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秦岭-大别山壳幔岩石高温高压下的电性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平  杨僻元 《地质科学》1998,33(2):195-203
首次报导了秦岭-大别山壳幔岩石高温高压下电导率的测定结果。该区中上地壳主要代表岩石(角闪岩、绢云母石英片岩、千枚岩等)在10-25km的温压条件下,含水矿物出现脱水会引起电导率值升高,认为这是该区出现高导层体的主要原因;中下地壳代表性岩石(片麻岩、麻粒岩、榴辉岩等)由于石英从α相向β相转变,会导致电导率值(σ)下降。在下地壳的温压条件下电导率值一般为10-2到10-3S·m-1;上地幔的代表性岩石由于组成矿物较为基性,电导率值比下地壳高,从0.1到1S·m-1。  相似文献   

2.
中高山地区地形复杂,飞行高度较高,航磁测量获得的磁异常强度相对弱小.为了更有效地利用高精度航空磁法测量得到的磁异常信息,在充分论证中高山区弱磁异常存在的可靠性基础上,结合中高山地区特点,提出了改进的非线性滤波方法,并给出其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根据地质、地球化学和资源总量预测等方法的综合研究表明,在阿尔泰高山区红山咀断裂以北宽20~30km,东西长约150km地带为一重要金成矿带。金矿赋存于晚古生代陆相酸—中酸性火山岩地层中,空间上受冰长石-黄铁绢英岩化蚀变带严格控制,是以毒砂、辉锑矿等金属硫化物为主要载体的层控浅成低温热液溶滤型金矿,也是一种新的重要的金矿工业类型。  相似文献   

4.
在柴达木盆地西部边缘的阿尔金山斜坡带上进行了16个测点的大地电磁测深工作。反演结果表明,测区的电性结掏具有明显的南北分区特征。南部表现为低阻特征,与盆地内部相似;北部具有明显的高阻特征。根据电性与地层的追溯对比,结合钻孔与地质资料推测,在柴达木盆地西部的阿尔金山斜坡带上存在由北向南的推覆构造,下古生界和元古界地层推覆在中、新生代地层之上。推覆体宽度和推覆距离均超过10km。  相似文献   

5.
中高山地区是我国金属矿产重要勘查区和接替基地,为了寻找一种找矿快速突破的有效手段,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在西部中高山区开展了大比例尺高精度航磁调查实践,采用高精度的航空物探测量系统和随地形缓起伏的飞行方法获得了高质量的原始数据,通过详细的物性资料分析与深入细致的异常解释工作,结合快速地面查证手段实现了中高山地区找矿工作的快速突破,开创了航空物探找矿工作的新局面.从已完成的航磁调查工作与找矿效果看,中高山地区高精度航磁调查具有速度快、精度高、费用低和效果显著等特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电测深法和钻探相结合在山区地质勘察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电测深物探方法和钻探方法等手段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应用于某山区工程地质勘察项目,提出了在山区地质勘察时,钻探和物探相结合的勘察方法能够很好地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而且在技术、经济和时效各方面都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高密度电法中的"异常扩展效应"及归位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兵  张兴安  李有青 《物探与化探》2004,28(4):349-351,376
对高密度电法勘探的异常扩展效应问题进行了较深人的分析;提出了利用相关分析进行归位计算的方法。通过对球体及板状体的Pole-Pole、Wanner-alpha装置的异常归位计算,表明该方法对复杂异常的解释具有效果。  相似文献   

8.
由于高密度电法在勘察中有着独特的优点,目前在各种行业勘察中已被大量运用于实际工程中。笔者主要通过现场工程实例,分析了高密度电法在隧道工程勘察中的应用,重点对勘察的成果分析进行了研究。为今后高密度电法在工程中的运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再论祁连—北秦岭接合部位晚古生代前地层划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造山带的大地构造环境、物质基础及形成时代、变质程度 ,并通过与祁连、北秦岭地层的对比 ,将祁连—北秦岭接合部位晚古生代前的地层划分为古元古界秦岭群、中元古界陇山群、震旦系—奥陶系的李子园群、葫芦河群、陈家河群 ,并建议将它们列入甘肃地层之中。  相似文献   

10.
祁连与北秦岭结合部位陇山岩群与秦岭岩群对比讨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发育于陇山地区 (祁连山 )的变质基底岩系—陇山岩群 ,其岩石组合、原岩建造、岩石化学、地球化学、变质作用及构造环境与北秦岭造山带秦岭岩群非常相似 ,属同一大地构造带 ;被后期构造改造位错形成现在状态  相似文献   

11.
高精度磁测在西昆仑高寒山区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区位于西昆仑高寒山区,地处塔里木板块南缘,塔里木南部大陆边缘之西昆仑北缘晚古生代裂谷中。根据测区铜矿与基性岩体密切相关的特征,结合区内成矿地质环境和特殊的地形条件,沿沟谷和平缓山脊,采用自由网形式,进行了地面高精度磁测。通过地面高精度磁测,新发现磁异常带四条,圈定具有找矿意义的磁异常四个,基本查清了区内各类地质体的分布规律。对区内与成矿有关的基性岩体及火山岩(玄武岩)带进行了圈定。查清了已知岩体的分布范围,为进一步地质找矿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札达盆地及周缘高山区的第四纪冰川遗迹分布广泛,类型齐全、发育连续.特征的冰碛及冰水堆积地貌有:冰水堆积平原或冰水堆积平台、冰碛丘陵等.挤压构造遗迹有:褶皱、断裂表皮构造、压坑、压裂构造、变形砾石等.ESR年代测定结果表明,冰碛形成的最大年龄为2.33Ma.依据冰碛、冰水堆积的特征、分布和形成年代等,区域冰川发育由老到新可划分出:7次冰期、6次间冰期、1次冰缘期、1次新冰期.该区是目前所知青藏高原第四纪冰川遗迹发现最多、保存最全和发育最连续的地区,为青藏高原地区的第四纪冰川演化研究、冰期的划分和对比、古气候古环境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际资料和依据.   相似文献   

13.
由于G318线二郎山至康定改造公路穿越区域地质条件复杂、地形起伏较大、气候差异显著,公路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大量上边坡崩坍.严重威胁施工安全。本文结合该项目的高边坡病害处治工程实例,介绍山区改建公路常见高边坡病害原因分析及处治原则。  相似文献   

14.
高密度电法在山区浅表层结构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方山区浅表层地质条件复杂,进行高密度电法测量,以微测井和浅表地质调查成果作为依据,对高密度电法资料进行综合解释,查明表层结构和低降速带的分布特征,为取得高品质地震资料品质处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利用壤中汞气测量在西天山高寒山区寻找隐伏矿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在西天山高寒山区已知火山热液型铜矿点外围矿化剖面和冰雪水沉积、洪积厚层覆盖区激电异常上的壤中汞气测量试验 ,进而扩大到面积性测量 ,均取得了显著的地质效果。结果表明 ,壤中汞气测量在高寒条件下仍是一种快速、经济、有效的方法 ,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乌鲁木齐河流域典型冰川与全流域其他冰川波动的监测结果表明,50年代末与60年代初以来,各冲川均处于全面退缩状态,且冰川长度退缩量,面积和冰储量减小量与冰川的规模有密切的关系,大冰川退缩量大,但退缩量所占百分比较小,小冰川则相反,而且三者与冲川的长度等级有较好的统计关系。  相似文献   

17.
秦岭造山带地壳构造与楔入成山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袁学诚 《地质学报》1997,71(3):227-235
横穿秦岭的河南叶县至湖北南漳的反射地震剖面揭示,秦岭造山带地壳由一系列由南向北楔入到中地壳的鳄鱼式构造所组成。南北溱岭上地壳分别形成南秦岭和北秦岭推覆系。北秦岭推覆系是组成基底的地壳沿脆转换面拆离冲叠形成的一个推覆系,可以分出栾川推覆体,瓦穴子推覆体,二郎坪推覆体及朱夏推覆体。  相似文献   

18.
通过基准面旋回结构、叠加样式的沉积动力学分析.结合地表露头、钻井岩芯、测井资料的综合研究,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技术方法将米仓山-大巴山前陆盆地中侏罗统下沙溪庙组划分为1个长期、2个中期和10余个短期旋回层序;较为详细地讨论了短期、中期和长期旋回层序的结构类型、沉积序列和叠加样式;建立以长期旋回层序界面和最大洪泛面为等时地层格架,以中期旋回层序为等时地层单元的层序地层格架,以及地层格架中生储盖组合特征,认为下沙溪庙组下部具备良好的油气储、盖组合和形成大、中型次生油气藏的务件。  相似文献   

19.
山地冰川沉积相模式与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崔之久  熊黑钢 《第四纪研究》1989,9(3):254-268,292
山地冰川沉积研究在中国有特殊重要性。因为欧、美对冰碛沉积研究多限于大陆冰盖,沉积环境比较单纯,冰水沉积比重很大,而中国山地冰川多限于山体内部,冰水沉积极不发育,且沉积环境很复杂,亚相变化也大。此外中国山地冰川多属大陆性,与欧、美海洋性冰川在物理性质和沉积特征上都有不同。如冰川磨蚀作用弱,冰碛中粉砂少,冰上融出碛发育而流碛和滞碛不发育,原生(同生)构造如粗糙斜层很发育等。这些都将丰富冰碛沉积学内容,并对科学地鉴别中国东部各种混杂堆积的成因有重要意义。如据现代冰川沉积指标庐山就没有任何冰川堆积。  相似文献   

20.
海底电场传感器原理及研制技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因海底电场信号微弱,海下自然环境复杂以及海水导电介质以氯离子为主等原因,用于海下电场测量的电场传感器在材料和结构上有其特殊性。研制海底电场传感器成为开展海洋大地电磁探测的重要技术内容之一。研制过程遇到的主要技术问题有;海底电极材料的选择;电极的制作工艺;承压与密封技术;海水运动对测量产生不利影响的克服办法;水下弱信号传输的抗干扰问题,等等,阐述了对上述问题的解决办法。提出了海底电场传感器的全套研制方案。并列举了相关的室内模拟实验和海洋试验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