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福建省4个境外旅游客源市场的灰色动态预测模型--GM(1,1)模型,模型输出结果与历史情况相当吻合,进而利用该模型对2000~2005年的境外旅游客源市场进行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2.
梁进社 《地理学报》2022,77(8):1892-1906
本文指出中心地理论中k = 3系统由市场原则生成的几种传统说法的缺陷;提出所有相邻级别中心地,在满足以下两个条件:① 正三角形的中心地分布和中心地之正六边形市场区;② 较高级别中心地提供相应级别及比其等级低的货物,它们的市场区(或腹地)之大小应尽可能地接近,以尽最大可能地减少相邻级别中心地市场区之间的差距,进而降低所生成的中心地系统对要配置的商品或服务因其上限或下限范围之要求产生可能的排除,这即是市场原则之合理说法。本文的新提法能够调和克里斯塔勒自上而下和哈格特自下而上建构中心地系统所产生的规模等级及其解释之差异。从廖什的空间垄断竞争型中心地建模理念看,根据此提法建立的中心地系统尽可能地降低了厂商的空间垄断性,以减少厂商取得的超额利润,其符合正常市场理性原则。本文对中心地理论中k = 3市场原则内涵的修正能够提升中心地理论对现实世界的分析和实践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4个境外旅游客源市场的灰色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先全 《福建地理》2002,17(3):35-37
本文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福建省4个境外旅游客源市场的灰色动态预测模型-GM(1,1)模型,模型输出结果与历史情况相当吻合,进而利用该模型对2000-2005年的境外旅游客源市场进行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4.
市场共同体推动下的城镇化研究——浙江省案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修颖  叶华 《地理研究》2008,27(1):33-44
市场共同体是城镇化的重要动力。目前我国传统专业市场的业态和功能都发生了重要变化,推动城镇化的机制也开始转型。本研究通过浙江省典型区域的观察和实证,对专业市场的新形态及其推动城镇化的新机制做了系统分析。研究认为:(1)专业市场共同体的存在和发展,是我国农村城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2)专业市场推动下的城镇化具有空间结构的群落性、城镇生产的专业化分工、以中小型城镇为主体和快速城镇化四大特征;(3)市场共同体推动下的城镇化机制是人口与产业集聚的乘数效应,途径是市场共同体-生产共同体-区域城镇体系的空间复合体的形成;(4)市场共同体推动下的城镇化具有阶段性特征。由于传统专业市场推进城镇化具有时代性和局限性,因此,应当尽快使孤立的专业市场联合成为专业市场共同体,促进单一产品市场向以专业市场为主体的多元结构的综合性三产集团转变。同时尽快完善和实施工商业反哺城镇建设的政策。  相似文献   

5.
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融合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各个主体,促使创新资源在各个主体间流动,并最终产生知识的创新与成果的转化。但由于创新环境的不完善,这个过程中存在着市场失效的的现象。导致创新资源有时并不按照市场的规则来执行资源的分配与利用。本文运用Topsis法,在考虑环境对创新系统的影响下对中部六省各个区域创新系统的有效性运行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城镇化推进过程中,人口流入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而高房价使住房租赁需求日益增加。人口、经济与住房租赁市场相互影响,三系统的协调发展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构建人口-经济-住房租赁市场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耦合协调及空间误差模型,探讨2018—2019年中国35个大中城市人口-经济-住房租赁市场三系统的耦合协调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人口、经济和住房租赁市场作为3个社会系统,彼此相互影响。在城市可持续发展视角下,三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应是人口合理流动、经济运行良好与住房租赁市场平稳运行,三系统共赢共荣。2)35个大中城市人口与经济综合水平整体有所上升,但住房租赁市场综合水平稍有下降。3)35个大中城市人口-经济-住房租赁市场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有所上升,但各城市间耦合协调水平差异变大,其中划入住房租赁试点城市的耦合协调度相对较高。同时,东部城市耦合协调度普遍较高,其中上海市和北京市已达到良好协调水平,其他城市基本为初级协调水平;中部和东北部城市大多为勉强协调水平;西部城市大多处于濒临失调水平。4)经济结构、人口规模、房地产市场发展水平与教育资源是提高人口-经济-住房租赁市场系统协调水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桂林国内客源市场的空间结构演变   总被引:118,自引:8,他引:118  
用1999年和1987年的第一手抽样调查资料,对桂林国内旅游客源市场12年间的空间演变进行研究,得出了其国内客源市场在空间上逐步分散、吸引半径得以加大、波浪式推进和跳跃性增长的演变结论。还探讨了桂林国内客源市场空间演变的宏观原因,并分析了国内客源市场空间演变对其旅游市场促销的意义和原则。此外,还对桂林和黄山国内客源市场空间结构演变的不同特点进行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8.
王世龙 《西部资源》2012,(4):138-139
近几年,随着电子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火灾报警系统设备的设计研发、产品制造、系统设计、标准规范不断完善,新一代火灾探测报警系统即总线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产品成为了市场主流,给火灾报警系统的设计、施工、维护带来了新的课题。本文结合实际建筑工程,对总线式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设计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运用市场份额和亲景度指标,定量分析2000—2006年(2003年除外)甘肃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市场份额和亲景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并探讨了4种市场类型与4类亲景度市场的相关性,据此确定目前甘肃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适宜发展的4类模式:重点市场、主要市场、潜在市场和机会市场,为甘肃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定位和开拓提供科学依据,并提出甘肃省入境旅游发展的相关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我国国内客源市场发展潜力量化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观念转变,旅游业快速增长,国内客源市场日益重要。文章通过引入旅游客源市场强度来衡量国内各个地区的旅游客源市场大小,运用定量化的方法对影响客源市场强度的指标进行了量化、精确化,并构建了计算各个省区市场强度大小的函数模型,经过综合评价计算得分,用聚类分析法进行分等定级,然后就分类结果总结和概括出我国目前国内客源市场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区域差异规律并指出其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市场群落发展机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石忆邵 《地理学报》2002,57(3):356-364
市场群落的崛起已成为21世纪初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景观,在概述市场群落的基本特点后,揭示其形成和演化的动力机制;继而对单个市场与群落型市场上经营者的行为方式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表明群落型市场具有多方面的竞争优势;指出市场群落的空间扩张还促进了经济国际化与本地化的有机融合发展,同时认为,市场群落持续发展的根本在于保证商人的可持续发展,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While much has been written about the history of mobility and trade in the Indian Ocean, recent trading connections between Eastern Africa and Asia have so far only gained very little attention. However, in Zanzibar alone, hundreds of traders regularly embark on journeys reviving old routes and further develop them, in order to take advantage of the way the global economy works today. By providing an ethnographic account of such a journey undertaken by four Zanzibari traders to Jakarta, this article gives an insight into the organization, calculations and imaginations involved in contemporary Indian Ocean trading networks. Although this trade journey clearly marks a new form of translocal mobility among Zanzibari traders, this mobile ethnography highlights how the journey is at the same time closely linked to, evokes and enlivens very old processes of mobility across the Indian Ocean, thus highlighting the dialectics between old and new mobilities, and between familiarity and strangeness.  相似文献   

13.
清代广州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清代之前广州长期作为重要的外贸港口, 港市、对外贸易、多元文化及“蕃坊”等对 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影响很大; 清初广州确立“一口通商”, 对外贸易更趋繁荣, 西关及滨江 地带成为巨贾侨商集聚之地, 而城内的满族与汉族在社会地位、居住等方面呈现较大的分异。 从城市总体层面来看, 清代广州呈现“西商-东官” 的社会空间格局, 西关平原及“南关” 滨江地带“因港而商, 因商而富”, 城墙之内的老城区则一直作为官衙区及官僚贵族居住区, “因衙而尊, 因官而贵”, 这成为广州社会空间结构演进的历史主线。就清末的广州西关而言, 已分化为纺织机房区、新兴高级住宅区及洋商区等社会区类型, 具备殖民性河港贸易城市的 社会空间特征。自然条件对城市空间扩展的限制, “一口通商”的港市繁荣, 以及遵循封建 礼制的城建思想等成为影响清代广州社会空间结构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4.
王文宇  任卓然  李伟  贺灿飞 《地理研究》2021,40(12):3287-3301
近年来,逆全球化趋势上升,许多国家对中国竖起贸易壁垒,在此背景下,如何提升城市的出口韧性已成为重要研究议题。现有文献普遍关注本地产业结构与区域韧性的关系,发现多样化产业结构有助于缓解贸易壁垒造成的外部冲击,但是较少探讨外部市场结构的作用。本文使用2001—2016年中国海关数据库贸易数据,引入市场关联概念,首次构建市场相关多样化指标,研究在贸易壁垒冲击下,中国城市出口市场相关多样化对城市出口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① 市场相关多样化程度较高的城市,表现出更高的城市出口韧性,其可借助互补性的出口经验和风险分散的市场结构,减小贸易壁垒产生的直接和间接影响。② 外资比例较高、具有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的城市,由于城市内部企业集聚程度高和信息交流频繁,更容易发挥市场相关多样化的作用。③ 城市相关多样化的市场结构很难抵抗发达国家(地区)贸易壁垒带来的冲击。本文认为地方政府应高度重视城市出口韧性,积极招商引资、申请经济开发区、保持对外联系,推动企业集聚、多举办展会以促进企业间贸易经验交流,尤其是要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信息扩散,要积极引导本地企业利用本地已有贸易市场信息,拓展新市场。  相似文献   

15.
中国开拓非洲市场的营销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国际贸易地理出发,运用市场营销学原理,将非洲市场细分为三大市场体系和若干拟重点开发的子市场,并着重论述中国开拓非洲各大市场的营销策略和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Alpine medicinal plant trade and Himalayan mountain livelihood strategies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Commercial alpine medicinal plants are collected from the wild by local rural households throughout the Himalaya and sold in order to increase household incomes. Recent studies indicate that this annual trade amounts to thousands of tonnes of roots, rhizomes, tubers, leaves, etc., worth millions of US dollars. The main market is in India. Based on a national survey, including the most commonly traded species, and a village study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alpine medicinal plant trade at national and local levels in Nepal. The national survey included standardized open-ended interviews with 232 harvesters, 64 local traders, 66 central wholesalers, 47 regional wholesalers, and 16 production companies. The village survey is based on the daily records of household activities in 15 households in a one-year period. The annual Nepalese alpine and sub-alpine medicinal plant trade is conservatively estimated to vary from 480 to 2500 t with a total harvester value of US$0.8–3.3 million; the average harvester value is estimated at US$66.0 ± 99.0. The trade in 1997/98 amounted to 1600 t with a harvester value of US$2.3 million and an export value equivalent to 2.5% of total export from Nepal. Medicinal plant harvesting was found to constitute an integrated part of local livelihood strategies, contributing from 3 to 44% (average of 12%) of the annual household income. Importance at household level depended on land and animal holdings, and the availability of adult male labour. The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of methods and analyses is evaluated, and issues of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of alpine medicinal plant species under the community forestry scheme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7.
市场间邻近性与广东省出口企业的地理集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君洋  朱晟君 《地理研究》2020,39(9):2044-2064
对外贸易是塑造广东省产业空间分布格局的重要力量,深入地探讨出口贸易与广东省企业集聚的内在联系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出口市场与本地市场之间的多维邻近性角度,为广东省的企业集聚发生机制提供了新的解释,具有一定的理论与政策参考价值。本文认为,企业的出口市场与本地邻近性越低,企业自身越难以远距离地直接获取关于目的市场的出口知识。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为了实现出口的成功扩张,其在空间上倾向于集聚分布,以在本地获取相关知识的溢出。基于2000—2016年中国海关进出口贸易数据,本文对广东省出口企业的外部出口市场格局以及内部空间集聚格局进行了描述,并实证测度了企业的出口市场与广东省在地理、经济、文化、政治和制度五个维度上的邻近性与企业地理集聚水平之间的关系。特别地,本文运用DO方法对企业集聚水平进行定量测度,还原了企业集聚的原始微观形态,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有对于集聚水平测度方法的不足。描述性分析表明,一方面,广东省企业的出口市场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其扩张一定程度上遵循“邻近性”原则;另一方面,广东省的企业空间分布呈现明显的“核心-边缘”格局。实证结果表明,当出口至与本地在经济、政治和制度三个维度上邻近性较低的市场时,企业在本地更加集聚。市场间地理和文化邻近性对企业集聚水平的影响不显著。同时,该影响效应在出口市场为发达地区和发展中地区的企业样本中具有差异。  相似文献   

18.
运用问卷和半结构化访谈的方法,梳理了远景路从城中村到跨国移民社区的空间生产过程。研究显示,广州远景路已形成以韩商为主的贸易产业链和韩国人与本地村民、外来人口混居的跨国移民社区,其中白云区政府、投资开发商和韩商三者共同参与,推动了远景路韩国人聚居区的空间形成。  相似文献   

19.
Decentralized development views market trade and market towns as part of a comprehensive strategy to divert economic development away from major metropolitan areas. Seventy-one traders were surveyed in the central market of Cajamarca, Peru in 1981. Most are women earning minimal incomes, primarily because of price controls and expensive credit. Stimulating market trade as it is currently organized seems unlikely to assist migrants in secondary towns or to stimulat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eir hinterlands.  相似文献   

20.
全球手机贸易网络演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基于复杂网络方法,运用Pajek、Ucinet、Gephi等软件,构建全球手机产业贸易网络,探究2001-2016年全球手机产业贸易网络结构及其演化过程。根据研究发现全球手机贸易网络呈现稠密化发展趋势,网络整体遵循“核心-边缘”的圈层结构,结构内部不断演化和重组;全球手机贸易网络呈现由双核主导向多核演变,空间格局上形成由欧美日发达国家向东亚发展中国家的转移趋势;全球手机贸易网络的四大子群网络板块特征明显,且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