为3.631×108 t;主体区域沿X轴发散,Y轴收敛,旋转轴变化小,随着西部大开发和脱贫的推进,新疆排放量次于陕西,增速较快,推动碳排放主体区域向西北移动。旨在为实现西北地区人口、消费、环境协调发展、引导居民树立低碳消费的价值理念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5.
以能源产区陕西省榆林市的12个区县为研究单元,在Geo Da和Arc GIS等软件的支持下,结合趋势分析和空间统计方法,分析2005—2010年榆林县域尺度下的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的空间格局特征与空间分异机制。榆林各区县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水平差异明显,总体差异呈扩大趋势,两极分化加剧。县域碳排放强度南北走向上表现出逐渐减小趋势,东西走向上具有微弱的"U"型变化态势。总体上,东北部区县碳排放强度高于西南部。各区县碳排放强度具有正的空间关联分布特征,且处于低水平非均衡空间分布状态,空间依赖性明显。结合相关性分析,榆林区县碳排放强度具有极化区、扩散区、塌陷区和传染区4个特征。"热点"主要分布在东北部三县,"冷点"主要分布于南部六县。能源资源分布不均、经济总量以及产业结构差异是造成榆林碳排放强度空间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综合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标准差椭圆、空间变差函数等方法,探究1980—2016年中国淡水渔业格局演化的特征及影响机理。结果表明:(1)中国淡水渔业具有明显的空间自相关和空间集聚特征,分布始终呈东北—西南格局,重心一直落在长江中游的鄂东地区;热点区由"四峰并峙"变为"三足鼎立"格局,次热点区向西南演替,次冷点区在局部日益聚集,冷点区主要在西部连片分布。(2)中国淡水渔业不均衡格局的连续性和空间自组织性较强,由空间自相关引起的结构化分异愈发显著。(3)中国淡水渔业格局的演化受宜渔资源、生态环境、地形地貌、水产品消费需求、技术水平、企业集聚、水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渔业经营管理制度、重大工程项目等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7.
运用传统统计分析与ESDA、OLS、GWR等模型分析方法,基于2000-2013年甘肃省县域经济数据对其产业结构差异及变动进行了时空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时间分异方面,甘肃省县域产业结构的绝对和相对差异均呈现缓慢下降趋势;空间分异全局方面,甘肃省县域产业结构水平呈现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趋势,各县产业结构差异性及集聚性显著增强;空间分异局部方面,热点区域分布由2000年的酒泉、兰州向甘肃的西北及东北部扩展,到2013年形成酒嘉地区、兰州和庆阳三个核心的热点地区,基本呈现出自西北向东南的"热点-次热点-冷点-次冷点"带状分布格局。此外,通过OLS、GWR两种模型对比分析,发现后者更能深刻揭示产业结构与各空间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进一步采用GWR模型对甘肃省产业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予以分析。最后,通过相关结论的分析与思考,以期为甘肃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中国大陆生态效率时空演化分析及其趋势预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基于水足迹理论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理论,构建生态效率测度评价指标体系,利用SBM模型、标准差椭圆(SDE)方向分布模型、灰色动态模型,结合相关统计数据,对2000-2015年中国大陆生态效率进行测度、分析,并对其空间分布格局进行表征与预测。结果表明:(1)中国大陆生态效率从研究初期的中等水平降为研究末期的较低水平,区域间呈现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态势;空间上由研究初期的东、东北、中、西地带性分布转变为研究末期仅北京、天津、上海、广东保持完全有效。(2)造成中国大陆生态效率损失的主要因素依次为资源环境成本投入、灰水足迹、土地投入及环境污染。(3)研究时期内中国大陆生态效率空间分布重心南北向移动速度快于东西向移动速度,移动路径呈"西北—东南—西北—东南"变化趋势;移动速度呈现"加快—降低—降低"的过程。空间分布范围经历了"分散—集聚"的过程,空间分布格局由东北—西南逐渐趋向于偏北—偏南格局。(4)预测结果显示未来10~20年中国大陆生态效率空间分布格局重心向东北方向移动,空间分布格局在东西方向、南北方向均呈收缩态势,生态效率空间溢出效应仍不明显。研究结果较好地反映了当前中国大陆生态效率的整体状况,预测结果可为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全国化工产业密集区——长三角地区为例,基于规模以上中国工业企业详细数据,从化工企业入园率的视角出发,综合运用均值中心、标准差椭圆、核密度分析及空间自相关等分析方法,分析并揭示了1998—2013年长三角地区化工产业时空格局演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998—2013年长三角地区化工企业总体上呈现不断增长趋势,入园率由6.19%提升到36.98%;化工企业“西北-东南”方向分布明显,且近似呈“先东南,后西北”的路径迁移规律,较之全部企业,入园企业具有更高的离散度、更大的迁移幅度,入园企业与全部企业逐步由空间失配演变为空间匹配;中心集聚与外围扩散态势并存,发育并逐渐形成了环太湖集聚区、沿杭州湾集聚区、沿长江密集带及沿海密集带四大化工产业集聚片区,化工产业的区域空间结构趋于复杂化、有序化与稳定化;地级尺度上化工企业入园率不断提升,2003年与2013年呈显著的空间正相关,热点区逐渐由浙江东南转移到苏皖北部,冷点区从安徽北部迁移到浙江西北,基本完成了空间格局上的对称反转变换,但化工企业入园率与空间密度分布一直处于错配失衡状态。通过结合化工产业特性与长三角区域特征,定性探讨了长三角地区化工产业时空格局演化的影响因素,特别是阐述了化工产业“园区化”进程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0.
2001-2010 年安徽省县域经济空间演化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选择安徽省2001-2010 年县域人均GDP为研究指标,综合运用G指数、经济重心、标准差椭圆以及灰色G(1, 1)模型对县域经济的空间演化进行分析预测,最后结合位序规模原理,对空间差异的机理进行分析.总体上安徽县域经济表现出微弱的空间集聚分布态势,呈现出“南北低中间高”、“西低东高”的空间分布格局.县域经济重心在117.57°~117.6°E,31.67°~31.76°N之间变动,有向东南方向移动的趋势.标准差椭圆总体上变化幅度不大,基本上以省会经济圈为核心,范围覆盖了皖江城市带大部分地区,县域经济的空间分布呈现出西北—东南格局,并且这种格局有向正北—正南方向转变的趋势.安徽县域经济满足位序规模原理,其发展状况呈低水平分散均衡型.资源禀赋与交通区位、中心城市发展状况、区域政策是导致安徽省县域经济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薛磊  李琦  刘帅 《地理研究》2013,32(7):1188-1198
基于城市乡镇街道空间单元及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定量方法基础上,计算了北京市2004和2008 年第二、三产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及其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北京市第二产业的碳排放总量变化不大,空间上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格局;第三产业的碳排放总量则有明显的增长,空间上呈现内城区碳排放值较高、且向外围圈层扩散的趋势;第三产业中分配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碳排放量较高,2008 年分配性服务业碳排放的高值区主要分布于南部的城市近郊区,生产性服务业碳排放的高值区分布于高端服务业较为集聚的区域。  相似文献   

12.
以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二氧化碳信息分析中心的中国碳排放数据、统计年鉴中的分省化石能源消费与水泥产量数据为基础,选取NDVI植被指数、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GDP、工业总产值、人口5个指标,对中国2000年及2010年的分省碳排放结果采用5km×5km格网,运用空间滞后回归模型(SLM)进行空间分布模拟,并对空间模拟结果进行误差分析及纠正,获得2000年及2010年地均碳排放强度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中国地均碳排放强度存在以下特征:区域差异分布特征明显,主要表现为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逐渐变小;存在几个明显高值热点及低值冷点区域;随着时间的推移,地域差异特征越发明显,冷点和热点区域分布特征更加显著;2010年各地区地均碳排放强度明显大于2000年。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及其动力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县域(含县、县级市、市辖区)为基础研究单元,选择国内生产总值、年末总人口和人均GDP为基本指标,运用Theil指数、探索性空间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研究2005—2014年河南省县域经济的时空差异、格局演变以及动力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河南省区域经济总差异呈现"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的趋势,省辖市间的差异明显大于省辖市内的差异。2省辖市之间的经济差异基本呈现出中原城市群地区和非中原城市群地区的差异;省辖市内的经济差异最大的是洛阳市,最小的是漯河市,濮阳市、焦作市、周口市、三门峡市各年份内部经济差异变化明显。3县域单元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显著的空间正相关;通过Getis-Ord G*i分析发现,热点区和次热点区主要分布在豫西北地区,冷点区和次冷点区主要分布在豫东地区,豫西南地区冷点区从无到有并逐渐增多。4在多元线性回归中发现,二三产业比重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最重要的因素,政府政策因素的影响次之。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中国土地市场物流用地数据,构建用地蔓延指数模型,采用核密度、加权标准差椭圆等空间分析方法,从蔓延强度及方向等多维角度出发,获取2008—2017年中国城市物流蔓延的时空演化特征。研究发现:① 2008—2017年,中国城市物流蔓延强度最高为东北部,其次为东部、西部、中部,全国约67.48%的城市处于慢速蔓延状态。② 城市物流蔓延在全国范围内形成长三角、山东半岛和京津冀3个主要核密度高值区,物流用地冷点区主要分布在甘肃和云南等西部地区。③ 中国城市物流蔓延的空间分布重心轨迹经历了向东北?西南?东南方向的演化过程,一定程度上受国家战略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应合理扩张物流用地,降低物流蔓延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近20年来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时空格局动态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CO2等温室气体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是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严峻挑战。基于IPCC提供的参考方法,在对中国大陆30个省区(不含西藏)能源消费碳排放量估算的基础上,运用ESTDA框架,通过ESDA、LISA时间路径、时空跃迁和标准差椭圆等方法,从时空耦合的角度分析了1995-2014年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时空格局动态性。结果表明:①近20年来中国省域碳排放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碳排放空间差异呈先缩小后扩大的趋势;②LISA时间路径分析显示,中国大部分省区的局部空间结构具有较强的稳定性,1995-2001年和2002-2014年2个时段相对长度都小于平均长度的省区均为18个,大部分南方省区在空间依赖方向上的波动性呈增强趋势,而北方大多数省区则保持相对稳定;③出现协同运动的省区由1995-2001年的13个下降到2002-2014年的10个,表明中国碳排放空间格局具有一定的空间整合性,但呈减弱趋势;④中国省域碳排放的局部空间关联模式和集聚特征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表现为一定的路径依赖或空间锁定特征;⑤碳排放重心在113.739°~114.324°E、34.475°~35.036°N之间变动,整体上有向西北方向移动的趋势。中国碳排放空间分布呈东北—西南格局,且有逐步向正北—正南转变的趋势。中国碳减排的重点是加快发展清洁能源与提高能效并重,优化能源结构和促进各省区产业结构转型,制定差异化的省域碳减排政策,建立碳交易制度。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城市综合承载力内涵基础上,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函数模型计算2015 年中国地级以上城市综合承载力水平,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探讨了地级以上城市综合承载力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地级以上城市综合承载力存在较大差距,整体呈现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递减的空间分布趋势;地级以上城市综合承载力呈现明显正向全局空间自相关关系,从局域空间自相关和冷热点结果来看,呈现出自东向西由热点逐步过渡为冷点的空间格局,H-H型城市主要分布在热点区,H-L型城市以西部地区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居多,L-H型城市数量只有河源市,L-L型城市集中分布在冷点区。研究结果可为解决当前城镇化问题、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城市综合承载力内涵基础上,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函数模型计算2015年中国地级以上城市综合承载力水平,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探讨了地级以上城市综合承载力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地级以上城市综合承载力存在较大差距,整体呈现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递减的空间分布趋势;地级以上城市综合承载力呈现明显正向全局空间自相关关系,从局域空间自相关和冷热点结果来看,呈现出自东向西由热点逐步过渡为冷点的空间格局,HH型城市主要分布在热点区,H-L型城市以西部地区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居多,L-H型城市数量只有河源市,L-L型城市集中分布在冷点区。研究结果可为解决当前城镇化问题、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中国石油资源流动源—汇系统空间格局特征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以中国石油(特指原油) 资源流动为研究对象,把中国省级行政单元抽象为石油资源流动节点,从1985-2009 年中选取5 个特征时点,根据各流动节点石油自给能力及流动比率,将各特征时点的石油流动省份划分为源地、汇地和交流地3 大流动职能类型,并将主要石油进口港(含陆上口岸) 作为进口石油源地;分别利用重心和标准差椭圆分析源地系统和汇地系统空间分布格局的集中与离散趋势,得出中国石油资源流动源—汇系统空间格局的位移和形变特征.结果表明:① 源地系统重心位于中国东偏北部,在经历了1985-1995 年的西北向移动后,1995-2009 年大幅向西南偏移,南北方向的移动速度快于东西方向;汇地系统重心偏于中国中东部,移动幅度相对较小,1985-1999 年呈南北向移动、1999-2003 年呈东西向移动,最终快速向西南方向偏移.② 从标准差椭圆分析来看,源地系统的空间分布先趋于分散后又趋于集中,由东北—西南的分布格局逐渐趋向于西北—东南的分布格局;汇地系统空间分布格局相对较为稳定,小幅极化后略趋分散,呈较为稳定的东北—西南分布.③ 中国石油资源流动的平均方向由东北—西南向偏转为南北向,平均运距呈下降趋势,主导流向由东北—西南向逐步转变为西北—东南向和东西向输流并存.  相似文献   

19.
冉钊  高建华  杨捷  李晨阳 《地理学报》2023,(6):1573-1590
探索新兴资源要素在地理空间上的新表现对于制定和优化国家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地理本性视角下资源集聚与演化的理论基础框架,综合运用空间分析和因素探测方法,对中国商业健身资源集聚的格局演化及其形成机理开展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商业健身资源的空间集聚格局呈现出两方面的显著特征,一是以京广铁路和长江黄金水道为骨干的“十”字型廊道的空间形态与演化趋势,区域中心城市在此格局中扮演重要角色,京广沿线城市经济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则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二是中国城市群地区是商业健身资源空间集聚的主体区域,其中沿海地区城市群起着主导作用,尤其在山东半岛和长三角城市群表现出空间连片发展的态势。(2)中国商业健身资源冷热点格局呈显著的阶梯状分布特征,自东向西由热点区、次热点区逐步演替为次冷点区、冷点区,其中空间热点区域经历了由环渤海、长三角地区向华北、华中和华东地区扩张演化的过程,东北和西北地区的次热点区具有跨越“胡焕庸线”并向西发展的态势,次冷点和冷点区域整体变化相对稳定,局部变化主要表现为广西东部和广东西部地区由冷点区演变为次冷点区。(3)中国商业健身资源的集聚演化是三大地理本性要素交互耦合作用下的...  相似文献   

20.
东北地区县区经济增长空间格局演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杜鹏  韩增林  王利  于欣  肖太梁 《地理研究》2015,34(12):2309-2319
基于ESDA方法,选取东北地区343个县级地区GDP平均增长量和平均增长率作为变量,分析1992-2012年4个时段经济总体增长、空间关联及格局演变特征。研究表明:① 研究区经济增长量呈现由强集聚向弱集聚变化的趋势,冷点和热点区域圈层分布明显,热点区域由东南部向南部和西部移动。② 各单元平均经济增长率逐渐下降,高值区空间上由分散向集中转变,由中南部向西迁移。低值区呈分散布局,由东南向西北迁移。③ 研究区平均经济增长率经历了弱—强—弱的空间集聚过程,冷点和热点区域呈现分散—集中—分散的变化趋势,辽中南和锡林郭勒盟区域内单元增长速度较快。④ 基础相对较差的单元具有较高的增长速度,但经济基础较好的哈大沿线单元仍是区域发展的中心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