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通过对福安堡钼矿Ⅷ号矿体矿石成分、结构、构造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矿石结构、构造比较简单,组分单一,是一个与黑钨矿伴生的钼矿床。  相似文献   

2.
新疆阿希金矿I号矿床矿石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阿希金矿Ⅰ号矿床的矿石物质组分研究,划分了矿石类型和矿石结构构造。查明了矿石的化学组分和矿物组成,详细研究了金矿物和主要载金矿物的矿物特征和标型特征。根据矿物共生组合及成因特征,结合石英包裹体测温和氢氧同位素研究,认为阿希金矿Ⅰ号矿床为以低温为主的中-低温火山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3.
云南巧家松梁铅锌矿床Ⅰ号矿体构造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松梁铅锌矿床是明显受构造控制的热液型铅锌矿床,在川滇黔铅锌成矿域内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讨论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文章选择该矿床有代表性的号矿体,研究其构造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研究结果表明:号矿体构造原生晕综合轴向分带序列为:Li-P-Cu-Ba-Cd-Ga-Zn-V-Ag-Mn-Ge→U-Sn-Th-Be-ΣREE-Pb-Bi→Cs-In-Ta-Tl-Ti-Co-Nb-Mo-W→Zr-Ni-Sr-Rb-Hf-Cr;号矿体构造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和地球化学参数在轴向上的变化规律均表明其构造原生晕结构比较复杂,反映号矿体成矿作用经历了多期多阶段,同时预测号矿体深部延深较好或有隐伏矿体存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某锡矿床位于南巴坦锡矿田内,矿石矿物为锡石,矿体以砂锡矿和原生锡矿的形式产出,砂锡矿产于残坡积物及冲洪积物中,原生锡矿体主要产于NW向断裂构造带内,砂锡矿层平均厚度13.76m,矿床平均品位0.05%,原生主要锡矿体为Ⅱ-1号、Ⅲ-1号、Ⅳ-1号、Ⅳ-2号、Ⅳ-3号,锡品位分别为0.30%,0.60%,1.00%,0.49%,0.90%,矿石结构有他形粒状结构、斑状结构、包含结构、胶状结构,矿石构造有块状构造、浸染状构造、网脉状构造,矿石类型为锡石-硫化物型和锡石-石英型两种,矿床的形成受到地层、构造、岩浆岩的多重作用控制,成矿期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5.
通过井下详细的勘查和显微镜下光薄片的鉴定,对龙湾铅锌矿床矿石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总结了该矿床典型的矿石组构特征。矿石构造主要为浸染状构造、条带状构造、团块状构造、脉状构造、网脉状构造、斑杂状构造等。矿石结构主要有结晶粒状结构、交代溶蚀结构、固溶体分离结构、压碎结构、填隙结构、揉皱结构等。根据矿物的组构特征及金属矿物和脉石矿物组合、结构构造、交插关系等特征分析,将该矿床划分为三个期次和六个阶段,初步认为该矿床属于沉积-岩浆热液叠加改造型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6.
《四川地质学报》2022,(3):420-423
矿石的结构和构造特征记录了矿石的形成过程。通过对宝坛锡矿矿床、矿体的地质及矿石特征研究基础上,用透射显微镜和反光显微镜进行了样品的观察,对该矿床矿石中矿物的种类、结构构造、颗粒的大小、生成顺序等进行了更详细的研究。研究认为,该矿床矿石的构造以细脉状构造、浸染状构造和角砾状构造为主。矿石的结构以半自形-自形晶粒结构为主,也存在半自形晶、半自形-他形晶粒结构。  相似文献   

7.
矿石的结构和构造特征记录了矿石的形成过程。通过对宝坛锡矿矿床、矿体的地质及矿石特征研究基础上,用透射显微镜和反光显微镜进行了样品的观察,对该矿床矿石中矿物的种类、结构构造、颗粒的大小、生成顺序等进行了更详细的研究。研究认为,该矿床矿石的构造以细脉状构造、浸染状构造和角砾状构造为主。矿石的结构以半自形-自形晶粒结构为主,也存在半自形晶、半自形-他形晶粒结构。  相似文献   

8.
大兴安岭成矿带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成矿带之一,库伦迪铅锌矿床是近年来在该带北段中发现的中型矿床之一。本文在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该矿床的矿石开展详细的矿石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库伦迪矿床矿石可划分为锌铅矿石、锌铅铜矿石、铜锌矿石和铅矿石等4种类型;各矿石类型矿物共生组合分析表明,按成因该矿床矿石结构可分为结晶结构、交代结构、固溶体分离结构和压碎结构;矿石构造以细脉状构造、浸染状构造、块状构造和团块状构造为主,条带状构造次之。综合矿物学特征,将成矿期次划分为两期:第一成矿期为闪锌矿—黄铜矿成矿期,并划分为辉钼矿—磁铁矿成矿阶段、黄铁矿—闪锌矿成矿阶段、闪锌矿—黄铜矿成矿阶段;第二成矿期为方铅矿成矿期,主要有方铅矿、黄铁矿、闪锌矿、黄铜矿等。  相似文献   

9.
红旗岭镍矿区是我国岩浆岩型铜、镍硫化矿床的主要矿化集中区之一,以往勘查中只在1号岩体中发现中型铜、镍矿床,在7号岩体中发现大型铜、镍矿床,目前在3号岩体深部发现了厚大镍、钴矿体.对3号岩体岩石学特征、岩体微量元素特征、岩体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对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认为该岩体矿石与镁铁-超镁铁质岩具同源性,矿床属岩浆深部熔离分异成因,并发生就地熔离和重力分异.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马元矿床矿石组构研究,总结归纳矿床矿石主要结构包括自形晶结构、半自形结构、他形结构、包含结构、压碎结构;构造主要以角砾状为主,其次有浸染状、脉状构造、晶洞构造、雪顶构造。根据矿床矿体野外地质现象并结合镜下矿石组构和电子探针分析,认为马元铅锌矿床为典型的与后生热液有关的MVT铅锌矿床;热液期是其主要成矿期。根据矿物组合特征将热液期划分为石英-黄铁矿阶段、白云石-闪锌矿-方铅矿阶段。对矿体大量发育于角砾岩中、矿体中发育大量有机质进行探讨,总结角砾岩化、有机质和成矿作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烟筒桥子金矿床是以隐爆角砾岩筒型矿化为主体的金矿床,以矿区3号矿体为主要对象,通过对该矿体岩、矿石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分析,探讨了该类矿体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在所分析的12种元素中,Au与Ag、Bi、Pb和Zn元素具有相似的富集趋势。这些元素的的富集规律可用于隐爆角砾岩体中金矿体的找矿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2.
作为特提斯喜马拉雅新生代构造–成矿事件中最为典型的Pb-Zn矿化代表的扎西康铅锌多金属矿床,近年来新发现的XV号矿体,规模仅次于主矿体Ⅴ、Ⅵ号矿体,由于其发现时间晚,所以研究程度低。为了更好剖析该矿体地质特征,通过研究XV号矿体的元素分带特征,结果表明:① 矿体围岩地层对Pb、Ag、Sb元素有着良好的供给能力,但Zn的富集成矿与地层关系不大,铅锌矿化与一套完整的高温—中温—低温元素组合Hg、Ag、Sb、Bi、Pb、Sn、Cd、Cu、Mn及Zn密切相关。② XV号矿体主要由含矿热液携带成矿元素往上运移的过程中不断析出成矿,未见明显的叠加改造痕迹。③ 矿体深部仍然具有一定的成矿潜力。XV号矿体分带模型的建立,是对特提斯喜马拉雅新生代构造–成矿事件的良好响应,能较好代表在该事件下Pb-Zn矿化的普遍特征,同时在深部潜力预测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关于吉林红旗岭1号含矿岩体橄榄岩相的定名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林省红旗岭镍矿为国内外著名的岩浆型硫化多金属矿床。自1961年于1号岩体首次见矿,揭开了该区扩大矿产资源找矿的序幕。1号岩体平面上呈纺锤形,横断面两侧向中心倾斜,呈似盆状。自该岩体发现迄今,自上而下岩体被分为辉长岩、辉石岩、橄榄岩和橄榄辉石岩4个岩相。岩体最大垂深约230m,其中橄榄岩相为岩体的主体。  相似文献   

14.
201、325和706铀矿床蚀变带绿泥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岩矿鉴定结果和电子探针绿泥石分析数据为依据,将325、706花岗岩型铀矿床蚀变带绿泥石分为假象绿泥石和鳞片状绿泥石。后者由前者转变而成,转变过程中存在着铁的迁出与镁的加入,迁出的铁形成赤铁矿,可能是造成碱性蚀变带呈红色的原因之一。201、325铀矿床蚀变带绿泥石为铁镁绿泥石和蠕绿泥石,706铀矿床蚀变带绿泥石主要属密绿泥石和铁斜绿泥石,少数属铁镁绿泥石。研究发现绿泥石变种由蚀变带原岩的∑FeO与MgO比值大小决定,与铀矿蚀变带是否为酸性和碱性没有必然的对应关系;绿泥石晶胞中镁羟基和铝羟基相对比例大小不同,是导致其吸收位置在2259-2262nm和2348-2359nm的诊断性吸收峰发育程度存在差别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坡北基性_超基性岩带Ⅰ号岩体位于塔里木板块东北部北山裂谷带内,侵位于下石炭统红柳园组。该岩体规模较大、分异良好,是坡北岩带中寻找铜镍硫化物矿床最具代表性岩体之一。前人根据侵位地层的时代,间接推断该岩体形成于中、晚石炭世。笔者首次对该岩体不同岩相进行了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获得岩体Sm_Nd等时线年龄为(307±32)Ma(95%可信度,MSWD=0.12),辉长岩锆石SHRIMPU_Pb年龄为(278±2)Ma(95%可信度,MSWD=1.17)。鉴于铜镍矿化无论从时间上和空间上都与岩体的侵位密切相关,矿床成因类型为岩浆熔离型,说明坡北Ⅰ号铜镍矿区的成岩成矿作用发生于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是后碰撞构造背景下幔源岩浆上侵的产物。  相似文献   

16.
No.1     
  相似文献   

17.
红旗岭矿区2号岩体硫化铜镍矿床位于红旗岭矿区Ⅰ岩带上,辉发河深大断裂带北西侧,富家-何家-北兴隆-长胜断裂构造系统中,并侵位于北兴隆复背斜的轴面核心位置,是Ⅰ岩带上一个较大的镁铁—超镁铁质岩体。辉发河深大断裂为岩体的形成提供幔源岩浆上升的通道,其主要扮演了一种导矿构造,而在富家-何家-北兴隆-长胜次级断裂为2号岩体的形成提供了容矿空间,也是重要的容矿构造,同时矿体的富集受岩体岩相的制约。  相似文献   

18.
秘鲁马尔科纳铁矿位于南美安第斯山金属成矿带中。9-10号矿体赋存在志留-泥盆系马尔科纳组角岩中,MINA9、MINA10两个矿体实为同一矿体,只是被后期安山玢岩脉切割分成为两段。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走向上连续,由一个主矿体组成,地表出露主矿体长1 450m,平均宽度100m。西部矿体走向近EW,倾向NW,倾角较缓;东部矿体走向NEE,倾角中等,围岩为角岩。矿体沿走向厚度稳定,9号矿体沿倾向矿体变薄,10号矿体沿倾向矿体增厚;由于后期氧化作用,铁矿体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带特点,由上到下分为氧化带、过渡带和原生带。综合矿物学和Ar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研究结果,铁矿床主要形成于侏罗纪—早白垩世,成矿分为7个成矿阶段,中-晚侏罗世(171~156 Ma)的磁铁矿阶段、磁铁矿-硫化物阶段和多金属硫化物阶段是马尔科纳铁矿的主要成矿期;早白垩世(110~101 Ma)出现脉状铁-铜-硫化物叠加矿化阶段。马尔科纳铁矿的成矿模式:板块的碰撞-俯冲,造成强烈的幔源岩浆活动,形成大规模火山喷发和高钾钙碱性岩的侵位,火山(岩浆)期后的含矿流体沿NEE向断裂侵位,磁铁矿聚集矿化,形成马尔科纳铁矿的主矿体;主成矿期后又弱的叠加矿化,与中基性岩脉和断裂一起改造、破坏了先期阶段的矿体。  相似文献   

19.
金川铜镍矿床58号矿体亲铜和亲铁元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中58号矿体地质特征、亲铜和亲铁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的研究,发现其具有不同于24号矿体、1号矿体和2号矿体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58号矿体产于Ⅲ号岩体上盘围岩中,矿体总体走向为NNE,倾向NW。与金川矿床其他几个矿体比较,该矿体具较高的Cu、Ni和PGE含量。研究独立的58号矿体对全面理解整个金川超基性岩体的成矿规律,指导今后找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认为58号矿体的硫化物是从PGE微弱亏损的苦橄质岩浆中熔离出来的,其硫化物熔体具有不同的分异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