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去年,一位科学家在洛杉矶破坏性地震发生之前探测到了地电变化,但是,他和其他研究人员仍对这种现象可用来预报地震持怀疑态度。麻省理工学院地球物理学家马登(Theo-dore Madden)监测到的地电信号比希腊科学家们探测到的少,希腊的科学家们声称,他们利用自己的测量结果成功地预报了今年5月18日和22日发生在爱奥尼亚海下面的强烈地震。很多地震学家对希腊的声明和地震与地电压之间存在的任何关系一直持怀疑态度。帕萨迪纳的加州理工学院地震实验室主任  相似文献   

2.
横波分裂技术进行地震预测在冰岛取得成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罗伯特·盖勒在1997年发表文章否定在现阶段能够实现地震预报以来,国际地震学界对能否对地震进行准确预报进行了热烈的争论。总体上说,在英、美等西方国家的地震学家中,对地震预报持悲观态度的占主流。即使是在这种情况下,仍有一些地震学家在地震预测、预报领域...  相似文献   

3.
聚会时,当人们发现我是一个地震学家时,他们首先提出的问题通常是:“下一次地震将会在什么时候发生?”这表明:①大多数人对地震感到好奇和害怕;②人们认为地震学家能够预报地震。地震预报研究已经进行100多年了,但都没有成功。因此,对这种预报研究一直有持不同...  相似文献   

4.
地震动记录持时与工程持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将现有地震动持时定义区分为记录持时和反应持时两种,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评述。文中提出了地震动工程持时的概念和定义,并推导出工程持时的预报方程。工程持时具有概念清晰直观和计算简便的特点,预报方程既与主要地震参数、又与主要结构参数相关联,既能客观地描述地震动的持时特征,又能满意地给出地震动持时对结构地震破坏的影响,同时它的预报方程可以方便地实现与其它持时的预报方程之间的转换,广泛地利用已有的持时预报结果。  相似文献   

5.
地震预报对策的确定必须充分顾及地震预报研究的现状。本文在对地震预报研究现状简要评论的基础上,对长期、中期、短期和临震预报应采取的对策分别进行了讨论,着重阐述了地震工作部门和政府领导部门应开展的工作,指出临震预报意见应不应该发布和怎样发布,不仅应考虑预报可能获得成功的程度,更重要的是取决于由震害预测所给出的预报意见发布与否可能造成的社会效果的比较。鉴于预报的失败远多于成功,因此,预报意见的发布必须持谨慎的态度。  相似文献   

6.
第27届国际地质会议于1984年8月4—14日在莫斯科召开,正像近年来许多其他地球科学会议一样把地震预报也列为一项专题。提交这次会议的论文中有5篇是苏联科学家基于水文学和地球化学的研究,提供了苏联在这一比较新的研究领域内某些当前见解。某些科学家认为水文学和地球化学方法对短期预报非常有效,而另一些学者则持怀疑态度。约在20年前,苏联、日本、中国和美国就开始实际的努力尝试,以适当的精度来预报地震的时间、地点和震级。苏联的研究是由1949  相似文献   

7.
地震可预测性研究的CSEP计划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地震可预测性是当前地震预测预报研究关注的前沿问题,对此问题的关注也代表了地震预测预报研究的现状,即采用更务实的态度、“循序渐进”地研究地震的可预测属性。本文介绍了国际上目前在地震可预测性研究中影响较大的“地震可预测性合作研究”(Collaboratory for the Study of Earthquake Predictability,CSEP)计划,通过对CSEP计划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和技术特点的介绍,讨论了其对中国地震预测预报研究的可能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地震预报的含义不仅应包括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震级的预报,还应包括地震影响的预测。在考虑地震预报法规时,文中认为地震发生的预报分成地震趋势预报、地震短期预报和地震警报三种类型更为合适;地震影响的预测主要应包括地震危险区的划分、地震烈度的判定和强地震地面运动参数的预测等内容,并对有关问题作了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9.
流动重力测量受温度,垂直形变、气压和地下水水位等诸因素的干扰较多。本文通过对乌鲁木齐西环状重力测线12期成果干扰因素的校改计算,使1986年6月13日地震前后杂乱的资料展现出具较好时空分布规律的异常。认为流动重力测量可以捕捉到地震前兆信息并能较好地预报地震。最后,就流动重力测量工作的改进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首都圈地区汞测量典型震例剖析及其映震效能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魏家珍  申春生 《地震》1994,(3):44-49
本文简述了汞测量探索试验及首都圈地区测汞网点的概况,通过妙峰山、阳原、大同、沙河等地震前后汞测量资料剖析,讨论了汞测量的映震效能及其监测预报前景。实际资料表明:汞测量是地下流体化学预报地震的有效新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电磁辐射对共和地震短临预报的映震效果,及时、空、强的判据,认为利用地震电磁辐射现象进行地震短临预报是一项很好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
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地震预报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加林 《华南地震》2000,20(3):76-78
根据多年来对各种地震预报方法的预报效能和城市地震灾害特征的研究,以及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地震趋势的判断,认为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地震对策重点应以实现中期预报为主要目标,并以此为依据全面搞好包括以监测预报、地震速报、震害预测、工程抗震、大震应急、地震立法执法和地震宣传等为主要内容的防御;以及震后地震类型的判定和强余震的正确预报。短临预报可不作为法定任务,仅在地震系统内部实施,但依然是科研攻关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一、对东海地震的反应地震学者已经指出了以骏河湾为震源的地震和东京地区地震的危险性以及制定地震对策的必要性,本刊也曾从各个角度刊载了有关地震对策的文章。可是,最近仍有一种错误认识在广为流传,似乎认为除东海地震之外,“现在已可以预报其他大地震,并发布警戒宣言”了。其实,纵然预报了以骏河湾为震源的8级大地震并发布了警戒宣言,家庭和单位也尽可能地采取了对策,但对以静冈县为中心的“地  相似文献   

14.
利用地下水动态和水化学异常预报地震,目前被认为是突破短临预报的有希望的前兆手段之一.根据对临汾盆地近期危险性的研究,认为在我国大陆未来十年左右的活跃期内,临汾盆地可能发生5—6级甚至7级左右地震.临汾地区自1979年开始建立地下水观测网以来,随着地下水预报地震研究工作的开展以及观测的实践,发现原有水网质量不能满足地震监测预报的要求,因而设想在2—3年内,结合地质、水文  相似文献   

15.
变化磁场及其跨越式预报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地磁学的基本概念出发,分析了感磁效应和地震地磁相关性这两类有本质区别的预报方法。应用多年资料对幅相法、低点位移平面图法和日变形态法等三种具体的预报方法进行统计检验,认为利用幅相法和低点位移平面图法相结合预报中、强地震,特别是预报发震时间有一定的效果。最后对与变化磁场预报地震联系在一起的跨越式预报方法进行了讨论,初步认为它是建立在多种环境因素表现出来的周期性和周期性触发作用众友受环境因素的调制临震突发性异常表现出来的间断性和周期性起伏的研究之上的。  相似文献   

16.
首都圈地区中等地震的磁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介绍了1989、1990年首都圈地区所发生的中等地震(不含唐山余震)的磁效应。在该地区,中等地震的磁异常是较明显的,具有一定的监视预报能力,并取得了较好的预报效果,在所发生的5个中等地震中,4个震前有异常显示,并对其中的3个震前做了有震预报。最后,对地磁绝对测量预报地震的途径和异常出现的随机性问题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十余年来水氡预报地震的实践表明,要提高预报的效果,观测到地震的前兆信息应切实关注井孔环境的构造条件、迁移条件及氡物质形成条件。由于地下水和氡是传递地震信息的介质,笔者认为当前提高水氡预报地震的效果,关键是井孔对地震的敏感性,即所选择的井孔是否能出现地震的前兆信息,信息幅度的大小问题,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通过三个途径,即  相似文献   

18.
对离石断裂带的地震活动特征进行了研究 ,认为离石地震台定点形变 (水平摆倾斜 )是地震异常信息传递的放大器 ,是山西地震活动的窗口 ,对山西地震带的地震监视预报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预警等级预报--一种新的地震预报发布形式和对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回顾了我国地震预报发布形式的演变过程,分析了目前发布地震预报面临困境的主要原因。在分析了其他一些灾害的预警等级预报发布形式后,对地震预警等级预报发布的可行性和应当采取的对策进行了讨论,认为地震预警等级预报的发布,是实现真正意义上地震减灾的一种可行方法。最后提出了一些实施地震预警等级预报前仍需认真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通过地震危险性分析计算,认为场地震动力持时主要决定于近场地震影响,潜在震源区震级上限越大,场地地震动持时越大,潜在震源区其它地震活动性参数(年发生率、起算震级、b值)减小或设防水准降低,场地地震动持时增加,且地震动持时增加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