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前人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年代地层研究基础上,作者运用层序地层学理论结合沉积微相分析,对柯坪地区中下奥陶统露头碳酸盐岩进行了层序地层解剖。研究区共识别出二种界面类型 (暴露层序不整合界面和淹没层序不整合界面 )、三种准层序组构特征 (潮坪、浅滩和滩下陆棚 )和两种主要类型的体系域构成 (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 ),在此基础上把该套碳酸盐岩划分为 7个三级层序,其中Sq1~ 2对应于蓬莱坝组地层、Sq3~ 6对应于鹰山组地层和Sq7对应于大湾沟组地层。Sq1~ 2三级层序由潮坪旋回的藻纹层白云岩、细粉晶白云岩和灰岩组成;Sq3~ 4三级层序由潮坪旋回的藻纹层灰岩和颗粒灰岩组成;Sq5~ 6三级层序由潮下浅滩相旋回的颗粒灰岩组成;Sq7三级层序由滩下陆棚环境藻灰岩和泥质瘤状灰岩组成  相似文献   

2.
塔里木盆地柯坪地区奥陶系层序地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露头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为指导,对塔里木盆地西北缘柯坪地区奥陶系3个剖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柯坪地区奥陶系层序地层格架。柯坪地区奥陶系由6个三级层序组成,横向对比表明四石厂剖面发育最完整,同古四布隆和苏巴什剖面有地层缺失,只能识别出下部3个三级层序。碳酸盐岩磁化率测量结果表明,磁化率的变化趋势与相对海平面升降曲线之间呈负相关,并且与层序界面、层序内部各体系域之间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可以作为划分层序的一个辅助性的定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3.
四川盆地东北部飞仙关组层序地层与储层分布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四川盆地东北部飞仙关组层序界面主要有水下间断不整合面及暴露侵蚀不整合面等两类界面,相当于Peter Vail的Ⅱ类层序界面。通过对南江桥亭及PG2井等典型剖面解剖,将飞仙关组划分为两个沉积层序,厘清层序与储层的关系:储层主要位于三级层序高水位体系域中,其中,第一层序的高水位体系域发育浅滩鲕粒白云岩储层,其构成了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储层主体,第二层序高水位体系域发育浅滩相鲕粒灰岩储层。建立飞仙关组层序地层格架,对储层二维空间分布进行预测认为,浅滩鲕粒白云岩储层主要分布于PG2井-宣汉渡口立石河之间,浅滩鲕粒灰岩储层主要分布于南江桥亭及CP82井等地。浅滩鲕粒白云岩储层分布广,区域上分布于通江-开县局限台地及其西侧,浅滩鲕粒灰岩储层主要分布在通南巴地区及东部城口-万源一带。  相似文献   

4.
针对四川盆地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层序地层存在多种不同划分方案,以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理论与方法为指导,以蜀南地区飞仙关组台地相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为研究对象,以野外露头剖面、岩芯、钻井、测井、地震等资料为基础,综合应用岩性突变面、沉积相转换面、沉积物空间堆积样式的变化、早期成岩变化、电测井曲线特征以及地震反射特征等标志,识别出不同级次的11个层序界面,据此将本区飞仙关组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TSQ1和TSQ2)和10个四级层序,其中TSQ1可细分出6个四级层序,TSQ2可再分出4个四级层序,并将其与传统地层单位进行对比:三级层序TSQ1和TSQ2分别对应于飞一段+飞二段地层和飞三段+飞四段地层。通过层序地层对比和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指出这些层序在全区均具有良好的可对比性和等时性,每个层序均具有快速海侵到缓慢海退的特点,均由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构成,未发现低位体系域和凝缩段。层序与储层关系的研究表明,四级层序Ⅲ和Ⅷ是台内鲕滩这种有利储集相带的主要发育层位,所形成的滩相鲕粒灰岩储层与高位体系域的向上变浅序列和早期暴露及其所导致的大气淡水淋溶改造有关,平面上集中分布于中东部地区。  相似文献   

5.
塔河油田奥陶系中统一间房组沉积特征及储集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沉积地质及层序地层对塔河油田南部奥陶系中统一间房组发育的一套碳酸盐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岩石组合特征上可分为上下两段,下段为(砂)砾屑灰岩 藻鲕灰岩 鲕粒灰岩,底栖生物丰富;上段为海绵礁灰岩 藻粘结灰岩,生物骨架灰岩及斑状砾屑灰岩.纵向上,构成了一个建滩沉积序列和一个造礁沉积序列,沉积环境为台地浅滩-台内礁.沉积微相为开阔碳酸盐台地,包括海绵礁、浅滩及滩间;储渗空间以溶蚀孔隙、溶蚀孔洞、溶蚀洞穴和裂缝等为主.塔河油田南部一间房组碳酸盐岩经历的海西早期岩溶也叠加了加里东中期第一幕岩溶的影响,(准)同沉积期加里东中期第一幕岩溶,对一间房组酸盐岩储集性改善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下扬子盆地石炭纪层序地层研究及盆地演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层序地层学概念,探讨石炭纪的下扬子盆地—陆表海盆地。下扬子盆地的石炭系,沉积厚度薄,岩相变化大,界面多而不清晰。研究结果表明,它可以分为 6个三级层序,而且层序的界面大多数与组的界限相吻合。层序 A由金陵组的碎屑岩和灰岩组成;层序 B由高骊山组碎屑岩组成;层序 C由和州组碳酸盐岩组成;层序 D由黄龙组底部碎屑岩和白云岩组成;层序 E由黄龙组中、上部灰岩组成;层序 F由船山组灰岩组成;其中层序 A、 B、 E属于Ⅱ型层序,层序 C、 D、 F属于Ⅰ型层序。石炭纪下扬子海盆的演化可以分为 3个阶段,即坳陷、隆起、扩展沉陷阶段,它们分别对应于层序 A- B、 C和 D- F。  相似文献   

7.
北京西山下苇甸地区寒武系为典型的华北型地层,常见的岩石类型为亮晶鲕粒灰岩、亮晶内碎屑灰岩、泥晶鲕粒灰岩、泥晶内碎屑灰岩、泥晶-微晶灰岩、晶粒灰岩、白云岩、粉砂岩及钙质泥岩。该区碳酸盐岩中的颗粒主要为鲕粒、内碎屑及生物碎屑,所见生物碎屑以三叶虫、介形虫、海百合茎等为主。昌平组以角砾灰岩、核形石灰岩、豹皮灰岩以及白云岩为主,形成于潮坪-潟湖环境;馒头组和毛庄组以紫红色泥岩为主,沉积于萨勃哈及潮坪环境;徐庄组和张夏组以厚-巨厚层状鲕粒灰岩夹条带状灰岩及粉砂岩为主,沉积于高能浅滩环境;崮山组以泥质条带灰岩夹鲕粒灰岩为主,沉积于滩外中缓坡环境;长山组和凤山组以泥质条带灰岩和砾屑灰岩为主,形成于中缓坡-外缓坡环境。总体上,下苇甸剖面碳酸盐岩发育匀斜缓坡沉积模式。研究区在寒武纪经历了昌平组沉积期到长山组沉积期的逐渐海侵过程及凤山组沉积期的逐渐海退过程。伴随着海平面的升降,该剖面形成了整体处于二级海侵背景下的11个三级海侵-海退旋回序列。  相似文献   

8.
湖相碳酸盐岩分布于淡水湖盆和咸水湖盆地中,不同类型湖盆碳酸盐岩层序发育特征与构成样式明显存在差异。综合利用岩芯、录井、测井及地震等资料,对东营凹陷南坡中段地区进行了层序地层分析,发现湖相碳酸盐岩主要分布在湖侵体系域,研究区主要存在五种准层序类型:油页岩—白云岩型、油页岩—泥(晶)灰岩型、深水(泥)页岩—颗粒灰岩型、(泥...  相似文献   

9.
在建立苏北盆地层序地层格架的同时,研究了碳酸盐岩在其中的作用,提出了碳酸盐岩结核和团块的分布是识别层序地层界面和体系域标志;粒屑碳酸盐岩的沉积迁移也可作为识别不同体系域的重要标志;碳酸盐岩的序列变化是识别准层序,准层序组的标志;稳定分布的暗色细粒碳酸盐岩与泥岩的互层是识别凝缩层和最大湖泛面的标志,认为今后在层序地层分析中应充分发挥湖相碳酸盐岩特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湖相碳酸盐岩高精度层序地层学探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前湖相碳酸盐岩是国内外沉积学研究的薄弱环节。应用层序地层学方法,以济阳坳陷沾化凹陷埕东地区沙一段的湖相碳酸盐岩为例,详细探讨湖相碳酸盐岩的层序地层学发育模式、层序地层单元划分级次以及控制因素等问题,重点对湖相碳酸盐岩准层序的类型、识别标志、形成机理以及对比模式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湖相碳酸盐岩可总结为陡坡和缓坡2种层序地层学发育模式;其高精度层序地层单元可划分为层序、体系域、准层序组、准层序、微层序5级;准层序类型可划分为陡坡型、缓坡型和深洼型3大类和L-M型、滩坝型、滑塌型、深水蒸发型4小类,不同类型的准层序形成的主控因素各不相同;准层序的对比模式可总结为陡坡突变和缓坡第变2种模式,在不同模式中准层序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磁化率在沉积锰矿床中的应用,对广西下雷锰矿床的钻孔岩心进行了磁化率测量试验。结果表明,含锰岩系中矿层磁化率与围岩磁化率明显不同,通常碳酸锰矿磁化率值比围岩要高出1~2个数量级,而围岩中硅质岩、灰岩、泥岩的磁化率无明显差异。磁化率可作为野外快速判别含锰岩系的代用指标。通过讨论下雷原生碳酸锰矿的磁化率异常,认为碳酸盐矿物磁性很低,对磁化率的贡献极小,磁化率异常高值指示与其伴生的铁质矿物;碳酸锰矿中含有磁性矿物,其磁性强弱决定了矿层磁化率的大小;黏土矿物中的绿泥石可吸附含铁的强磁性物质,绿泥石及其含量是影响碳酸锰矿磁化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With continuous outcrops, developed shoal fades rocks, complete types of diagenesis and changeable diagenetic environments, Cambrian strata are well developed in the Xiadong area, Yichang, Hubei Province. Under the combined influence of numerous diageneses, secondary pores can be formed, which result in better reservoir properties of the rock strata.The Cambrian rocks in this area consist of mainly carbonate rocks and secondarily detrital rocks. The carbonate rocks are dominated by grainstones including wormkalk, calcirudite-calcarenite, oolitic limestone and oncolitic limestone. Graded bedding and cross bedding are well developed in the strata,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formation environment is of a high-energy shoal facies.In this area, there has developed a sequence of stable Cambrian platform carbonate deposition. The evolution trend is as follows: open sea shelf facies→intertidal low-energy restricted sea facies→Hntertidal high-energy shoal facies→coastal shoal facies→evaporite tidal-flat facies  相似文献   

13.
在野外剖面观察与勘测的基础上,应用岩石薄片鉴定、地球化学分析和包裹体测温等方法,开展了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沟组沉积与成岩序列、碳酸盐岩岩相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并分析和探讨了马四段和马六段豹皮灰岩的特征及其成因。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金粟山剖面马六段B亚段可划分为3个准层序组,其中下部2个准层序组以豹皮灰岩为主,且自下向上云斑的连续性及白云化程度呈现增强的趋势。云斑由有序度较高的自形-半自形白云石构成,具有相对较高的δ13C值和相对较低的 δ18O 及 87Sr/86Sr 值,贫Fe、Mn等元素,包裹体均一温度及盐度较高。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马四段和马六段的豹皮灰岩主要形成于埋藏阶段,是低海平面期渗入生物钻孔的蒸发海水在埋深和地温增加过程中白云化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华北石炭-二叠纪层序地层格架及其特征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华北石炭二叠纪沉积建造由两部分组成,下部为碳酸盐岩与硅质碎屑岩构成的含煤建造,上部为硅质碎屑岩红色建造。根据不整合面及其它识别层序界面的标志,该沉积建造可划分为5个沉积层序。DS、DS、DS层序属陆表海型层序,其底界面为Ⅰ型层序界面,层序内仅发育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DS层序为过渡型层序,由低位体系域、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构成;DS层序为湖泊型层序,包括低水位体系域、水进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盆地充填超层序(DS-DS)的发育受控于全球二级相对海平面变化,而沉积层序的发育则与区域性造山作用引起的三级海平面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5.
蒲仁海  车自成 《地质论评》1996,42(6):497-507
塔里木盆地东南部中古炭统一下二叠统是一个顶底为Ⅰ类不整合所限定的二级沉积层序。该层序沉积期,塔里木盆地东南部存在三个古陆,两个浅海海峡,一个半深海斜坡。随着海面上升-静止-下降于不同部位形成了不同沉积体系及组合。海进体系域由中上石炭统的滨岸破坏性三  相似文献   

16.
李儒峰  鲍志东 《沉积学报》1999,17(3):390-396
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奥陶系风化壳储层的层序地层特征,建立了马五1亚段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在其内识别出了4个准层序;通过建立海平面变化与风化成岩( 岩溶) 作用的关系模式,从成因上阐明了层间岩溶和后期高级别的风化成岩( 岩熔) 作用的发生过程和控制因素,揭示了在碳酸盐岩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中,不同级别的海平面变化周期控制着不同级别的沉积层序和风化成岩( 岩溶) 作用;分析了准层序与储层物性的关系,认为在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奥陶系风化壳储层中,准层序界面控制着层间岩溶的发育,是影响马五1亚段风化壳储层性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游李伟  彭军  汪彦  赵鹏 《新疆地质》2006,24(1):59-63
鹰山组是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主要产层,由于储层非均质性严重,长期以来对其连通性认识不清,严重影响到油田的合理开发.高频层序地层学是研究碳酸盐岩地层形成与分布的有效手段,本文利用高频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技术方法研究了塔河油田鹰山组上部层序地层特征,将其划分为28个五级层序和4个四级层序,四级层序包括2个退积准层序组和2个进积准层序组.由于四级层序、五级层序是受米兰科维奇天文周期控制的异旋回成因层序,横向变化不大,能够在大范围内追踪对比.因此,根据高频层序划分结果建立高精度的层序地层格架,在此基础上开展储层对比研究.研究表明,塔河油田鹰山组中,孔洞型储层的分布与层序的形成有密切关系,能够在高频层序地层格架内进行对比;裂缝型储层,由于是受后期构造应力作用,横向变化快,相邻井间不具有对比性.  相似文献   

18.
淄博市淄川区饮用天然矿泉水按照含水层性质可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和岩浆岩类构造裂隙水3大类。区内29眼井泉监测点饮用天然矿泉水检测结果显示,研究区存在锶型、锂型和锶锂复合型3种类型矿泉水。从水岩作用角度分析了矿泉水中锶和锂的来源,认为研究区广泛分布寒武纪碳酸盐岩,石灰岩尤其是鲕状灰岩中丰富的锶元素,是锶矿泉水形成主要的物源条件之一;地下水沿灰岩裂隙岩溶运动为矿泉水的形成创造了重要的水动力条件;研究区腐殖质经低矿化近中性的大气降水淋滤后,形成富含腐殖酸的偏酸性溶液入渗地下,对地下岩层产生溶解、溶滤作用,随着溶解过程的进行,岩石中的锶元素大量进入地下水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