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00年前,斯文·赫定在罗布淖尔荒原上发现了楼兰古城,此后二三十年间,英国人斯坦因、法国人伯希和、俄罗斯人普尔热瓦尔斯基、美国人华尔纳、日本的大谷探险队等相继进入新疆这片广袤的热土。这里的文物开始一次又一次地被发掘、搜掠、携走的命运。  相似文献   

2.
东起敦煌西迄尉(?) 罗布荒原除两极以外,可称世界最荒凉之区域,在沿罗布淖尔四围六十万方里以上差与江浙二省相等之面积以内,绝无居民,因水量缺少不能耕种及畜牧之故,使人类不能生存。幸高山(北有天山,南有昆仑山之分支爱斯丁山(Astin Tagh)之积雪与冰川所溶化之水量,下流入塔里木河,东  相似文献   

3.
学说待认定学说被质疑学说遭否定在被人们视为死亡地带的罗布荒漠腹地,有一片神秘的湖泊,它就是世界闻名的罗布泊。罗布泊在中国古代曾被称为"幼泽"、"盐泽"、"蒲昌海"和"牢兰海"。元朝以后称为"罗布淖尔"。但这样一片众河汇聚的海洋水泊,它的具体地理位置,在国际地理学界却持续争论了半个多世纪之久。20世纪初,瑞典探险家斯文·  相似文献   

4.
罗布淖尔与罗布荒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东起敦煌西迄尉(?) 罗布荒原除两极以外,可称世界最荒凉之区域,在沿罗布淖尔四围六十万方里以上差与江浙二省相等之面积以内,绝无居民,因水量缺少不能耕种及畜牧之故,使人类不能生存。幸高山(北有天山,南有昆仑山之分支爱斯丁山(Astin Tagh)之积雪与冰川所溶化之水量,下流入塔里木河,东  相似文献   

5.
在旧沈阳县治以南4里处,有浑河的支流“沈水”,亦称“小沈河”,俗称“五里河”。于是,辽、金的“沈州”,元代“沈阳路”,明代“沈阳中卫”,近、现代的“沈阳县”、“沈阳市”,其名称中的“沈”或“沈阳”皆因其坐落于沈水之滨。  相似文献   

6.
王德 《地理教学》2010,(16):10-11
陶行知先生认为:课内获得的知识是“闻知”“说知”,实践获得的知识是“亲知”,“亲知”是根本,“闻知”“说知”要结合在“亲知”上,才能成为“真知”。以往的地理教学往往过于“重结论、轻过程”,这使学生的思维和个性发展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7.
根据我国有关事涉煤矿开采的法律规定,开采煤炭资源除了必须持有“工商营业执照”和“矿长合格证”外,还必须具备“采矿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根据我国有关事涉在河道内开采矿产资源的法律规定,在河道内采矿除了必须有“工商营业执照”外,还必须具备“采矿许可证”和“河道采砂许可证”。可是在长江中下游干流河段开采矿产资源,  相似文献   

8.
吴晓楠 《地理教学》2010,(4):42-43,49
一、组建地理课外活动小组的背景 “课外活动”一词出现较早,泛指“课堂教学”之外的学习活动。从90年代起,我国课程计划中增设“活动课”,多以部分学生在课外组成小组的形式开展学习活动。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中进一步将其明确为“综合实践活动”,具体分为“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等几个部分。  相似文献   

9.
于从明 《地理教学》2009,(11):27-29
一、重“理”轻“地” 先“地”后“理”是中学地理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中学教材也是按照这一顺序编写的。初中主要学习“地”——中国、世界,即了解“在哪里”“有什么”“怎么样”等知识;高中主要学习“理”——自然地理基础理论和人文地理基本知识,即掌握“为什么”“怎么办”等知识。但是,由于现行中学教育体制和高考应试模式的深刻影响,许多学校并没有科学有序的执行好先“地”后“理”这一地理教学原则。  相似文献   

10.
吴晨辉  张争胜 《地理科学》2022,42(6):1055-1063
“遗产化”是一个动态复杂的社会过程。基于在海南省琼海、文昌两市的田野调查,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融合的研究路径,分析手抄南海航行路线指南《更路簿》“遗产化”路径和影响机制,以及交织在其中的复杂社会关系和地方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他者”和海南渔民在《更路簿》“遗产化”过程中会产生相互作用,其作用力量强于“我者”;《更路簿》由渔民家庭内部相传的用于出海作业的“秘本”转为公共领域的具有主权物证价值的“文化遗产”,渔民被赋予了南海“发现者” “经营者”的身份标签;文物收集和文化活动推进了“遗产化”并使不同群体产生互动,“我者”可在“他者”开展的遗产工作中干预“他者”的遗产认知和行为方式;《更路簿》可转化为旅游资源,但尚未形成强有力的“卖点”带动旅游业,居民在利用其带来的经济机会方面处于弱势;“遗产化”有助于《更路簿》记忆的复现和保存,但渔民的“个体记忆”被削弱,也使地方文化结构被重构;《更路簿》在琼海的植根性和“遗产化”效果强于文昌。  相似文献   

11.
“八一”,在我国是一个有着特殊蕴意的字眼。1927年8月1日,震惊中外的“八一南昌起义”,写下了中国现代史上重要的一页。“英雄城”——南昌,从此驰名天下,彪炳史册。“八一”,也从此成为“英雄城”一个特殊的符号,铭刻在地名的记忆里。  相似文献   

12.
人地协调观因突出强调“协调”而不等同于人地观(念)。溯源人地关系原理,“协调”主要体现在人与地之间物质、能量的流通量和流通程度都需要控制在合理的“极限值”以内,依靠科学的行动与调适,确保人地交互状况运行在合理区间当中。本文聚焦“协调”,将以往用“地对人的影响”“人对地的影响”和“人地和谐发展”来解构人地协调观素养表现的方法,进一步调适、概括为:“辩证看待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懂得人类活动需尊重自然规律”“综合评判人地关系问题和举措”,通过协调认识、协调应对和协调评价三个方面充分突出“协调”意蕴。  相似文献   

13.
在陕西关中中部骊山北麓、渭水之南有一块面积56.25平方公里的神秘之地 ,这就是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的陵园 ,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园之一 ,在这个“千古一帝”长眠的地方 ,留下了许多千年未解之谜。秦始皇陵的真正名称人们常把秦始皇的陵墓称为“秦始皇陵” ,其实它的真正名称应叫“丽山”(“丽”在这里读“离”) ,现在用的“郦”或“骊”都是后起的写法。为何不叫“陵” ,而叫“山”呢?这里面涉及我国古代的陵墓制度。在我国 ,春秋以前的墓葬都叫“墓” ,没有坟丘。《易经》说 :“古之葬者 ,不封不树。”…  相似文献   

14.
教师是什么?教师是在各级各类学校中,以教育培养学生为职责的专业工作者。因其工作的特殊性,教师获得了许多饱含深情的美好称谓:“园丁”,“春雨”,“人梯”,“灯塔”……在所有比喻中,最高层次的称谓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相似文献   

15.
伊春的天蓝、林密、山青、水秀,是个难得的“养人”宝地和疗养圣地。钱钟书老先生在《围城》中说“围城”外的人,总是想冲进“围城”里;而“围城”里的人,又总想冲出“围城”。身居“围城”里的人却有“围城”外的人所感受不到、理解不了的“苦恼”。面对拥挤的城市和现代工业排放的浓烟、废气,人们日益感到生存环境和生活空间的“清新度”不如农村和中小城市,远远比不上伊春林区这“绿色环保世界”。据有关资料介绍,“森林浴”是当代一种时尚,在发达国家的大城市设有许多模拟森林的“氧吧间”走进去能给人一种身临大森林里的幻觉。这是一种…  相似文献   

16.
干旱地区     
泰勒   《干旱区地理》1991,14(2):90-93
如果80年代后期,环境问题的关键是“温室效应”和“臭氧空洞”,那么80年代早期,对应的问题当是“旱灾”和“饥荒”。有关“旱灾”、“沙漠”、“沙漠化”、“土地退化”和“饥荒”等问题,在新闻媒介中谬误泛滥,事实遭到曲解,定义失去严密性。在英国,干旱定义为“连续15天降雨量每天不超过0.2mm”,如1988、1989年秋冬的大部分时间都是这个定义上的干旱。由于它没给人们带来麻烦,也就几乎没作任何报道。一些研究人员认为,干旱只有当它对人类社会产生影响时,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干旱。因此,这个定义还是不够确切的。  相似文献   

17.
章玲 《地理教学》2010,(21):33-35
诗人称“空白”为含蓄,书法家称它为“非白”,画家称它为“留白”,音乐家则称它为“煞声”。空白是艺术家创作时常用的一种艺术。而教育也是一门艺术,在教育中恰当的运用“空白”手法,往往可以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空白”艺术是课堂教学中美的升华,是实现知识向智慧转化的一条有效途径,若我们能在地理新课程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空白”艺术,则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周红星 《地理教学》2011,(24):13-15
目前在网络中最热门的词莫过于“微”字,在“微博”之后,涌现出了“微小说”、“微论坛”、“微生活”、“微……”,我们暂且称之为“微时代”。“微时代”既反映了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也反映了人们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迫切需求。“微时代”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用最简练的词汇表达观点、面向最普通的大众群体和最陕捷的信息传播速度。我把其中的某些创意引入我市的高中地理教研活动,取得了非常好的活动效果。  相似文献   

19.
“境脉”式教学综合了问题式教学和情境教学的优点。本文以高三复习课“桥”为例,以“为何修→在哪修→如何修”为“思路脉络”,将“情境脉络”“知识脉络”和“素养脉络”融汇贯通,以此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0.
徐祖洪 《地理教学》2011,(13):59-59
在人文地理教学中,有关地理概念很多,学生普遍对此感到枯燥乏味。学生对学过的有关概念,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对有关地理概念模糊不清,容易混淆如“水电”与“水能”、“铁矿”与“钢铁”。在回答某地钢铁工业发展有利条件时,本应回答为“铁矿资源丰富”却回答成了“钢铁资源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