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文交流合作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哈国际合作示范区建设的社会根基和优先突破口,是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民心相通的重要路径。系统分析了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哈国际合作示范区人文社会交流合作的基本特征,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中哈人文社会交流合作友谊区的角度出发,从科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会展、艺术等方面提出了中哈国际合作示范区推进人文社会交流合作的重点领域与路径,包括以科技合作为先导,务实推进科技交流合作,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科技文化中心的分中心;以文化合作为纽带,成立政府间中哈文化艺术合作委员会,建设文化艺术交流平台;以医疗卫生服务为特色,着力推进医疗保健服务合作,建设中哈国际医疗保健服务中心;以教育培训为引领,继续开展教育培训交流合作,建设中哈国际教育培训中心;以会展合作为平台,继续加强会展博览交流合作,建设中哈国际会展中心。进一步提出了中哈国际合作示范区开展人文社会交流合作的保障措施及对策,建议强化中哈多层次人文交流合作机制,畅通人文社会交流合作的民心通道;制定中哈人文社会交流合作专项规划,充分调动多种资本参与人文社会交流合作;制定有利于中哈人文社会交流合作的科技创新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建立城市间人文交流合作联盟,规范友好城市联络制度。  相似文献   

2.
人文交流合作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哈国际合作示范区建设的社会根基和优先突破口,是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民心相通的重要路径。系统分析了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哈国际合作示范区人文社会交流合作的基本特征,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中哈人文社会交流合作友谊区的角度出发,从科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会展、艺术等方面提出了中哈国际合作示范区推进人文社会交流合作的重点领域与路径,包括以科技合作为先导,务实推进科技交流合作,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科技文化中心的分中心;以文化合作为纽带,成立政府间中哈文化艺术合作委员会,建设文化艺术交流平台;以医疗卫生服务为特色,着力推进医疗保健服务合作,建设中哈国际医疗保健服务中心;以教育培训为引领,继续开展教育培训交流合作,建设中哈国际教育培训中心;以会展合作为平台,继续加强会展博览交流合作,建设中哈国际会展中心。进一步提出了中哈国际合作示范区开展人文社会交流合作的保障措施及对策,建议强化中哈多层次人文交流合作机制,畅通人文社会交流合作的民心通道;制定中哈人文社会交流合作专项规划,充分调动多种资本参与人文社会交流合作;制定有利于中哈人文社会交流合作的科技创新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建立城市间人文交流合作联盟,规范友好城市联络制度。  相似文献   

3.
中国-哈萨克斯坦(以下简称中哈)互市贸易有着地缘、人文资源优势,在中哈边界的巴克图口岸地区建立互市贸易区,对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对推动中哈两国贸易繁荣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分析了中哈国际合作示范区巴克图口岸互市贸易区的战略地位与贸易现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总体定位与发展思路,力争通过5~10 a努力,使巴克图互市贸易人口由目前的13×104人次增加到100×104人次,口岸过货量由目前的20×104t增加到200×104t,把互市贸易区建成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面向中亚、欧洲的新贸易平台,把巴克图口岸建成互市贸易、现代物流、进出口加工、特色旅游为主导的国家一类综合性现代化口岸和智慧口岸,将互市贸易区打造成为中哈国际合作示范区的特色功能区。进一步提出了中哈国际合作示范区互市贸易区建设的保障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正在全面贯彻落实"一带一路"战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扩展向西开放空间、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大背景下,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北通道关键战略地位的塔城地区,历史上曾有着近260多年的自由通商贸易辉煌,曾是中俄最大的互市贸易区。今天从国家战略高度提出建设中哈国际合作示范区,对实现中哈互联互通和经贸合作、对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对维护新疆民族团结和社会政治稳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特殊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哈萨克斯坦(以下简称中哈)国际合作示范区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北通道,是中国面向中亚地区重要的战略节点与门户。在该区域发展物流产业与跨境电商平台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优化产业布局,改善产业结构,保障国家能源安全通道,提高丝绸之路经济带新疆核心区综合竞争力。首先对比分析了新疆对哈萨克斯坦的主要边境口岸,系统梳理了中哈国际合作示范区口岸物流业及巴克图口岸的发展基础与优势所在,包括自然与区位条件优越,农产品"绿色通道"领先,中亚经贸合作互补性强,口岸物流辐射面广,国内外政策环境好等优势,提出重点建设乌苏、和布克赛尔、巴克图口岸等5大物流园区。解析了跨境电商物流发展的趋势,提出重点建设阿里巴巴·塔城产业带和中哈跨境电商平台服务区两大跨境电商平台。最后总结了在中哈国际合作示范区发展物流业的保障措施与政策建议,以期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决策支撑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大背景下,中国-哈萨克斯坦(以下简称中哈)两国经贸合作在中亚地区和哈萨克斯坦均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中哈双边贸易额占中国与中亚五国总贸易额的62.8%,中国是哈萨克斯坦第二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进一步加强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开展经济贸易合作,不仅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区建设的突破点,而且将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新窗口。通过分析中哈两国对外贸易现状和互补性特点,在中哈国际合作示范区重点开展经贸合作的五大重点领域,包括农业、旅游、医疗、人文和金融领域,提出了中哈国际合作示范区经贸合作的松散型模式、制度性模式和功能型模式,通过比选认为功能型模式是中哈国际合作示范区经贸合作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7.
谢大伟  张诺 《干旱区地理》2018,41(4):844-850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为新疆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和战略机遇,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契机,促进新疆生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成为新疆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本文首先介绍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新疆生态旅游业发展的战略意义和战略优势,国家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政策、新疆旅游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及新疆生态旅游业独特的资源优势,形成了新疆生态旅游业发展内在动力和战略优势。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新疆发展生态旅游业面临的现实问题和困境,分析发现丝绸之路经济带在助推新疆旅游产业发展中,与当地少数民族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及旅游区薄弱的基础设施难以有效对接和链接,影响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政策的作用和效果,而竞合机制的缺失更是影响丝绸之路沿线旅游景区的高度合作和旅游资源的整合。文章认为必须高度重视生态旅游规划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特别要积极引导少数民族农牧民参与生态旅游业的建设,并利用新疆交通大建设的机遇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互联互通的旅游交通网。同时,要加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和地区旅游合作,提高新疆旅游产品的国内外知名度与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天山北坡城市群可持续发展战略思路与空间布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市群是国家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是高度一体化和同城化的城市群体,城市群形成发育过程是一个各城市之间由竞争变为竟合的漫长自然过程,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天山北坡城市群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新疆的北疆地区,是国家“十三五”期间推动建设的19个城市群之一,也是重点建设的两个边疆地区城市群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唯一一个城市群。本文分析了天山北坡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基础、发展机遇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天山北坡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和空间布局设想。按照“创新驱动、开放带动、内外联动、重点撬动、兵地互动”的发展思路,未来可将天山北坡城市群建成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的战略支撑点、全国重要的战略资源加工储运基地、新疆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边疆民族团结和兵地融合发展示范区;按照城市群内部干旱脆弱的生态功能区、产业集聚的生产功能区、城镇集聚的生活功能区三大功能分区管控要求,做实一带(丝绸之路经济带城镇化发展带),做强一圈(乌昌五都市圈),做通两轴(乌拉斯台口岸-准东-南疆库尔勒轴线、克拉玛依-奎屯-南疆库车轴线),做精四区(包括奎独乌胡都市区、石沙玛都市区、克拉玛依都市区和吐鲁番都市区四大兵地融合型都市区),形成由 “一带一圈、两轴四区”组成的“夫”字型兵地融合发展空间新格局。  相似文献   

9.
中国-哈萨克斯坦(以下简称中哈)国际合作示范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北通道的战略节点。依托中哈国际合作示范区,加快跨境铁路、公路、航空、油气管道等互联互通战略通道的建设,对增强中亚与东北亚两大区域之间的经贸交往、强化我国东进西出和全方位开放的新型地缘格局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介绍了中哈国际合作示范区跨境互联互通战略通道的建设现状,分析了中哈国际合作示范区与哈国之间尚未建立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现有各种运输方式结构不合理且衔接不够紧密、直接腹地各城镇节点连接较薄弱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分别提出了跨境铁路、公路、航空、油气管道等互联互通战略通道的方案构想与建设重点:(1)以克-塔-阿铁路建设为依托,优先打通巴克图口岸东至太平洋、西至大西洋的国际铁路大通道。(2)着力推动哈国第二双西高速公路建设,重点打造塔城地区"一环两横三纵"的对外综合通道格局。(3)实施塔城空中走廊建设工程,积极推动哈国乌尔加尔机场和阿亚古兹机场建设。(4)积极谋划并推动俄罗斯中部秋明油田经哈萨克斯坦东部和中国克拉玛依,至中国中东部地区的中俄西线原油输送管道和天然气管道建设,提高我国能源供应保障程度。最后,论文提出了跨境铁路、公路、航空、油气管道等互联互通战略通道建设的保障措施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边境旅游发展是中国-哈萨克斯坦(以下简称中哈)国际合作示范区建设的重点。在总结边境旅游研究的基础上,重点针对中哈国际合作示范区边境旅游产业的发展进行了探讨。在深入剖析边境旅游发展基础和建设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哈国际合作示范区边境旅游的建设目标、发展重点类型及合作方向,根据旅游资源禀赋与分布、基础设施条件与开发难易程度将中哈自由旅游区空间布局确定为"一大核心,四大片区,多个景区",并提出了建设的保障措施。保障措施包括全力推动中哈双方互相成为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实施对等的"3日游"免签政策,批准中国公民赴哈萨克斯坦"3日免签"旅游;将巴克图口岸边民互市"3日免签"延长至"15日免签";高位谋划和尝试建设中哈自由旅游区,建成国际旅游商务区;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边境自驾游和休闲度假游等。  相似文献   

11.
正2014年5月30日,新疆旅游研究院召开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发展研讨会。来自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自治区交通厅、自治区外办、自治区口岸办、中国民航新疆管理局、新疆师范大学、新疆旅游研究院的专家,听取了旅游研究院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新疆旅游发展思路的汇报。会议由旅游研究院副院长杨兆萍主持。与会专家深入讨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跨境旅游合作、旅游合作平台、旅游品牌构建、旅游通道建设、旅游发展配套政策等议题。会议认为旅游业应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2.
以物流绩效指数(LPI)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物流水平,借助拓展贸易引力模型实证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物流水平对新疆国际贸易的影响。结果显示:(1)"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物流水平差异较大,欧洲国家物流水平较高,新疆周边国家物流水平较低。(2)新疆主要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进行贸易活动,国际贸易伙伴高度集中在上合组织国家。(3)"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物流水平的提升对其与新疆的国际贸易有一定促进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地理距离对双方贸易的阻碍作用。此外,经济规模、经济开放程度、贸易便利化程度等其他因素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与新疆的国际贸易规模也有重要影响。中国和新疆必须重视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在物流领域的投资建设合作,借助"一带一路"的战略机遇,加强与物流水平较低的周边国家和部分西亚国家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合作,帮助其提高物流水平,进而深化"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与新疆的经贸合作。  相似文献   

13.
刘晶  何伦志 《干旱区地理》2019,42(6):1478-1485
在“一带一路”与新型城镇化两大体系融合的背景下,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其城镇化的健康发展不仅关系着新疆社会稳定、长治久安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对“一带一路”建设起到支撑作用。影响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因素众多,采用LASSO方法从可能影响新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经济贸易、基础设施、社会保障、政府制度、教育科技、医疗卫生、金融发展、人民生活、人口就业、民族文化、资源环境、能源消耗以及兵团建设13个方面选取64个驱动因子进行量化分析,依据模型压缩系数实现指标精简。对各因素的影响效果进行分析,从基础设施建设、兵地融合、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对口援疆以及水资源利用方面给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视角出发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旅游文化经济带的构想,并且就其构成要素与发展的动力机制模型进行了构建。最后从提升全球竞争力的角度提出了四大战略,即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国际合作发展战略、全产业链发展战略和产业外溢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5.
在国家积极推动"一带一路"战略和大力发展对外产业合作的宏观背景下,国际合作示范区的产业选择与园区建设模式问题成为了当前亟需加强研究的话题,这关系到国际合作示范区能否成功与健康发展。通过对中哈国际合作示范区涉及国家间的资源、产业、需求的互补性分析和塔城地区工业分行业的竞争力分析,选择了重点培育的五个高端制造业,分别为绿色食品精深加工业、现代生物医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和稀贵矿产品精深加工业,提出了每种高端制造业类型的主要合作内容和方向,并总结了核心园区、异地合作、辐射带动和跨境合作四种国际合作产业园区的建设模式。值得强调的是国际合作示范区的产业发展涉及到两个以上国家,不能用国内通用的政策措施应对不同类型合作区的发展问题,需要加强研究针对不同合作国家的合作示范区产业推进政策,以确保国际合作示范区顺利开展。也为国内其他边境国际合作示范区的产业发展和园区建设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资源、环境和经济格局,认为该格局有利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之间开展多领域、多层次的经济合作;在此基础上,论文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主要经济合作模式和可持续发展道路,包括生态文明模式,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交通经济带模式,国际旅游带合作模式;最后,论文总结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并提出了几个优先行动计划: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科学家联盟和思想库,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信息共享中心和科学决策支持系统,启动丝绸之路跨国科技交流合作与人才计划,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建立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跨国共建、合作共赢机制。  相似文献   

17.
科技支撑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生态修复及可持续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塔里木河流域地处我国西北新疆,面积约102×104 km2,是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核心区。在过去50 a里,塔里木河流域经历了大规模的水土资源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河道断流,湖泊干涸,沙漠化加剧,生物多样性受损,生态隐忧日益加剧,已威胁塔里木河流域绿洲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严重影响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针对塔里木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开展了长期的生态监测与科学研究,基于多年监测调查数据,解析了塔里木河荒漠河岸林植被与地下水的关系,揭示了生态系统退化过程和机理,提出了塔里木河下游合理/胁迫/临界地下水位与流域生态需水量,研发提出的退化生态系统修复重建关键技术得到推广应用;提出的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方案,被纳入《南疆水利规划》;提出的流域水资源管理建议被国家采纳并实施。科技支撑塔里木河流域生态修复及可持续管理,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和示范样板。  相似文献   

18.
"一带一路"是基于古代丝绸之路概念在当代国际政治经济与地缘环境下的经贸合作升级版。它是中国政府统筹国内、国际两个方面格局,审时度势提出的一种新型开放大战略,一经提出迅速得到各大高校、科研院所的回应。"一带一路"战略具有互补共赢、地缘政治考量两个基本内涵。建设"新海上丝绸之路"对东南沿海、中西部区域发展格局具有重要影响。其中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着眼点在于物流建设,采取资源合作共赢模式、国际地缘战略合作模式,经济推行人民币国际化。  相似文献   

19.
珠江流域经济带源头山区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创琳  高群 《山地学报》2002,20(3):296-301
珠江流域经济带是我国南方地区唯一一条正在隆起的东西向经济长带,其源头山区是我国三大流域经济带中唯一能达到的源头,也是唯一适合发展的源头。本文从保护珠江源山区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通过实地详尽调查,系统分析了源头山区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优势与机遇,把珠江源头山区总体定位为珠江流域经济带新的经济增长点,云南省优质资源产业化基地,云南省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和烤烟生产基地,滇东地区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最具吸引力的生态旅游休闲胜地之一,突出发挥珠江流域经济带东西部工业合作发展示范基地的功能、绿色农业产业化示范生产加工基地的功能、珠江源生态旅游休闲胜地功能、交通枢纽服务功能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的综合示范功能。提示了农业富区-推进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化、工业强区-加速实现城乡生态工业化、旅游活区-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和生态保区-建设国家级生态自然保护区的基本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0.
庆阳市新世纪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庆阳市是我国西部大开发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重点开发地区之一。本文从经济总量、经济结构、经济运行质量、居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分析了庆阳市经济发展现状情势, 剖析了庆阳市经济长期低发育的根源, 立足相对比较优势将其定位为陕甘宁边界经济区重要的石油天然气化工及服务基地之一, 甘肃东部地区最大的石化基地, 具有黄土高原特色的优质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和绿色农副产品加工增值基地, 进而提出了新世纪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 包括实施配角经济"战略,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超前建设基础设施, 建设Z"型公路经济带, 实施优位推进"战略, 借才引智, 内外联动, 实施智力援助"战略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