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回顾了近年来海洋环境污染生物监测中的海洋底栖无脊椎动物早期发育和变态阶段的毒性实验的研究进展 ,强调应根据敏感性和代表性水平来选取生物有机体进行生物毒性实验 ,并探讨了运用幼虫变态实验来进行海洋污染监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海洋生物监测新技术探索:幼虫变态实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回顾了近年来海洋环境污染生物监测中的海洋底栖无脊椎动物早期发育和变态阶段的毒性实验的研究进展,强调应根据敏感性和代表性水平来选取生物有机体进行生物毒性实验,并探讨了运用幼虫变态实验来进行海洋污染监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蛤、蝛、鸟蛤等甲壳类动物,全都是海洋污染的最佳“见证人”,科学家习惯通过测量沉积在这群小生物甲壳及柔软组织上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含量定出海洋受污染的程度。可是,长久以来,科学家的测量方法也只是把整只小生物弄碎、检验出小生物一生中吸入污染物的份量。对于不同时期的海洋污染情况,科学家始终无法确知。最近,来自英国威尔士大学的科学家成功  相似文献   

4.
海洋污染监测传感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海洋环境污染自动监测中传感器的现状、遥感器在海洋环境污染监测中的应用以及今后海洋污染监测传感器的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5.
生物标志物是指能够指示或表征暴露于环境化学污染物而引起生物机体发生响应变化的标志物或指标。采用生物标志物指示海洋环境的水质变化及其生态预警作用的研究是当今海洋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在海洋污染评价领域中应用广泛。本文介绍了生物标志物的定义及分类,综述了国内外基于不同种类的生物标志物的评价方法在海洋溢油污染监测与评价中的应用特点和研究现状,以及多种生物标志物综合应用的典型方法及重要意义,例如生物标志物响应指数(biomarker response index,BRI)和综合生物标志物响应指数法(Integrated biomarker responses index,IBR)。最后,本文总结并指出了今后开展相关溢油污染评价的研究方向,包括针对海洋溢油污染特点筛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的生物标志物以及建立基于生物标志物的海洋溢油污染预警系统等,从而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技术方法和科学保障。  相似文献   

6.
生物标志物是指能够描述或表征生物机体所产生的各种变化的标志物或指标,在海洋污染评价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文章详细综述了国内外应用于海洋溢油污染评价的生物标志物类型、特点和研究现状。同时结合海洋开发与管理,提出了目前研究的不足之处,指出了今后开展相关研究的方向,包括针对海洋溢油污染特点筛选特异性强、稳定性好的生物标志物以及基于生物标志物的海上平台石油污染预警系统的建立等。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目前,国内外都密切注视着海洋环境的污染状况。为了保护我国海洋尤其是港湾近海区域环境,必须大力开展积极研究污染物质在海洋中的输运和扩散,以便更好监测、预报和控制海洋污染状况。研究海水中污染物的输运和扩散有三种途径:一是数值模拟,二是物理模型实验,  相似文献   

8.
海洋污染与监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海洋环境污染的特点及其污染的种类,并对国内外海洋污染监测的现状及应用技术进行了综述。对于加强我国近海岸环境保护意识,提高海洋环境污染监测自动化水平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1986年7月15日,海军军港污染监督监测治理第一期训练班在旅顺海军37001部队开学。海洋污染的严重性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海军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到水兵的健康,而且对国民经济建设、子孙后代的健康也有重大影响。直接反映着军队文明建设和遵纪守法的程度,还有一定的国际影响。海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的执法单位之一,担负着军港水域的监视、军船排污的监督任务。军港污染监督监测网是全国海洋污染监测网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海军首长对此非常重视。为了尽快开展工作,在国家海洋局、交通部的大力支持下,海后军港管  相似文献   

10.
海岸带综合管理中的海洋污染监测及其在决策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介绍了海洋污染及污染监测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污染监测在海岸带综合管理中的作用。污染监测能反映海岸带区域的环境质量状况,为海岸带的综合管理提供基础资料。执行海岸带综合管理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贯彻环保设施与工程的“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政策,实施重点海域排污总量控制等各项制度,这些措施的落实都离不开污染监测的定量监督。污染监测的证据是处理污染事故、解决污染纠纷所必须依靠的。文章最后提出,污染监测具有执法监督地位,在海岸带综合管理中可发挥技术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重金属的存在形态与生态毒性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近年来,由于工业的发展,人类向环境中排放的重金属污染物日益增多,所有污染物的最终归宿是占地球表面积71%的海洋。这种污染已经直接或间接地对人类健康和各种生物造成了威胁。因此,海洋污染尤其是重金属污染的地球生物化学和生态毒理学吸引了众多的化学、生物、环境工作者的兴趣。近年来,关于重金属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方面有许多工作,发表的文献已有数百篇,重金属形态与其生态毒性关系主要是从化学的角度出发,探索重金属  相似文献   

12.
不同海面状况海洋石油污染处理方法优化配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海洋石油污染成为海洋污染的主要类型,对海洋水生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而溢油成为石油进入海洋的主要方式,如何对溢油事故进行有效的预防和处理成为治理海洋污染的关键所在。论文对当今处理溢油使用的物理法、化学法、自然降解法、生物处理法、燃烧法等进行了介绍,详细考察了各种处理方法的适用条件,以及在限制条件下如何对各种选择方法进行优化组合。  相似文献   

13.
以褐菖鲉(Sebastiscus marmoratus)细胞色素P4501A四种生物标志物,即鳃丝EROD活性、肝EROD活性、肝CYP1A mRNA和肝CYP1A蛋白为指标,在泉州湾海域选择6个站位(包括1个对照站位),开展了为期两周的野外监测实验,研究了上述生物标志物的变化特征以及它们同表层海水中石油类含量和沉积物物中16种优先监控的PAHs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并利用新一代综合生物标志物响应指数法(IBRv2)对监测站位石油类和PAHs污染效应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不同站位的上述四种生物标志物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生物标志物的变化与相应站位表层水中石油类含量及沉积物中PAHs总含量相吻合;IBRv2分析结果表明,各监测站位IBRv2指数介于1.5~4.2之间,其中2号站环境污染压力最大,4号站最小.在复杂的海洋污染条件下,采用CYP1A多种生物标志物监测技术能够更加全面反映石油类等污染及其生物效应状况.  相似文献   

14.
纪灵 《海洋信息》1996,(4):17-18
多年来,在许多国家近岸海域屡次发生的污染事件和陆源污染告诫人们,海洋污染的结果使本来为人类提供丰富食用蛋白的虾、鱼、贝等可能成为富集毒物的载体,进而危及人类健康。双壳类海产品大多生活在潮间带和潮间带以下的浅海底层,如蛤、毛蚶、贻贝、牡蛎等,这些生物对污染物质都有富集作用,特别是固着生长的生物体内污染物质的含量比海水中的浓度要大的多,尤以重金属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对海洋污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海水污染和海洋固废污染等方面,对海上大气污染研究较少。相对于陆地企业造成的大气污染,海上油气田、港口、码头等海上工程产生的大气污染的关注程度较弱,相应的监测标准和监督监管措施缺失。文章通过对比陆地企业的大气污染监测与监管,指出我国海上工程大气污染在监测、监管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研究海上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性,对保护海洋环境,促进海洋生态环境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海洋生物生态学本身的研究,生物体常量,微量元素的测定,前人已作了很多的工作。随着国防、工业及海上交通运输不断高速发展,各种工业废物大量抛入海洋,海洋污染日趋严重。为此,许多海洋学者又从海洋环境保护出发,对各个海域里的生物成分进行了监测,特别对生物体痕量金属的测定已作了大量工作[3-6]。测定的范围是广范的,从大洋到极地,从深海到岸边,而对受污染严重的港湾及河口的生物毒物研究得更多。  相似文献   

17.
海洋污染     
海洋污染的定义有多种,目前在国际上得到广泛应用的有以下两种:(1)联合国海洋污染专家组(GESAMP)(1983)将海洋污染定义为:人类直接或间接把物质或能量引入海洋环境(包括河口湾)以至造成损害生物资源,危害人类健康,妨碍包括捕鱼、损坏海水使用质量和减损环境优美等有害影响。(2)联合国海洋法公约(TheUNConventionontheLawoftheSea)于1982年根据GESAMP的定义,将海洋污染定义为:人类直接或间接把物质或能量引入海洋环境,其中包括河口湾,以至造成或可能造成损害生物资源和海洋生物、危害人类健康,妨碍包括捕鱼和海洋的其他正当用途在内…  相似文献   

18.
海洋沉积物的污染指示作用和监测方法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马德毅 《海洋通报》1993,12(5):89-97
沉积物的区域环境污染指示作用归因于沉积物对海洋污染信息的放大作用和沉积物对海洋污染事件的空间统计代表与时间记录有序性。利用这些独具优势,相对其他环境要素监测,沉积物监测能以较小采样样本和较低采样频率可靠地反映较大时空尺度内海洋环境的污染“气候”变化,即反映区域海洋环境质量状态和趋势变化,针对如何发掘和利用沉积物同潜在环境指示作用,文中还重点讨论了实施沉积物监测的方法和技术,它们包括确立背景值以判断  相似文献   

19.
贻贝作为海区90Sr污染指示生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福龙  陈英  黄凌毅 《海洋学报》1990,12(2):261-264
利用海洋生物积累放射性核素的含量监测海洋环境的放射性水平,能克服利用海水进行监测需要大量水样的缺点,达到快速、简便、节约人力、财力的优点.因此,生物监测在国际上普遍受到重视,是当前监测方法研究中的一个重点.众所周知,贻贝已越来越多地用于监测海洋污染[1,2],而在放射性监测方面也有过一些报道[3,4],多数集中于监测活化产物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随着沿海工业、近海工程以及海洋开发的迅猛发展,废弃物经各种途径排入海洋的污染量与日俱增(据联合国统计,由于人类活动而流入海的石油,每年就有一千万吨),使海域环境质量日趋恶化,从而对海洋生物、水产资源和人体健康产生了有害的影响,生态平衡也遭到了空前的破坏。另一方面,沿海地区由于集中了各种优势,高度开发和利用势在必行,这就是说沿海地区既要高度开发利用,又要研究控制其对海域环境的污染。因此,海洋污染问题,特别是近岸海域的污染问题是世界各国,尤其是沿海国家所共同关心的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