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秦岭-大别山5个特大型钼矿床的成矿母岩地质特征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东秦岭-大别山5个特大型钼矿床成矿母岩地质特征研究认为:①钼矿床成矿母岩为钾长花岗斑岩,岩石中钾长石、石英斑晶均为高温矿物,斜长石以更长石为主;②钼矿床受成矿母岩严格控制,而成矿母岩体则受花岗岩基的控制,三者在空间上关系密切,成矿母岩限制在花岗岩基外接触带10 km范围内;③岩体为复式小岩体,出露面积均小于0.12 km2;④成矿母岩均为强酸性岩石,全部为高酸、高钾、高碱及低镁铝的钙碱性系列的超浅成侵入岩,岩体侵位深度<3 km;⑤成矿母岩微量元素中主成矿元素Mo>10×10-6时易成矿,Mo>50×10-6时易形成大-特大型钼矿床;⑥岩体成岩时代90~165 Ma.  相似文献   

2.
南岭东段与稀土矿有关岩浆岩的成矿专属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岭是我国特有的离子吸附型稀土矿集区,区内出露的大面积岩浆岩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成矿物质来源。近十几年来,积累了一批与稀土矿有关岩浆岩的同位素年代学、矿物学、岩石地球化学资料,为其成矿专属性研究提供了新的依据。本文通过对南岭东部成矿花岗岩类系统的年代学、矿物学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以及与非成矿花岗岩的对比,认为:(1)成矿花岗岩类的锆石U-Pb年龄主要分布在150~461 Ma,形成于加里东期、印支期和燕山期;(2)成矿花岗岩中含一定量易风化的稀土载体矿物,尤其是可见稀土独立矿物。稀土载体矿物的含量和配分类型决定成矿母岩中稀土含量和配分类型;(3)基性、中性、酸性及碱性岩类均能成为良好的成矿母岩,但钾长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二长花岗岩为主要的成矿岩石类型;(4)成矿花岗岩中,碱含量偏高,且钾含量大于钠,稀土含量也普遍偏高。重稀土型成矿花岗岩比轻稀土型成矿花岗岩更加富集重稀土,也易富集Rb、Pb等元素,更亏损Ba、Zr等元素。南岭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稀土成矿条件,仍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3.
初论湘南地区中酸性花岗岩类与有色金属矿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南地区发育加里东、印支及燕山三期两类即转化型和混合型中酸性花岗岩,燕山期中-小型花岗岩类岩体为有色金属的重要成矿母岩,不同成因类型的花岗岩类具有不同的成矿专属性。依据花岗岩类的岩石化学分析结果,通过统计、对比和分析研究,认为本区成矿专属性与成矿岩体的氧原子饱和度有关,氧原子数与分子总数比大于1.98,表现为W,Sn及稀有金属;小于1.97多表现为Cu,Pb,Zn。同时,用热流体动力理论解释了本区矿体产出的偏向性。  相似文献   

4.
浦志伟 《地质论评》1988,34(6):544-551
本文用多元统计方法分析了南岭成矿带阳春断陷盆地中两类花岗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各自的成矿专属性,并初步探讨了这两类岩体的成因机制和物质来源,最终建立了适用于酸性-超酸性岩类的钨锡成矿岩体的判别模式。因子分析不仅能突出两类岩体间的主要差别,而且还能区分同类岩体中存在微小差异的不同矿种或矿床类型的成矿母岩在组合成分(因子)上的变化。判别分析将组成成分十分相近的酸性-超酸性花岗岩类分为含矿和非矿两个总体,它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即其主要组分决定岩石类型的基础上,含量不大或很小的组分往往是制约岩体是否合矿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广西波塘地区的稀土矿为我国南方花岗岩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成矿母岩为华力西期,印支期的黑云母花岗岩岩类,原岩稀土含量211×10^-6-354×10^-6.笔者主要介绍了波塘矿床的基本特征、稀土元素配分,认为有利的成矿母岩是稀土含量〉200×10^-6的黑云母花岗岩类.广泛分布的黑云母花岗岩类,有利于风化壳形成保留的温暖潮湿气候条件,丘陵浅山的地理环境是华南花岗岩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成矿的主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钨(钼、锡)矿化花岗岩的若干地质特征及成因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业已查明,石英脉状钨(钼、锡)矿床与花岗岩类岩石存在着成因联系,但是,并非所有的花岗岩类都是含矿石英脉的成矿母岩。因此,研究石英脉状钨(钼、锡)矿床成矿母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对于深刻认识花岗岩类成岩成矿机理,指导钨、锡、钼矿床的找矿、评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曾报导过南岭地区与石英脉状钨(钼、锡)矿床有成因联系的花岗岩类的标型矿物,岩石化学及微量元素含量特点。本文将介绍这类花岗岩的若干地质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探讨含矿花岗岩类的成矿机理。  相似文献   

7.
在个旧东部矿区,过去应用原生晕推测成矿母岩——燕山期花岗岩的埋藏深度,由于使用的化探指标系非定量化的,故仅能给出一个误差颇大的深度范围.本文研究了白泥垌矿床内,成矿花岗岩沿三迭系个旧组碳酸盐类岩层层间剥离带的原生晕中,主要成矿和伴生元素Be、Bi、  相似文献   

8.
<正>独石岭钨-铜多金属矿床位于南岭西段苗儿山-越城岭岩体北东部,为一个大型蚀变岩型+矽卡岩型钨铜多金属矿床。通过对坑道内与矿有关的花岗岩中锆石LA-ICP-MS定年结果表明,与矿有关的花岗岩有两期:加里东期和印支期。加里东期花岗岩有两种类型:中粒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和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两类花岗岩在时空上与矿体关系密切,应属于独石岭钨-铜矿成矿母岩。对两类花岗岩进行的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表明,中粒似斑状黑云母花岗  相似文献   

9.
陕西金堆城斑岩型钼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金堆城钼矿床的成矿母岩是燕山中晚期花岗斑岩类.该岩类为高硅富钾富含H2O、F、Cl等挥发分的壳源花岗岩类, 是区域内含Mo等成矿元素较高的熊耳群安山玢岩类和高山河组石英岩类花岗岩化的产物.岩体和矿体主要受北西向断层控制.矿体中心部位形成气化高-中温以2H型为主的辉钼矿,边部形成中温2H 3R型辉钼矿,造就了斑岩型钼矿床.  相似文献   

10.
新疆阿尔泰的花岗伟晶岩,因盛产绿柱石及绿柱石类宝石而驰名世界。阿斯喀尔特—小吐尔根是伟晶-气成热液型绿柱石类宝石成矿区。该区地层有中上奥陶统变质岩,呈零星分布。海西期花岗岩(γ_4)分布较广,印支期白云母或二云母花岗岩(γ_5)零星出露,白云母花岗岩内外接触带自变质-蚀变作用明显,成矿母岩为白云母花岗岩。  相似文献   

11.
巴音布鲁克铁矿床成矿特征及找矿标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和静县巴音布鲁克铁矿床位于南天山造山带北部,产于上志留统巴音布鲁克组与海西中晚期中酸性侵入岩接触带矽卡岩中矿床成矿母岩为正长花岗岩,成矿方式主要为交代作用.围岩蚀变强烈,主要为各种矽卡岩矿物组合,与磁铁矿关系密切.该矿床成因类型属以酸性岩浆与碳酸盐地层接触交代形成的矽卡岩型铁矿床研究对比发现,可利用区域侵入岩标志、...  相似文献   

12.
矿体赋存于地盘关燕山早期花岗岩与上石炭统空树河组接触带中。磁铁矿为主,伴生黑钨矿、锡石等。矽卡岩化与成矿关系密切,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应是成矿母岩。  相似文献   

13.
南祁连党河南山花岗岩类地球化学及其金铜矿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南祁连党河南山地区地处南祁连重要成矿带,金铜矿化广布,该矿化与中酸性花岗岩类关系密切.为揭示区域成矿地质背景,查明大地构造的时空演化,并深入研究该地区金铜矿化的成矿规律与控矿因素,对区内主要花岗岩体及其金铜矿化进行了系统的地质地球化学研究.研究表明,区内花岗岩类岩体包括扎子沟岩体、鸡叫沟岩体及贾公台岩体.综合岩相学、岩石化学及微量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区内3个岩体均形成于I型活动陆缘环境,为中南祁连造山带加里东期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扎子沟岩体与该区金铜矿化不构成物源关系,但其岩浆期后热水溶液可造成火山岩系金、铜组分活化迁移,并在有利构造场所富集成矿,鸡叫沟岩体和贾公台岩体分别是黑刺沟金矿和贾公台金矿的控矿母岩.  相似文献   

14.
汪相  楼法生 《地质论评》2022,68(1):2022010013-2022010013
中国岩浆热液型钨矿主要赋存在南岭地区的燕山期花岗岩体内部或周围。目前,尚无法精准地测定此类钨矿的成矿年龄,统计上,得出了两期钨成矿作用:150?160 Ma(主成矿期)和130?140 Ma(次成矿期),然而,这困扰了对南岭钨矿成矿作用及其与花岗岩关系的理解。本文将综合分析各种最新资料,对成矿母岩、深部岩浆房和成矿机制开展系统的讨论,从而针对南岭钨矿的成矿模式给出明确的判断:(1)燕山早期呈岩基、岩株状的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不是南岭钨矿的成矿母岩,150?160 Ma的年龄值不是钨成矿作用的年龄值;(2)燕山晚期呈岩株、岩瘤、岩脉状的二云母/白云母碱长花岗岩是潜在的钨源载体,但其体积太小,也无法满足成矿母岩要求;(3)当组合燕山早期主体花岗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燕山晚期补体花岗岩(二云母/白云母碱长花岗岩)和燕山晚期钨矿三者为一体时,一种新颖的成矿模式被构建起来:一个长期存活的深部岩浆房可以分异出富含成矿物质的残余岩浆;当这种岩浆沿着张性断裂快速侵位时,将发生流体–熔体之间的溶离作用,碱性硅质流体形成含黑钨矿的石英脉,而强硅铝质熔体固结为二云母/白云母碱长花岗岩;(4)130?140 Ma的二云母/白云母碱长花岗岩与黑钨矿石英脉是一对同源分体,两者的同步出现充分展示了成矿物质“源–运–储”的完整过程。该认识不仅可以合理地解释与岩浆热液矿床有关的多种地质现象(如“小岩体成大矿”),而且更新了岩浆热液成矿作用理论,更加重要的是为找矿勘探提供了确切的指导方向。  相似文献   

15.
<正>广东石人嶂钨矿地处粤北钨矿化集中区北东部,区内岩浆活动频繁,成矿前有大规模岩浆侵入,广泛发育着酸性、中酸性花岗岩类岩石。矿区内主要有两期次的岩浆活动,其中与钨矿化关系最为密切的是燕山期形成的中酸性莲花山隐伏花岗岩体。近年来矿区地质研究多集中在成矿规律总结方面,对该岩体缺少系统的地质地球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试从花岗岩风化残余型高岭土矿的垂直分带和元素的地化演变特点,来探寻该矿床的成矿规律。若有谬误之处,请批评指正。一、概述矿区位于海拔标高900米以上的山间谷盆之中,四周由上侏罗统南园组酸性火山岩组成的陡峻中山所环绕。谷盆由低丘与一、二级阶地组成,面积约37平方公里,盆底为峬源复式岩体(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似斑状花岗岩、石英闪长岩等),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是成矿母岩,  相似文献   

17.
钨锡矿床萤石的演化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书艺  夏宏远 《矿物学报》1993,13(2):177-181
本文对黄沙和珊瑚钨锡矿床的萤石进行了系统研究,随着成矿作用由早至晚成矿温度的逐渐降低,不同矿化阶段矿脉内和同一矿脉不同世代的萤石,其晶形和物理性质都具有相同的演化规律。产在硅铝质岩石中的充填型矿脉,其萤石的稀土模式与成矿母岩的相似,可以用来表征矿床的分带性和预测成矿母岩(花岗岩类)的成因类型;产于富含钙质围岩中的充填-交代型矿脉,其萤石的稀土模式不能表征成矿母岩的成因类型,但可以反映相应的成矿环境。  相似文献   

18.
两类花岗岩的差异及其与钨成矿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海 《地质论评》1989,35(3):193-202
同熔型和改造型两类花岗岩之间存在着一些差异:同熔型花岗岩类常为偏中酸性岩石; fo_2、氯和磷含量较高;和硼含量较低。改造型花岗岩常为偏酸性岩石;fo_2、氯和磷含量较低;氟和硼含量较高。根据钨的矿物-熔体和水热流体-熔体的分配实验结果来看,两类花岗岩的上述差异对钨的分配系数有较大的影响,表现为同熔型钨矿成矿岩体的钨总体分配系数和水热流体-熔体分配系数均大于改造型钨矿成矿岩体。这一结果可以解释两类花岗岩在岩浆演化与钨的富集、成矿岩体钨含量和钨矿化叠加等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上杭-大田地区中生代成岩成矿作用与构造环境演化   总被引:24,自引:12,他引:24  
本文所研究的四个中生代花岗岩体具不同的同位素年代:汤泉岩体为183~158Ma,紫金山岩体为157-145Ma。才溪岩体为133Ma,四方岩体为108~105Ma,汤泉和紫金山岩体分别属于早中生代中、晚侏罗世,才溪和四方岩体时代为晚中生代早白垩世。汤泉和四方岩体为A/CNK<1.0的准铝质花岗岩类,因富Ba、Sr,贫HREE、Y、Yb而具埃达克岩地球化学特征,是最具铜矿成矿潜力的含矿母岩;紫金山花岗岩体为A/CNK>1.1的强过铝花岗岩,并富K、Rb、Th、Y、HREE,贫Sr、Ba、Ti,具地壳泥质岩石熔融的特征。才溪岩体为A/CNK1.0~1.1的弱过铝花岗岩,其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介于四方岩体和紫金山岩体之间。富Na2O的汤泉岩体是地幔起源的基性岩浆底侵作用,促使加厚的元古代下地壳基性岩石部分熔融所形成,是铜、铁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的主要含矿母岩;富K2O的四方岩体是地幔起源的富钾基性岩浆与中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形成的花岗质混合岩浆,使岩浆中的K2O含量增高,并从地幔中获取大量铜及其它金属和硫,而成为斑岩型铜金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的主要含矿母岩。研究区自早-中侏罗世(180Ma)以来已有岩石圈伸展的岩石学记录。紫金山强过铝花岗岩是这种伸展机制延续的结果。随时间推移,岩石圈伸展减薄作用和底侵作用增强,地幔组分在花岗质岩浆的形成过程中贡献  相似文献   

20.
华南地区燕山期两种不同矿化花岗岩类中锆石的标型特征有较明显区别。第一类花岗岩锆石的比重、硬度、红外光谱频率均低于第二类花岗岩锆石,而晶胞常数正相反,第一类花岗岩锆石较富含W、sn、Be、Nb、U、Th REE,第二类则富含Cu、Pb;第一类花岗岩锆石表面微结构特征有熔蚀坑、裂纹呈网状、附生物形态不定,第二类则表面无熔蚀坑,裂纹和附生物均较规则等。本中探讨了锆石标型特征控制因素和形成规律。为锆石及母岩的成因物质来源、成岩成矿提供矿物学标志和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