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多目标层次加权法评价了 8个小麦品种对禾谷缢管蚜的综合抗性 ,结果表明 ,8个小麦品种的抗蚜性强弱依次为 W6 (4 0 ) 2、小偃六号、NWAU34- 9、陕 16 7、陕 80 0 7、85(6 7) 2 4、81(2 8) 2 8、85(6 7) 15。抗性因素的分析表明 ,品种感蚜值与游离氨基酸总量呈负相关 ,在 17种游离氨基酸中 ,感蚜值与赖按酸和精氨酸的含量显著负相关 ,而与总糖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对波纹巴非蛤肉进行的食品化学特性研究表明,其贝肉的粗蛋白含量为70.6%(干基);蛋白质营养价高,氨基酸价为85(第1限制氨基酸为Trp)并富含Glu(100g样品中2.2g;以下单位同)、Asp(1.47g)等呈味氨基酸及提取物成分,Ca、Fe等无机质含量丰富,波纹巴非蛤肉以30%的比例添加到蛇鱼糜中,可制得具有贝类风味,色泽弹性良好的“花甲螺丸”。  相似文献   

3.
东昆仑祁漫塔格-都兰成矿带是青海省重要的矽卡岩型铁多金属成矿带,胜利矽卡岩型铁铜矿床位于该成矿带东段,其成矿作用与二长花岗岩密切相关,矿体产于二长花岗岩与大理岩接触带的矽卡岩中。地球化学数据显示,胜利铁铜矿床二长花岗岩w(SiO2)为 71.84% ~74.50%,w(K2O+Na2O)为 8.03% ~8.61%,明 显 富 碱;K2O/Na2O 为 1.28~1.62,相 对 富 钾;A/CNK为0.95~0.98,属于准铝质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岩石总体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 K、Ba、Rb和活泼不相容元 素 Th、U,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 Ta、Nb、P、Ti等。样 品 稀 土 元 素 总 量 w(∑REE)=132.73×10-6~181.36×10-6,(La/Yb)N 为7.40~11.67,δEu为0.67~0.78,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右倾型,具有较明显的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的特征,具 Eu负 异 常。二长花岗岩 LA-ICP-MS锆石 U-Pb加权平均年龄为(240.5±2.8)Ma,形成于中三叠世。综合研究表明,二长花岗岩是阿尼玛卿洋盆向北俯冲,致使壳幔岩浆发生混合,后经侵位、结晶分异形成。   相似文献   

4.
沙虫干呈味及功能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沙虫干抽提物成分的组成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游离氨基酸含量w为10.3%,占抽提物含氮物质的77.9%。抽提物组成中呈甘味的Gly(3.2%)、Ala(2.5%)和呈鲜味的IMP(0.27%)、Glu(0.25%)、琥珀酸(0.35%)等成分同沙虫干独特的风味有关,Na^+、Cl^+等无机离子同其呈味相关,此外,牛磺酸含量w高达3.2%,是富含牛磺酸的一种海洋生物;精氨酸的含量w亦较高,为1.2%  相似文献   

5.
【目的】综合评价南海礁栖海参营养功能成分,为南海礁栖海参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对糙海参(Holothuria scabra)、玉足海参(Holothuria Leucospilota)和糙刺参(Stichopus horrens)三种南海礁栖海参体壁中的基本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脂肪酸组成、矿物元素和维生素含量进行检测、分析和评价。【结果与结论】三种海参的基本营养成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糙海参蛋白质质量分数最高(69.24%),糙刺参脂肪和灰分含量最高,而玉足海参总糖质量分数最高(16.96%);三种海参蛋白质均检出17种氨基酸,其中玉足海参的必需氨基酸质量分数最高(17.93%),糙海参的氨基酸总量、非必需氨基酸和呈味氨基酸的含量均高于其他两种;根据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糙海参和玉足海参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赖氨酸,糙刺参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亮氨酸;棕榈酸为三种海参中含量最高的饱和脂肪酸(9.36%~13.86%);不饱和脂肪酸中,二十碳五烯(C20:5,Eicosapntemacnioc Acid,EPA)在糙海参和玉足海参含量较高,而花生四...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木瓜蛋白酶的酶解温度、酶浓度、酶解时间、加水量、pH值对青鳞鱼可溶性蛋白得率的影响 ,探讨了α 氨态氮含量与青鳞鱼可溶性蛋白得率的关系。结果表明 :温度小于 5 0℃ ,随着酶解温度的提高、酶浓度的增加、酶解时间的延长青鳞鱼可溶性蛋白得率及α 氨态氮的含量均增加 ,α 氨态氮含量增加比可溶性蛋白得率的增加明显 ;加水量的增加 ,可溶性蛋白得率增加 ;pH值对水解效果及可溶性蛋白得率影响不大。综合考虑 ,最佳水解条件为 :温度 5 0℃ ,酶浓度为 1 5 0 0u/g ,酶解时间 80min ,m原料 :m水 =1∶2 ,pH 6 8。酶解所得可溶性蛋白经氨基酸分析仪检测 ,其氨基酸总量为 49 47mg/mL ,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 41 0 % ,游离氨基酸含量为 6 3mg/mL ,肽含量为 87 2 %。  相似文献   

7.
长江刀鲚营养成分分析与品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长江刀鲚肌肉的一般营养成分、水解氨基酸、游离氨基酸、脂肪酸组成及11种矿物质含量,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评价。结果显示:1)长江刀鲚肌肉的蛋白质、脂肪、水分、灰分含量(质量分数,下同)分别为16.97%、6.42%、73.64%、1.25%;2)肌肉水解氨基酸含量为13.73%,必需氨基酸组成基本符合WTO评分标准;3)在肌肉检出18种游离氨基酸中以活性氨基酸(γ-氨基丁酸)为主,占总量的63.50%,其中呈味氨基酸占蛋白氨基酸的35.20%,是长江刀鲚具有特殊鲜味的原因之一;4)共检出13种脂肪酸,包括5种饱和8种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67.16%,以油酸比例最高,为53.61%;5)微量元素组成比例与一般淡水鱼类不同,5种常量元素和6种微量元素中,锌铜比分别为19,锌铁比1.1。  相似文献   

8.
马氏珠母贝外海深水区养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采用延绳式,浮筏式,立桩式在外海深水区进行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qartensii(Dunker)」人工养殖试验,结果表明:经11个月的养殖,其成活率分别为延绳式56.3%,浮筏式32.8%,立桩式20.8%,而 期在 水区养殖时,其成活率分别为浮筏式28.8%,立桩式18.5%。  相似文献   

9.
罗氏沼虾三群体间肌肉营养品质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饲养在相似环境下的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三群体肌肉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和比较,3个群体分别为浙江湖州的人工养殖群体(A)、缅甸引进种子二代群体(B)和“南太湖1号”杂交群体(B-+)。结果表明,3个群体粗蛋白含量的高低顺序依次为:B-+群体(17.57%)、B群体(16.65%)、A群体(15.88%),但三群体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A群体的粗脂肪含量为2.04%,显著高于B群体的1.24%(P〈0.05)。3个群体中,B-+群体的总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鲜味氨基酸和脂肪酸中的EPA+DHA含量均为最高,且必需氨基酸指数最高,为68.06;相比之下,A群体的上述各项指标值均较低。可见,以上三群体中杂交种群(B-+)的肌肉营养品质较优,而人工养殖群体(A)的肌肉品质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0.
木瓜蛋白酶在制取青鳞鱼可溶性蛋白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研究了木瓜蛋白酶的酶解温度,酶浓度,酶解时间,加水量,pH值对青鳞鱼可溶性蛋白得率的影响,探讨了α-氨态氮含量与青鳞鱼与可溶性蛋白得率的关系。结果表明:温度小于50℃,随着酶解温度的提高,酶浓度的增加,酶解时间的延长青鳞鱼可溶性蛋白得率及α-氨态氮的含量均增加,α=氨态氮含量增加比可溶性蛋白得率的增加明显;加水量的增加,可溶性蛋白得率增加;pH值对水解效果及可溶性蛋白得率影响不大。综合考虑,最佳水解条件为:温度50℃,酶浓度为1500u/g,酶解时间80min,m原料:m水=1:2,pH6.8。酶解所得可溶性蛋白经氨基酸分析仪检测,其氨基酸总量为49.47mg/mL,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1.0%,游离氨基酸含量为6.3mg/mL,肽含量为87.2%。  相似文献   

11.
池塘培育的鲢仔稚鱼(6.8—32.2mm)食性可分为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为主的二个阶段。食性的转化取决于消化系统各器官的发育分化。全长15mm左右为食性转化阶段。全长27.9~32.2mm,食性接近成鱼。口宽(MW)、口高(MH)与全长(L)的关系分别为:MW=-401.99+92.62L、MH=-221.62+49.66L;肠长/全长(K)与全长(L)的关系为:K=-0.1248+0.0713L;第Ⅰ列外侧鳃耙数(GN)与全长(L)的关系为:GN=-67.44+8.93L;全长(L)体重(W)和时间(t)的关系分别为:L=4.537+1.417t、W=2.785e0.2873t。以上回归方程经统计检验均为高度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2.
在人工气候室不同温度下研究了禾谷缢管蚜(RhopqlosiphumPadi(Linnaeus))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结果表明在10~30℃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禾谷缢管蚜的发育速率加快,到一定温度之后又随温度升高而减慢;在25.4℃时,rm值最大为0.4196;在25℃时的种群出生率最高。当种群达稳定状态后,若蚜的比例在25℃时最小,占73.5%,而成蚜的比例最大,达26.4%;随着温度的升高,禾谷缢管蚜的产仔期变短,产仔量减少.但产仔峰值加大,峰值来临时间提前。同时还对极端温度对禾谷缢管蚜存活的影响进行了系统测定。  相似文献   

13.
在内陆干旱区,作为重要饮用水源的地下水常面临氟含量超标问题。查明内陆干旱区高氟地下水的分布规律,了解氟在地下水中的富集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既可丰富高氟地下水的研究体系,也是保证内陆干旱区饮水安全的重要基础。以新疆阿克苏地区典型山前洪积扇——依格齐艾肯河-喀拉玉尔滚河河间地带为研究区,基于水文地球化学调查结果,刻画了高氟地下水的分布区;结合氟离子含量与特征性水化学指标间的关系,揭示了高氟地下水的成因机制。结果表明:①地下水中氟含量的变化范围为0.8~6.1 mg/L,83%的水样氟含量超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规定的上限(1.0 mg/L);②总体上,氟含量沿地下水流动路径逐渐增大,低氟地下水(ρ(F-)≤1.0 mg/L)分布在国道314以北的补给区,高氟地下水(ρ(F-)>1.0 mg/L)分布在国道314以南的径流区和排泄区;③高氟地下水的水化学类型以Cl·HCO3-Na型为主,而低氟地下水则以Cl·SO4-Na型为主,高氟地下水相比于低氟地下水优势阴离子偏向于HCO3-;④地下水的pH值范围为7.9~8.9(均值为8.4),表明其处于弱碱环境中。地下水中ρ(F-)与pH值呈正相关,此外构成浅层含水层的上更新统沉积物中含有黑云母、氟磷灰石等矿物,其表面存在一定数量的可交换F-,这表明水中OH-与矿物表面F-间的阴离子交换可能对氟的富集有一定贡献;⑤地下水的F-含量与Ca2+含量呈负相关,即高氟地下水中ρ(Ca2+)小于低氟地下水。考虑到氟化钙(CaF2)是自然界中的主要含氟矿物,也是地下水中氟的主要来源,ρ(F-)与ρ(Ca2+)间的这种负相关指示着高氟地下水中可能存在去Ca2+、Mg2+作用,如阳离子交替吸附或碳酸盐岩沉淀等。研究区地下水样中ρ(F-)与ρ(Mg2+)间也呈负相关关系,且和ρ(F-)与ρ(Ca2+)间的关系高度相似,也佐证了高氟地下水中去Ca2+、Mg2+作用的存在;⑥绝大部分地下水样品都位于氯碱性指数图的负值区域,且ρ(F-)与CAI-1和CAI-2均呈较好负相关,CAI-1和CAI-2都随ρ(F-)的增大而减小,这表明高氟地下水中存在Ca2+、Mg2+与Na+间更强的交换作用,对氟富集起着重要作用。地下水中ρ(F-)与SAR间呈较好正相关关系,且高氟地下水样的SAR均值(5.71)远大于低氟地下水SAR均值(1.67),这也进一步证明高氟地下水中的Ca2+、Mg2+与含水介质的Na+间存在强烈的交替作用,对氟的富集起着重要作用;⑦所有地下水样中的萤石均处于未饱和状态,且萤石的饱和指数(SI)与F-含量间呈现较好的正相关,这表明地下水对含氟矿物(主要是萤石)的持续溶解应是导致研究区地下水中氟富集的主要原因。与之相反,研究区所有地下水样中的方解石均处于过饱和状态(SI>0)。这表明CaCO3的沉淀可能促进了CaF2的溶解,导致地下水中氟离子质量浓度增高;⑧研究区低氟地下水的δ18O值介于-11.20‰~-10.67‰间,平均值为-10.94‰,而高氟地下水的δ18O值介于-11.65‰~-11.21‰间,平均值为-11.49‰,即低氟地下水较高氟地下水富集δ18O。此外,F-质量浓度较低(ρ(F-)≤3.0 mg/L)的地下水样中δ18O值与F-质量浓度呈负相关,即低氟地下水具有更正的δ18O值;F-质量浓度较高(ρ(F-)≥4.8 mg/L)的地下水样中δ18O值与F-质量浓度的相关性不显著,随F-质量浓度的增高,δ18O值基本维持不变。以上表明蒸发浓缩作用对地下水中氟的富集贡献较小;⑨研究区地下水中ρ(F-)/ρ(Cl-)比值与ρ(F-)间呈现正相关,即ρ(F-)/ρ(Cl-)比值随ρ(F-)增高呈增大趋势,这也说明地下水中氟富集的主要原因是含氟矿物的溶解,而不是蒸发浓缩作用。此外,Gibbs图也提供了证据:研究区地下水样基本处于水岩作用主导区域,表明地下水化学特征(包括氟的富集)主要受水岩作用控制,蒸发浓缩影响很小。总之,地下水中氟的富集主要由溶解作用引起,OH-与矿物表面F-间的交换也有贡献,但蒸发浓缩作用影响微弱。含氟矿物持续溶解的驱动机制是阳离子交替吸附(地下水中Ca2+与岩土颗粒表面Na+之间)及方解石沉淀所引起的地下水中Ca2+的衰减。   相似文献   

14.
香蕉叶片组织细胞结构特性与耐寒性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广东目前推广的4个香蕉良种以及粉蕉和大蕉进行切片显微观察,并结合低温处理的电导率测定,结果表明,香蕉叶片组织细胞结构紧密度(CTR值)与品种的耐寒性密切相关,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可作为香蕉耐寒性的鉴定指标,供试品种耐寒力强弱依次为粉蕉、大蕉、威廉斯(8818)、“巴西”、“93-1”、广东二号(63-1)。  相似文献   

15.
调查了不同甘蔗品种、施肥水平、蔗田地势及气体条件下,甘蔗黄点病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甘蔗品种间对黄点病的抗(感)病性显著差异,Roe部分品种较感病,其中Roc10最感病,70/177,71/210、93/293及果蔗等品种(系)较抗病。氮中加重黄点病发生,钾肥可减轻黄点病发生,蔗田地势低洼、易积水、病害发生严重,温度适宜、天气长期阴雨、田间湿度大,有利于黄点病发生;在此条件下若遇台风垄击,黄点病可  相似文献   

16.
调查了不同甘蔗品种、施肥水平、蔗田地势及气候条件下,甘蔗黄点病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甘蔗品种间对黄点病的抗(感)病性存在显著差异,Roc部分品种较感病,其中Rco10最感病;79/177、71/210、93/293及果蔗等品种(系)较抗病.氮肥可加重黄点病发生,钾肥可减轻黄点病发生。蔗田地势低洼、易积水,病害发生严重.温度适宜、天气长期阴雨、田间湿度大,有利于黄点病发生;在此条件下,若遇台风袭击,黄点病可能大流行.  相似文献   

17.
采集日本冲绳源河川和边野古川的日本绒螯蟹样品参考果蝇与蚤状线粒体DNA12rRNA基因片段序列进行了其相同片段的引物设计、PCR扩增及序列测定。结果表明冲绳两河川4只日本绒螯蟹的碱基序列完全相同,为458bp,其A、T、G、C含量分别为160bp(34.94%)、179bp(39.08%)、49bp(10.70%)、70bp(15.28%)同果与蚤状蚤相同基因片段的序列含量相似。  相似文献   

18.
针对GNSS台站周边树木遮蔽造成的多路径误差问题,利用TEQC软件,以浙江地区卓山基准站(ZSJZ)和乍浦基准站(ZHAP)2个台站为实例,通过对多路径效应MP1值和MP2值及周跳比(O/SLPS)等指标的时序进行分析,并对2个台站与邻近台站数据的时间序列进行比对,对GNSS台站观测环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存在树木遮蔽干扰时,3个指标都能较清晰地呈现周期性变化,MP1值和MP2值与O/SLPS成负相关关系;O/SLPS与MP1值、MP2值相比有不可替代的敏感性;当O/SLPS在300以上时,台站周边树木对台站观测数据不构成明显的干扰。本文结论可为GNSS台站的勘选、观测环境的评估及行业标准的制定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系统评价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肉不同提取物的呈味物质含量和呈味特征差异。【方法】以新鲜菲律宾蛤仔肉为原材料,采用水煮和酶解的不同提取方式,制得两种冻干粉,比较分析两者游离氨基酸、呈味核苷酸、有机酸、有机碱和无机离子含量的差异,通过滋味活性值(Taste Activity Value,TAV)评价其对滋味的贡献,并结合感官评价法和电子舌检测法考察其整体呈味特征。【结果】感官评定结果表明,水煮提取物鲜味和甜味强于酶解提取物;鲜味、甜味和苦味是酶解提取物的重要味觉特征;电子舌主成分分析结果亦表明水煮提取物更接近谷氨酸钠的呈鲜特性。水煮和酶解提取物中游离氨基酸、呈味核苷酸、有机酸、有机碱和无机离子的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的呈味物质由于含量的差异及呈味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导致水煮和酶解提取物的整体滋味存在差异。【结论】菲律宾蛤仔的呈味特性与其水溶性呈味物质密切相关,酶解提取物虽增加了氨基酸等的总体含量,但对鲜味、甜味的贡献不大。  相似文献   

20.
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了44 条不同性别黄鳝(Monopterus albus Zuiew )血清总甲状腺激素Thyroxine T3,Triiodothyronine T4)含量。结果表明:(1)5~9 月雄性T3 含量一直较高;雌性5~6 月T3含量比雄性和兼性低,7 月以后升至与兼性持平,8~9 月达到与雄性持平,高于兼性含量,升幅较大,但差异不显著(P> 0.05)。(2)5~6 月雄性T4 含量稍高于其它性别,7 月以后有所降低;雌性与兼性 T4 含量与变化趋势基本相同。(3)同性别T4 含量比T3 含量要低得多。甲状腺激素可能与性逆转关系不大,其作用在于促进代谢与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