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震级-时间模型的表达式出发,讨论了模型参数所含的物理意义,通过计算中国大陆各地震带的震级-时间模型参数,认为只有其中11条地震带的强震孕震过程可以用该模型来表达,其平均参数为b=0.383,c=0.154,d=0.035,B=0.844,C=-0.209,D=0.188。通过变换资料的震级下限、时间域和空间域的计算结果,讨论了模型参数的鲁棒性。通过对模型应用空间范围的分析,在华北地震区,在利用震级—时间模型对未来的地震危险进行预测时,计算单元应不小于4°×4°,而在西北和西南地区,计算单元不要小于3°×3°。而通过对模型应用时间范围的分析,在应用模型进行预测时,资料时间域要尽量长一些。  相似文献   

2.
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及邻区短临预报量化跟踪决策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鉴了数学上降元法解多元方程的思路,分步进行地震三要素的短临预报尝试。首先确定了个较大尺度的研究区域,确定所预报震级下限,用多条短临预报指标和自适应加权综合集成概率模式预报时间;又在有时间预报的前提下,利用地震活动性图象确定最危险的具体地点;要根据前兆异常幅度和持续时间、异常数量以及宏观异常情况估计可能的震级范围,从而初步实现地震的三要素短临预报。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3.
沈建文 《地震学报》1992,14(7):683-690
本文指出,目前地震危险性分析中广泛使用的用线性回归求取累计b值,然后用震级累计分布函数或概率密度函数确定地震重现关系的传统做法,理论上是错误的,实际上总是系统地高估b值,低估高震级部分的地震频次.研究区域本身的实际b值越小,回归时使用资料的震级范围越小,震级分档间隔越小,则上述系统编差越大.故对于震级上限较低的地区,若仅用历史地震线性回归求b值,由于能控制的震级下限较高,资料震级范围较小,回归所得的b值可明显偏高,从而导致地震危险性分析的系统编差.本文提出用无震级上限累计b值取代传统的有震级上限累计b值,并给出了回归求取无震级上限累计b值的实际方法.   相似文献   

4.
易桂喜  闻学泽 《地震》2000,20(1):71-79
为了定量评估南北地震带不同段落的长期地震危险性,引入了时间-震级可预报模式。在详细地震复发行为的基础上,沿南北地震带划分了39个震源区。利用其中27个震源的多轮回复发资料初步建立起时间-震级可预报统计模型。计算结果表明,不同震源的地震复发表现出较好的时间可预报行为以及相对较弱的震级可预报行为。以时间可预报模型为基础,对所有震源区未来地震的复发概率进行了估算,同时,用震级可预报模型对未来地震的震级作  相似文献   

5.
基于R值评分的年度地震预报能力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马宏生  刘杰  吴昊  李杰飞 《地震》2004,24(2):31-37
针对中国大陆东、西部地震活动水平的差异,以东经107^o为界用二种方案进行地震预报效能检验的R值评分。第一种方案用西部5.5级、东部5.0级为检验震级下限;第二种方案以西部6.0级、东部5.0级为检验震级下限。结果表明第一种方案更为科学,13年来中国大陆地震预报效能检验平均的R值约为0.26。进一步考虑不同危险区预报震级与实际发生地震震级间的差异,中还分震级档计算了相应的R值评分。结果显示,我国目前对6.0级左右地震的预测水平较其他震级档更为成功。  相似文献   

6.
姜涛 《地震工程学报》1986,8(2):107-108
1.前言地震前兆是非常复杂和多种多样的,但从中仍可找到有规律的部分。人们通常所说的灵敏点,常常能显示较强的前兆信息。这种灵敏点可能对某一地区的地壳应力变化反映较灵敏,利用这种灵敏点所出现的异常可以对未来地震发生的范围、时间和震级作出预报。本文以马17井为例来说明目前用单井进行地震的短临预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一、计算公式地震综合计算预报是将多年来综合预报中所形成的一些基本经验转化为数学形式,采用计算机进行地震三要素定量预报的方法,其计算公式包括震中计算、时间计算、震级计算三组。  相似文献   

8.
金昌无线遥测地震台网监测能力的初步评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台网监测能力通常使用的理论计算法、b值法、面积法等方法对金昌台网监测能力进行初步研究和判定,分析了金昌无线遥测台网的监测能力,给出了台网对不同震级的监测能力和台网监测震级下限,对运用金昌台网资料进行地震分析预报和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华北十二次5.0级以上地震前兆异常的清理总结,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分析了地震前兆异常的某些特征,得出了用于计算预报发震时间和震级的统计公式,并用唐山7.8级地震进行检验,取得较好的效果。因此,可以在今后的预报实践中作为试验性的综合预报方法应用。  相似文献   

10.
地震预报效能评分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骆鸣津  陈献忠 《地震》1994,(5):31-35
以前的各种评价地震预报效能的方法只考虑预报意见对应实发地震情况,而未顾及预报意见本身中所预报的区域的大小、时间的区间的长短和震级的范围对评分应起的作用。本文首先评价地震预报本身的确定率,而不管此预报意见未来是否报准了地震。其次是本文给出了实际发生的地震超出预报意见所限定的范围时地震预报报准率的计算方法,进而给出了地震预报成功率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